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建筑施工企業專項應急預案(8頁).pdf

  • 資源ID:429521       資源大小:138.71KB        全文頁數:8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積分: 10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建筑施工企業專項應急預案(8頁).pdf

1、建筑工程企業施工安全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 事故類型及分級1.1 事故類型公司系統內發生的各種施工安全事故。對于建筑施工常見的事故類型有火災、爆炸、 有毒有害氣體泄漏、觸電、中毒、高空墜落、坍塌、物體打擊、機械傷害。1.2 事故分級按照施工安全事故的嚴重性、可控性、 影響范圍等因素,將公司施工安全事故分為級(國家和省)施工安全事故、級(公司)施工安全事故和級(二級單位(部門)施工安全事故。1.2.1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為級施工安全事故:(1)一次造成30 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傷)100 人以上,直接經濟損失達到10000萬元以上的性質特別嚴重的施工安全事故;(2)超出公司應急處置能力的各類施工安全

2、事故,或上級部門要求公司配合其進行應急處置的各類施工安全事故。1.2.2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為級施工安全事故:(1)一次死亡10-29 人,或重傷50-99 人,或直接經濟損失5000 萬-9999 萬元;(2)涉及公司系統內兩個以上二級單位(部門),需公司統一指揮,進行應急處置的施工安全事故。1.3.3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為級施工安全事故:(1)一次死亡10 人以下,或重傷50 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5000 萬元以下;(2)事故發生單位能夠應急處置的施工安全事故。2 應急工作原則堅持安全第一,以人為本;居安思危,預防為主;統一指揮、分級響應;依靠科技,精細管理的原則。3 組織機構及職責3.1

3、組織指揮機構公司施工安全應急組織機構由公司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指揮中心(以下簡稱應急指揮中心) 、公司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以下簡稱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現場應急指揮部、公司各職能部門和支持保障部門、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和社會支持保障力量、專家組、相關單位應急機構及救援隊伍等組成,如圖3.1 所示。專項應急預案一:圖 3.1 公司施工安全事故應急組織機構3.1.1應急指揮中心構成由如下成員組成:總指揮:執行副總指揮:副總指揮:成員:以上各組人員的名單、職務及聯系方式見附件。3.1.2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應急指揮中心下設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主任全面負責辦公室日常工作;各位副主任根據分工, 分管應

4、急管理工作。 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值班電話,設在調度通信中心,安排 24 小時接警。3.1.3現場應急指揮部現場應急指揮部是應急指揮中心的派出機構,設正、 副總指揮和各專業小組,其成員主要由事故發生單位人員組成。必要時, 應急指揮中心另行指派現場總指揮。當現場總指揮不能履行指揮職能時,由現場最高領導接替或應急指揮中心立即指派。現場應急指揮部下設各工作小組,人員主要由事故發生單位應急機構及救援隊伍的人員組成, 除此之外, 還應由綜合應急預案中規定的各職能部門和支持保障部門、社會專業應急隊伍和支持保障力量、專家組的相關人員組成。各工作小組與應急指揮中心、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現場應急指揮部的組織機構如

5、圖3.2 所示。圖 3.2 施工安全事故現場應急組織機構圖綜合協調組的組長由各工程建設部綜合部的負責人擔任,其成員包括綜合應急預案中規定的專家組人員; 新聞發布組組長由新聞宣傳中心的負責人擔任;現場警戒組組長由各工程建設部壩管部負責人擔任、成員包括各公安分局、武警交通部隊的負責人;救援排險組組長由各工程建設部技術管理部負責人擔任;環境監測組由環境檢測及工程監理機構組成;醫療搶險組由當地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組成,各工程建設部壩管部負責人任組長;物資保障組由各工程建設部物資設備部、公共項目部等部門組成,由物資設備部負責人擔任組長;善后處置組由總經理工作部牽頭,監察室、黨群工作部、資產財務部配合。3.1

6、.4公司各職能部門和支持保障部門公司各職能部門和支持保障部門包括總經理工作部、信息中心、 計劃發展部、 資產財務部、人力資源部、樞紐管理部、國際合作部、機電工程部、科技與環境保護部、新聞宣傳中心、調度通信中心、保衛部、監察室、審計室、黨群工作部(工會),在事故發生時應履行各自職責,接受應急指揮中心的指揮、調度,為應急救援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3.1.5社會專業應急隊伍和支持保障力量社會專業救援隊伍和支持保障力量包括武警部隊、消防部門、公安部門和急救中心等。3.1.6專家組根據應急工作的實際需要,應急指揮中心應聘請有關專家,建立公司施工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的專家庫。專家組組成人員在專家庫中挑選,必要時

