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住宅建筑方案設計說明導語:現代住宅要求廚房、衛生間使用的水、電、氣應做到三表計量出戶?!叭沓鰬簟钡哪康氖潜阌谟嬃?、減少打擾。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住宅建筑方案設計說明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住宅建筑方案設計說明11、戶內設計規范:第條住宅應按套型設計。每套必須是獨門獨戶,并應設用臥室、廚房、衛生間及貯藏空間。第條住宅套型應分小套、中套、大套,其中使用面積不應小于下列規定:小套18M2;中套30M2;大第條臥室之間不宜相互串通,其面積不宜小于下列規定;雙人臥室9M2;單套5M2;兼起居的臥室12M2。第條臥室應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風。當通過走廊等間接采光時,應滿足通風,安全和私密性的要求。第條起居室
2、應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風,其面積不宜小于10M2。第條過廳可以間接采光,其面積不宜小于5M2。第條廚房面積應符合下列規定:1、采用管道煤氣、液化石油氣為燃料的廚房不應小于。2、以加工煤為燃料的廚房不應小于4M2。3、以原煤為燃料的廚房不應小于。4、以薪柴為燃料的廚房不應小于。第條廚房應設置爐灶、洗滌池、案臺、固定式碗柜等設備或預留其位置。第條單面布置設備的廚房凈寬不應小于,雙面布置設備的廚房凈寬不應小于。第條廚房必須采用電能或管道煤氣,并應設機械排煙裝置,爐灶部分應有防火安全措施,其深度不得小于。第條廚房應有外窗或開向走廊的窗戶。第條采用原煤或薪柴做燃料的廚房以及嚴寒和寒冷地區采用加工煤的廚房必
3、須設置煙囪。煙囪應防止煙氣回流和串煙。第條廚房爐灶上方應預留排氣罩位置。嚴寒和寒冷地區廚房內應設通風道或其它通風措施。第條每套住宅應設衛生間。衛生間、廁所面積不應小于下列規定:1、外開門的衛生間。2、內開門的衛生間2M2。3、外開門的廁所。4、內開門的廁所。第條衛生間內布置洗衣機時,應增加相應的面積,并設給排水設施及單相三孔插座。第條衛生間、廁所不宜設在臥室、起居室和廚房的上層。如必須設置時,其下水管道及存水彎不得在室內外露,并應有可靠的防水、隔聲和便于檢修的措施。第條無通風窗口的衛生間、廁所必須設宴通風道,并組織好進風的排氣。第條住宅建筑設計應計算平均每套建筑面積和使用面積系數,其計算應符合
4、下列規定:1、平均每套建筑面積(M2/套)等于總建筑面積(M2)被總套數(套)除;2、使用面積系數(%)等于總套內使用面積(M2)被面積(M2)除。第條套內使用面積的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1、套內使用面積包括臥室、起居室、過廳、過道、廚房、衛生間、廁所、貯藏室、壁柜等分戶門內面積的總和;2、躍層住宅中的戶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3、不包含在結構面積內的煙囪、通風道、管道井均計入使用面積;4、內墻面裝修厚度均計入使用面積。第條住宅層高不應高于。第條臥室、起居室的凈高不應低于,其局部凈高不應低于2M。第條利用坡屋頂內空間作臥室時,其一半面積的凈高不應低于,其佘部分最低處不宜低于。第條
