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住宅小區的建筑與方案設計說明(14頁).pdf

  • 資源ID:429715       資源大小:89.71KB        全文頁數:14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積分: 20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住宅小區的建筑與方案設計說明(14頁).pdf

1、. XXXXX 規劃設計說明目錄第一章設計總說明第二章總圖設計第三章建筑設計第四章結構設計第五章給排水設計第六章電氣設計第七章暖通設計第八章消防與安全設計第九章建筑節能環保設計第十章智能化設計第一章設計總說明一、項目概況xxxxx 二、設計依據1、業主方提供的資料(1)規劃條件圖(2)規劃要點通知書(3)現狀地形圖電子版2、工程設計規范(1)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 50352-2005)(2)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 2014)(3)住宅設計規范( GB50096 2011)(4)無障礙設計規范( GB 50763-2012)(5)商業建筑設計規范(JGJ 482014)(6)住宅建筑

2、規范( GB 50368 2005)(7)住宅設計規范( GB50096-2011 )(8)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7-2014 (9)屋面工程技術規范(GB50345-2012 )(10)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建設部2016)(11) 國家、湖南省、長沙市現行的有關設計規范法律法規三、設計規模和設計范圍XXX四、氣象地質條件及場地概況XXXXX 五、設計理念1、可持續性發展重點體現在兩個方面“綠色”與“低碳”,從城市發展的角度出發,從. 可持續發展的視角,在單體設計中體現城市與居住的“綠色”“低碳”特點。2、以人為本,創造便利的交通、購物、居住生活、工作的社區隨

3、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市民生活需求不斷轉變,打造便捷、舒適的人居環境是城市發展的核心方向。3、系統整合,實現城市資源利用的最大化深刻理解場地的特點與價值,充分挖掘整個輝煌國際項目資源的復合效應,使商業、居住、休閑娛樂有機融合,形成聚合效應。4、建筑主體在滿足后退城市沿街尺度,保證南北向日照間距的要求的同時,盡可能在建筑之間不造成互相遮擋的現象, 爭取最大的日照時間, 充分體現對住戶生活質量的重視和設計人性化的一面,更進一步提高了小區的品位與級別。在景觀創造方面,西側兩列住宅分別向西南、東南偏轉角度,最大化利用江景,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小區景觀。第二章總圖設計一、設計原則1、明確組團分區,科學組織流線,

4、為項目分期實施提供可能性。2、合理利用景觀資源,科學布局景觀軸線,為住戶提供優越的景觀條件,享受輕松宜人的環境氛圍。3、通過對建筑細節的處理,體現人性化。二、規劃要求容積率小于 3.0 ;建筑密度小于 26% ;綠地率大于 38% ;建筑限高 100m;退讓條件:北:高層退讓道路紅線15m,多層退讓道路紅線7m; 南:高層退讓道路紅線15m,多層退讓道路紅線7m; 東:高層退讓道路紅線10m,多層退讓道路紅線4m; 西:高層退讓城市綠線4m,多層退讓城市綠線3m 。三、總平布局1、規劃結構2、建筑布局3、出入口設計4、交通流線四、主要經濟技術指標第三章建筑設計一、設計依據(1)民用建筑設計通則

5、(GB 50352-2005)(2)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 2014)(3)住宅設計規范( GB50096 2011)(4)無障礙設計規范(GB 50763-2012)(5)商業建筑設計規范(JGJ 482014)(6)住宅建筑規范( GB 50368 2005)(7)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7-2014 (8)屋面工程技術規范(GB50345-2012 ). (9)辦公建筑設計規范(JGJ 67-2006)(10)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建設部2016)(11)長沙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16) (12) 國家、湖南省、長沙市現行的有關設計規范法律法

6、規二、建筑特征概述三、建筑單體設計一)住宅建筑設計 1 、平面設計1、住宅以南北向為主,起居室、臥室、廚房、衛生間均為自然采光,房內空氣南北對流,自然通風良好,起居室以朝南為多,并與瀏陽河景觀及小區內部景觀綜合考慮布置廳室的位置。2、遵循“動靜分區、公私分區、主次分區、干濕分區”的原則科學設計原則,爭取做到每戶戶型分區明確。動靜、內外、干濕空間各得其所,各顯其優,具有通風采光的均好性。3、在設計中,我們充分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結合人們的生活習慣與地方氣候環境特點,創造舒適的生活空間。 在平面布置中, 考慮良好的采光通風條件, 體現以起居廳為家庭活動中心的原則,起居廳的位置朝南布置, 臥室門

