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高層住宅樓和商業樓工程模板專項施工方案(94頁).doc

  • 資源ID:429073       資源大小:1.06MB        全文頁數:94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3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高層住宅樓和商業樓工程模板專項施工方案(94頁).doc

1、蘇地2012-G-95項目3#地塊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編制單位:南通二建集團有限公司蘇地2012-G-95 3#工程項目部目 錄1編制說明及依據- 1 -1.1編制說明- 1 -1.2編制依據- 1 -2工程概況- 2 -2.1總體概況- 2 -2.2設計概況- 2 -2.3模板工程概況- 3 -3施工準備- 3 -3.1技術準備- 3 -3.2材料選擇- 3 -3.3模板加工及堆場- 4 -4施工方法- 4 -4.1一般要求- 4 -4.2地下室結構模板施工- 5 -施工縫部位- 5 -磚胎模- 5 -地下室吊模- 5 -地下室墻體模板- 5 -4.3各樓層結構模板施工- 6 -柱模- 6

2、-墻模- 7 -梁模- 8 -樓板模板- 9 -4.4模板工程質量要求- 11 -5成品保護及質量通病預防措施- 13 -5.1成品保護- 13 -5.2質量通病預防措施- 13 -柱模- 13 -墻模- 14 -梁模- 14 -板模- 14 -6模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 15 -6.1模板安裝、拆除的安全措施- 15 -6.2安全文明施工- 16 -7模板工程施工應急預防措施- 17 -7.1應急小組機構- 17 -7.2人員分工與職責- 18 -7.3應急救援工作程序207.4應急救援方法218模板及支撐系統的設計和驗算238.1模板及支撐各類材料參數238.2樓板模板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支撐計

3、算書234m高600600柱模板計算232.9m高200厚剪力墻模板計算324m高300厚剪力墻模板計算39標準層120厚板計算46200460梁模板計算57300700梁模板計算744.9m高350厚頂板模板計算851 編制說明及依據1.1 編制說明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過程中,模板及支撐體系的設計與施工是影響現澆砼結構工程質量及施工安全的最關鍵的因素之一,根據江蘇省建設工程高支撐模板體系施工安全管理辦法、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及專家論證審查辦法,以及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要求,對結構工程的模板及其支撐體系需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其中,對工程中層高5m,梁跨度10.0m,梁線荷

4、載15KN/m,施工荷載大于10KN/m2等部位需編制高大模板專項方案,對工程中層高8m,梁跨度18m,梁線荷載20KN/m,施工荷載大于15KN/m2部位編制的高大模板專項施工方案需報請專家組進行論證和審查,以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本專項施工方案只對普通模板工程的模板及其支撐進行方案編制,對高大模板的設計詳見高大模板工程專項方案。1.2 編制依據1)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13)2)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1)3)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4)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5) 建筑

5、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6)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7)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8) 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20069) 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2008)10) 混凝土模板用膠合板(GB/T17656-2008)11) 蘇地2012-G-95項目3#地塊工程的設計圖紙、施工合同12) 蘇地2012-G-95項目3#地塊工程施工組織設計2 工程概況2.1 總體概況工程名稱蘇地2012-G-95項目3#地塊工程工程地點蘇州市平江新城蘇站路北江宙路西建設單位蘇州中銳金匯置業有限公司設計單位蘇州工業園區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監理單

6、位上海天佑咨詢有限公司施工單位南通二建集團有限公司2.2 設計概況由蘇州中銳金匯置業有限公司興建的蘇地2012-G-95項目3#地塊工程位于蘇州市平江新城蘇站路北、江宙路西。用地面積約為21475m2,總建筑面積約為74956m2;其中包括:4棟高層住宅樓(21F25F,編號為7#10#)、3棟多層商業樓(2F3F,編號為S7#S9#)、1座變電站(1F)、1座燃氣調壓站、1 座門衛、地下車庫(-1F)等。各棟號的建筑設計概況如下所示:棟號建筑層數層高(m)結構7#21F2.9剪力墻8#21層2.9剪力墻9#25F2.9剪力墻10#25F2.9剪力墻S7#3F4.4/4.2/3.6框架S8#2

7、F4.4/4.2框架地庫-1F4/4.9框架結構設計概況如下表所示基礎形式靜力壓樁、筏板基礎住宅樓結構形式現澆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地下室及商鋪結構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結構安全等級二級結構抗震設防烈度6度結構安全使用年限50年人防等級6級2.3 模板工程概況本工程梁截面尺寸主要為:住宅樓200*300、200*400、200*460,地庫300*600、450*1000、500*1000、500*1100、550*900、550*1100、550*1200、450*1650詳見高大模板專項施工方案,S7/S8 250*500、250*600、300*700。剪力墻主要有200mm厚,250mm厚,

8、300mm厚。地庫人防區頂板厚為350mm,單體住宅首層結構板厚度為180mm,標準層厚度為 120mm。本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以200*460mm、300*700mm兩類梁,120mm樓板,2.9m高200厚、4m高300剪力墻及600*600厚柱作為計算對象,其他種類梁根據截面面積的大小參照以上兩種進行施工。對于人防地庫頂板梁,我部將編制專項高大模板施工方案并請專家論證。為保證工程安全,計算書中鋼管計算按48*2.7mm的截面特性進行驗算。3 施工準備3.1 技術準備(1)組織施工技術人員認真學習圖紙,核對結構與建筑、水、電、消防等專業工程之間的圖紙設計。(2)組織施工技術人員在施工前認真學習

9、技術規范、標準、工藝規程,熟悉圖紙,了解設計意圖,核對建筑和結構及土建與設備安裝專業圖紙之間的尺寸是否一致。3.2 材料選擇3.2.1 支撐體系本工程地庫高為44.4m,標準層層高為2.9m,對上述部位均采用普通膠合板鋼管腳手架支撐體系。3.2.2 模板材料(1)承臺、地梁模板:地下室的底板、基礎梁和承臺的側模采磚模,磚模用M5水泥砂漿,Mu10蒸壓灰砂磚砌筑,。磚胎模的施工詳見磚胎模專項施工方案。(2)墻體模板:墻模板采用15mm厚膠合板,豎向背楞采用4090 木方,水平圍楞采用 482.7雙鋼管,緊固件采用14對拉螺桿,地下室外墻對拉螺桿采用12止水螺栓,其它內墻采用普通可回收螺栓,墻模板

10、采用散拆整裝的方法。(3)柱模板:柱模板采用15mm厚膠合板,外掛4090mm木方豎楞,柱箍采用482.7雙鋼管,用14對拉螺桿及扣件拉緊。 (4)頂板及梁模板:采用15mm 厚木膠合板、4090托方,板下支撐采用482.7排架支撐系統。(5)樓梯本工程樓梯采用15厚木膠合板,4090木方作楞,482.7鋼管頂撐。3.3 模板加工及堆場根據現場特點,本工程共設置2個木工加工場和材料堆場,詳見總平面布置圖。梁、板模板及支撐系統的材料選擇:序號材料規格備注1支撐鋼管482.7鋼管直徑48,壁厚2.7mm2頂托活動鋼支托自由高度3003背枋松木4090次龍骨4梁底橫杠鋼管482.7主龍骨,間距隨梁底

11、支撐間距調整。5模板9151831515厚膠合板4 施工方法為了在保證工期要求的同時,確保工程質量,本工程各棟豎向結構配齊一套模板,在周轉使用過程中視各施工情況增減;水平結構配齊兩層整套模板,周轉使用在周轉使用過程中視各施工情況增加。4.1 一般要求4.1.1 模板定位當樓板結構混凝土澆筑完畢并具有一定強度(1.2MPa),即用手按不松軟、無痕跡,方可上人開始進行軸線投測。根據軸線位置放出墻、柱截面位置尺寸線、模板控制線,以便于墻、柱模板的安裝和校正。當墻、柱模板拆除以后,開始引測樓層500mm 標高控制線,并根據該500mm 線將板底的控制線直接引測到柱、墻上。根據樓面軸線測量孔引測建筑物的

12、主軸線的控制線,并以該控制線為起點,引出每道柱、墻軸線,根據軸線與施工圖用墨線彈出模板的內線、邊線以及外側控制線,施工前三線必須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裝和校正。4.1.2 模板的封閉模板支設前用空壓機將樓面清理干凈,不得有積水、雜物,并將施工縫表面浮漿剔除,用水沖凈。柱、墻模板底部必須設置250250的清掃口,保證砼澆筑前用空壓機將柱、墻根部的木屑、雜物清理干凈。4.2 地下室結構模板施工4.2.1 施工縫部位地庫底板按后澆帶劃分施工段,底板施工縫就留在后澆帶,地庫外墻水平施工縫留設在底板以上400mm 處,400mm 的墻體與地下室底板同時澆筑。4.2.2 磚胎模本工程電梯集水坑深度最大達2.

13、85m;一般承臺在1.2m,當磚胎模高度在1000mm以內時,磚模采用240厚磚模;高度在1000mm以上時,1000mm以上砌筑240磚墻,以下砌筑370厚磚胎模;具體詳見磚胎模專項施工方案4.2.3 地下室吊模底板以上400mm 外墻與底板同時澆筑,采用木膠合板吊模,模板下面采用“L”形鋼筋焊接在底板上層附加筋上,以固定模板位置,防止模板跑位。電梯井坑、集水坑等用木膠合板和木方制作成筒模,鋼筋綁扎完成后,用塔吊將筒模吊到安裝部位安裝,在混凝土澆筑前壓上配重,防止上浮高低跨部位采用預埋止水拉桿,單面支模的方法施工。4.2.4 地下室墻體模板地下室墻體水平施工縫留在頂板底面向上400mm 處,

14、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進行毛清洗,豎向施工縫留在后澆帶處,后澆帶的處理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墻模豎向內背楞采用4090 木方200,水平采用兩根482.7鋼管作圍楞,間距500(起步200mm,以上500mm間距),地下室外墻用12 對拉螺栓帶止水片,端頭帶小木塊限位片,以防地下水沿對拉螺栓滲入墻內,對拉螺栓豎向間距500,水平間距400,最下面三道對拉螺栓兩側加雙螺母,內墻采用普通可回收穿墻螺栓。 4.3 各樓層結構模板施工4.3.1 柱模普通柱模板制作:柱模板采用15mm厚膠合板,外掛豎楞為4090mm木方間距300mm,柱箍采用482.7雙鋼管,用14對拉螺桿及扣件拉緊。柱箍沿柱高度500mm一

