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歷史建筑保護案例分析【摘要】:歷史是一個城市的根,無言的建筑所濃縮和留存的,正是歷史滄桑的印痕,正是這些歷史的建筑形成了城市的多樣性和獨特性,是真正的城市特色與個性之所在,保留下來的近代歷史建筑的保護修復,存在整體技術邏輯性的薄弱而造成修復破壞的現狀,并從保護理念、劣化分析、拆除加固、保護修復等技術層面,詳細說明了保護應該遵循一定保護倫理的技術方法。【關鍵詞】:歷史建筑 保護環境 原真性 風格性 劣化分析 保護修復【正 文】:一、 近代歷史建筑保護的環境在南京這樣一個有著豐富歷史積淀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經過幾百年世代文化傳承和中西文化融合形成的獨特而又富有創新精神文化,更多的是體現在被譽
2、為“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稱的近代歷史建筑上。隨著南京城市建設新一輪的開發與發展,被視為建筑遺產的近代歷史建筑的保護修復實踐也越來越多。南京歷史文化風貌街區包括了各個歷史時期、各個國家、各種有代表性的建筑風格幾乎都可以在南京的近代建筑中找到。從古埃及、古希臘和羅馬的建筑樣式、拜占廷式、俄羅斯東正教式、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古典主義和新古典主義式,到現代建筑各個流派的風格、中國古典的傳統宮殿式建筑和民間傳統建筑等,可謂包羅萬象、海納百川。二、 近代歷史建筑保護修復的現狀歷史是一個城市的根,無言的建筑所濃縮和留存的,正是歷史滄桑的印痕。漫長的歲月,磨損了建筑的棱角,折磨了建筑的軀體,卻沉淀下了
3、歷史文化的厚度。正是這些歷史的建筑形成了城市的多樣性和獨特性,是真正的城市特色與個性之所在,一個重要的事實是這些本應該得到切實保護的歷史風貌在城市化經濟建設中以各種理由或被空置頹敗、或干脆以拆了之,終能夠保存下來的也被無知無畏者們的設計、施工公司改造得面目全非。近代建筑的破壞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南京近代歷史建筑保護修復技術1. 使用性破壞使用者缺乏對歷史建筑的保護意識,對近代歷史建筑不合理的使用而造成無法挽回的破壞。隨意改變建筑室內的原有平面布局和結構體系,在拆除和加建的過程中將歷史建筑的原有風貌特色毀壞殆盡。2. 置換性破壞近代歷史建筑的置換再生,必然帶來使用功能的改變。建筑通過象征手段發揮
4、著建筑的倫理功能象征賦予一個建筑物的意義和靈魂,通過一連串的符號來表達描繪其功能的特征。近代歷史建筑功能置換應該相近不至于因功能相去甚遠而大動其筋骨,在修繕改造時只是根據功能使用的需要,對于原有建筑的構件不加保留的拆除、加建,將室內傳統的、有特色的建筑風格、建筑裝飾隨意更改,而失去其建筑象征的藝術和歷史價值形成無法挽回的損失。3. 保護性破壞保護改造的理念不顧建筑在各個歷史時期的變化之事實,將建筑肌體采用現有材料、技術完全修復至原建時風格形式的狀態,以嶄新的面容重生再現,將歷史的層理全部抹殺,造成歷史記憶的徹底缺失和永久傷害。4. 修復性破壞保護修復采用的技術方法沒有任何“可逆性”而言,大量使