7、均不直接開向起居廳, 各功能空間均有良好的空間尺度和視覺效果,且無相鄰住戶的視線干擾,起居廳均有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視野。除起居廳外,每戶至少還有兩間臥室朝南。4、各戶型設獨立的餐廳,并與廚房保持便捷的聯系。公共衛生間內便溺、洗浴與洗漱分為兩個空間,每戶陽臺分為景觀陽臺與生活陽臺,生活陽臺可作為洗衣、曬衣的專用空間。以減少使用干擾。戶內各房間布置緊湊、減少室內的交通面積,提高利用系數。地下室設一層,為汽車庫和設備用房,并設人防地下室。2、剖面設計1#、4#二棟兩個單元,標準層層高3m,底層架空層 5.1m,共 16層;2#3#二棟標準層層高 3m,底層架空層 5.1m,共 26層,5#12#、1

8、4#棟 9 個單元,標準層層高3m ,底層架空層 5.1m,共 32 層。13#二個單元,底層架空5.1m, 共 31 層;地下一層,為汽車庫、設備用房等,層高為3.9m。3、立面設計本住宅以橫向線條、通透式欄桿、簡潔的線腳等結合為裝飾符號,力求立面造型統一諧調、簡潔明快。外墻裝飾材料以淺赭石色面磚裝飾大面,深赭石色外墻涂料裝點線腳,米黃色花崗巖為奠定基礎,塑造整個建筑形式的質樸、親切、大方的氣質,強調立面造型上的韻律變化和明暗對比。使小區具有簡潔、雅致、獨特的性格。二)商業建筑設計沿南側、東側沿城市道路布置沿街商鋪,商鋪以8.1m 為主要柱跨,設騎樓和走道,一層層高5.6m,二層層高 3.9

9、m。東北角城市道路交叉口設集中商業,8.4m 柱跨。一層層高5.1m,二三層層高 4.2m。負一層設超市。五、消防設計消防設計詳第八章消防設計說明。六、無障礙設計本設計嚴格遵循無障礙設計規范(GB 50763-2012)中相關規定,在建筑入口處設置了無障礙坡道,建筑內廊和各類功能空間均滿足無障礙使用要求。公共建筑設置無障礙衛生間;各樓棟設置無障礙電梯。殘障人士到達各位置的坡道相關參數滿足無障礙要求。第四章結構專業方案設計說明一、工程概況詳建筑篇概況說明。二、 設計依據1、主體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為50 年。2、 自然條件. 1 )基本風壓、基本雪壓:基本風壓基本雪壓W 。=0.35kN/ (50

10、 年重現期)S。=0.45kN/ (50 年重現期)2)抗震設防的有關參數:按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GB50011-2010 ,本工程場地為六度抗震設防區,應考慮地震作用。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05g。本工程按 6 度進行抗震設防設計。 3 )本工程初步設計所遵循的標準、規范、規程:名序名稱代號1 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2001 2 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 3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 4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 (2015年版)5 砌體結構設計GB50003-2011 6 多孔磚砌體結構技術規

11、范JGJ137-2001(2003年版)7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 (2016年版)8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 9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10 10 建筑樁基設計規范JGJ94-2008 11 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 12 建筑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定2008年版三、 建筑分類等級建筑結構的安全等級二級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甲級建筑抗震設防類別丙類地下室防水等級二級建筑物耐火等級一級四、上部和地下室結構方案1、 結構縫的設置本工程地上住宅樓每個建筑單元為一個結構單體,地下室連為一體,不設結構縫,0.000樓蓋作為上部結構的

12、嵌固端。2、 結構選型住宅樓為剪力墻結構;商業、地下室為框架結構。3、 樓蓋及屋蓋結構住宅樓、商業、地下室屋蓋及樓蓋均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結構。4、 超長結構設計構造本工程地下室部分,建筑物長度超出規范要求,設計時采取以下措施: 1)地下室結構超長 , 設計時計算溫度應力。 2)采用補償收縮砼,砼中摻膨脹劑。 3)每隔 60m左右設一道后澆帶,每隔30m左右設一道膨脹加強帶。4)地下室頂板及外墻的砼中加入聚丙烯纖維。五、 基礎方案本工程的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根據初步勘察報告,本工程基礎擬采用預應力管樁,樁端持力層為強風化泥質粉砂巖。六、 主要結構材料1、 鋼筋:結構用鋼筋的性能指標應符合抗震

