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課題:“考察居民房屋建設材料的可持續發展”摘要: 回顧綠色建筑材料的發展歷史,發展綠色建筑材料,實現建材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以減少資源的消耗,廢棄物的排放,使環境負荷最小,廢料循環使用。通過科技創新,建立新概念,發展新理論來催生新產品。關鍵詞:環保,建筑垃圾,綠色建筑材料,可持續發展。 課題背景: 伴隨著我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建筑垃圾的產生和排放也在高速增長,據統計我國建筑垃圾的排放總量由以往的4000萬噸年增加到現在的4億噸年,由此,業界一致認為我國建筑垃圾的排放高峰已經來臨。2000年以來,隨著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申辦成功和奧運工程的相繼啟動,北京市建筑垃圾在2001年就已經
2、到達排放高峰期,當年總量達3300萬噸,而且近年來一直高居全國建筑垃圾排量首位。北京市的建筑固體廢物(建筑垃圾),是城市垃圾的三大組成部分之一,年產生量約為同期全市生活固體廢物量的7倍位1。如此大量的建筑垃圾,嚴重影響了首都市容市貌、百姓生活和生態環境。因此如何對這些建筑垃圾進行科學處置已經成為各級政府和垃圾排放單位面臨的重要課題。 從古典的四合院到現代的高樓大廈住宅,從木石結構的古代建筑到鋼筋水泥的新型建筑,北京是個擁有著無數代表性的建筑,從故宮到央視大樓,從國家美術館到國家博物館,居民住房更是繁星若點,那代表性的四合院,是北京古老故事的緩緩敘述者,那些高層住宅區更是北京乃至中國的發展體現。
3、 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的更新,居民住房也在不斷的更新(拆遷)據統計,中國住宅的土地使用年限為七十年,然而居民房平均二十年拆遷一次,而那些被拆遷的建筑材料,又將何去何從,它的問題與環保有著密切的聯系,環保是我們二十一世紀重視的話題之一,為了人類的永續發展,環境是經濟發展必須考慮的因素.地球上的資源有限,自然有一定的規律與法則,人類如果無法遵守,只是一直用科學技術追求物質發展,那就會制造出很多不可逆的問題.所以環保很重要,因為地球只有一個!建筑材料必須要被可持續發展,而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它們是矛盾的,也是統一的;如果搞好了環境保護可以讓可持續發展有更大的空間和潛力,促進可持續發展;如果搞好了可持
4、續發展也能為環境保護提供了更好的技術條件和物質條件,提供了更多的人力、財力支持。 研究意義: 隨著當代社會的發展,資源的缺失使得人們必須要注意資源材料的課持續發展及其對環境資源的影響。所以,在建筑裝飾材料方面的發展需求上,我們尤其要注意其節能與環保。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鄉建筑迅速增加,建筑耗能的問題日益突出,資料顯示:建筑行業能耗占到了全社會總能耗的4050。因而建筑節能問題已越來越被政府和社會各界所重視,建設節約型社會已成為當今社會廣泛關注的一個重要主題,我國政府適時制定了中長期節能規劃,在規劃中建筑業被列為節能與環保的重點行業。而建材行業作為消耗自然資源、能源高,破壞
5、土地多,廢氣、粉塵排放量大,對大氣污染嚴重的行業,節能問題更是重中之重。結語綜上所述,未來我國新型建材的發展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類:1大力發展資源節約型建材發展資源節約型建材首先要通過建材企業對現有產品實行節省資源的措施,如降低單位產品原材料消耗,提高產品成品率等。其次要充分利用回收資源,目前我國工業廢渣和生活垃圾年產量約320億噸,回收利用,替代原材料生產新型建材,不僅可減少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更重要的是可實現經濟、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2大力發展能源節約型建材發展能源節約型建材就是要發展節能型新型材料,如低輻射鍍膜玻璃、太陽能發電材料、高性能保溫隔熱材料等。3大力發展環境友好型建材發展環境友好型
6、建材就是要求建材產品不產生建筑垃圾,不污染生活環境,不影響人體健康。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更新,人們的環保意識在不斷增強,對建筑材料的環保要求不斷提高。環境污染嚴重,對人體健康危害大的建材產品已逐漸被市場所淘汰,綠色環保型建材產品成為市場的銷售熱點。4大力發展多功能型建材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舊有的建材已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開發新型多功能材料成為人們追求的新目標。同時還要重視研究與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產品,包括制品加工新技術等,如將納米技術與建筑材料結合,可開發出具有光催化性、抗菌、除臭、消毒等功能的生態建筑材料,從而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提高人們的生活質
7、量。總之,節能環保型建材具有低物耗、低能耗、少污染、多功能、可循環再生利用等特征,集可持續發展、資源有效利用、環境保護、清潔生產等綜合效益于一體,成為未來建筑材料發展的方向和趨勢,符合人類的需求和時代發展的潮流。四. 預期成果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在科技文明和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不提高的同時,也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城市病,環境污染和生態系統破壞。嚴重的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進入新世紀,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成為了人類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建筑材料作為我國國民的支柱產業在建國后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傳統的建筑材料一盈利的最大化為其主要目的,很少考慮到生態環境效益和資源的綜合利用。