15、道,最底一道距樓板200mm。沿柱長(寬)邊每400mm一道,最外側的螺桿與柱邊距離300mm。構造措施詳下表:序號材料規格間距備注1圍楞鋼管482.7500底部第一道距地2002穿墻螺桿14500最外側距柱邊300,下面兩道采用雙螺帽3背枋松木4090200立放4模板915183015柱模的校正采用兩垂直方向加斜向活動頂撐或鋼管對頂(在樓面上預埋10鋼筋體為固定支點),柱上部一道,下部一道,可調整柱的垂直度。4.3.2 墻模本工程墻體主要集中在地下室內外墻、標準層豎向結構以。墻模板采用15mm厚膠合板,豎向4090mm木方,沿墻長間距200mm,48鋼管加固,第一道距樓(地)面不大于200,

16、其余沿墻高間隔400水平布置,沿跨度方向間距不大于400mm,緊固件采用3型卡和14對拉螺桿400400mm設置,墻模板采用散拆整裝的方法。墻模板加固方法:墻端頭用鋼管扣件或對拉螺桿拉緊,墻模板側面用兩道斜撐(一撐桿一拉桿)頂住模板,上下各一道,調整其垂直度,斜撐沿墻長方向每隔1.5m設置。構造措施詳下表:序號材料規格間距備注1圍楞雙鋼管482.7400底部第一道距地2002穿墻螺桿14400最下面兩道穿墻螺桿采用雙螺帽加固3背枋松木4090200立放4模板9151830155斜撐鋼管482.7上、下各一道,間距為沿墻長方向1500制作時必須做到拼縫嚴密,表面平整。制作前應考慮好制作順序,做到

17、先安裝的后制,后安裝的先制,以免出現模板重復運輸現象。在主體施工時,內墻模和外墻模內??刹鸪蓴祲K由外腳手架通過人工翻運至上層,在樓面進行拼接,修補成形,拼接時必須嚴格按照施工圖控制好幾何尺寸。施工時,不得將材料堆放在腳手架上。內墻采用482.7鋼管頂撐對頂,外墻采用拉撐結合,斜撐間距1.5m,調整好垂直度、平整度,固定穩固。穿墻穿墻套管不宜大于30,在外墻時還應外低內高,以防滲漏。外墻外側模板上部用8鋼筋制成的“”型扒釘,一端固定在外側模板頂的壓枋上,另一端固定在現澆板模板上,扣牢、釘緊,以防外側墻模頂部變形。墻模安裝前應將接澆面砼打毛并清理干凈,模板底部設清掃口,在砼澆灌前將墻內木屑等雜物清

18、理干凈后,由專人封堵好清掃口。墻模安裝時先將正號模板就位,穿好穿墻螺栓,套好穿墻套管,并采用可靠的穩固措施以防模板傾覆傷人。反號墻模就位后,按對拉螺栓的實際位置在反號模板上鉆出螺栓孔并將對拉螺栓穿至反號模板的外側,用對拉螺栓和482.7鋼管將兩側模板鎖緊,經校正垂直后用鋼管頂撐撐牢。4.3.3 梁模本方案擬定范圍的梁截面形式:梁寬(200-300mm),梁高(300-700mm)。梁側板采用15mm厚膠合板,上口設置4090mm木方,沿梁長方向外掛4090mm木方(背方),間距300mm。梁截面小于0.24m2的梁底板采用15mm厚膠合板,沿梁寬方向布置9040mm梁底通長木方間距不大于250

19、mm,腳手架間距不大于1m,梁截面大于0.24m2的,梁寬方向的橫木方9040mm,間距不大于200,小橫木方直接擱置在排架支撐的水平鋼管之上,腳手架間距不大于0.8m。梁底模板按設計標高調整支撐的高度,然后安裝梁底模板,并拉線找平,當梁底板跨度大于及等于4m時,應按要求起拱,起拱高度為梁跨度的0.1%-0.3%。主次梁交接時,先主梁起拱,后起拱次梁。4.3.4 樓板模板本工程各層樓板厚度:標準層各層樓板厚度為120mm,板底木方間距不大于300mm,腳手架間距不大于1m,地庫頂板為350mm,板面模板采用15mm膠夾板,板下設置4090木枋,木枋間距不大于300mm,腳手架間距不大于0.8m

20、。樓板模板與墻、柱頭齊平,加密封條,避免墻、柱體“吃?!?,板模周轉使用時,將表面的水泥砂漿清理干凈,涂刷脫模劑,對變形和四周破損的模板及時修整和更換以確保接縫嚴密,板面平整;模板鋪完后,將雜物清理干凈,刷好脫模劑。樓面混凝土澆筑后能上人時,根據立桿位置在平面上彈線,搭設間距為1000mm,從軸線開始彈第一道線,向中間布置,保證上下立桿支撐一致、對齊。板模每次周轉使用前,將表面的水泥漿清理干凈,對變形和四周破損的模板及時修整和更換以確保接縫嚴密,板面平整;樓面模板嚴禁刷油性脫模劑,脫模劑涂刷前必須把模板上水和雜物清理干凈??缍刃∮?m 時,不考慮起拱,4mL6m,起拱10mm,L6m 起拱15m

21、m。4.4 模板工程質量要求4.4.1 一般質量要求1) 安裝現澆結構的上層模板及其支撐時,下層樓板應具有承受上層荷載的能力。2) 在涂刷模板隔離劑時,不得污染鋼筋和混凝土接槎處。3) 模板接縫不應漏漿,在混凝土澆筑前,木模板應澆水濕潤,但模板內不應有積水。4) 在澆筑混凝土前,模板內的雜物應清理干凈。5) 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預留孔、預留洞不得遺漏,且應符合下表的規定:項 目允許偏差()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置3預埋管、預留孔中心線位置3插 筋中心線位置5外露長度+10,0預埋螺栓中心線位置2外露長度+10,0預留洞中心線位置10尺寸+10,06) 現澆結構模板的允許偏差見下表:項 目允許偏差(

22、)軸線位置5底模上表面標高+5截面內部尺寸基礎+10柱、墻、梁+4,-5層高垂直度不大于5m6大于5m8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表面平整度57) 后澆帶所在跨兩側的梁、板模板支撐應和其他跨的支撐分開搭設,后澆帶兩側的梁、板模板后澆帶混凝土未澆筑前在應視為懸臂結構模板,嚴禁擾動和拆除,在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后并達到設計強度后,后澆帶所在跨的梁、板模板方可拆除。8) 模板拆除根據現場同條件的試塊指導強度,符合設計要求的百分率后,由技術人員發放拆模通知書后,方可拆模。9) 墻、柱模板拆除應以能保證砼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壞時,(砼強度大于1N/mm2),方可拆除。梁、板、懸挑結構底模拆除時,應符合下表的要求,并應

23、申請,經技術負責人、監理批準后方可進行。構件類型構件跨度(m)達到設計的砼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拱、殼8758100懸臂構件100(如懸臂構件需承載上部樓層模板支撐,模板及支撐拆除后,立即采用鋼管進行回頂,回頂支撐不得少于兩層)10) 柱子模板拆除:先拆掉柱斜支撐,再卸掉柱圍檁,對拉螺栓,然后用撬棍輕輕撬動模板,使模板與混凝土脫離。11) 墻模板拆除:地下室外墻模板拆除需按項目拆模通知書時間進行拆除,不得擅自提前拆模,為控制外墻裂縫的產生,一般拆除時間在混凝土澆筑完成4d后進行。12)13) 地下室外墻模板拆除時間不得過早,拆模時,砼的早期強度達到設計

24、強度值的30%以上(4天以上),以抵制加固螺栓拆除時的應力,避免因拆模過早引起的順螺栓方向的應力裂縫。4.4.2 保證質量的技術措施1) 建立健全的質量保證措施。2) 組建模板工程施工技術質量管理班子,由項目工程師、施工員、質檢員和木工班組長組成。3) 經常組織有關施工員、質檢員、木工班組長和木工技術骨干學習國家現行技術標準及施工驗收規范,掌握規范要求,確保施工過程中正確貫徹執行。4) 熟悉施工圖紙,掌握重點難點,預先提出圖紙上的問題,并及時解決,盡量避免以后在施工中因設計原因而造成返工現象,確保工程施工順利進行。5) 由專職施工員根據規范、施工圖紙、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方案、分項工程技術質量交

25、底卡,組織技術人員學習,作詳細的書面和口頭交底。6)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采購及使用,堅持質量檢驗制度。7) 模板用方木加工成統一尺寸4090(允許偏差為-5mm),避免因木枋寬度大小不一造成砼平整度誤差超過要求。嚴格控制墻、柱模板的垂直度、平整度,嚴格控制模板的拼縫,杜絕漏漿。8) 砼樓面上放線時,精確的放出軸線、邊線的控制線,以便校核墻、柱模位置,也可以控制梁模位置。9) 施工中嚴格執行三檢制度,上一工序不合格不得進行下一工序。10) 模板拆除后要清理保養,滿涂隔離劑,天氣干燥及太陽曝曬時,要注意灑水濕潤模板,砼澆筑前要對模板灑水濕潤。4.4.3 質量管理1) 六關施工方案關、材料進場關

26、、技術交底關、檢測計量關、工序交接關、質量驗收關。2) 五不準無施工方案不準施工、不合格材料不準使用、無技術交底不準施工、對檢測計量數據有懷疑不準施工、上一工序不合格不準進行下一工序。3) 嚴格按圖紙及規范施工,認真貫徹技術質量交底制度、技術復核制度、材料檢驗制度。4) 認真貫徹執行“三檢制度”,對工程過程實施全方位質量控制。5) 設立專門的測量放線小組,嚴格對垂直偏差和平面標高控制及平面控制。6) 加強技術管理工作,明確崗位責任制,建立健全技術交底制度。5 成品保護及質量通病預防措施5.1 成品保護1) 模板必須逐層、逐塊調整驗收,不得從高空往下投擲,不得碰撞沖擊組裝好的模板。2) 保持模板

27、本身的整潔及配套設備零件的齊全,吊運應防止碰撞,堆放合理,保持板面不變形。3) 拆除時按程序進行,禁止用大錘敲擊。4) 模板與墻面、柱面粘結時,禁止用塔吊吊拉模板,防止將墻面、柱面拉裂。5) 水平結構等混凝土達規定強度后,再拆模。5.2 質量通病預防措施5.2.1 柱模防止炸模,造成斷面尺寸鼓出,漏漿,混凝土不密實或蜂窩麻面、爛根。防治措施:1)對拉螺栓直徑、間距豎楞的間距及圍檁間距必須滿足模板設計要求。2)四周斜撐要牢固。3)成排柱模支模時,應先立兩端柱模,校直、復核無誤后,頂部拉通長線,再立中間柱模。4)柱腳模與樓面接縫處用水泥砂漿填縫,防止柱腳處漏漿引起柱腳爛根。5.2.2 墻模防止炸模

