1、建筑設計方法入門建筑設計方法入門2014.03.28一、認識建筑設計1、建筑設計的地位和作用:、建筑設計的地位和作用: 建筑工程設計是生產或生活空間的組織與工程技術及建筑藝術的綜合,包括建筑、結構、設備設計 2、建筑分類:、建筑分類:(1)按功能:工業建筑、民用建筑(居住、公共)(2)按建筑材料:木結構、磚石結構、鋼結構、鋼筋混 凝土結構(3)按建筑結構:磚混結構、框架結構(4)按層數:低層建筑、多層建筑、高層建筑3、 建設程序:建設程序: 任務書編制、審批設計階段施工階段驗收階段交付使用一、認識建筑設計4、設計階段的內容和過程、設計階段的內容和過程(1)設計內容:建筑設計:建筑設計:l 綜合
2、考慮各工種的具體要求,協調關系;l 與城市建設、建筑施工、材料供應、環境保護部門關系密切。依據國家有關文件操作。結構設計結構設計設備設計設備設計一、認識建筑設計(2)建筑設計的過程: 初步設計技術設計(擴初設計)施工圖設計初步設計:初步設計:以方案為中心的決策性設計。經濟、技術、 美學方面的多方案比較,確定建筑空間、藝術 造型合理的方案,提出投資估算書技術設計技術設計:是以結構、設備為中心的技術性設計,提出 概算施工設計:施工設計:是以技術設計為基礎,給施工提供詳圖,主 要研究構件的具體構造、連接、細部處理, 提供預算 初步設計(方案設計)作為主要訓練內容二、建筑設計準備l設計任務書解讀l調查
3、研究l 條件分析二、建筑設計準備l設計任務書解讀明確設計目的及設計內容 1、工程名稱 2、規劃紅線:后退紅線限定、建筑密度、容積率 3、用地環境:地形、地貌、道路、原有建筑 4、使用性質 5、設計標準 6、服務對象 7、房間內容 8、面積規模 9、其他二、建筑設計準備l 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 1、咨詢業主 2、勘查現場 視察地形特征、建立場所的空間感、周圍道路或河道的關系、了解地質情況等 3、閱讀資料 4、實例調查 對使用者的調查 對建筑物的調查 二、建筑設計準備l 條件分析提供設計的依據 1、外部條件分析 道路分析、日照分析、常年主導風向分析、城市景觀分析、文化傳統分析、相鄰噪聲源分析、景
4、向分析、朝向分析、氣候特點分析、地貌分析 二、建筑設計準備l 條件分析 2、內部條件分析 (一)功能分析分析人在空間中的行為活動的規律 a、平面功能分析 功能泡泡圖、細胞分裂法 b、豎向功能分析 (二)技術要求分析 采光的要求、空間大小的要求、通風的要求等等功能的聯系圖功能的邏輯關系圖細胞分裂法功能分區豎向功能分析三、方案探索與構造1、立意與構思、立意與構思l 樹立自己的建筑哲學思想l 想象力必不可少的心理活動l 靈感偶然性的發生l 構思貴在創新 流水別墅賴特的有機建筑福岡銀行的灰空間柏林猶太人博物館三、方案探索與構造 l 環境構思l 平面構思建筑功能的圖示表達功能的創新共享大廳國家圖書館新館
5、l 平面構思建筑功能的圖示表達功能的特性柏林愛樂音樂廳l 平面構思建筑功能的圖示表達功能的特性l 平面構思建筑功能的圖示表達交通流線的巧妙組織古根海姆美術館l 結構構思懸索結構l 結構構思l 結構構思約翰遜蠟燭公司總部l 哲學構思三、方案探索與構造2、方案起步、方案起步場地設計場地設計l出入口的選擇 l 對外部人流的分析確定其位置范圍排除法 場地的主要入口 應迎合主要的人流 方向l 受城市規劃要求的限定 避免與城市道路交通的相互干擾l 受內部功能的制約 l場地規劃:須留有足夠的室外場地(1)使用功能的要求(2)城市規劃的要求:建筑密度及紅線退讓的規定(3)日照、通風、采光等要求(4)創造環境氣
6、氛而形成的室外場地(5)為擴建和發展留有的場地2、方案起步、方案起步場地設計場地設計l場地規劃圖底關系l圖建筑物;底室外場地l影響的因素:(1)外界環境的限定2、方案起步、方案起步場地設計場地設計l場地規劃圖底關系l影響的因素:(2)場地入口關系的考慮2、方案起步、方案起步場地設計場地設計l場地規劃圖底關系l影響的因素:(3)內部功能的考慮2、方案起步、方案起步場地設計場地設計l由內向外的方案生成方法功能為出發點l功能分區布局的研究l房間內容的合理安排l通過結構布局調整房間的大小和形狀l體型與平面的互動3、方案生成、方案生成建筑單體設計建筑單體設計l由外向內的方案生成方法l確定合適的格網形式與模數l在網格當中劃分空間l網格的加法和減法3、方案生成、方案生成網格 四、方案的完善與調整 1、方案的調整 2、方案的深入五、設計過程的表達 1、草圖階段 2、儀器草圖、模型階段 3、綜合表現六、方案的評價依據1、考慮了建造的環境條件 建筑環境2、把握了功能分區的合理性 人建筑3、提出了令人愉悅的空間形式 內外空間的形式美4、回答了方案實施的必要前提 對話對話七、建筑設計應注意的問題1、方案設計過程中:(1)注意方案的基本構思(2)不要輕易推翻方案(3)工作要有粗到細,深入推敲,從整體到局部(4)熟練運用設計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