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工地防臺防汛工作預案根據XX市防洪條例、XX市建設系統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XX市建設系統防臺防汛應急處理工作預案精神,為落實防臺防汛工作責任制,積極有效地組織市區施工企業防臺防汛工作,現結合我處工作實際,制定本工作預案。一、成立組織(一)組織領導為扎實做好今年的防臺防汛工作,市建管處成立防臺防汛領導小組,成員組成如下:組長:副組長: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防臺防汛日常工作、信息傳遞和協調工作。各科室按職責分工,負責具體的防臺防汛工作落實。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建管處辦公室,值班電話:(二)應急機動救援組織的構成及救援物資儲備1、第一梯隊(應急機動搶險分隊):由XX公司組織建立,人
2、員數量30人,攜行裝備為4個基本數量。市三區內發生臺風災害,人員并攜帶攜行裝備在接到救災指令后1小時內到達指定地點開展救災工作。2、第二梯隊:由XX公司組織建立,人員數量30人,攜行裝備為2個基本數量。人員并攜帶攜行裝備在接到救災指令后2小時內到達指定地點開展救災工作。3、第三梯隊:由XX公司組織建立,人員數量20人,攜行裝備為2個基本數量。人員并攜帶攜行裝備在接到救災指令后2小時內到達指定地點開展救災工作。4、預備隊:由XX公司組織建立,人員數量20人,攜行裝備為2個基本數量。人員并攜帶攜行裝備在接到救災指令后2個小時內到達指定地點開展救災工作。以上每個基本數量攜行裝備為:50T汽車吊1臺,
3、CG1-3000B多頭氣割機2臺、15T自卸汽車2輛、1.5空壓風鎬1臺,應急照明燈6只。個人安全防護用品按人員數量的2倍用量攜帶。其他所需零星裝備由各應急分隊視情攜帶。各應急分隊按照“誰救援、誰儲備”的原則,由該分隊在施救時隨行攜運一定數量的物資,以備急用。二、工作重點建筑工地人員安全,臨時辦公用房、民工宿舍、食堂,安全警示牌,施工機械等安全。三、預案啟用基本條件根據XX市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管理辦法,市氣象臺發布藍色預警時,本預案自動啟動。四、預案啟動時各時期工作程序(一)藍色預警期1、建筑工地的塔吊、人貨電梯、樁架等施工機械,安全網,臨時辦公用房、民工宿舍、食堂、廁所等所有臨時設施
4、必須加固。2、做好施工現場圍墻加固和排水等工作。對依附于圍墻設置的“五牌一圖”要根據情況進行加固或拆除,防止傾倒傷人。對工地圍墻要加強檢查,發現隱患要采取措施,撤離周圍人員和物資,設立安全警戒線,保護生產安全。3、電纜線必須做到架空設置,防止漏電傷人。4、加強深基坑開挖的維護措施。(二)黃色預警期1、完成藍色預警期的所有工作。2、向全市在建工地發出停工令,所有在建項目工地按規定時間停止施工。3、施工現場地下室、二層以下臨時工棚等危房居住人員必須全部撤離到安全場所,未交付使用尚在建的房屋內嚴禁住人。4、現場露天臨時配電箱、開關箱及移動式小型施工設備必須拉閘斷電,做好防雨措施,必要時斷電收回倉庫。
5、臨時搶險用電設施到位,并做到一機、一閘、一漏防護。(三)橙色預警期1、完成黃色預警期的所有工作。2、實行24小時不間斷值班,重點崗位人員到崗到位,保持通信暢通,密切注視臺風動向,及時落實應對措施。3、應急機動救災分隊組成人員處于待命狀態,參與搶險救災的設施設備工具全部落實,并檢查完畢。(四)紅色預警期1、完成橙色預警期的所有工作。2、單位人員全部到崗到位。3、應急機動救災分隊第一梯隊人員處于臨戰狀態。五、人員轉移安置程序在建項目工地,按照“誰承建、誰負責”的原則,做好人員轉移工作。(一)確定轉移對象。按照先人員后財產,先老弱病殘人員后一般人員的原則,需轉移的人員要實施梯次轉移。(二)擬定轉移安置路線。按照就近、安全原則,在風、汛來臨前擬定好轉移路線和備用轉移路線。(三)填寫臺風人員轉移安置及設備加固統計報表(見附表),并在24小時內報市建管處。(四)向確定需要轉移安置人員通報轉移路線及備選轉移路線。六、應急終結在市氣象臺發出解除警報后,應急處置即行自動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