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個建筑施工創新技術應用案例一、什么是建筑施工的科技創新?創造或應用四新技術(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優化服務環境、提高履約質量、實現產品效益的一系列過程。二、五個建筑施工創新技術應用案例1、預制的裝配式路面裝配式路面造價分析:單塊造價約800元。每塊(2)每次運輸、吊裝、安裝費用約為150元,周轉使用5次,因此每塊總費用約為1550元。傳統現澆式路面造價分析:現澆單塊面積(2)人、機、料總費用為200元,完工后破碎、運輸消納等約為200元,施工五次的總費用約為2000元/2。造價工程師2、大體積底板跳倉法施工(1) 避免了后澆帶封閉的等待時間,可縮短工期,特別對于存在預應力結構的工
2、程。(2)在縮短工期的基礎上,極大節約了施工成本。(3)可控制超長混凝土結構早期裂縫與后期裂縫,節約裂縫治理成本并得到良好的社會效益。3、預應力抗浮錨桿逆作法施工工藝(1)與主體結構同時進行,縮短總工期,比常規方法提前工期5070天。(2)采用新型鉆頭和擴孔器,質量更容易保證。(3)避免了錨桿成孔時對地基的擾動,保證地基承載力。(4)可降低工程成本,直接經濟效益達390萬元以上。(5)相對采用抗拔樁或增加基礎底板結構尺寸的抗浮方法,預應力抗浮錨桿工藝的造價更低,可節約大量的社會和自然資源,社會效益良好。4、外墻結構保溫一體化施工技術(1)工廠化生產,板塊型材規格標準化高,質量好;(2)降低現場攪拌量,節水節材,減少現場施工污染,環保程度高;(3)具有一定成本優勢,與粘貼式外保溫系統比較,每平米可節約費用40-50元。造價工程師(4)結構主體與保溫同步完成,可縮短施工工期。(5)可以避免龜裂和滲水等質量通病,可靠性高。5、盤扣式模板支架由于架體構造簡單,均為標準化構件,架體間距大,外形美觀,對推動引領現場文明施工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