5、用“不可撤銷性”的水泥、涂料制品的材料、工藝,使得修復后的效果是不可逆轉的破壞。石材、磚砌體墻面涂刷涂料或防水層,使砌體內墻面粉刷受潮脫落,磚砌體表面漆皮酥散起泡。因為傳統的建筑材料具有呼吸的作用,涂刷的涂料將砌體內部的水分封閉磚與涂膜之間,長此以往,水分和磚砌體表面產生物力和化學反應,表面變質霉爛。5. 清洗性破壞南京近代歷史建筑外立面多為石材或磚墻形式,對建筑立面陳年污垢、灰塵、銹跡、油漬等污染不進行科學的劣化分析,而盲目使用不恰當技術方法清洗對建筑造成傷害。特別是外立面石材清洗盲目采用的藥物漂白清洗達到一藥醫百病的效果,藥物與石材化學的反應在清除污垢的同時腐蝕了石材的肌體;石材墻面黏性污
6、垢的以打磨拋光的方式清除而嚴重損傷歷史建筑古色古香的肌體特征;在氣溫較低的季節使用壓力水清洗,造成石材內部吸收儲存大量水分,在較低氣溫下形成冰凌凍融膨脹,破壞石材的內部結構。南京近代歷史建筑保護修復技術綜上所述,在南京近代歷史建筑作為城市文化遺產積極保護的今天,我們依然缺少歷史建筑保護修復的專業設計、施工的工程公司,缺少保護修復的技術人員和技術標準,缺少法律所規范的準入監管制度。施工企業對歷史建筑改造工程的設計、施工還是按照傳統的管理模式和技術方式,不知道那些應該保護、如何保護;那些應該修復,用什么樣的技術工藝和材料修復;不知道那些平面布局和結構體系不能夠改動或如何改動,沒有清晰的理念和思路對
7、待“保護再利用”概念中保護和利用之間的取舍和矛盾。三、 近代歷史建筑保護修繕原則在近代歷史建筑的保護修繕過程中,我們要掌握的不僅是修繕保護技藝水平的高低,更要理解保護建筑歷史價值的延續和體現的思想。將建筑保護、法律條款與舊建筑改造修繕工程技術結合起來,體現保護修復使歷史建筑功能改善,建筑再生基于復現建筑歷史傳承和保護修復技術改進并舉。1法律法規遵循原則:根據法律法規的解讀來定義歷史建筑保護的范圍和保護方式,在目前無疑是非常明確而又規范的途徑。事實上,歷史建筑與普通建筑改造修繕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它有專門的法律界定。從國際憲章、國內法律到地方條例,對歷史建筑的保護規劃、保護名錄、保護等級、保護范圍及
8、技術規范都做了一定的規定。也就是說,在此期間的歷史建筑已經不僅僅限于保護名錄之內的歷史建筑,沒有被收錄進保護名錄的更多優秀歷史建筑,也需要保護,而不應該被列入舊房改造的范疇被任意毀壞。與此同時,不能否認我們的保護立法還不夠完善和健全。如近代歷史建筑在發掘并入列保護登錄方面的法規方面,因為沒有明確的法規說明符合一定范圍內的近代歷史建筑,其所有者必須申報保護登錄的監管、界定,致使有相當一部分優秀的近代歷史建筑在拆舊建新的現狀中無法保證保護的堅決執行。在保護修復工程監管方面的法規也存在著一定的疏漏。歷史建筑的保護修復離不開一定專業技術標準和操作規程,離不開一定的保護專業程序,離不開一定的專業施工公司
9、和施工隊伍。一個重要的事實是這些較為專業的要求還基本空白,因該盡快完善和健全在企業保護專業施工資質、個人保護技術專業執業、保護專業技能培訓、保護工程技術標準等方面的法律法規。2 保護修復的理念在歷史保護建筑修繕中,確定了保護修繕理念,是指導設計師的設計意圖和設計手法的根本依據,而保護修繕方式的依據則是概括了歷史建筑在法規方面的界定、建筑歷史的信息、建筑使用者的要求等因素。首先對史料記載的掌握、歷史價值的挖掘,對建筑歷史各個發展階段的層理進行合理正確分析研究,才能確定保護修繕正確、合理的方案,也是形成保護修復理念的重要因素。古今中外對近代歷史建筑有著各種不同的保護修復方式,加以甄別和總結后,可以