13、性能指標的要求;采用 HPB300 級、HRB400 級鋼筋,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圓鋼筋(GB13013 )和的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1499 )的規定規定;2、混凝土強度等級: C30 C50 ,防水混凝土抗滲等級為P6級。3、 砌體本工程非承重砌體材料:地下室墻體采用頁巖多孔磚(MU10 ), 0.00 以上墻體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 A3.5),均采用 M5混合砂漿。. 第五章給水排水方案說明一、工程概況詳建筑篇概況說明。二、設計依據1、本工程設計任務書2、已批準的方案設計文件3、國家現行設計規范、規程。主要有:1)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 )(

14、2009 年);2)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50013-2006 );3)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 )(2016 年版);4)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974-2014 ;5)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 ;6)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2017 ;7)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7-2014 );8)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368-2005 ;9)住宅建筑規范( GB50368-2005 );10)住宅設計規范 GB50096-2011 ;11)城鎮給水排水技術規范GB50788-2012 ;12)民用建筑節水設計

15、標準GB50555-2010 ;4、建設單位提供的小區周圍市政管道資料5、建筑及其它相關專業提供的條件圖及設計資料6、建設方提供的對本工程的設計要求三. 、設計范圍1、小區紅線范圍內室內外給排水和消防給水設計。2、給水系統設計從小區總水表井開始,污、雨水系統設計至小區紅線范圍內最后一個污、雨水井。總水表及總水表與城市給水管道連接的管道段;紅線范圍內最后一個雨、 污水井與城市雨污水管道連接管段由相關部門負責設計。3、建筑單體的雨水及空調冷凝水系統由建筑專業負責設計。4、小區綠化灌溉、噴泉系統由承包廠商配合設計。四、室外給水設計1、給水水源本工程采用城市自來水作為給水水源,整個小區設兩路進水。一路

16、進水設在小區南面,從桐西路引入。另一路進水設在小區北面,從營盤路引入。引入管管徑均為DN250 ,給水管道在小區內成環,管徑 DN200 。城市供水壓力值為0.25MPa 。2、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 1337.3m3/d ;最大時用水量: 164m 3/h 。用水量計算見下表:主要項目用水量標準及用水量計算表項目用 水 量標準小 時 變化系數用 水 單 位數用水時間(h)用水量平均時( m3/h )最大時(m 3/h )最高日 (m3/d )住宅200 L/人.d 2.5 4451人24 37 92.7 890.2 物業辦公50L/ 人.班1.5 50 人8 0.31 0.47 2.5 商業5

17、L/ .d 1.5 2444310 12.2 18.3 122.2 地下室用水2L/ .d 1.5 644408 16.1 24.2 128.9 綠化2L/ .d 1.5 359738 9 13.5 71.9 小計74.6 149.2 1215.7 漏損及未遇見10% 7.5 14.9 121.6 . 水量小區總用水量82 164 1337.3 編制說明: 1. 漏損及未遇見水量按以上10% 計。 2.車庫地面、道路沖洗及綠化用水量未計入小時用水量。3、室外給水系統室外給水管網生活消防共用, 供水壓力不能滿足建筑上部生活用水壓力要求,室內生活用水采用分區供水方式,其具體的分區情況見本說明“室內

18、生活給水系統”部分。4、室外消防給水系統室外消防給水系統見本說明的“消防專篇”部分。5、管材及連接方式室外給水管道采用球墨鑄鐵管,采用橡膠密封圈承插接口。6、室外給水管道埋地敷設,管道隨地面起伏,埋設深度控制在700mm 左右。五、室外排水設計1、小區排水量最高日生活污水排水量:1014.9(生活用水量) X0.9=913.4m3/d 最大時生活污水排水量:111.5(生活用水量) X0.9=100.3m3/h 2、小區排水體制小區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體制。3、室外污水系統根據小區地形及地下車庫位置,室外污水系統分為一個部分排放。從小區西側排至濱河路城市污水管道,另一部分沿東側向南排入農園路。每