8、沿用的是大量消耗資源,能源和粗放型經營的傳統發展戰略,對自然資源重開發,輕保護,對環境和生態重利用,輕改善和保持,既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又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成為消耗自然資源和能源最高,破壞綠色土地最多,有害廢氣,工業粉塵排放量最大,對大氣污染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可以說,我過建材行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能源資源的過度消耗和環境的嚴重污染為代價的直接影響到其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發展綠色建材的必要性1、1傳統建材帶來的環境問題迄今為止的傳統建材從生產到使用直至廢棄的全過程,可以說是一種從大量資源中提取出來,再將大量廢棄物排放回到環境中去的惡性循環過程,對生態環境造成了越來越嚴重的破
9、壞,對人體的危害也越來越嚴重,是現代城市-大污染的重要責任者之一。傳統建材的污染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大氣污染。在水泥等建材的生產過程中,煤、油、燃氣大量燃燒排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有機物二惡英、呋喃等有毒氣體、粉塵和煙塵,對大氣的污染及人體健康的危害十分嚴重。(2)建材廢料及廢水污染。建筑工程在施工中產生大量的“剩余混凝土”,廢舊建筑產生大量廢玻璃纖維、陶瓷廢渣、金屬、石棉、石膏等廢料,裝飾裝修中的塑料、化纖邊料等都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需要再生利用。建筑工地廢水。混凝土攪拌地)堿性偏高,還常夾雜可溶性有害混凝土外加劑。水泥廠及其它建材生產企業,超標廢水大量排放,窯灰和廢
10、渣亂堆或倒入江湖河海,造成水體污染。(3)光污染。城市高層建筑群不利于汽車尾氣及光化學產物的擴散,使一氧化氮等氣體對人體產生光化學作用,危害人體健康。另外,城市高樓玻璃幕墻會造成不利的光反射,引起交通事故等。(4)放射性物質的污染。部分天然原材料。花崗巖、大理石等)和工業廢渣。礦渣、爐渣、粉煤灰等)中含有的釷、鐳、鈾等放射性元素,其衰變后會釋放出無色、無味、無臭的放射性氡氣。(5)有機揮發物及含重金屬顏料的污染。據調查,我國目前使用的大部分裝飾材料不同程度地含有有機溶劑、甲醛、苯、氯化烴等有機物,油漆、涂料和膠粘劑等化工原料是室內苯的主要來源。 可見,我國建材工業仍處于高資源消耗、高污染、低效
11、益、粗放型的階段,不利于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局面,改善人類生存環境、保護生態系統、保持與環境的協調性、限制國外有害健康安全的建筑材料和技術設備流入我國、扶助我國高附加值。綠色建材,進入西方工業國家、提高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我們必須選擇資源節約型、污染最低型、質量效益型、科技先導型的發展方式,把建材工業的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污染治理有機結合起來,大力發展綠色建材,這是我國建筑材料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也是21世紀我國建材工業的戰略目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1、2綠色建材的含義“綠色建材”的概念是1988年“第一界國際材料研究會議”上提出的,是指采用清潔生產技術,少占用天然
12、資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業或城市固態、液態廢棄物生產的對人體、周邊環境無毒害、無污染、無輻射性的健康、環保、安全、消防型,有利于環境保護和人體健康的建筑材料,屬“綠色產品”大概念中的一個分支概念,國際上也稱“生態建材”、“健康建材”、“環保建材”。換句話說,即在原料采用、產品制造、工程應用、廢料處理和廢料的再生循環等方面對地球負荷為最小和人類健康最為有利的材料,也稱之為“環境調和材料”;具有低消耗、低能耗、無污染、多功能、可循環再生利用等特征。二、開發綠色建材,促進我國建材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途徑2、1要保證綠色建材的可持續發展,首先必須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建材觀即要從人類社會的長遠利益出發,以人
13、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在這個大前提下來考慮與建筑材料生產、使用、廢棄密切相關的自然資源和生態問題,即建材的循環再生、資源短缺、生態環境惡化及與地球的協調性問題。2、2提高全民環保意識,提倡化學建材、綠色建材社會環境意識的高低是衡量國民素質、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我們要利用各種宣傳媒介進行環境意識、綠色建材知識的教育,使全民樹立強烈的生態意識、環境意識,自覺地參與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綠色建材的工作,以推動綠色建材的健康發展。2.3建立和完善建材業技術標準,加快實施環境標志認證制度通過制定實施相應的法規和標準,加強建材行業質量監督,培育和規范市場,促進建材企業的技術進步,引導綠色建材的健康發展。對
14、于合理利用資源,綜合利用工業廢料的低能耗、低消耗建材企業,予以扶持;對于利用資源不合理、毀壞農田、高能源的生產企業,采取高額征稅或限期整改等干預手段;對設備落后、污染嚴重的小型企業,予以淘汰。通過實行環境標志認證制度,可使建材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和科技進步;提高其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在發達國家,擁有環境標志產品的市場份額遠遠高于非標志產品。許多國家聲明:對未獲得其所在國環境標志的進口商品或課以重稅或拒之門外,因此,對建材企業而言,獲得產品環境標志就等于擁有一張通往市場的“綠色通行證”。我國只有加快環境標志認證制度的實施,才能在國際市場占一席之地。2.4加強綠色建材的研究和開發要保證建材的可持續發展,關鍵是研制開發及推廣應用綠色建材產品。綠色建材開發的技術途徑主要有以下2條:一是采用高忻技術研究開發有益于人體健康的多功能的建材。如抗菌、滅菌、除臭的衛生陶瓷和玻璃,不散發有機揮發物的水性涂料、防幅射涂料、除臭涂料等;二是利用工業或城市固態廢棄物或回收物代替部分或全部天然資源,采用傳統技術或新工藝制造綠色建材。我國每年大量產出的工業廢料不僅占用土地,而且造成嚴重的污染和資源浪費,若用它們作為再生原料制造綠色建材則可變廢為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