28、,傾斜變形,墻體厚薄不一,墻面高低不平,墻根跑漿、露筋。防治措施:1)對拉螺栓直徑、間距、豎楞的間距及圍檁間距必須滿足模板設計要求。2)四周斜撐要牢固。3)兩片模板之間,應根據墻的厚度用短鋼筋作撐頭,以保證墻體厚度一致。4)模板面應涂刷隔離劑。5.2.3 梁模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撓,梁側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間,拆除困難的現象。防治措施:1)梁側模必須拉線通直后固定。梁側模必須有壓腳板或壓腳鋼管,梁側背方必須掛下超過梁底模板,若梁高超過75cm,應加拉緊螺栓及鋼管圍檁。2)梁底支撐間距應滿足模板設計要求,能保證在砼重量和施工荷載作用下不變形,梁底模應按規范要求進行起拱。3)支梁木模時

29、應遵守邊模包底模的原則。梁模與柱模連接處,應考慮模板吸濕后長向膨脹的影響,下料尺寸一般應略為縮短,使混凝土澆筑后不致嵌入柱內。(4)混凝土澆筑前,充分用水澆透。5.2.4 板模防止板中部下撓,板底混凝土面不平現象。防治措施:(1)板下支撐面要平整,并有足夠強度和剛度。(2)板模按規定起拱,支撐系統符合規范要求。6 模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6.1 模板安裝、拆除的安全措施6.1.1 模板安裝安全措施1)模板安裝和澆筑混凝土時,應對模板及其支撐進行觀察和維護,發生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2)模板工程作業高度在2m或2m以上時,應根據高空作業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操作和防護,在4m以上或二層及二層以上周圍

30、應設安全網和防護欄桿。3)支模應按規定的作業程序進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進行下一道工序。嚴禁在連接件和支撐件上攀登上下,并嚴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安裝、拆模板。4)支設高度在3m以上的柱模板,四周應設斜撐,并應設立操作平臺,低于3m的可用馬凳操作。5)支設懸挑形式的模板時,應有穩定的立足點。支設臨空構筑物時,應搭設支架。模板上有預留洞時,應安裝后將洞蓋沒?;炷涟迳喜鹉:笮纬傻呐R邊或洞口,應按規定進行防護。6)模板支架立桿的構造應符合設計和規范的要求。7)立桿底部應設置底座或墊板。8)鋼管支撐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v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亦應

31、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于1m。9)立桿接長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應符合下列規定: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支架立桿應豎直設置,2m高度的垂直允許偏差為15mm。當梁模板支架立桿采用單根立桿時,立桿應設在梁模板中心線處,其偏心距不應大于25mm。10)墻模板圍檁在接頭處必須要有錨固措施。11) 操作人員上下通行時,必須搭設專用上人

32、通道,不許攀登模板或腳手架,不許在墻頂、獨立梁及其它狹窄而無防護欄桿的模板上行走。12) 模板支撐嚴禁固定在建筑物外圍腳手架上,避免發生倒塌或模板位移。13) 在模板上施工時,堆物不宜過多,不宜集中一處,大模板的堆放應有防傾措施。6.1.2 模板拆除時的安全措施1)模板拆除時,需在拆除區域以外設置安全警示帶,限制非作業人員擅自進入拆除現場,項目部安排專門人員進行監護。2)墻模板拆除:先拆除對拉螺栓等附件,再拆除斜撐,用撬棍輕輕撬動模板,使模板離開墻體,即可把模板運走。3)樓板、梁模板拆除:應先拆梁側幫模,再拆除樓板模板,樓板模先拆水平桿,然后模板支撐,每根擱柵留1-2根支撐暫不拆。操作人員站在

33、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撐使其擱柵自由落下。用鉤子將模板鉤下,等該段的模板全部脫模后,集中運出,集中堆放。門架支撐系統拆除時,先拆頂撐模板,再拆排架。4)拆下的模板及時清理,涂刷脫模劑,拆下的扣件及時集中收集管理。5)拆模必須拆除干凈徹底,不得留有懸空模板。6)拆模高處作業時,應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設支架,戴好安全帽、掛好安全帶。7)拆下的模板不準隨意向下拋擲,應及時清理。臨時堆放離樓層邊沿不應小于1m,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m,樓層邊口、通道口、腳手架邊緣嚴禁堆放任何拆下的物件。8)拆模間歇時,應將已活動的模板、牽杠、支撐等運走,防止因踏空、扶空而墜落。9)在整個模板的安裝和拆除中,現場安全員

34、應隨時進行檢查監督,發現違章、違規操作的及時進行教育,如經教育不改者,按公司和工程處有關規定進行處罰。10)雨季施工時、五級以上大風天氣,不宜進行大模板的拼裝和吊裝作業。6.2 安全文明施工1)安裝和拆模時,操作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掛好、系好安全帶。2)支模前必須搭好相關腳手架,見相關安全操作規程等。3)在拆墻模前不準將腳手架拆除;拆除頂板模板前劃定安全區域和安全通道,將非安全通道用鋼管、安全網封閉,掛“禁止通行”安全標志,操作人員必須在鋪好腳手板的操作架上操作。4)澆筑混凝土前必須檢查支撐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動。澆筑混凝土時必須由模板支設班組設專人看模,隨時檢查支撐是否變形、松動,并組織及時

35、恢復。經常檢查支設模板吊鉤、斜支撐及平臺連接處螺栓是否松動,發現問題及時組織處理。5)木工機械必須嚴格使用倒順開關和專用開關箱,一次線不得超過3m,外殼接保護零線,且絕緣良好。電鋸和電刨必須接用漏電保護器,鋸片不得有裂紋(使用前檢查,使用中隨時檢查);且電鋸必須具備皮帶防護罩、鋸片防護罩、分料器和護手裝置。使用木工多用機械時嚴禁電鋸和電刨同時使用;使用木工機械嚴禁戴手套;長度小于50cm 或厚度大于鋸片半徑的木料嚴禁使用電鋸;兩人操作時相互配合,不得硬拉硬拽;機械停用時斷電加鎖。6)用塔吊吊運模板時,必須由起重工指揮,嚴格遵守相關安全操作規程。模板安裝就位前需有纜繩牽拉,防止模板旋轉不善撞傷人

36、;垂直吊運必須采取兩個以上的吊點,且必須使用卡環吊運。7)在電梯間進行模板施工作業時,必須層層搭設安全防護平臺。因混凝土側力既受溫度影響,又受澆筑速度影響,因此當夏季施工溫度較高時,可適當增大混凝土澆筑速度,秋冬季施工溫度降低混凝土澆筑速度也要適當降低。8)夜間22:006:00 之間現場停止模板加工和其他模板作業。9)現場模板加工垃圾及時清理,并存放進指定垃圾站。做到工完場清。10)整個模板堆放場地與施工現場要達到整齊有序、干凈無污染、低噪聲、低揚塵、低能耗的整體效果。7 模板工程施工應急預防措施7.1 應急小組機構1.項目部應急救援責任人名單:組 長:陳衛忠(執行項目經理)任現場總指揮副組

37、長:胡學兵、董利新(副經理) 任現場副總指揮組 員:錢益民、黃晾華2.報警救援及其他聯絡電話2.1 一般的現場異常情況,可通過內部集群網或對講機及時將信息傳達到相關人員。2.2 救援通訊設備移動電話、對講機等。對講機:20臺3.3 警救援聯絡電話:急救中心:120火警:119交通:1227.2 人員分工與職責7.2.1 公司應急救援小組職責1)公司應急救援小組接到工地重大事故報告后,應立即趕赴現場負責指揮組織搶救,同時將事故概況(包括傷亡人員、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原因等)分別用電話和快報的辦法報告政府有關部門。2)指揮現場應急救援組織,首先搶救傷員和排除險情,防止事故蔓延擴大。同時協同現場保護

38、好事故現場。3)負責協調指揮調動項目一級應急救援力量,包括應急物質資源和人員支持、技術支持,全力保障應急行動的順利完成。4)協助和接受政府有關部門對事故的調查處理。5)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分析事故原因和性質。6)吸取事故教訓,制定并落實相應的預防措施,防止類似事故的重復發生。7)協同現場做好事故的善后處理工作,在做好預防措施確保安全的情況下,上報有關部門復檢認可后,努力爭取盡快恢復正常生產。7.2.2 工程項目部現場應急救援小組職責負責事故現場應急的指揮工作,進行應急任務分配和人員調度,有效利用各種應急資源,保證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對事故現場的應急行動。1)工地現場發生重大事故后,應立即組織人員搶救,

39、同時以最快的方式報告公司應急救援機構,如發生人員傷亡或火警等,應分別第一時間直接打電話報120急救中心或119報火警救助。2)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立即組織人員展開搶救傷員和排除險情,防止事故的擴大和蔓延,力求將損失減少至最低程度。同時注意安排做好保護好事故現場。3)負責指揮調動工地現場的一切所需的應急救援排險物資和人員參與搶救救援,確保救援工作在統一指揮下有序地進行。4)協助公司和上級部門開展事故調查,接受公司及政府有關部門對事故的調查處理。5)協助公司及上級有關部門分析事故原因和性質,吸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地制定并落實相應的預防措施,切實防止類似的事故重復發生。6)負責安排專人做好事故的善后處

40、理工作,使各級人員都受到安全教育,在切實做好預防措施和確保安全的情況下,上報有關上級部門,爭取盡快批準恢復工地的正常生產。7.2.3 現場設備物資疏散組職責1)及時組織人力進行現場相關設備物資的疏散。2)特別注意的是,設備物資疏散前,應相應排除相應的危險,防止在疏散設備物質過程中不妥的方式方法造成更大的事故。3)及時與救援車輛等聯系,將設備物資疏散轉移。4)對參與設備物資疏散的人員應進行交底清楚,分工明確、統一協調。5)現場疏散后的設備物資的運輸、存放、堆碼應符合相應要求。7.2.4 現場保護警衛組職責1)畫出保護范圍,拉線標志現場保護警戒區域。2)現場保護警衛人員及時到崗。3)現場保護警衛同