5、廚房凈高不應低于,衛生間、廁所、貯藏室的凈高不應低于2M。第條衛生間、廁所內采用蹲式大便器時,其蹲位處地面距上部存水彎的凈高不應低于住宅建筑方案設計說明2一、項目背景:設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住宅設計規范、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省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二、工程概括:概況 本工程地塊北至南湖西路,西至204國道,南至緯一路,東至經一路。地塊內土地平整,總用地面積約畝。三、項目設計理念:以創造現代、文明、自然的 生活方式為出發點,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布局和別具特色的單體設計全面提升生活層次,目的是創造出新穎、健康的建筑內外環境。考慮當地實際的消費模式及習慣
6、,結合我們對住宅建筑發展潮流、趨勢的研究與判斷,總結確立了以下幾條設計原則:1、多樣性在小區建筑規劃設計中貫以現代簡潔為主線的多樣原則。小區品質體現文化多元性;住宅類型多樣化;住宅層次多樣化;小區功能多樣化,包括圍繞居住生活的娛樂、休閑、學習等的功能;環境設計多媒體化,包括建筑媒體、綠化媒體、音樂媒體、多媒體等。2、開放性現代的社區應該包括開放的內涵,體現在空間、功能等模塊的設計上,另如:戶外空間,道路的通向開放性的社區活動和人際交往,私人家庭的對外接納與交流。從宏觀上在設計中貫穿可持續發展原則,使小區環境生態得到最大的保護、利用。3、時代性適應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e生活寬帶傳輸、電子商務
7、、SOHO、VOD視頻點播等不僅是一種時尚,且已上升為必需,小區內按照國標進行智能化配備,為此提供基礎。4、合理性理性原則體現在對小區功能區塊分析,路網的布置設計,對戶型的精心調整,對造型時尚的分析和重新創作等諸多方面,對各項感性及理性指標綜合進行量化的理解貫徹,有理性途徑到達合理性目的。5、安全性閉路電視監控系統、防盜報警紅外線闖入報警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24小時電子巡更系統,利用先進的保衛系統,做到安全無誤。6、生態性對自然條件的關注成為在設計中情趣與感性表現的基礎。人類的外在環境已不再是過去的自然生態系統,它是一種復合人工生態系統。自然形態與建成形態之間的界線變得日益模糊,自然要素投入
8、建筑,建筑構成景觀的框架。而對自然條件的理解現在已經擴展到對人文、歷史等因素的關注。結合本地特定的自然環境條件,在設計階段充分體現對小區建設生態性的關注尤為重要。四、規劃設計1、規劃指導思想本項目規劃設計充分考慮地塊場地特征與地方文脈的獨特品質使小區環境和房型能在較長時期保持實用性,最大限度滿足小區業主日益增加的對居住品質提高的要求,創作優雅、生態和私密性的室內外空間,使該小區具有的空間、視覺和生態環境,為小區業主提供一個品質高尚、主題明確、環境雅致的良好居住空間,體現出新世紀充滿社區歸屬感的生活風貌。為倡導健康品位的生活方式,小區遍布室內外健身設施、兒童游戲。設置休閑觀賞性設施,更有毛石景壇
9、、拼花鋪底等點綴小區文化景觀。2、空間布局空間: 內虛外實,內陰外陽。入口空間的層次和序列,引導序列和高潮增加進深感,有精致的小區又有擴大的開放空間。整體空間是以小區集中綠化形成的大空間逐漸滲透到庭院空間的綠化體系中,形成一個主次分明的空間體系。3、活動空間小區內部的活動空間主要有三大類:公共活動空間、兒童活動場及健身活動場。公共活動空間分為三個層次:一為小區公共活動空間,二為小組團隔離帶綠地活動區,三為宅間活動區。三者形成連貫的體系,滿足不同的活動需要。兒童及健身活動場地根據各自特點,分開布置,滿足每個組團的服務要求,內部布置活動器械和場地。4、道路交通系統設計;居住區建成后應具備良好的外部
10、交通條件。居住區道路在保證內外交通聯系便利、暢順的前提下,創造適度的人車分流交通系統。同時又將道路設計與住區城市設計相結合,強調對景與轉換,以形成步移景異的空間變化。小區交通系統內環行的車行道路,使景觀道路承受較小的交通壓力,更趨向于景觀作用。同時次要道路又形成一個組團的聯系,入戶車行道路呈枝形放射到達每家每戶。人行系統與休閑步適、中央綠地、組團綠地室外廣場相結合。小區機動車停放采用室內停車位及地面停車兩種形式。5、綠化景觀系統設計:城市的高度聚集造成了擁擠和喧鬧的現代“城市病態”,快速的生活節奏使人們的生活蛻變為家與公司兩點一線奔波。創造一個寧靜的生活環境、一個溫馨的家,對忙碌了一天的業主來