19、1-2 棟建筑設室外設化糞池,糞便污水經化糞池截留處理。4、室外雨水系統暴雨強度公式長沙市暴雨強度公式:設計重現期 P=2年;室外雨水管道降雨歷時t=15min;雨水量按 Q= qF 計算;綜合涇流系數 =0.60;屋面雨水由雨水立管排至室外散水,再經由就近的雨水口排入小區雨水系統,小區綠地及道路雨水由雨水口匯集至小區雨水管道,然后排入城市雨水管道。5、 管材及接口 : 室外污水及雨水管道采用UPVC 排水用雙壁波紋管,橡膠密封圈接口。六、室內給排水系統1、室內給水系統1)用水量見本說明三、 2 條。2)最高用水點標高: 125m ;最低用水點標高: 34m ;城市供水壓力: 58.8m。3)

20、整個小區室內給水系統在豎向分為四個區,市政區由市政供水,低區、中區及高區采用區域泵房加壓供水。4)室內給水系統分區:市政區:3 層及 3 層以下,利用城市自來水的壓力直接供水;低區:4層至 12 層,利用低區無負壓變頻成套給水設備加壓供水;中區:13 層至 21 層,利用中區無負壓變頻成套給水設備加壓供水;高區:22 層至 30 層,利用高區無負壓變頻成套給水設備加壓供水。5)生活給水泵房設置及泵房設備選用:生活給水泵房設在小區7 號棟地下室設備房。泵房選用低區差量補償無負壓變頻成套給水設備一套,中區差量補償無負壓變頻成套給水設備一套,高區差量補償無負壓變頻成套給水設備一套,設備規格型號見主要

21、設備表。6)管材及接口:市政區生活給水系統采用PP-R管,熱熔連接。低區、中區及高區生活給水系統干管及立管采用內筋嵌入式襯塑鋼管,卡環或溝槽式連接件連接。7)管道敷設:給水干管在覆土層埋設或地下室內明設,給水立管管戶內明裝;戶內給水支管在地面找平層內敷設。8)本工程一戶一表,水表集中安裝在管道井內。9)生活給水分區以滿足給水壓力不大于0.35Mpa的要求。10)衛生潔具選擇: 所有衛生潔具均采用節水型產品。住宅主衛生間坐式大便器, 配兩檔沖洗水箱,一次沖洗用水量不大于6L;次衛采用蹲式大便器,低水箱沖洗;臺式洗臉盆配混合龍頭。辦公及. 商場部分公共廁所選用平蹲式大便器,配腳踏式沖洗閥;臺式洗臉

22、盆,配感應式沖洗閥;壁掛式小便器,配感應式沖洗閥。2、室內排水系統1)排水量:排水量見本說明四、1)條。2)室內排水系統采用廢污合流制,各棟架空層(一層)及以上各層污廢水自流排出。地下層廢水匯集至集水井,由設在集水井內的潛水泵提升至室外排水管道。每個集水井設潛污泵兩臺,一備一用。如一臺泵運行,集水井水位超過警戒水位,另一臺泵應投入運行并報警。潛污泵由水位自動控制。3)衛生間設專用通氣管,廚房及陽臺洗衣機采用單立管排水系統,僅設伸頂通氣管。底層污廢水獨立排至室外。4)12 棟建筑室外各設一個化糞池,糞便污水由化糞池截流處理后排入小區污水管道。化糞池清掏周期采用 180 天,污水停留時間 12h。

23、5)管材及接口:排水立管及支管采用UPVC 雙層夾芯排水管,粘接承插接口;通氣管及接合管采用UPVC 排水管,粘接承插接口;底層排水橫干管采用機制排水鑄鐵管,不銹鋼卡箍連接。3、雨水系統1)暴雨強度公式采用長沙市暴雨強度公式:雨水量公式采用: Q= qF;屋面雨水設計重現期: P=3年;降雨歷時: t=5min。2)天溝外溝壁設溢流口,超重現期雨水通過溢流排出。3)地下一層車庫設雨水截流溝,雨水通過截流溝排至集水井,然后由潛污泵提升排至室外雨水系統。集水井設潛污兩臺,互為備用。4)管材及接口: 雨水立管采用高層建筑專用雨水管,粘接承插接口; 雨水懸吊管采用 UPVC 排水管,粘接承插接口。七、