41、時要進行圍觀人員勸告和疏散。7.2.5 現場外圍人員疏散組職責1)及時協助現場保護警衛組進行現場警戒區域標志拉線。2)及時進行圍觀人員勸告和疏散。3)作好有關現場外圍交通的限制、協調,防止無關車輛等靠近事故區域。4)避免事故擴大影響到外圍人員,同時也避免外圍人員妨礙救援工作的正常、順利開展。7.3 應急救援工作程序7.3.1 應急準備與響應流程1)事故發現人,即為事故報告人,應及時按規定程序報告、報警。本工程工作時間,事故向上報告人為項目應急救援直接責任人,其在得到事故訊息后應立即了解、核實情況,并及時向公司應急救援小組匯報,根據事故性質、判斷事故危害,啟動相應應急救援預案。2)公司應急救援小

42、組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上報救援小組領導;同時向內部報警或通報、趕赴事故現場,根據事故情況應向外部報警。3)救援小組領導確認有關情況,并向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相關責任人員發出有關應急救援的指示。4)項目部應急救援小組到達現場后,應及時向應急救援小組領導匯報有關情況,同時及時組織有關救援小組進行現場應急救援。5)事故處理完善后,應急救援小組應核對應急救援預案,對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檢驗評價,對應急救援預案中不符合或不滿足現場要求的進行修改完善。B 應急準備中應遵循的原則1)設消防安全管理人員,建立群眾性義務消防組織,加強業務學習和訓練,增強自防自救能力;對應急場所工作人員應進行崗位教育和防火、滅火知識

43、的培訓。2)工程開工前應制定本項目的保衛、消防方案,內容包括:防止發生事故所采取的預防措施;可能發生事故現場應配備的器材;發生事故時的應急對策及信息傳遞。3)根據作業場所、儲存、運輸物品的數量、品種的不同,配備足夠數量、種類的應急器材。應急器材要定時檢查,做好標識、防止失效,檢查要有檢查記錄。C 應急響應中必須遵循的原則1)緊急事故發生后,發現人應立即報警。2)項目在接到報警后,應立即組織自救隊伍,按事先制定的應急方案立即自救;若事態情況嚴重,難以控制和處理,應立即在自救的同時向專業救援隊伍求救,并密切配合救援隊伍。3)疏通事故發生現場道路,保證救援工作順利進行;疏散人群到安全地帶。4)在急救

44、過程中,遇到威脅人身安全情況時,應首先確保人身安全,迅速組織脫離危險區域或場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5)截斷電源的輸送,防止事態擴大。6)項目設緊急聯絡員一名,負責緊急事物的聯絡工作,明確聯絡地址和電話。7)緊急事故處理結束后,部門負責人應填寫記錄,并召集相關人員研究防止事故再次發生的對策。D 重大事故報告及報警原則1)工地現場任何人發現發生重大事故的,必須立即報告工地負責人,工地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立即通知公司,并組織現場應急救援小組開展現場搶救工作,如發生人員傷亡或火警等,應分別第一時間直接打電話報120急救中心或119報火警救助,同時以最快的方式報告公司。2)公司領導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

45、組織公司應急救援組趕赴施工現場,組織指揮現場搶救工作,同時將事故的概況(包括傷亡人員、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原因等)分別用電話和快報的辦法報告上級主管部門以及政府有關部門。E 應急救援演練及事故應急預案1)由救援指揮中心選定一個棟號實施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并組織其他項目有關人員參與演練。2)項目部應根施工現場實際情況可定期不定期演習預案,定期檢查施工現場內的設施、機具及消防器材。3)演習或事故發生后,對應急預案的實際效果進行評價,必要時進行修訂。7.4 應急救援方法1.當發生高處墜落事故后,搶救的重點放在對休克、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1)發生高處墜落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

46、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2)出現顱腦外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杳哉邞脚P,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偶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3)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

47、架或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4) 發現傷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運傷者。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把受傷位置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為原則,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頭等,在無材料的情況下,上肢可固定在身側,下肢與腱側下肢縛在一起。5)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一般傷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0.9%NaCl溶液)沖洗傷口,涂上紅汞水,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加壓包扎止血法:

48、用紗布、棉花等作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加包扎,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上1/2處(靠近心臟位置),下肢出血結扎在大腿上1/3處(靠近心臟位置)。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紗。每隔254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鐘。6)動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它措施,及時把傷者送往鄰近醫院搶救,運送途中應盡量減少顛簸。同時,密切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傷口的情況。2.發生坍塌事故時,應及時啟動應急救援預案,并采取相應的應急救援措施。1)當施工現場的監控人員發現高支模支架有裂紋或發出異常聲音時,應立即報告給應

49、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并立即下令停止作業,并組織施工人員快速撤離到安全地點。2)當高支模支撐體系發生坍塌后,造成人員被埋、被壓的情況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全員上崗,除應立即逐級報告給主管部門之外,應保護好現場,在確認不會再次發生同類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受傷人員。3)當少部分支架松動、局部模板坍塌時,現場搶救組專業救護人員要及時將其上鋼筋拆除,及時進行回撐支頂。當高支模整體倒塌時,造成特大事故時,由市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和指揮,各有關部門協調作戰,保證搶險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要采用吊車、挖掘機進行搶救,現場要有指揮并監護,防止機械傷及被埋或被壓人員。4)被搶救出來的傷員,要由現場醫

50、療室醫生或急救組急救中心救護人員進行搶救,用擔架把傷員抬到救護車上,對傷勢嚴重的人員要立即進行吸氧和輸液,到醫院后組織醫務人員全力救治傷員。5)當核實所有人員獲救后,將受傷人員的位置進行拍照或錄像,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等待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處理。6)對在建筑物坍塌死亡的人員,由企業及其善后處理組負責對死亡人員的家屬進行安撫,傷殘人員安置和財產理賠等善后處理工作。8 模板及支撐系統的設計和驗算8.1 模板及支撐各類材料參數1)、面板、楞木:選用15厚膠合板和4090的松雜木枋制作而成。模板所用的木方、木板等應符合木結構設計規范所規定的要求,材質等級不得低于等材,木枋應刨平、刨直,加工完成的

51、大面尺寸應一致,小面不彎曲變形,木枋應無死節、無蛀孔、無腐朽、無斷裂,模板采用的膠合板表面應平整,有脫皮、分層現象,腐朽、脆裂的模板不得使用,制作的模板拼縫應嚴密。2)、圍楞、抱箍、支撐:選用482.7鋼管、扣件、鋼楞等,其質量應符合普通碳素結構鋼技術條件和低合金鋼技術條件。482.7鋼管不得有銹蝕彎曲變形等缺陷,壁厚達不到3.0mm的鋼管嚴禁使用??奂谐鰪S合格證、有脆裂、變形、滑絲的禁止使用。3)、對拉螺桿采用定制的經檢驗合格的14的高強螺栓(其中地下室外墻采用12的止水螺栓),兩端絲頭規則不得有斷絲、滑絲現象,螺母應配套。4)、模板的腳手架支撐體系必須穩固。8.2 樓板模板扣件式鋼管腳

52、手架支撐計算書8.2.1 4m高600600柱模板計算 計算依據: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4、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屬性新澆混凝土柱名稱框架柱新澆混凝土柱長邊邊長(mm)600新澆混凝土柱的計算高度(mm)4000新澆混凝土柱短邊邊長(mm)600 二、荷載組合側壓力計算依據規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混凝土重力密度c(kN/m3)24新澆混凝土初凝時間t0(h)4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11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21.15

53、混凝土澆筑速度V(m/h)2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H(m)4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G4k(kN/m2)min0.22ct012v1/2,cHmin0.2224411.1521/2,244min34.348,9634.348kN/m2傾倒混凝土時對垂直面模板荷載標準值Q3k(kN/m2)4 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G4kmin0.22ct012v1/2,cHmin0.2224411.1521/2,244min34.35,9634.35kN/m2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值S承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0.9max1.

54、234.35+1.44,1.3534.35+1.40.740.9max46.82,50.2920.950.29245.263kN/m2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值S正G4k34.35 kN/m2 三、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5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4.74面板彈性模量E(N/mm2)8925柱長邊小梁根數4柱短邊小梁根數4柱箍間距l1(mm)500模板設計平面圖 1、強度驗算 最不利受力狀態如下圖,按三等跨連續梁驗算 靜載線荷載q10.91.35bG4k0.91.350.534.3520.868kN/m 活載線荷載q20.91.40.7bQ3k0.91.40.7

55、0.541.764kN/m Mmax-0.1q1l2-0.117q2l2-0.120.8680.22-0.1171.7640.22-0.092kNm Mmax/W0.092106/(1/6500152)4.892N/mm2f14.74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作用線荷載qbS正0.534.3517.175kN/m 0.677ql4/(100EI)0.67717.1752004/(1008925(1/12500153)0.148mml/400200/4000.5mm 滿足要求! 四、小梁驗算小梁類型矩形木楞小梁材質規格(mm)4090小梁截面慣性矩I(cm4)243小梁截面抵抗矩W(

56、cm3)54小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444小梁彈性模量E(N/mm2)9350最低處柱箍離樓面距離(mm)180 1、強度驗算 小梁上作用線荷載qbS承0.245.2639.053 kN/m 小梁彎矩圖(kNm) Mmax0.464kNm Mmax/W0.464106/541038.584N/mm2f15.444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小梁上作用線荷載qbS正0.234.356.87 kN/m 面板變形圖(mm) 0.82mm1.5mm 滿足要求! 五、柱箍驗算 柱箍類型鋼管柱箍合并根數2柱箍材質規格(mm)482.7柱箍截面慣性矩I(cm4)10.78柱箍截面抵

57、抗矩W(cm3)4.49柱箍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柱箍彈性模量E(N/mm2)206000模板設計立面圖 1、柱箍強度驗算 長邊柱箍計算簡圖 長邊柱箍彎矩圖(kNm) 長邊柱箍剪力圖(kN) M10.265kNm,N16.478kN 短邊柱箍計算簡圖 短邊柱箍彎矩圖(kNm) 短邊柱箍剪力圖(kN) M20.265kNm,N26.478kN M/Wn0.265106/(4.49103)59.023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柱箍撓度驗算 長邊柱箍計算簡圖 長邊柱箍變形圖(mm) 短邊柱箍計算簡圖 短邊柱箍變形圖(mm) 10.052mml/4001.012mm

58、20.052mml/4001.012mm 滿足要求! 六、對拉螺栓驗算對拉螺栓型號M14軸向拉力設計值Ntb(kN)17.8扣件類型3形26型扣件容許荷載(kN)26 N6.4782=12.956kNNtb17.8kN 滿足要求! N6.4782=12.956kN26kN 滿足要求!8.2.2 2.9m高200厚剪力墻模板計算 計算依據: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4、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屬性新澆混凝土墻名稱標準層墻體新澆混凝土墻墻厚(mm)2