7、可另聘請其他專家。3.1.7相關單位應急機構及救援隊伍公司系統內各二級單位(部門)應根據需要成立應急機構和專(兼)職救援隊伍,在施工安全事故發生時實施應急救援工作。3.2 職責3.2.1應急指揮中心(1)負責組織公司施工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修訂、審核、發布、演練和總結;(2)按施工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規定下達預警和預警解除指令,專項應急預案啟動和終止指令;(3)組織、指揮、協調施工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在應急處置過程中,負責向國家有關部委和各級政府主管部門求援或配合政府部門應急工作;國家和省級政府應急管理機構總公司施工安全應急指揮中心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應急指揮中心24 小時值班室現場應急指揮部綜合

8、協調組新聞法發布組現場警戒組救援排險組環境監測組醫療搶險組后勤保障組善后處理組圖示:管理流程走向技術支持、業務指導信息傳遞與服務(4)加強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建設。結合生產經營應急救援工作的特點,建立具有快速反應能力的施工安全事故救援隊伍,提高救援裝備水平,形成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的保障。3.2.2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1)掌握施工安全事故的發生情況,及時向應急指揮中心總指揮、副總指揮匯報;(2)按照應急指揮中心指令,及時將相關命令信息通知現場應急指揮部和各工作小組。3.2.3現場應急指揮部(1)按照應急指揮中心指令,成立各工作小組,負責現場應急指揮工作,整合和調配現場應急資源;(2)及時向應急

9、指揮中心匯報應急處置情況;(3)收集、整理應急處置過程的有關資料;(4)核實應急終止條件并向應急指揮中心請示應急結束;(5)負責現場應急工作總結。3.2.4各工作小組(1)綜合協調組負責收集現場信息,核實現場情況, 對事態發展進行評估,并根據事態發展制定和調整現場處置方案; 負責向其它工作小組傳達現場應急指揮部的指令;負責掌握事故現場的環境及氣象等外部相關狀態;負責聯系和督促各工作小組的工作;報告各工作小組應急工作中的重大問題;負責聯系及請求社會保障力量進行援助。(2)新聞發布組按照某建筑工程公司突發事件新聞發布應急預案的有關規定和程序流程進行新聞發布工作。(3)現場警戒組負責劃定現場的警戒區

10、并組織警戒,維護現場治安和交通秩序;負責疏散事故區域內的群眾和無關人員;負責救援運輸車輛的暢通。(4)救援排險組負責根據各類施工安全事故的類型、特征, 依據現場應急處置方案和相關支持附件,實施事故現場滅火,迅速處置重、特大有毒介質泄漏、燃燒、爆炸,配合安全事故搶險,現場傷員搜索,設備容器的冷卻,污染區域的清洗,施工設施的搶修等應急處置工作。(5)環境監測組負責對大氣、水體、土壤等進行環境即時監測,確定危險物質的組成及濃度,確定污染區域范圍,對事故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評估,制定環境修復方案并組織實施。(6)醫療搶險阻組織事故傷害人員的現場緊急搶救處理工作;負責保障急救藥品、醫療器械、 救護車輛、醫

11、療衛生人員、 擔架、氧氣呼吸器、防毒化服裝的搶險需要;因事故傷害人員的搶救需獲得醫療援助時,負責向上級衛生系統聯絡。(7)物資保障組負責組織搶險物資的供應;組織車輛運送搶險物資;負責保障電力、 通訊設施安全暢通。(8)善后處置組負責事故調查評估、事故現場恢復以及傷亡人員家屬的安撫等工作。4 預防、預警和發布4.1 危險源監控根據公司工程建設危險源分布情況以及施工特點,事故類型主要包括:(1)施工用電事故:可能造成人員傷亡或引發火災等事故。(2)爆破作業事故:可能造成人員傷亡或設備損壞等事故。(3)排架垮塌事故:可能造成人員高處墜落、物體打擊等人員傷亡事故。(4)制冷系統氨泄漏事故:可能造成人員