10、將其內容歸納為原真性修復和風格性修復兩種不同的保護理念。事實上在西方國家特別在意大利,風格性修復方式已經很少使用,主要使用的是原真性的修復方式,以保證歷史遺跡原生的歷史信息,杜絕任何形式的混淆歷史。南京近代歷史建筑保護修復技術2.1 原真式修復理念主要是對歷史文獻和歷史現狀的尊重。提倡除非絕對必要,對于歷史建筑寧可只加固而不修繕、寧可只修復而不恢復的觀念;2.1.1 一般可以按文獻記載,在史料充分可信的基礎上,剔除那些意義不大的增補和附加物,進行完整修復。為了必要的加固添加的部分必須采用同原有部分“顯著不同的材料”,以展現舊肌體的史料原真性,保護其史料的文化價值。2.1.2 認為歷史、形式、技
11、術和材料,不是彼此孤立或互相排斥的,修繕歷史建筑可以用新方法和新材料,但有一個標準,即新方法和新材料的使用,絕不能超過歷史層理所能承受的量度;2.1.3 保護修復不應直接損害文物建筑本身,所做干預具有可逆性,以便今后更科學和完整地保護修復。2.2 風格式修復理念:是專注于對建筑風格的完善,將建筑肌體完全修復到原建時嶄新狀態。可以對建筑物的現狀擾動較大的一種修復方式。這種修繕方式需要抹殺在各個歷史時期改造時所遺留下的印跡,以及再造肌理與原物無視覺差異而較易造成戲說歷史的局面,也是采用最多的一種修復方式。2.2.1 在建筑形式處理上追求近乎苛刻的史料性,但可采用新結構、新材料,不必拘泥于傳統的建造
12、方式和材料。2.2.2 一般對建筑肌體中非永久性建材,采用現代材料加工成原構件形狀、尺寸,利用現代工藝將其表面處理成舊肌理的模式。這種修繕方式需要抹殺在各個歷史時期改造時所遺留下的印跡,以及再造肌理與原物無視覺差異而較易造成戲說歷史的局面,也是采用最多的一種修復方式。3 歷史建筑修繕技術南京近代歷史建筑保護修復技術一幢優秀近代歷史建筑是得到保護專業一絲不茍的修繕而承載了原貌舊史、拓展了現代功能而煥發青春、延年益壽,或是被改造的面目全非而毀壞,往往取決于保護意識和專業的修復技術。3.1 保護結構體系安全技術: 由于歷史建筑的保護修繕所遵循的開發利用、展現代功能、承原貌舊史”的原則,其內部空間的平
13、面布局在尊重法規要求和功能轉換的情況下,建筑的荷載和平面布局也必然進行不同程度的改變,此時,維護結構的堅固性合乎現有抗震、消防等強制性規范的要求是歷史建筑保護修繕工程首要的工作。歷史建筑修繕的安全性要遵循以下幾點:3.1.1 結構安全性鑒定:歷史建筑修繕改造首要依據是在建筑修繕前,對建筑結構進行法定機構安全性的鑒定,鑒定報告的結構各項有效數據結果是設計方案平面布局、空間分割的因素,是建筑局部拆除、加固施工方案的重要安全保障。3.1.2 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弱化邏輯思維的設計方案,只注重今后使用的裝飾效果而無視歷史建筑原有建筑功能形式和結構的實際承載力,必然導致方案缺少存在的合理性與可行性,將歷史
14、建筑的原有風貌毀壞殆盡,而建筑結構的安全性受到危害留下隱患。在現行施工規范及技術工藝的指導下,首先滿足現有建筑規范對結構安全性能的規定前提下,盡量滿足裝飾設計需要的空間布置和裝飾效果,使歷史建筑的再生達到傳承原貌舊史、拓展現代功能的合理方案。3.1.3 結構受力體系的組合:建筑結構受力體系的改造方法有三種。完全利用建筑原有結構受力承;并對原有結構進行加固;由原結構加固和增值新的結構,使新老建筑結構共同承擔承載力;完全脫離原結構由新結構受力承載。3.1.3 結構加固技術鋼結構加固: 外包鋼加固法、粘鋼加固法、套箍加固法。混凝土加固: 增大截面加固法、植筋錨固加固法碳纖維加固: 受拉受剪增強法。噴