59、00混凝土墻的計算高度(mm)2900混凝土墻的計算長度(mm)3000 二、荷載組合側壓力計算依據規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混凝土重力密度c(kN/m3)24新澆混凝土初凝時間t0(h)4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11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21.15混凝土澆筑速度V(m/h)2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H(m)2.9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G4k(kN/m2)min0.22ct012v1/2,cHmin0.2224411.1521/2,242.9min34.348,69.634.348kN/m2傾倒混凝土時對垂直面模板荷載標準值Q3k(kN/m2)4

60、 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G4kmin0.22ct012v1/2,cHmin0.2224411.1521/2,242.9min34.35,69.634.35kN/m2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值S承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0.9max1.234.35+1.44,1.3534.35+1.40.740.9max46.82,50.2920.950.29245.263kN/m2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值S正G4k34.35 kN/m2 三、面板布置小梁布置方式豎直左部模板懸臂長(mm)125小梁間距(mm)200小梁一端懸臂長(mm)200主梁間距(m

61、m)500主梁一端懸臂長(mm)200對拉螺栓橫向間距(mm)400對拉螺栓豎向間距(mm)500模板設計立面圖 四、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5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面板彈性模量E(N/mm2)10000 墻截面寬度可取任意寬度,為便于驗算主梁,取b0.5m,Wbh2/6500152/618750mm3,Ibh3/12500153/12140625mm4 1、強度驗算 qbS承0.545.26322.632kN/m 面板彎矩圖(kNm) Mmax0.113kNm Mmax/W0.113106/187506.035N/mm2f15N/mm2 滿足要求! 2、

62、撓度驗算 qbS正0.534.35=17.175kN/m 面板變形圖(mm) 0.254mml/400200/4000.5mm 滿足要求! 五、小梁驗算小梁類型矩形木楞小梁材料規格(mm)4090小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444小梁彈性模量E(N/mm2)9350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54小梁截面慣性矩I(cm4)243 1、強度驗算 qbS承0.22545.26310.184kN/m 小梁彎矩圖(kNm) 小梁剪力圖(kN) Mmax0.214kNm Mmax/W0.214106/540003.97N/mm2f15.444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qbS正0.2

63、2534.35=7.729kN/m 小梁變形圖(mm) 0.06mml/400500/4001.25mm 滿足要求! 3、支座反力計算 R1=5.119kN,R2=.R14=4.55kN,R15=3.981kN 六、主梁驗算主梁類型雙鋼管主梁材料規格(mm)482.7主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主梁彈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8.98主梁截面慣性矩I(cm4)21.56 1、強度驗算 主梁彎矩圖(kNm) Mmax0.413kNm Mmax/W0.413106/898045.966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主梁變形圖(

64、mm) 0.066mml/400400/4001mm 滿足要求! 七、對拉螺栓驗算對拉螺栓類型M14軸向拉力設計值Ntb(kN)17.8 對拉螺栓橫向驗算間距mmax400,400/2+200400mm 對拉螺栓豎向驗算間距nmax500,500/2+200500mm N0.95mnS承0.950.40.545.2638.6kNNtb17.8kN 滿足要求!8.2.3 4m高300厚剪力墻模板計算 計算依據: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4、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

65、003 一、工程屬性新澆混凝土墻名稱地庫外墻新澆混凝土墻墻厚(mm)300混凝土墻的計算高度(mm)4000混凝土墻的計算長度(mm)10000 二、荷載組合側壓力計算依據規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混凝土重力密度c(kN/m3)24新澆混凝土初凝時間t0(h)4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11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21.15混凝土澆筑速度V(m/h)2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H(m)4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G4k(kN/m2)min0.22ct012v1/2,cHmin0.2224411.1521/2,244min34.348,9634.348kN/

66、m2傾倒混凝土時對垂直面模板荷載標準值Q3k(kN/m2)4 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G4kmin0.22ct012v1/2,cHmin0.2224411.1521/2,244min34.35,9634.35kN/m2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值S承0.9max1.2G4k+1.4Q3k,1.35G4k+1.40.7Q3k0.9max1.234.35+1.44,1.3534.35+1.40.740.9max46.82,50.2920.950.29245.263kN/m2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值S正G4k34.35 kN/m2 三、面板布置小梁布置方式豎直左部模板懸臂長(mm)100小梁間距(

67、mm)200小梁一端懸臂長(mm)200主梁間距(mm)500主梁一端懸臂長(mm)200對拉螺栓橫向間距(mm)400對拉螺栓豎向間距(mm)500模板設計立面圖 四、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5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444面板彈性模量E(N/mm2)8415 墻截面寬度可取任意寬度,為便于驗算主梁,取b0.5m,Wbh2/6500152/618750mm3,Ibh3/12500153/12140625mm4 1、強度驗算 qbS承0.545.26322.632kN/m 面板彎矩圖(kNm) Mmax0.113kNm Mmax/W0.113106/187

68、506.035N/mm2f15.444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qbS正0.534.35=17.175kN/m 面板變形圖(mm) 0.301mml/400200/4000.5mm 滿足要求! 五、小梁驗算小梁類型矩形木楞小梁材料規格(mm)4090小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444小梁彈性模量E(N/mm2)9350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54小梁截面慣性矩I(cm4)243 1、強度驗算 qbS承0.245.2639.053kN/m 小梁彎矩圖(kNm) 小梁剪力圖(kN) Mmax0.407kNm Mmax/W0.407106/540007.544N/mm2f1

69、5.444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qbS正0.234.35=6.87kN/m 小梁變形圖(mm) 0.623mml/400500/4001.25mm 滿足要求! 3、支座反力計算 R1=5.534kN,R2=.R49=5.534kN,R50=5.534kN 六、主梁驗算主梁類型雙鋼管主梁材料規格(mm)482.7主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主梁彈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8.98主梁截面慣性矩I(cm4)21.56 1、強度驗算 主梁彎矩圖(kNm) Mmax0.553kNm Mmax/W0.553106/898061.626N/mm

70、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主梁變形圖(mm) 0.133mml/400400/4001mm 滿足要求! 七、對拉螺栓驗算對拉螺栓類型M12軸向拉力設計值Ntb(kN)12.9 對拉螺栓橫向驗算間距mmax400,400/2+200400mm 對拉螺栓豎向驗算間距nmax500,500/2+300550mm N0.95mnS承0.950.40.5545.2639.46kNNtb12.9kN 滿足要求!8.2.4 標準層120厚板計算 計算依據: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

71、009-2012 4、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屬性新澆混凝土樓板名稱標準層板新澆混凝土樓板板厚(mm)120新澆混凝土樓板邊長L(m)4新澆混凝土樓板邊寬B(m)4 二、荷載設計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Q1k當計算面板和小梁時的均布活荷載(kN/m2)2.5當計算面板和小梁時的集中荷載(kN)2.5當計算主梁時的均布活荷載(kN/m2)1.5當計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結構構件時的均布活荷載(kN/m2)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標準值G1k(kN/m2)面板自重標準值0.1面板及小梁自重標準值0.3樓板模板自重標準值0.5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標準值0.75新澆筑混凝土自重標準值G2

72、k(kN/m3)24鋼筋自重標準值G3k(kN/m3)1.1風荷載標準值k(kN/m2)基本風壓0(kN/m2)0.30.22風壓高度變化系數z0.9風荷載體型系數s0.8 三、模板體系設計模板支架高度(m)2.9立柱縱向間距la(mm)800立柱橫向間距lb(mm)800水平拉桿步距h(mm)1800立柱布置在混凝土板域中的位置中心對稱立柱距混凝土板短邊的距離(mm)400立柱距混凝土板長邊的距離(mm)400主梁布置方向平行樓板長邊小梁間距(mm)300小梁兩端各懸挑長度(mm)250,200主梁兩端各懸挑長度(mm)250,250結構表面的要求結構表面隱蔽模板及支架計算依據建筑施工模板安

73、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設計簡圖如下:模板設計平面圖模板設計剖面圖(樓板長向)模板設計剖面圖(樓板寬向) 四、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5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面板彈性模量E(N/mm2)10000 根據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面板可按簡支跨計算的規定,另據現實,樓板面板應擱置在梁側模板上,因此本例以簡支梁,取1m單位寬度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1、強度驗算 q10.9max1.2(G1k+ (G3k+G2k)h)+1.4Q1k,1.35

74、(G1k+ (G3k+G2k)h)+1.40.7Q1kb=0.9max1.2(0.1+(1.1+24)0.12)+1.42.5,1.35(0.1+(1.1+24)0.12)+1.40.72.5 1=6.511kN/m q20.91.2G1kb=0.91.20.11=0.108kN/m p0.91.4Q1K=0.91.42.53.15kN Mmaxmaxq1l2/8,q2l2/8+pl/4=max6.5110.32/8,0.1080.32/8+3.150.3/4= 0.237kNm Mmax/W0.237106/375006.332N/mm2f15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q(G1k

75、+(G3k+G2k)h)b=(0.1+(1.1+24)0.12)1=3.112kN/m 5ql4/(384EI)53.1123004/(38410000281250)0.117mml/250300/2501.2mm 滿足要求! 五、小梁驗算小梁類型方木小梁材料規格(mm)4090小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44小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78小梁彈性模量E(N/mm2)9350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54小梁截面慣性矩I(cm4)243 因B/lb取整-14000/800取整-14,按四等跨連續梁計算,又因小梁較大懸挑長度為250mm,因此需進行最不利組合,計算簡圖如下:

76、 1、強度驗算 q10.9max1.2(G1k+(G3k+G2k)h)+1.4Q1k,1.35(G1k+(G3k+G2k)h)+1.40.7Q1kb=0.9max1.2(0.3+(1.1+24)0.12)+1.42.5,1.35(0.3+(1.1+24)0.12)+1.40.72.50.32.018kN/m 因此,q1靜0.91.2(G1k+(G3k+G2k)h)b=0.91.2(0.3+(1.1+24)0.12)0.31.073kN/m q1活0.91.4Q1kb=0.91.42.50.30.945kN/m M10.107q1靜L2+0.121q1活L20.1071.0730.82+0.12

77、10.9450.820.147kNm q20.91.2G1kb=0.91.20.30.30.097kN/m p0.91.4Q1k=0.91.42.53.15kN M2max0.077q2L2+0.21pL,0.107q2L2+0.181pLmax0.0770.0970.82+0.213.150.8,0.1070.0970.82+0.1813.150.80.534kNm M3maxq1L12/2,q2L12/2+pL1=max2.0180.252/2,0.0970.252/2+3.150.250.791kNm MmaxmaxM1,M2,M3max0.147,0.534,0.7910.791kNm