12、窒息、中毒、爆炸等人員傷亡和設備損毀事故。(5)設備安裝、拆除、運行事故:可能造成設備物件傾倒、墜落以及人員傷亡等事故。(6)高邊坡落石和地下洞室、豎井坍塌事故: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設備損毀等事故。(7)道路交通事故:可能造成人員傷亡事故、車輛損毀等事故。以上危險源可能造成人員和財產重大損失,破壞和影響工程建設、電力生產、 樞紐運行和合同單位運營等內的各項業務。各二級單位應急管理機構負責本單位范圍內的重大危險源的辨識工作,對重大危險源登記建檔, 建立重大危險源管理檔案,并且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對可能引發施工安全事故的險情, 或者其它災害、 災難可能引發安全生產事故災難的重要信息應及時了解,掌

13、握運行過程中的危險狀況。建立健全工程項目重大危險源信息監控方法與程序,完善危險源辨識工作,對危險源進行識別和評估。在技術和管理措施上加強重大事故危險源的監控,防止重、特大事故發生。對危險設備和危險區域予以明顯標識,實現規范化、 標準化管理。 重大危險源按照安全評價報告評價出的事故后果危害程度分為三級:一級危害程度:可能造成死亡30 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1000 萬元以上或其他性質特別嚴重事故;二級危害程度: 可能造成死亡10 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500 萬元以上或其他性質嚴重事故;三級危害程度:可能造成死亡10 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500 萬元以下或其他性質嚴重事故。4.2 預警行動4.2.1

14、事故預警的條件、方式、方法任何人員接到可能發生的施工安全事故的信息后,應立即報告本單位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 并按照應急預案及時研究確定應對方案,同時通知有關單位(部門) 采取相應行動預防和控制事故的發生、擴大。(1)預警級別根據發生的事故級別實行分級報告。(2)按照國家有關標準認定重大危險源并實行分級報告:可能造成級或級施工安全事故時必須上報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并通知公司各職能部門進入預警狀態;可能造成級施工安全事故時立即上報上級單位的應急指揮機構,對其它下屬單位下達防范措施指令,并連續跟蹤事態發展。一旦發生事故,根據施工安全事故的等級,立即啟動相應等級的應急預案,實施救援。4.2.2信息發

15、布的程序各級應急管理機構接到可能導致施工安全事故的信息后,按照預警信息及時研究確定解決方案,通知相關部門啟動相應預案。5 信息報告程序5.1 信息報告與通知施工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及時、主動地報告該單位(部門) 的應急指揮機構。 該指揮機構應及時上報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最多不超過1 小時, 同時按規定報告事發地政府應急管理機構。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值班人員應通知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主任、副主任;特別重大施工安全事故,可直接向應急指揮中心總指揮、副總指揮及相關單位(部門)負責人報告。不得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同時按規定向國家有關部委上報。應急處置過程中,要及時續報有關情況。5.2 信息

16、上報施工安全事故發生后,應根據事故等級向應急指揮中心報告事故情況,報告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單位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發生單位的經濟類型、企業規模; 事故的簡要經過、遇險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事故應急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關單位(部門) 協助事故搶險和處理的有關事宜;事故報告單位、簽發人和報告時間。6 應急響應6.1 響應分級施工安全事故按照1.3 進行事故分級,并分為三級應急響應:6.1.1 級應急響應發生級施工安全事故,由國家或省級應急管理部門統一指揮,應急指揮中心配合政府應急管理部門開展應急救援工作。6.1.2 級應急響應發生級施工安全事故,

17、由應急指揮中心統一指揮,協調處理。6.1.3 級應急響應發生級施工安全事故,施工安全事故發生單位(部門)啟動本單位(部門)應急預案進行處置。6.2 響應程序6.2.1 級應急響應當事故達到級應急響應標準時,國家或省級應急管理部門啟動相關應急預案,應急指揮中心配合各級政府應急管理部門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同時按照如下內容響應:(1)按照應急報告程序及時向國家或省級應急管理部門上報施工安全事故情況,并及時續報事故發展態勢;(2)在國家或省級應急管理部門采取應急行動前,調用公司應急資源,按照級應急響應采取應急行動,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3)在國家或省級應急管理部門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后,接受上級應急管理部