15、射砼加固: 噴射混凝土加固法、噴射環氧砂漿加固法。預應力加固: 局部預應力后張加固法。抗震加固:抗震摩擦阻尼器加固法和加設抗震柱和剪力墻加固法。化學加固:采用乙基硅酸鹽固結法加固石料散屑、化學灌漿加固法。3.2 保護拆除技術:歷史建筑的保護與利用,由于在功能上的改變,內部空間的重新組合,原有結構局部拆除工作不可避免。目前在某些工種中采用的錘敲斧鑿、風鎬電錘的作業方式,將對修繕歷史建筑物產生嚴重危害。幾種較先進合理的建筑局部拆除技術:3.2.1連續鉆孔切割拆除技術:采用連續鉆孔的方法切割較厚的板材構件,適用于受到空間限制的墻地面拆除作業環境;3.2.2整體切割拆除技術:利用碟式切割機可以根據不同
16、的切割厚度調整碟片切割方式,適用于大體量墻、板、梁等構件整塊的切割作業,作業環境相對寬松的施工;3.2.3自由切割拆除技術:采用金剛鏈切割機較少受構件位置、受力狀態的影響而任意形狀的切割的方式。適用于墻、板、梁、柱不規則形狀的切割作業;3.2.4連續破碎拆除技術:采用液壓動力裝置大力鉗連續構件破碎的作業方式、拆除最大厚度400墻、板、樓梯等。4 設備功能安裝與歷史風貌有機結合的技術近代歷史建筑保護再生使其進入人們日常的生活供人們使用。現代功能符號很強的燈光照明系統、通風空調系統、消防報警系統、網絡通訊系統等設施的安裝、對于近代歷史建筑保護凍結現狀的表現古典美的形式,常常是格格不入。4.1建筑立
17、面的管線、空調外機的規避技術:空調外機垂直、平面合理遷移,使其布置在一個垂直方向內,利用近代歷史建筑欄桿隱藏規避,也可以在空調外機上加注在整體上接近建筑風格的外機金屬罩、空調管線利用專用護套規范布置在墻角等處。既巧妙地規蔽了所有的空調外機,也尊重了原建筑風格立面裝飾的效果。4.2 室內大量的燈光照明、通風空調、消防報警系統、網絡通訊、等設施管線面板的安裝敷設,則盡量采用改造部分的裝修而安裝機電設備的管線,原則不必因為設備的安裝擾動原有建筑的本體。4.3設備管線的安裝可以利用原有通風口作空調風口、利用地下室、結構梁柱加固、新置固定家具敷設管線,從而達到功能使用和保存舊貌的要求。5 保護修復技術南
18、京近代歷史建筑保護修復技術歷史建筑保護良好的修復效果脫離了技術和材料的應用是不現實的。一部建筑歷史的發展可稱其為建筑技術和材料的發展史。專業人員、專業技術、專業研究是歷史保護建筑修繕的發展趨勢。5.1 建筑劣化分析:科學合理的建筑劣化狀態的分析,是采用何種技術手段、材料工藝保護修復的重要依據。南京近代歷史建筑外立面一般都是花崗巖石材或磚砌體墻面,巖石表面的黑色污垢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厚變硬,堵塞表面空隙。這意味著同樣的溫度和力量會對巖石及其污垢產生不同的影響,變硬的黑色污垢吸收熱量而膨脹產生裂紋。其結果裂縫的產生以及污垢的脫落也常常伴隨著巖石的開裂。而且由于巖石會不斷形成新的污垢,所以遭到損壞
19、的巖石表面的散裂會進一步加劇。巖石的劣化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5.1.1 由于巖石粗糙的表面常常容易積灰、積物形成黑色污垢,時間一久,在那些雨水沖洗不到的地方,灰塵就在巖石表面積聚起來形成黑色或灰色的污垢。5.1.2 由于排水管及電器設備架等在外墻表面的金屬物的干氧化作用,而形成的局部的黃棕色銹跡污染。5.1.3 在外墻面起固定作用的鉤子及螺釘產生銹斑而引起的污染。5.1.5 外立面不同材質的蝕化、涂料、瀝青層、油漆及灰漿的污染。5.1.6 石材墻面局部地方表面的散屑及脫落5.1.7 清水墻面由于受潮表面漆皮和裂紋的劣化5.1.8 室內大理石表面顏色變暗、表面泛黃的油脂污斑和油漆污斑,由濕氣