78、 Mmax/W0.791106/5400014.64N/mm2f15.44N/mm2 滿足要求! 2、抗剪驗算 V10.607q1靜L+0.62q1活L0.6071.0730.8+0.620.9450.80.99kN V20.607q2L+0.681p0.6070.0970.8+0.6813.152.192kN V3maxq1L1,q2L1+pmax2.0180.25,0.0970.25+3.153.174kN VmaxmaxV1,V2,V3max0.99,2.192,3.1743.174kN max3Vmax/(2bh0)=33.1741000/(29040)1.323N/mm21.78N/

79、mm2 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q=(G1k+(G3k+G2k)h)b=(0.3+(24+1.1)0.12)0.30.994kN/m 跨中max0.632qL4/(100EI)=0.6320.9948004/(10093502430000)0.113mml/250800/2503.2mm 懸臂端maxqL4/(8EI)=0.9942504/(893502430000)0.021mml1/250250/2501mm 滿足要求! 六、主梁驗算主梁類型鋼管主梁材料規格(mm)482.7可調托座內主梁根數1主梁彈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主梁抗剪強度設

80、計值(N/mm2)125主梁截面慣性矩I(cm4)10.78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4.49 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計算 Q1k1.5kN/m2 q10.9max1.2(G1k+ (G3k+G2k)h)+1.4Q1k,1.35(G1k+(G3k+G2k)h)+1.40.7Q1kb=0.9max1.2(0.5+(1.1+24)0.12)+1.41.5,1.35(0.5+(1.1+24)0.12)+1.40.71.50.31.705kN/m q1靜0.91.2(G1k+ (G3k+G2k)h)b=0.91.2(0.5+(1.1+24)0.12)0.31.138kN/m q1活0.91.4Q1kb=

81、0.91.41.50.30.567kN/m q2(G1k+ (G3k+G2k)h)b=(0.5+(1.1+24)0.12)0.3=1.054kN/m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按四跨連續梁,Rmax(1.143q1靜+1.223q1活)L1.1431.1380.8+1.2230.5670.81.595kN 按懸臂梁,R1q1l=1.7050.250.426kN RmaxRmax,R11.595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按四跨連續梁,Rmax1.143q2L1.1431.0540.80.963kN 按懸臂梁,R1q2l=1.0540.250.263kN RmaxRmax,R10.963kN; 2、抗彎驗

82、算 計算簡圖如下: 主梁彎矩圖(kNm) Mmax0.399kNm Mmax/W0.399106/449088.808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3、抗剪驗算 主梁剪力圖(kN) Vmax2.851kN max2Vmax/A=22.8511000/42413.448N/mm2125N/mm2 滿足要求! 4、撓度驗算 主梁變形圖(mm) max0.41mm 跨中max=0.209mm=800/250=3.2mm 懸挑段max0.41mm=250/250=1mm 滿足要求! 七、立柱驗算鋼管類型482.7立柱截面面積A(mm2)424立柱截面回轉半徑i(mm)15.9立柱截面抵抗矩

83、W(cm3)4.49抗壓強度設計值f(N/mm2)205 h/i1800/15.9114150 滿足要求! 查表得,0.496 Mw=0.921.4klah2/10=0.921.40.220.81.82/100.063kNm Nw0.91.2NGik+0.91.4(NQik+Mw/lb)=0.91.2(0.75+(24+1.1)0.12)+0.91.410.80.8+0.921.40.063/0.83.416kN f Nw/(A)+ Mw/W3416.051/(0.496424)+0.063106/449030.384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八、扣件抗滑移驗算荷載傳遞至立桿方

84、式單扣件扣件抗滑移折減系數kc1 按上節計算可知,扣件受力N3.416kNRc=kc8=18=8kN 滿足要求! 九、立柱地基基礎驗算地基土類型粘性土地基承載力設計值fak(kPa)115立柱墊木地基土承載力折減系數mf1墊板底面面積A(m2)0.1 立柱底墊板的底面平均壓力pN/(mfA)3.416/(10.1)34.161kPafak115kPa 滿足要求!8.2.5 200460梁模板計算 計算依據: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4、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

85、03 一、工程屬性新澆混凝土梁名稱KL新澆混凝土梁計算跨度(m)4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200460新澆混凝土結構層高(m)2.9梁側樓板厚度(mm)120 二、荷載設計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標準值G1k(kN/m2)面板0.1面板及小梁0.3模板面板0.5模板及其支架0.75新澆筑混凝土自重標準值G2k(kN/m3)24混凝土梁鋼筋自重標準值G3k(kN/m3)1.5混凝土板鋼筋自重標準值G3k(kN/m3)1.1當計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結構構件時Q1k(kN/m2)1對水平面模板取值Q2k(kN/m2)2風荷載標準值k(kN/m2)基本風壓0(kN/m2)0.3非自定義:0.22風壓高度變

86、化系數z0.9風荷載體型系數s0.8 三、模板體系設計新澆混凝土梁支撐方式梁兩側有板,梁板立柱共用(A)梁跨度方向立柱間距la(mm)800梁兩側立柱間距lb(mm)800步距h(mm)1800新澆混凝土樓板立柱間距la(mm)、lb(mm)800、800混凝土梁居梁兩側立柱中的位置居中梁左側立柱距梁中心線距離(mm)400梁底增加立柱根數0梁底支撐小梁根數2每縱距內附加梁底支撐主梁根數0梁底支撐小梁最大懸挑長度(mm)300結構表面的要求結構表面隱蔽模板及支架計算依據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設計簡圖如下:平面圖立面圖 四、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

87、5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面板彈性模量E(N/mm2)10000 取單位寬度1000mm,按簡支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q10.9max1.2(G1k+ (G2k+G3k)h)+1.4Q2k,1.35(G1k+ (G2k+G3k)h)+1.40.7Q2kb=0.9max1.2(0.1+(24+1.5)0.46)+1.42,1.35(0.1+(24+1.5)0.46)+1.40.72116.137kN/m q2(G1k+ (G2k+G3k)h)b=0.1+(24+1.5

88、)0.46111.83kN/m 1、強度驗算 Mmaxq1l2/816.1370.22/80.081kNm Mmax/W0.081106/375002.152N/mm2f15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max5q2L4/(384EI)=511.832004/(38410000281250)0.088mml/250200/2500.8mm 滿足要求! 3、支座反力計算 設計值(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1=R2=0.5q1l=0.516.1370.21.614kN 標準值(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1=R2=0.5q2l=0.511.830.21.183kN 五、小梁驗算小梁類型方木小梁材料規

89、格(mm)4090小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44小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78小梁彈性模量E(N/mm2)9350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54小梁截面慣性矩I(cm4)243 為簡化計算,按四等跨連續梁和懸臂梁分別計算,如下圖: q1max1.614+0.91.35(0.3-0.1)0.2/2+0.5(0.46-0.12)+0.9max1.2(0.5+(24+1.1)0.12)+1.42,1.35(0.5+(24+1.1)0.12)+1.40.72max0.4-0.2/2,(0.8-0.4)-0.2/2/21,1.614+0.91.35(0.3-0.1)0.2/2=2

90、.792kN/m q2max1.183+(0.3-0.1)0.2/2+0.5(0.46-0.12)+(0.5+(24+1.1)0.12)max0.4-0.2/2,(0.8-0.4)-0.2/2/21,1.183+(0.3-0.1)0.2/21.9kN/m 1、抗彎驗算 Mmaxmax0.107q1l12,0.5q1l22max0.1072.7920.82,0.52.7920.320.191kNm Mmax/W0.191106/540003.54N/mm2f15.44N/mm2 滿足要求! 2、抗剪驗算 Vmaxmax0.607q1l1,q1l2max0.6072.7920.8,2.7920.3

91、1.356kN max3Vmax/(2bh0)=31.3561000/(24090)0.565N/mm21.78N/mm2 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10.632q2l14/(100EI)0.6321.98004/(10093502430000)0.216mml/250800/2503.2mm 2q2l24/(8EI)1.93004/(893502430000)0.085mml/250300/2501.2mm 滿足要求! 4、支座反力計算 梁頭處(即梁底支撐小梁懸挑段根部)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maxmax1.143q1l1,0.393q1l1+q1l2max1.1432.7920.8,0.3

92、932.7920.8+2.7920.32.553kN 同理可得,梁底支撐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為R1R22.553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maxmax1.143q2l1,0.393q2l1+q2l2max1.1431.90.8,0.3931.90.8+1.90.31.737kN 同理可得,梁底支撐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為R1R21.737kN 六、主梁驗算主梁類型鋼管主梁材料規格(mm)482.7主梁彈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主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25主梁截面慣性矩I(cm4)10.78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4.49 主梁

93、自重忽略不計,計算簡圖如下: 1、抗彎驗算 主梁彎矩圖(kNm) Mmax/W0.766106/4490170.579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抗剪驗算 主梁剪力圖(kN) Vmax2.553kN max2Vmax/A=22.5531000/42412.042N/mm2125N/mm2 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主梁變形圖(mm) max1.525mml/250800/2503.2mm 滿足要求! 4、扣件抗滑計算 RmaxR1,R22.553kN18=8kN 單扣件在扭矩達到4065Nm且無質量缺陷的情況下,單扣件能滿足要求! 同理可知,左側立柱扣件受力R2.553kN

94、18=8kN 單扣件在扭矩達到4065Nm且無質量缺陷的情況下,單扣件能滿足要求! 七、立柱驗算鋼管類型482.7立柱截面面積A(mm2)424回轉半徑i(mm)15.9立柱截面抵抗矩W(cm3)4.49抗壓強度設計值f(N/mm2)205立桿自重q(kN/m)0.15 =h/i=1800/15.9=113.208=150 長細比滿足要求! 查表得,0.496 1、風荷載計算 Mw0.921.4klah2/100.921.40.220.81.82/100.065kNm 2、穩定性計算 根據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公式-14,荷載設計值q1有所不同: 1)面板驗算 q10.91.2(0.1+(2

95、4+1.5)0.46)+0.91.42115.044kN/m 2)小梁驗算 q1max1.504+(0.3-0.1)0.2/2+0.91.2(0.5+(24+1.1)0.12)+0.91.41max0.4-0.2/2,(0.8-0.4)-0.2/2/21,1.504+(0.3-0.1)0.2/2=2.263kN/m 同上四六計算過程,可得: R12.07kN,R22.07kN 立柱最大受力NwmaxR1+N邊1,R2+N邊2+0.15(2.9-0.46)+Mw/lbmax2.07+0.91.2(0.75+(24+1.1)0.12)+0.91.41(0.8+0.4-0.2/2)/20.8,2.0