18、門的指令,統一指揮公司類所有應急資源,配合國家或省級應急管理部門開展應急救援工作。6.2.2 級應急響應當達到級應急響應標準時,按照如下程序進行響應:(1)現場應急指揮部成員到位,先期開展現場應急救援;(2)應急指揮中心成員到位,及時掌握事件發展態勢和現場救援情況,并向現場應急指揮部下達關于應急救援的指導性意見;(3)應急指揮中心按照應急報告程序上報上級有關應急管理機構,并及時續報事態發展和現場救援情況。6.2.3 級應急響應當施工安全事故達到級應急響應標準時,各事故發生單位 (部門) 應急指揮機構立即啟動本單位(部門)應急預案,組織實施應急救援,并按照如下程序進行響應:(1)立即向事故發生單

19、位的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公司二級單位)報告,事故發生單位的應急救援指揮機構接到報告后,該機構成員必須立即到位,按照應急報告程序向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速報事故情況,報告內容包括:事故發生時間地點、事故類別、事故可能原因、危害程度和救援要求等內容,并及時續報事態發展和現場救援情況;(2)由事故發生單位的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組織研究制定決策應急救援方案,統一指揮和調配本單位 (部門) 一切有效資源進行事故的應急處理;必要時請援政府支持保障部門采取應急行動,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3)應急指揮中心進入預備狀態,做好如下應急準備;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立即向應急指揮中心領導和有關成員報告事故情況,應急指揮中心主要成

20、員到位,并按照應急指令下達程序下達關于應急救援的指導意見;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及時掌握事態發展和現場救援情況,并及時向應急指揮中心領導匯報。6.2.4擴大響應公司及各二級單位(部門) 應急指揮機構應及時掌握事故應急處置情況,當事故災難或險情的嚴重程度以及發展趨勢,超出其應急救援能力時,應及時報請上一級應急指揮機構啟動高等級的應急預案。6.3 處置措施6.3.1處置行動事故發生后, 由現場應急指揮部根據事故災難情況開展應急救援工作的指揮與協調,通知有關單位(部門)及其應急指揮機構、救援隊伍、事發單位和毗鄰單位的應急指揮機構,提供增援或保障。(1)召集、調動救援力量各成員單位接到現場應急指揮部指令后

21、,立即響應, 派遣事故搶險人員、物資設備等迅速在指定位置聚集,并聽從現場指揮長的安排。事故發生地的應急救援力量由現場指揮長直接召集調用現場總指揮應按本預案確立的基本原則、專家建議迅速組織應急救援力量進行應急救援,并且要與參加應急救援行動的各單位(部門)保持通訊通暢。當現有應急救援力量和資源不能滿足救援行動要求時,及時向應急指揮中心報告,請求調動其它應急救援力量或資源。(2)現場處置事故發生單位必須保護現場,嚴密封鎖周邊危險區域,按本預案營救、 急救傷員和保護財產。 如若發生特殊險情時,應急指揮中心在充分考慮專家和有關方面意見的基礎上,依法及時采取緊急處置措施。(3)醫療衛生救助各二級單位根據應

22、急預案和部門職責,要依托當地政府建立醫療衛生應急專業技術隊伍和保障系統,根據需要及時赴現場開展醫療救治、疾病預防控制等衛生應急工作。(4)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現場應急救援人員應根據需要攜帶相應的專業防護裝備,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嚴格執行應急救援人員進入和離開事故現場的相關規定。現場應急指揮部根據需要具體協調、調集相應的安全防護裝備。6.3.2現場處置方案各二級單位 (部門) 的生產經營和施工承包單位要針對本單位事故類別和可能發生的事故特點、危險性,制定現場處置方案,現場處置方案主要內容如下:(1)事故特征(可能發生事故的區域、地點或裝置的名稱,可能發生事故的季節和所造成的危害程度等) ;(2)應急

23、組織與職責(基層單位應急自救組織形式、人員構成以及具體職責);(3)應急處置(應急處置程序、明確處置措施、報警聯絡方式人員等);(4)注意事項(個人防護、救援器材、現場自救等事項);(5)應急物資裝備的目錄清單(重要物資和裝備的名稱、型號、存放地點和聯系電話等) ;(6)關鍵路線、標識和圖紙(警報系統分布及覆蓋范圍、救援行動路線、疏散路線、相關平面布置圖紙和救援力量的分布圖紙等)。7 應急物資與裝備7.1 經費保障應急經費用于應急救援管理工作機制日常運作和保障、信息化建設等所需經費,通過各單位的年度預算予以落實,要求建立專項應急科目,做到專款專用,如應急基金等,以保障應急管理運行和應急反應中的