11、說可謂是沙漠里的綠洲、駭浪中避風港。在這有品位的環境中,有業主渴望交往的休閑空間,同時又有充滿陽光與朝氣的健身環境,因此通過以下手法營造出一個“都市綠洲”這種生態文化型的理想生活居住空間;中央綠地設置景觀節點,靠近城市道路時布局考慮要求,錯落有致,形成了一個有序空間。各具有特色的四季喬木、灌木、鮮花草坪,質感強烈的壓模仿石小徑、古樹草亭、木制曲廊、特色宅前花園圍墻、林蔭道、休閑座椅等構成了一副動人的美景。而地面鋪砌動與靜、平與濕、光滑與粗糙,規則與不規則形成的場所感??傊陨鲜址ǖ倪\用使整個小區環境設計在講述均好性的基礎上體現個性。在整體統一的基礎上體現典雅趣味。通過一系列的素雅、柔順,富有
12、活力的流動空間及一系列的豐富典雅的藝術符號來營造一種各順其勢、互為因借、松緊從心、寬窄隨意、因形成是、因勢造型、順風導勢,引人入勝的怡人境界,讓每一個業主多一份驚喜,少一份遺憾。“以人為本”不經意間流露出來。6、配套設計本工程配套設計包括給排水規劃設計,電力、電訊規劃設計,燈具工程設計,監控設計等。六、建筑設計:住宅單體建筑設計:1、總體原則:基于對本地塊形狀況、景觀條件、社會需求等方面的研究,本著“一切為住戶著想”的原則進行設計,從功能平面到造型風格進行深入探究,豐富內涵的同時注重其外延,追求其文化附加值,力求創造一個格調高尚、戶型多樣、成熟、切和實際的高品位、高質量的生活空間。2、里面造型
13、鑒于項目開發量較大,如何做出特定環境下的特定形式,從地域與地段、歷史與文化,傳統與當地關系等角度研究,都必須對小區的開發做出一個負責任的設計。本案以創新為目標力求在尊重自然也考慮地方文化本質的前提下,充分體現當代意識,創作流露現代氣息、穩重端莊、含蓄大方的住宅群體形象。住宅單體在體量分解與組織,結合功能空間在建筑屋頂構架等細節方面做了一定的努力與嘗試。在造型上對大眾歡迎的建筑形象加已抽象提煉與概括,巧妙運用建筑符號如凸窗等,通過材質的場面、色彩、肌理的表現、結合現代建筑對比例、尺度的理解和把握,使建筑造型整體簡潔大方,達至簡練成熟的視覺效果,并充分體現住宅作為一種特別的生活方式所包容的生活情趣
14、。建筑設計注重參與性及周圍住宅的和諧對話,既在體量、形式、色彩上成為獨特亮點又與環境融為一體。整體造型上力求體現簡潔、明了的風格。夾著“一切為住戶著想”的原則進行設計。公共建筑設計1、總體原則:根據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GB50180-93的要求,該小區按照組團的要求設置公共設施2、商業網點:沿南湖西路、204國道和緯一路均設置商業服務建筑。3、物管用房:小區物管用房集中設置,具體位置在中心景觀位置,結合景觀設置。4、垃圾收集:在每棟住宅單元入口處均放一個垃圾箱,由物業公司按時收集垃圾,送到小區內設置的垃圾房,再由專人送至城市垃圾處理站。小區內垃圾房放置沿東側道路,方便垃圾的外運,具體位置詳總平面圖。5、配電房:小區內在隱蔽位置設置了配電房,滿足小區住戶的用電需要。具體位置詳總平面圖。6、機動車停車場地:小區內機動車停放采用內外兼顧的方式,該小區設置室內停車場地217個;室外停車以綠地停車和路邊停車為主,其中綠地停車與樹陣式綠地相結合,可提供停車位40輛。8、自行車停放:小區內每棟住宅樓底層均設計了高的儲藏室兼自行車庫,儲藏室面積滿足規劃要求。小區物業要求每戶自行車必須停入儲藏室內,提升小區檔次同時也便于管理。消防設計小區主要道路與城市道路緊密相連,小區內道路循環連通,道路寬為47m.滿足消防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