24、消防給水系統1、工程概況及消防用水量本小區按 13#棟商業樓最不利消防用水量見下表:消防用水量標準及一次滅火用水量2、消防水源及室外消防給水系統本工程采用城市自來水作為給水水源,整個小區設兩路進水。一路進水設在小區南面,從桐西路引入。另一路進水設在小區北面,從營盤路引入。引入管管徑均為DN250 ,給水管道在小區內成環,管徑 DN200 。室外消防采用低壓制消防給水系統,消火栓沿道路鋪設,其間距不大于120米。保護半徑不大于 150m ,距消防水泵接合的距離控制在1540m的范圍內。3、室內消防系統1)室內消防系統采用區域臨時高壓消防系統,整個小區共用,由地下室消防水池及水泵房供給。3)高位消

25、防水箱設置在13#棟屋頂設高位消防水箱18M3,滿足最不利消火栓水靜壓力大于等于 0.10Mpa的要求。4)除水箱間、配電室及其它不宜用水進行滅火的場合外,每層均設置消火栓,并滿足同時有兩股充實水柱到達任何一個部位。消防電梯前室設置消火栓,每棟屋頂設置試驗消火栓。普通高層住宅采用單閥單出口消防栓,由于防煙樓梯間的隔斷,每個單元設兩處。其余采用單閥單出口消火栓。每個消火栓箱均設置啟泵按扭及信號指示燈。5)地下室消防水泵房設置消防水池兩座,合有效容積540m 3。內儲存 2 小時室內消火栓用水量,計 432 m3;1 小時自動噴水滅火用水量,計108 m3。消防泵選用兩臺,一備一用。6)消防水泵接

26、合器設置:小區設地上式消防水泵接合器三套,7)控制:火災時,按下任一消火栓箱處按扭,啟動消防泵,消防泵啟動后,信號反饋至消防控制室及消火栓處,消火栓箱信號指示燈閃亮。消防加壓泵也可在消防控制室遠程啟動,消防泵房就地啟動。序號消防系統名稱消防用水量標準火災延續時間一次滅火用水量備注1 室內消火栓系統40L/s 2h 288m 3由消防水池供2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30L/s 1h 108m 3由消防水池供3 室外消火栓系統40L/s 2h 288m 3由市政供水合計684m 3. 8)消防管道采用內外熱鍍鋅鋼管,管徑小于DN50絲接,大于等于 DN50卡箍連接。區域消防干管在地下室頂板下明設, 管道

27、穿防護墻處做防護閥門, 防護閥門采用銅心閘閥, 工作壓力 1.6Mpa。埋地敷設管道刷防繡漆兩道,外做兩布三油防腐。4、自動噴水滅火系統1)地下車庫、自行車庫、商業用房、物管用房、電梯廳等設自動噴水滅火系統。2)地下車庫按中危 II 級設計,其它部分按中危I 級設計,所有系統均采用濕式系統,火災延續時間 1h,設計流量 30l/s 。3)噴淋系統為一個區,車庫、商業網點、物管用房等標高的房間為一個區。4)噴淋系統采用區域臨時高壓系統,13#棟屋頂消防水箱間設高位消防水箱一個,有效容積18m 3。消防泵房設有消防水池及噴淋水泵。噴淋泵設置兩臺,一備一用。消防水箱及消防水池設置同消火栓系統。5)噴

28、淋管網在泵房內形成環狀。6)整個小區設置地上式消防水泵接合器兩套,水泵接合器在濕式報警閥前與噴淋系統相連。7)每個濕式報警閥所在區域的最不利點設末端試驗裝置,每個水流指示器所在區域的最不利點設試水閥。8)車庫采用直立型噴頭,商業、公共走道、電梯廳及辦公用房采用吊頂裝飾型噴頭。寬度大于等于 1200m的風管及管廊下加裝下垂型噴頭。9)控制:火災時,噴頭打開噴水,水流指示器動作,信號反饋至消防控制室,同時報警閥動作,敲響水力警鈴,壓力開關動作聯動噴淋泵啟動,啟泵信號反饋至消防控制室。噴淋泵也可在消防控制室遠程啟動,消防泵房就地啟動。10)噴淋管道采用內外熱鍍鋅鋼管,管徑小于DN50絲接,大于等于