96、7+0.91.2(0.75+(24+1.1)0.12)+0.91.41(0.8+0.8-0.4-0.2/2)/20.8+0.366+0.065/0.84.803kN fN/(A)+Mw/W4803.494/(0.496424)+0.065106/449037.243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梁側模板計算書計算依據: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4、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屬性新澆混凝梁名稱KL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xmm)200460梁

97、板結構情況見下圖樓板厚度(mm)120 二、荷載組合側壓力計算依據規范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混凝土重力密度c(kN/m3)24新澆混凝土初凝時間t0(h)4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11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21混凝土澆筑速度V(m/h)2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總高度H(m)0.46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G4k(kN/m2)min0.22ct012v1/2,cHmin0.222441121/2,240.46min29.868,11.0411.04kN/m2振搗混凝土時對垂直面模板荷載標準值Q2k(kN/m2)4 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標準值G4kmi

98、n0.22ct012v1/2,cHmin0.222441121/2,240.46min29.87,11.0411.04kN/m2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設計值S承0.9max1.2G4k+1.4Q2k,1.35G4k+1.40.7Q2k0.9max1.211.04+1.44,1.3511.04+1.40.740.9max18.848,18.8240.918.84816.963kN/m2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設計值S正G4k11.04 kN/m2 三、支撐體系設計小梁布置方式水平向布置小梁道數2主梁間距(mm)800主梁合并根數2小梁最大懸挑長度(mm)400結構表面的要求結構表面隱蔽對拉螺栓水平向間距(

99、mm)800支撐距梁底距離依次為0,200 設計簡圖如下:模板設計剖面圖 四、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5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面板彈性模量E(N/mm2)10000 梁截面寬度取單位長度,b1000mm。Wbh2/6=1000152/637500mm3,Ibh3/12=1000153/12281250mm4。面板計算簡圖如下: 1、抗彎驗算 q1bS承116.96316.963kN/m q1靜0.91.2G4kb0.91.211.04111.923kN/m q1活0.91.4Q2kb0.91.4415.04kN/m Mmaxq1l2/816.9630.34

100、2/80.245kNm Mmax/W0.245106/375006.536N/mm2f15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qbS正111.0411.04kN/m max5qL4/(384EI)=511.043404/(38410000281250)0.683mm340/250=1.36mm 滿足要求! 3、最大支座反力計算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max0.5q1l左0.516.9630.342.884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max0.5l左q0.50.3411.041.877kN 五、小梁驗算小梁最大懸挑長度(mm)400小梁計算方式三等跨連續梁小梁類型方木小梁材料規格(mm)6040小

101、梁彈性模量E(N/mm2)9350小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78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24小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44小梁截面慣性矩I(cm4)72 計算簡圖如下: 跨中段計算簡圖 懸挑段計算簡圖 1、抗彎驗算 q2.884kN/m Mmaxmax0.1ql2,0.5ql12=max0.12.8840.82,0.52.8840.42=0.231kNm Mmax/W0.231106/240009.612N/mm2f15.44N/mm2 滿足要求! 2、抗剪驗算 Vmaxmax0.6ql,ql1=max0.62.8840.8,2.8840.4=1.384kN max3

102、Vmax/(2bh0)=31.3841000/(24060)0.865N/mm21.78N/mm2 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q1.877kN/m 1max0.677qL4/(100EI)=0.6771.8778004/(1009350720000)0.773mm800/250=3.2mm 2maxqL4/(8EI)=1.8774004/(89350720000)=0.892mm400/250=1.6mm 滿足要求! 4、最大支座反力計算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maxmax1.12.8840.8,0.42.8840.8+2.8840.42.538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maxmax1.11.8

103、770.8,0.41.8770.8+1.8770.41.652kN 六、主梁驗算對拉螺栓水平向間距(mm)800主梁最大懸挑長度(mm)400主梁類型方木主梁材料規格(mm)4090主梁合并根數2主梁彈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主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20主梁截面慣性矩I(cm4)243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54 因主梁2根合并,則抗彎、抗剪、撓度驗算荷載值取半。 計算簡圖如下: 同前節計算過程,可依次解得: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R11.269kN,R21.269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R10.826kN,R20.826kN 1、抗彎

104、驗算 主梁彎矩圖(kNm) maxMmax/W0.178106/54000=3.29N/mm2f=205 N/mm2 滿足要求! 2、抗剪驗算 梁左側剪力圖(kN) max3Vmax/(2bh0)=31.2691000/(29040)0.529N/mm2=120 N/mm2 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梁左側變形圖(mm) max0.006mm200/2500.8 mm 滿足要求! 七、對拉螺栓驗算對拉螺栓類型M14軸向拉力設計值Ntb(kN)17.8 同主梁計算過程,可知對拉螺栓受力N0.952.15724.099kNNtb17.8kN 滿足要求!8.2.6 300700梁模板計算 計算依據:

105、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4、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屬性新澆混凝土梁名稱KL新澆混凝土梁計算跨度(m)6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300700新澆混凝土結構層高(m)4.2梁側樓板厚度(mm)120 二、荷載設計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標準值G1k(kN/m2)面板0.1面板及小梁0.3模板面板0.5模板及其支架0.75新澆筑混凝土自重標準值G2k(kN/m3)24混凝土梁鋼筋自重標準值G3k(kN/m3)1.5混凝土板鋼筋自重標準值G3k(kN/m

106、3)1.1當計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結構構件時Q1k(kN/m2)1對水平面模板取值Q2k(kN/m2)2風荷載標準值k(kN/m2)基本風壓0(kN/m2)0.3非自定義:0.22風壓高度變化系數z0.9風荷載體型系數s0.8 三、模板體系設計新澆混凝土梁支撐方式梁兩側有板,梁板立柱共用(A)梁跨度方向立柱間距la(mm)800梁兩側立柱間距lb(mm)1000步距h(mm)1800新澆混凝土樓板立柱間距la(mm)、lb(mm)800、800混凝土梁居梁兩側立柱中的位置居中梁左側立柱距梁中心線距離(mm)500梁底增加立柱根數1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按混凝土梁梁寬均分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左側立

107、柱距離(mm)500梁底支撐小梁根數3每縱距內附加梁底支撐主梁根數0梁底支撐小梁最大懸挑長度(mm)300結構表面的要求結構表面隱蔽模板及支架計算依據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設計簡圖如下:平面圖立面圖 四、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5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面板彈性模量E(N/mm2)10000 取單位寬度1000mm,按二等跨連續梁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q10.9max1.2(G1k+ (G2k+G3k)h)+1.4Q2k

108、,1.35(G1k+ (G2k+G3k)h)+1.40.7Q2kb=0.9max1.2(0.1+(24+1.5)0.7)+1.42,1.35(0.1+(24+1.5)0.7)+1.40.72123.573kN/m q1靜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0.7121.809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11.764kN/m q2(G1k+ (G2k+G3k)h)b=0.1+(24+1.5)0.7117.95kN/m 1、強度驗算 Mmax0.125q1L20.125q1l20.12523.5730.1520.066

109、kNm Mmax/W0.066106/375001.768N/mm2f15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max0.521q2L4/(100EI)=0.52117.951504/(10010000281250)0.017mml/250150/2500.6mm 滿足要求! 3、支座反力計算 設計值(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1=R3=0.375 q1靜l +0.437 q1活l=0.37521.8090.15+0.4371.7640.151.342kN R2=1.25q1l=1.2523.5730.154.42kN 標準值(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1=R3=0.375 q2l=0.37517.9

110、50.151.01kN R2=1.25q2l=1.2517.950.153.366kN 五、小梁驗算小梁類型方木小梁材料規格(mm)4090小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44小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78小梁彈性模量E(N/mm2)9350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54小梁截面慣性矩I(cm4)243 為簡化計算,按四等跨連續梁和懸臂梁分別計算,如下圖: q1max1.342+0.91.35(0.3-0.1)0.3/2+0.5(0.7-0.12)+0.9max1.2(0.5+(24+1.1)0.12)+1.42,1.35(0.5+(24+1.1)0.12)+1.40.72m

111、ax0.5-0.3/2,(1-0.5)-0.3/2/21,4.42+0.91.35(0.3-0.1)0.3/2=4.456kN/m q2max1.01+(0.3-0.1)0.3/2+0.5(0.7-0.12)+(0.5+(24+1.1)0.12)max0.5-0.3/2,(1-0.5)-0.3/2/21,3.366+(0.3-0.1)0.3/23.396kN/m 1、抗彎驗算 Mmaxmax0.107q1l12,0.5q1l22max0.1074.4560.82,0.54.4560.320.305kNm Mmax/W0.305106/540005.651N/mm2f15.44N/mm2 滿足要

112、求! 2、抗剪驗算 Vmaxmax0.607q1l1,q1l2max0.6074.4560.8,4.4560.32.164kN max3Vmax/(2bh0)=32.1641000/(24090)0.902N/mm21.78N/mm2 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10.632q2l14/(100EI)0.6323.3968004/(10093502430000)0.387mml/250800/2503.2mm 2q2l24/(8EI)3.3963004/(893502430000)0.151mml/250300/2501.2mm 滿足要求! 4、支座反力計算 梁頭處(即梁底支撐小梁懸挑段根部)

113、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maxmax1.143q1l1,0.393q1l1+q1l2max1.1434.4560.8,0.3934.4560.8+4.4560.34.075kN 同理可得,梁底支撐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為R1R32.593kN,R24.075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maxmax1.143q2l1,0.393q2l1+q2l2max1.1433.3960.8,0.3933.3960.8+3.3960.33.105kN 同理可得,梁底支撐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為R1R32.289kN,R23.105kN 六、主梁驗算主梁類型鋼管主梁材料規格(mm)482.7可調托座內主梁根數1主

114、梁彈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主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25主梁截面慣性矩I(cm4)10.78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4.49 主梁自重忽略不計,計算簡圖如下: 1、抗彎驗算 主梁彎矩圖(kNm) Mmax/W0.231106/449051.547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抗剪驗算 主梁剪力圖(kN) Vmax2.278kN max2Vmax/A=22.2781000/42410.745N/mm2125N/mm2 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主梁變形圖(mm) max0.069mml/250500/2502mm 滿

