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項目工程建筑項目工程建筑項目工程建筑項目工程突發公共衛生突發公共衛生突發公共衛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事件應急預案事件應急預案事件應急預案應急預案編制小組成員:人名部門職稱/職務簽字應急預案控制程序審核小組成員:人名部門職稱/職務簽字應急預案批準人簽字: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1. 1. 1. 1.總則總則1.1 目的為了有效預防和及時控制項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指導和規范各類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提高項目部的應急能力,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控制與醫療救治工作,最大程度的減少或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公眾健康造成傷害,保障公眾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預案。1.2 編制依據依據
2、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編制指南 、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辦法 ,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特制訂本預案。1.3 適用范圍本預案適應于項目突發的重大傳染病,群眾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與職業中毒以及自然災害, 事故災難或社會安全等事件引起的嚴重影響公眾身心健康的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1.4 工作原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總的要求是:發現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處置得好。項目部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1)以人為本、珍愛生命、始終安全第一。推行人性化管理,形成良好的溝通渠道,切實保障員工在所有和工作相關場所的健康安全,盡企業所能為員工提供一個安全工作的環境,盡力避免職業病和工作
3、傷害;積極開展職業健康安全和環保教育,樹建企業文化,弘揚人文精神,增強員工歸屬感、榮譽感,注重團隊合作,提升企業凝聚力。(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按“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落實崗位責任制,由引發事件的相關責任部門負責解決。(3)預防為主、防患未然。堅持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在充分考慮務工人員利益、取得務工人員理解和支持的基礎上, 制定和出臺各項政策措施; 加強對務工人員的教育,提高其綜合素質,建立健全施工現場穩定預警工作機制,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早解決,將事件控制在萌芽階段,及時消除誘發事件的各種因素。2(4)依法處置,防止激化。堅持依法行政、依法處置,注意工作方法和策略,綜合運用法律
4、、經濟、行政等手段和宣傳、協商、調解等方法處置事件,加強對務工人員的說服教育,引導務工人員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解決矛盾,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態擴大。(5)快速反應,相互配合。務工人員觸電發生后,項目部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嚴格落實應急處置工作責任制,各有關部門要及時給予配合和支持,要相互協作、相互配合,并確保信息收集、情況報告、指揮處置等各環節的緊密銜接,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事態。(6)加強教育,正確引導。預防和處置務工人員觸電事故事件,要將法制宣傳、教育疏導工作貫穿事件處置的整個過程。教育務工人員遵守法律法規,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通過合法、正當渠道和方式反映問題。2. 2. 2. 2.
5、項目概況項目概況3. 3. 3. 3.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分類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分類3.1 發生甲類傳染病疫情(鼠疫、霍亂) 。3.2 乙類傳染病重大疫情。乙類傳染病重大疫情,是根據衛生部救災防病預案的規定,以縣為單位,5 天內集中暴發病毒性肝炎 50 例,傷寒、副傷寒 10 例,痢疾 100 例,鉤端螺旋體病 20 例,流行性出血熱 5 例,乙型腦炎和瘧疾分別發生 20 例。3.3 發生艾滋病、新型病毒性肝炎、O157 出血性大腸桿菌、出血性腸炎等新的傳染病疫情。3.4 食物中毒事故。33.5 發生災后傳染病及其它因災疾病。3.6 公共場所危害事故。3.7 化妝品危害事件。3.8 飲用水污染事件。
6、3.9 放射源丟失或者放射污染事件。3.10 發生不明原因的傳染病。3.11 急性職業中毒。3.12 豬流感傳染病事件4 4 4 4. . . . 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4.1 應急組織結構圖:4.2 應急小組成員:組長:副組長:組員:聯絡調度組:領導小組組長(項目經理)副組長(副經理)副組長(施工項目經理)救護搶險組保安保衛組聯絡調度組善后處理組中材國際母公司應急指揮中心4救護搶險組:保安保衛組:善后處理組:4.3 應急小組職責(1)負責本項目部突發性事件的應急與響應工作;(2)負責及時與當地相關機構、公司有關部門聯系以解決問題,及安排事故調查小組赴事故發生地處理問題。(3)救
7、援隊伍在應急領導小組的指揮下,承擔搶險、救人、搶救財產、設備和疏散群眾任務。5 5 5 5. . . . 預防措施預防措施5.1 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由項目部應急小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部署。5.2 各部門應該經常對員工進行法紀法規、形勢政策教育和突發事件應急知識的專門教育,密切注意員工的思想動態,及時了解和解決員工反映的實際問題,有針對性的做好思想工作,增強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范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應對能力。5.3 安全保衛部門在值班和巡邏檢查的同時,負責開展突發事件的日常檢查工作,確保現有監測與預警系統的正常運行。5.4 項目部應急安全小組需每月組織安全小組成員對施工現場以及生活區域進行