20、凝結而產生的表面散屑現象,大理石墻柱的裂縫及隆起等結構性損傷。保護主要減少對原建筑本體的干擾,保留歷史的痕跡。對于半永久性之類裝飾斬假石、粉刷層和磚石竹木之類的永久性材料采取的做法,其原則是將朽壞糟爛、有害生物、污染痕跡進行剔除、清洗后采用與之相近和相同的舊材料修補殘缺與破損部位。原樣保留、凍結現狀:按照歷史建筑保護的類別的不同,建筑的外立面、基本的平面布局和結構體系、室內有特色的裝飾裝修等分別需要不同程度的原樣保留。但不排除對其采用外加防護措施和不妨礙立面本來面貌的清洗工作,這一方法應該占歷史建筑保護修繕的絕大部分。保護現狀、積極干預:對歷史建筑部分構建外在形狀、色彩肌理等歷史原貌進行現狀保
21、護,但對其構造的堅固安全性能可以進行結構加固干預。5.2建筑修復技術:修復工藝首先確立肌理材質分布在建筑物表面的位置、造型、尺寸及加工工藝方法特征,整理成文、拍照留檔。原建筑肌體材料性能分析,分析材料的物理性能及形成原理。5.2.1 石材固結修復:指用同幢建筑不同區域的同樣材料進行按原樣的修復建筑某些極小的缺失和損壞,對主要對建筑肌體破損及裂縫處的修補及肌體表面凹凸紋理的缺損修補和安裝件拆卸后表面產生的缺口,采用灌注膠結材料環氧樹脂或氫氧化硅添加顏料修復;5.2.2 金屬件修復:用焊接、鉚釘及其他類似方法對材料進行加固,經過現場實測或是根據極充分的歷史圖檔依據,或進行完全按原樣復制修復。5.2
22、.3 石膏制品修復:破損修復可以除去石膏制品原有表面涂料,用石膏粉漿填補裂縫處,按指定顏色用一般漆或硅酸鹽漆粉刷表面。復制修復應根據原有石膏制品的形狀、尺寸、材料工藝等原狀特征,制造石膏模型進行澆筑或采用石膏板拼貼的方式復原。南京近代歷史建筑保護修復技術南京近代歷史建筑保護修復技術南京近代歷史建筑保護修復技術南京近代歷史建筑保護修復技術5.3 建筑清洗技術:這種方法可以去除石材表面的污染臟物, 即除去可能引起材料劣化的表面外來堆積物的一種操作方法。另一方面,清洗方法也必須對由于材料自然老化而產生的所謂“氧化層”給予足夠的重視。原舊肌理存在的污垢污漬,應根據材質及劣化程度的不同,分別采用不同的清
23、洗方式:5.3.1 噴砂清洗:采用噴砂器低壓加水噴砂的方式來清除石材表面沉積物的污染;5.3.2 高壓水清洗:用調節到一定壓力的清洗器噴水沖洗 , 靠水沖擊的方式清除污垢。4.3.3 化學清洗:利用15%的碳化氨濃縮液清除黏性物質、不同的污染及磷酸銨+磷酸清理局部的銹斑;4.3.4溶劑清洗:采用丙酮、硝基或除漆劑等溶劑清洗不同材質上的污點殘跡;4.3.5干冰清洗:采用微顆粒干冰通過氣壓噴射至處理物,利用干冰低溫膨脹及氣壓的作用清除污垢。南京近代歷史建筑保護修復修繕項目已經有一定的實踐質量,在近代歷史建筑保護再利用的理念方面也有相當的發展,特別在立法和城市規劃方面取得了一定積極的成效。但歷史建筑保護修復的整體技術還在沿襲舊房改造的傳統工藝技術,沒有遵循保護倫理修復技術的應用和實踐總結研究。歷史建筑的保護是一個系統性很強的社會工程,是以立法界定、教育培訓、城市規劃、功能置換、修復改造、使用維護等諸多方面而形成的系統鏈,在這個系統鏈上的任何一環的缺失,都將嚴重制約歷史建筑保護修復領域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