115、足要求! 4、扣件抗滑計算 RmaxR1,R30.315kN18=8kN 單扣件在扭矩達到4065Nm且無質量缺陷的情況下,單扣件能滿足要求! 同理可知,左側立柱扣件受力R0.315kN18=8kN 單扣件在扭矩達到4065Nm且無質量缺陷的情況下,單扣件能滿足要求! 七、立柱驗算鋼管類型482.7立柱截面面積A(mm2)424回轉半徑i(mm)15.9立柱截面抵抗矩W(cm3)4.49抗壓強度設計值f(N/mm2)205立桿自重q(kN/m)0.15 =h/i=1800/15.9=113.208=150 長細比滿足要求! 查表得,0.496 1、風荷載計算 Mw0.921.4klah2/10

116、0.921.40.220.81.82/100.065kNm 2、穩定性計算 根據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公式-14,荷載設計值q1有所不同: 1)面板驗算 q10.91.2(0.1+(24+1.5)0.7)+0.91.42121.654kN/m 2)小梁驗算 q1max1.239+(0.3-0.1)0.3/2+0.91.2(0.5+(24+1.1)0.12)+0.91.41max0.5-0.3/2,(1-0.5)-0.3/2/21,4.06+(0.3-0.1)0.3/2=4.09kN/m 同上四六計算過程,可得: R10.304kN,R28.131kN,R30.304kN 立柱最大受力Nwma

117、xR1+N邊1,R2,R3+N邊2+0.15(4.2-0.7)+Mw/lbmax0.304+0.91.2(0.75+(24+1.1)0.12)+0.91.41(0.8+0.5-0.3/2)/20.8,8.131,0.304+0.91.2(0.75+(24+1.1)0.12)+0.91.41(0.8+1-0.5-0.3/2)/20.8+0.525+0.065/18.72kN fN/(A)+Mw/W8720.408/(0.496424)+0.065106/449055.868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八、可調托座驗算荷載傳遞至立桿方式可調托座可調托座承載力容許值N(kN)30 由主

118、梁驗算一節計算可知可調托座最大受力NmaxR218.631kNN30kN 滿足要求!8.2.7 4.9m高350厚頂板模板計算板模板(扣件式)計算書 計算依據: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3、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4、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屬性新澆混凝土樓板名稱地庫頂板新澆混凝土樓板板厚(mm)350新澆混凝土樓板邊長L(m)9新澆混凝土樓板邊寬B(m)6 二、荷載設計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Q1k當計算面板和小梁時的均布活荷載(kN/m2)2.5當計算面板和小梁時的集中

119、荷載(kN)2.5當計算主梁時的均布活荷載(kN/m2)1.5當計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結構構件時的均布活荷載(kN/m2)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標準值G1k(kN/m2)面板自重標準值0.1面板及小梁自重標準值0.3樓板模板自重標準值0.5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標準值0.75新澆筑混凝土自重標準值G2k(kN/m3)24鋼筋自重標準值G3k(kN/m3)1.1模板支拆環境不考慮風荷載 三、模板體系設計模板支架高度(m)4.9立柱縱向間距la(mm)800立柱橫向間距lb(mm)800水平拉桿步距h(mm)1800立柱布置在混凝土板域中的位置中心對稱立柱距混凝土板短邊的距離(mm)100立柱距混凝土板長邊

120、的距離(mm)200主梁布置方向平行樓板長邊小梁間距(mm)300小梁兩端各懸挑長度(mm)200,200主梁兩端各懸挑長度(mm)100,100結構表面的要求結構表面隱蔽模板及支架計算依據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設計簡圖如下:模板設計平面圖模板設計剖面圖(樓板長向)模板設計剖面圖(樓板寬向) 四、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mm)15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面板彈性模量E(N/mm2)10000 根據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面板可按簡支跨計算的規定,另據現實,樓板面板應擱置在梁側模板上,因此本例以簡支梁,取1m單位寬度計算。計算簡圖如下: Wb

121、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1、強度驗算 q10.9max1.2(G1k+ (G3k+G2k)h)+1.4Q1k,1.35(G1k+ (G3k+G2k)h)+1.40.7Q1kb=0.9max1.2(0.1+(1.1+24)0.35)+1.42.5,1.35(0.1+(1.1+24)0.35)+1.40.72.5 1=13kN/m q20.91.35G1Kb=0.91.350.11=0.122kN/m p0.91.40.7Q1K=0.91.40.72.52.205kN Mmaxmaxq1l2/8,q2l2/8+p

122、l/4=max130.32/8,0.1220.32/8+2.2050.3/4= 0.167kNm Mmax/W0.167106/375004.446N/mm2f15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q(G1k+(G3k+G2k)h)b=(0.1+(1.1+24)0.35)1=8.885kN/m 5ql4/(384EI)58.8853004/(38410000281250)0.333mml/250300/2501.2mm 滿足要求! 五、小梁驗算小梁類型方木小梁材料規格(mm)4090小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44小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78小梁彈性模量E(N/mm

123、2)9350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54小梁截面慣性矩I(cm4)243 因B/lb取整6000/800取整7,按四等跨連續梁計算,又因小梁較大懸挑長度為200mm,因此需進行最不利組合,計算簡圖如下: 1、強度驗算 q10.9max1.2(G1k+(G3k+G2k)h)+1.4Q1k,1.35(G1k+(G3k+G2k)h)+1.40.7Q1kb=0.9max1.2(0.3+(1.1+24)0.35)+1.42.5,1.35(0.3+(1.1+24)0.35)+1.40.72.50.33.973kN/m 因此,q1靜0.91.35(G1k+(G3k+G2k)h)b=0.91.35(0.3+

124、(1.1+24)0.35)0.33.311kN/m q1活0.91.40.7Q1kb=0.91.40.72.50.30.662kN/m M10.107q1靜L2+0.121q1活L20.1073.3110.82+0.1210.6620.820.278kNm q20.91.35G1kb=0.91.350.30.30.109kN/m p0.91.40.7Q1k=0.91.40.72.52.205kN M2max0.077q2L2+0.21pL,0.107q2L2+0.181pLmax0.0770.1090.82+0.212.2050.8,0.1070.1090.82+0.1812.2050.80.

125、376kNm M3maxq1L12/2,q2L12/2+pL1=max3.9730.22/2,0.1090.22/2+2.2050.20.443kNm MmaxmaxM1,M2,M3max0.278,0.376,0.4430.443kNm Mmax/W0.443106/540008.207N/mm2f15.44N/mm2 滿足要求! 2、抗剪驗算 V10.607q1靜L+0.62q1活L0.6073.3110.8+0.620.6620.81.936kN V20.607q2L+0.681p0.6070.1090.8+0.6812.2051.555kN V3maxq1L1,q2L1+pmax3.9

126、730.2,0.1090.2+2.2052.227kN VmaxmaxV1,V2,V3max1.936,1.555,2.2272.227kN max3Vmax/(2bh0)=32.2271000/(29040)0.928N/mm21.78N/mm2 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q=(G1k+(G3k+G2k)h)b=(0.3+(24+1.1)0.35)0.32.726kN/m 跨中max0.632qL4/(100EI)=0.6322.7268004/(10093502430000)0.311mml/250800/2503.2mm 懸臂端maxqL4/(8EI)=2.7262004/(893502

127、430000)0.024mml1/250200/2500.8mm 滿足要求! 六、主梁驗算主梁類型鋼管主梁材料規格(mm)483可調托座內主梁根數1主梁彈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主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25主梁截面慣性矩I(cm4)10.78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4.49 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計算 Q1k1.5kN/m2 q10.9max1.2(G1k+ (G3k+G2k)h)+1.4Q1k,1.35(G1k+(G3k+G2k)h)+1.40.7Q1kb=0.9max1.2(0.5+(1.1+24)0.35)+1.41.5,1.3

128、5(0.5+(1.1+24)0.35)+1.40.71.50.33.781kN/m q1靜0.91.35(G1k+ (G3k+G2k)h)b=0.91.35(0.5+(1.1+24)0.35)0.33.384kN/m q1活0.91.4Q1kb=0.91.41.50.30.567kN/m q2(G1k+ (G3k+G2k)h)b=(0.5+(1.1+24)0.35)0.3=2.786kN/m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按四跨連續梁,Rmax(1.143q1靜+1.223q1活)L1.1433.3840.8+1.2230.5670.83.649kN 按懸臂梁,R1q1l=3.7810.20.756kN

129、RmaxRmax,R13.649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按四跨連續梁,Rmax1.143q2L1.1432.7860.82.547kN 按懸臂梁,R1q2l=2.7860.20.557kN RmaxRmax,R12.547kN; 2、抗彎驗算 計算簡圖如下: 主梁彎矩圖(kNm) Mmax0.685kNm Mmax/W0.685106/4490152.454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3、抗剪驗算 主梁剪力圖(kN) Vmax5.509kN max2Vmax/A=25.5091000/42425.987N/mm2125N/mm2 滿足要求! 4、撓度驗算 主梁變形圖(mm) m

130、ax0.695mm 跨中max=0.695mm=800/250=3.2mm 懸挑段max0.182mm=100/250=0.4mm 滿足要求! 七、立柱驗算鋼管類型483立柱截面面積A(mm2)424立柱截面回轉半徑i(mm)15.9立柱截面抵抗矩W(cm3)4.49抗壓強度設計值f(N/mm2)205 h/i1800/15.9114150 滿足要求! 查表得,0.496 f=N/(A)=0.9max1.2(0.75+(1.1+24)0.35)+1.41, 1.35(0.75+(1.1+24)0.35)+1.40.710.80.81000/(0.496424)=7.9791000/210.304=37.94N/mm2f=205 N/mm2 滿足要求! 八、扣件抗滑移驗算荷載傳遞至立桿方式單扣件扣件抗滑移折減系數kc1 按上節計算可知,扣件受力N7.979kNRc=kc8=18=8kN 滿足要求!


注意事項

本文(高層住宅樓和商業樓工程模板專項施工方案(94頁).doc)為本站會員(l**)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朗区| 文成县| 桂阳县| 滁州市| 蒙阴县| 德江县| 罗源县| 韶关市| 双桥区| 夏河县| 屯留县| 咸宁市| 永顺县| 夹江县| 叙永县| 喜德县| 靖远县| 娄烦县| 迁西县| 吉林市| 霍州市| 栾城县| 和田县| 大关县| 泰安市| 霍林郭勒市| 鹤岗市| 邯郸市| 广安市| 南漳县| 华安县| 舒兰市| 邻水| 巴林左旗| 汽车| 屏山县| 盱眙县| 突泉县| 南溪县| 靖宇县| 麟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