29、DN50卡箍連接。區域噴淋干管在地下室頂板下明設,公寓立管在管道井內敷設,人防地下室管道穿防護墻處做防護閥門,防護閥門采用銅心閘閥,工作壓力1.6Mpa。埋地敷設管道刷防繡漆兩道,外做兩布三油防腐。5、移動滅火器配置除住宅戶內、公共衛生間外均配置移動滅火器,滅火器采用磷酸銨鹽手提式干粉滅火器(MF/ABC )。車庫火災危險等級為中危機,火災種類主要為A類;其它部分火災危險等級為輕危機,火災種類主要為 A類。配電室采用氣體滅火系統。八、環境保護與衛生防護1、生活給水系統獨立設置,生活給水系統與消防水池完全分開。2、高區生活給水系統采用無負壓變頻恒壓供水,屋頂不設屋頂水箱,避免屋頂生活水箱二次污染

30、。3、生活給水管道采用襯塑鋼管及PPR管,避免鐵銹污染水質。4、衛生間排水系統設專用通氣管,能有效保護水封,防止臭氣進入室內。5、無水封保護的衛生潔具,均設水封,且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 ,地漏采用直通地漏下設水封或采用深水封地漏,防止水封蒸發,影響環境。6、泵房內所有動力設備均設橡膠減振器,水泵進出口采用可曲撓接頭,泵房內管道采用彈簧減振吊支架,減少噪聲對環境的影響。第六章電氣方案說明一、設計依據:1、 建筑概況:詳建筑篇概況說明。2、上級主管部門批準的文件和興建方提出的有關要求。3、國家現行的有關規范、規程. 4、各專業提供的有關資料及圖紙. 二、設計范圍: 1 、高低壓供配電系統。 2

31、、動力及照明配電系統。3、防雷接地系統。4、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5 、弱電系統三、供電電源:1、 本工程一類高層住宅的電梯、應急照明、消防風機及地下室的消防水泵、消防風機、應急照明、生活水泵、排污泵等重要負荷按一級負荷供電設計,其他負荷均按二、三級負荷供電設計,. 中心變電所引入一路10kV高壓線路, 為所有負荷提供主供電源, 在中心變電所旁設柴油發電機房,為所有一、二級負荷提供備供電源. 2、負荷估算:變壓器容量住宅按25VA/,商業按 60VA/,地下室按2VA/估算,經估算小區總的裝機容量約為6180KVA ,總的功率密度值為20.7VA/。3. 本工程采用公專變結合的供電方式:專變的裝機

32、容量為1600KVA ,在住宅區地下室設置一個專變10KV變配電所。公變的裝機容量為4580KVA ,公變變配電所設計由電力部門負責。本工程高壓開閉所設計由電力部門負責。四、高低壓系統:1、 變配電所高壓供電系統采用單母線運行方式,低壓供電系統采用單母線分段運行方式;變壓器采用分列運行方式;消防負荷均采用雙電源末端互投供電。2、 變配電所高壓裝置采用環網柜,所有進出線回路開關采用高壓負荷開關加熔斷器保護。3、 變壓器采用 SCB13 絕緣樹脂干式變壓器。4、 計量:本工程采用高低壓雙計量,低壓柜內照明、動力負荷分別計量。5. 功率因數補償方式:采用低壓集中自動無功補償,補償后功率因數達0.9

33、以上。五、供電線路:室外高壓線路采用YJV22-10kV 埋地敷設引入,變配電所低壓出線:普通負荷采用WDZA- YJY-0.6/1kV 低煙無鹵阻燃電纜,消防負荷采用BTTVZ 礦物絕緣電纜。六、照明系統:1、各照明場所按照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進行設計。2、本工程設置應急照明及疏散照明,選用自帶鎘鎳電池的燈具,應急照明及疏散照明由專用應急照明配電箱供電。七、防雷及接地: 1. 本工程住宅均按二類防雷設計。 2. 本工程采用 TN -S 系統,并輔以總等電位聯結、輔助等電位聯結。八、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1 、本工程在設有機械排煙的住宅及地下室設置集中火災報警系統。 2 、消防控制室設在