24、各項活動開支。財政和審計部門要對財政應急保障資金的使用和效果進行監管和評估。7.2 物資保障圍繞“明確一個機制,建立一個數據庫”的目標,建立科學規劃、統一建設、平時分開管理、用時統一調度的應急物資儲備保障體系。總公司各二級單位負責做好本單位的應急物資儲備的綜合管理工作。建筑工程公司施工安全事故應急常用物資和設備有:(1)常備藥品:消毒藥品、急救物品(創可貼、繃帶、無菌敷料、仁丹等)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等。(2)搶險工具:鐵鍬、撬棍、千斤頂、麻繩、氣割工具、加壓泵、消防斧、滅火桶、小型金屬切割機、電工常用工具等。(3)應急器材:架管、扣件、木枋、架板、草袋、砂石、水泥、安全帽、

25、安全帶、防雨帳篷、應急燈、小型柴油發電機、柴油、對講機、電焊機、水泵、卷揚機、電動葫蘆、手動葫蘆、救生衣、滅火器、滅火機、消防水帶、消防水池。(4)設備 : 挖掘機、 小型挖掘機、 推土機、 自卸汽車、 平板貨車、 液壓汽車吊、 面包車、發電機、機動翻斗車、救生船、救護車、消防車等。7.3 醫療衛生保障各二級單位 (部門) 根據應急預案和部門職責,要依托當地政府建立醫療衛生應急專業技術隊伍和保障系統,根據需要及時赴現場開展醫療救治、疾病預防控制等衛生應急工作。7.4 交通運輸保障各二級單位應保證緊急情況下應急交通工具的優先安排、優先調度、 優先放行, 確保運輸安全暢通。依法建立應急交通運輸工具

26、的征用程序,確保搶險救災物資和人員能夠及時、安全送達。 必要時, 要對現場及相關通道實行交通管制,開設應急救援專用通道,保證應急救援工作順利開展。7.5 治安維護各二級單位治安保衛部門應按照有關規定,參與應急處置和治安維護工作。要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場所、重點人群、重要物資和設備的安全保護,依法采取有效管制措施,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7.6 人員防護各二級單位須指定或建立規模相適應的應急避險場所,完善緊急疏散管理辦法和程序,明確各級責任人, 確保在緊急情況下的公眾安全和有序的轉移或疏散。有關部門應為涉險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提供符合要求的安全防護裝備,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嚴格按照程序開展應急救援工

27、作,確保人員安全。7.7 通信保障各二級單位應依托公司系統內辦公業務資源網及相關網絡,負責建立健全應急通信、應急廣播電視保障工作體系,完善公用通信網,建立有線和無線相結合、基礎電信網絡與機動通信系統相配套的應急通信系統,確保通信暢通。 對于已建或擬建專用通信網的單位,應明確應急通信保障工作中各自的職責,確保緊急情況下的協同運作。8 附則8.1 應急預案演練按照施工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應適時組織不同形式的演練,檢驗預案的實際效果,不斷完善,強化和提高處置施工安全事故的能力。8.2 應急預案編制、完善和解釋本預案由應急管理辦公室組織編制和解釋,并由其負責完善和更新。8.3 應急預案實施本預案由公司發布,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注意事項

本文(建筑施工企業專項應急預案(8頁).pdf)為本站會員(正***)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大仙区| 丘北县| 大英县| 宜君县| 临安市| 宁海县| 扶绥县| 仙游县| 湘乡市| 班戈县| 沧源| 钦州市| 湘乡市| 塔河县| 石台县| 天台县| 福鼎市| 绵竹市| 青海省| 宣恩县| 乐昌市| 湖南省| 元氏县| 嘉定区| 高青县| 文山县| 临洮县| 偏关县| 连城县| 靖边县| 云安县| 临猗县| 民和| 陇西县| 元阳县| 饶阳县| 张家川| 西林县| 罗山县| 奉化市| 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