8、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后立即進行整改。6 6 6 6. . . . 響應及應急措施響應及應急措施發生在本項目部的一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由當地有關部門、 項目部實施,開展突發公共衛生的事件的醫療衛生應急,宣傳教育、技術交流和合作、應急物資與設備的調集、后勤保障以及督導檢查等工作。項目部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性質和應急處理工作需要,啟動項目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成立項目部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協調指揮應急處理工作。項目部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的統一部署,結合實際情況,積極組織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56.1 組織協調各分包單位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6.2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
9、時間處理需要,調集本項目部及分包單位的各類人員、物資、交通工具和相關的設施,設備參加應急處理工作。涉及危險化學品管理和運輸安全的, 項目部要嚴格執行相關的規定,防止事故發生。6.3 劃定控制區域:甲類、乙類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經當地有關部門及公司同意、可以宣布疫區范圍,可以對本工程的施工范圍及宿舍區域實施封鎖。對食物和職業中毒事故,根據污染食品擴散和職業危害因素波及的范圍,劃定控制區域。6.4 疫情控制措施:工程可以采取停工、限制,封閉或封存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公共飲水源、食品以及相關物品等緊急措施,臨時征用交通工具以及相關設施和設備。6.5 流動人口管理:對流動施工人員采取預防工作,落實各項控
10、制措施,對傳染病病人采取就地隔離、 就地觀察, 就地治療的措施, 接觸者根據情況采取集中或居家醫學觀察。6.6 實施交通衛生檢疫:配合當地交通、質檢等部門在交通點設置臨時交通衛生檢疫站對進出疫區和運行中的交通工具及其乘運人員和物資、 宿主動物進行檢疫查驗, 對病人、疑似病人及密切接觸者實施臨時隔離、留驗。6.7 信息發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后,項目部要配合當地、公司上級部門按照有關規定作好信息發布工作,信息發布要實事求是,正確引導輿論,注重社會效果。6.8 開展群防群治:本項目部協助當地衛生局和其他部門、醫療機構,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報告人員分散隔離及公共衛生措施的實施工作。6.9 督促檢查
11、:負責對項目部及分包單位的應急處理工作督察和指導。6.10 救援器材應急領導小組應配備下列救援器材:醫療器材:擔架、氧氣袋、塑料袋、小藥箱;搶救工具:工地現場常備機具和工具;照明器材:手電筒、應急燈 36V 以下安全線路、燈具;通訊器材:電話、手機、對講機、報警器;交通工具:工地現場常備一輛救護車;滅火器材:滅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緊急情況下集中使用。67 7 7 7. . . . 醫療保障應急控制及救護措施醫療保障應急控制及救護措施7.1 根據需要組織開展應急疫苗接種、預防服藥。7.2 針對事件性質,有針對性地開展衛生知識宣傳,提高公眾健康意識自我防護能力,消除公眾心理障礙,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工
12、作。7.3 項目部要組織專家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情況綜合評估,包括事件概況,現場調查處理概況,病人救治情況,所采取的措施、效果評價等7.4 開展病人接診、收治和轉運工作,實行重癥和普通病人分開管理,對疑似病人及時排查或確診。7.5 項目部積極配合做好醫療機構現場控制、消毒隔離,個人防護、醫療、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工作,防止施工現場、生活區域交叉感染和污染。7.6 做好傳染病和中毒病人的報告。對因突發公共衛生而引起身體傷害的病人,任何醫療機構不得拒絕接診。7.7 對現場工人不明原因疾病和新傳染病做好病例分析與總結,積累診斷治療的經驗,中毒事件發生后,按照現場救援,病人轉運、后續治療相結合的原則
13、進行處理。8 8 8 8. . . .非事件發生地的應急反應措施非事件發生地的應急反應措施8.1 密切保持與事件發生地的聯系,及時獲取相關信息。8.2 組織做好本項目區域應急處理所需的人員與物資準備。8.3 加強相關疾病與健康檢測和報告工作,必要時,建立專門報告制度。8.4 開展項目人群、重點場所和重點環節的監測和預防控制工作,防范于未然。8.5 開展防止知識宣傳和健康教育,提高公眾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8.6 根據當地及公司有關部門的決定,開展交通衛生檢疫等。9 9 9 9、二十四小時安全值班制度:、二十四小時安全值班制度:辦公室門衛:7現場出入口門衛:10101010善后工作善后工作10.1
14、 項目部負責做好詳細的資料統計,按照國家及公司相關規定將傷亡、受困、損失情況及時報告上級及地方主管部門, 同時組織相關分包單位積極采取措施做好遇難人員親屬、受傷人員及家屬以及受影響人員的接待、安撫、醫療、補償和安置工作。對已經承諾解決的問題,必須盡快解決到位,不得搞虛假承諾或者久拖不決,善后處理組要加強監督檢查。10.2 項目部應盡快恢復生產秩序,消除事故后果和影響,減少事件造成損失,防止事件再次發生,確保安定,在短期內將事件現場恢復到一個基本穩定狀態。10.3 項目部應根據事故處理管理規定NMD1-03 在規定時間內將事故調查結果和事故原因分析情況形成事故調查報告, 報公司安全生產管理部,
15、并按照屬地化管理的原則,同時報告地方安全管理部門備案。10.4 應急工作結束后,項目部要認真核對參加應急的人數,清點各種應急機械與設備、監測儀器、個體防護設備、醫療衛生設備和藥品、生活保障物資等。現場應急指揮部應整理好應急記錄、圖紙等資料、核算應急發生的費用,并及時組織參加應急的部門/項目部與人員進行總結分析,寫出應急總結報告,在一個月內上報公司安全生產管理部。11111111生效日期生效日期本預案在發布之日生效。12121212附表附表附表 1公司應急指揮辦公室電話序號聯系人職務聯系電話手機1附表 2現場各部門及負責人聯系電話8序號聯系部門聯系電話聯系人備注12345678910門衛對講機頻道附表 3應急組織機構人員名單序號姓名職務電話備注123456(備注填寫屬于聯絡調度組、救護搶險組、保安保衛組或者善后處理組)附表 4當地的報警聯系電話一覽表序號社會機構電話號碼備注91治安報警2醫療救護3火災報警4交通事故5公共查號臺6當地政府主管7大使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