34、住宅架空層,內設火災報警主機、火災電話主機、聯動控制柜等。九、弱電系統1、本工程網絡、電視、電話系統采用三網合一光纖入戶系統,光纖直接入戶。2、本工程國學館二層設小區設備間,設備間單獨設配電箱。3、在商鋪、住戶內設置家庭智能箱( 暗裝,底距地0.3m),二根皮纜 +一根有線電視同軸電纜入戶。4、 在商鋪、住戶客廳、主臥、 書房等設置網絡 / 電話終端 , 網絡/ 電話終端均暗裝 , 底邊距地 0.3m。5、三網合一的通訊管道、配線管網、電信間、設備間本設計主要預留路由通道,具體由甲方委托專業承包商深化設計,但必須與建筑同步建設設計、施工。且光纖到戶的設計必須滿足多家電信業務經營者平等接入、各入

35、住用戶能自由選擇電信業務經營者的要求。10、充電樁配置1、地面總停車位 117 個,其中商業停車位75 個,商業車位充電設施按15% 的比例配建。2、地下室總共設有1730 個停車位,按 100% 預留建設安裝條件。第七章暖通方案設計一、工程概況 :詳建筑篇概況說明。二、設計依據: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 50736-2012)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16 2014)建設方提供的任務說明書建筑專業提供的土建圖紙. 三、設計范圍:1、 機械通風設計2、 防排煙設計3、 室外天然氣管道。四、機械通風設計1、地下車庫、以及其它設備用房均在各防火分區內設置機械排風系統,其中車庫

36、排風量按換氣次數 6 次/ 小時計算,設備用房、變配電間排風量按換氣次數1012 次/ 小時計算。2、不具備自然通風條件的各消防電梯機房及電梯機房均設置機械通風系統。3、各住戶廚房均設置機械排油煙裝置,通過采用成品土建豎井排至室外。五、防排煙設計1、各高層住宅不滿足消防要求的合用前室、防煙樓梯間均設置正壓送風系統。2、地下車庫結合平時排風系統設置機械排煙系統,排煙量按換氣次數6 次/ 小時計算,排煙機械補風量不少于排煙量的50% 。3、地下設備用房等均結合平時排風系統設置機械排煙系統,排煙量按各防煙分區面積的60m3/hm2計算,排煙時機械補風量不少于排煙量的50% 。4、不滿足自然排煙條件的

37、內走道設置機械排煙系統。5、各通風主管以及各穿越防火分區的風管均設置防火閥裝置。6、各通風空調風管材料及保溫材料均為難燃或不燃材料。六、 燃氣1、本項目估算燃氣日用氣量為1207 立方。2、管道系統設計原則3、本項目所需天然氣由市政天然氣管網接入。小區天然氣采用低壓進戶,建筑入口設一個調壓箱。調壓箱前壓力約0.2MPa ,調壓箱后壓力為3-5KPa。天然氣經調壓箱調壓后進入各用戶,經燃氣計量儀表計量后接至用戶燃氣具使用。9.4 、管道敷設方式小區室外天然氣管道采用樹枝狀方式布置、埋地與局部架空方式相結合敷設。95、 管道材質室外天然氣管道采用聚乙烯管材及管件。室內天然氣管道采用鍍鋅焊接鋼管。鋼

38、制天然氣管道設防雷、防靜電接地設施。七、環境保護1、各機房及通風系統均采取隔音、消聲、吸聲降噪等技術措施。2、各風機采取減振吊架安裝。3、各住戶廚房均設置機械排油煙裝置,通過采用成品土建豎井排至室外八、節能設計1、 所有通風設備采用高效節能設備。第八章消防設計專篇一設計依據1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 2014)2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7-2014 3 .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2005 4. 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140-2005(2005年版) 5. 二建筑專業消防說明1、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 2014),本工程屬一類

39、高層建筑,設自動滅火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防煙樓梯間設機械排煙系統。消防控制室設于一層,設 1.5 米寬甲級防火門直通室外。2、防火、防煙分區及樓、電梯設置本工程設一層地下室,地下一層設17 個防火分區。各專業設備用房及其輔助用房為一防火分區,防火分區面積不大于500 ;地下車庫防火分區面積不大于4000 ;每個防火分區都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地上部分各棟每層為一防火分區。3、安全疏散及疏散距離. 本工程住宅為一類高層建筑,商業為多層。疏散人數根據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計算,各棟高層都設置有兩部疏散樓梯,滿足疏散寬度和疏散距離的要求。各小型商業也滿足規范要求。4、建筑配件及構造本工程防火隔墻采

40、用200厚粘土空心磚,耐火極限3 小時,相鄰的防火分區在防火隔墻上聯系處采用甲級防火門或防火卷簾門。消防電梯前室,防煙樓梯間及前室門設乙級防火門。消防水泵房、空調機房、消防控制室設甲級防火門。所有管道井的隔墻采用200 粘土空心磚,耐火等級不低于1 小時,管道井門為丙級防火門。三結構專業消防說明本工程建筑物耐火等級為一級, 結構構件的耐火極限要求如下: 板:1.5h , 梁:2.0h ,墻. 柱:3.0h ,樓梯:1.5h ,混凝土構件的截面尺寸和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滿足其耐火極限的要求,鋼構件的防火涂裝應滿足其耐火極限的要求。三通風專業消防說明1、正壓送風:本工程除能利用開啟的外窗進

41、行自然排煙的防煙樓梯間及合用前室外,對不能采用自然排煙的消防電梯間前室及消防樓梯采用機械加壓送風系統,消防電梯前室風口采用電動常閉的多葉式送風口, 當大樓某單元失火時, 打開該單元失火層及其上下層前室的常閉式多葉送風口,同時啟動消防電梯間前室的加壓送風機對防煙樓梯間前室進行加壓送風。消防樓梯設自垂百葉風口。2、地下汽車庫按照防火分區設置, 每個防火分區設二套機械排煙系統和一套補風系統(可自然補風除外)。地下車庫的防火排煙與平時排風合用一個系統,排煙量按換氣次數不小于6 次/h進行設計, 平時通風按照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暖通空調 . 動力)中規定按 3m高度,4 次/h 換次次數計算

42、平時通風量,風機均采用雙速風機,平時低速運行,失火時高速運行,排煙補風量按排煙量的 50% 設置。3、地下室設配電間一個,為氣體消防滅火,作排風設計,當配電間失火時,排風和補風口電動關閉,氣體滅火后電動打開送, 排風口排除室內有毒氣體,送,排風系統也可作為平時通風換氣用,排風量按換氣次數12 次/h 計算. 4、地下室的核心筒消防前室均設置正壓送風系統,正壓風機設架空層。5、排煙風機采用耐高溫通風、排煙兩用風機,要求可在280oC下連續運行 30分鐘以上。6、所有排煙風管穿越隔墻處均用不燃耐火材料嚴密填實. 四電氣消防說明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1. 防護等級:小區住宅和地下室的火災自動

43、報警系統防護等級按一級保護等級設置。2. 系統組成: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消防聯動控制系統;火災應急廣播系統;消防專用電話系統;電梯運行監視控制系統;消防系統線路的選型及敷設方式。3.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小區采用集中報警系統 , 消防控制室設在 13#棟架空層,對整個二期小區的火災信號和消防設備進行監視及控制。4. 消防聯動控制:消防控制室內設置聯動控制臺,其控制方式分為自動手動控制、手動硬線直接控制。通過聯動控制臺,可實現對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水系統、防排煙系統、正壓送風系統、防火卷簾門、電梯運行、火災應急廣播、火災應急照明等的監視及控制。火災發生時可手動/ 自動切斷通風機及其它非消防電源。5.

44、火災應急廣播系統:在消防控制室設置火災應急廣播(與公共廣播、背景音樂合用) 機柜, 機組采用定壓式輸出。6. 消防專用電話系統:在消防控制室內設置消防專用直通對講電話總機;除在手動報警按鈕上設置消防專用電話插孔外,在消防水泵房、變配電所、消防風機房、電梯機房、管理值班室等場所還設有消防專用電話分機;消防控制室設置可直接報警的外線電話。. 消防專用電話網絡為獨立的消防通信系統。7. 消防系統線路的選型及敷設方式:傳輸干線采用在地下室或電井防火金屬橋架內敷設,支線采用穿鋼管或經阻燃處理的硬質塑料管保護暗敷于不然燒體的結構層內,且保護層厚度不宜小于30mm 。由頂板接線盒至消防設備一段線路穿金屬耐火

45、(阻燃)波紋管。五給排水消防說明小區室內消防系統消防水泵、消防水池設于地下層。屋頂消防水箱設于小區一期工程最高建筑33 層住宅樓樓梯頂上。生活給水采用市政給水和穩壓變頻供水設備聯合供水的供水系統,系統豎向分為三區。 供水方式均采用下行上給式。第區地下一層至地上三層 , 由市政給水管網直接供給;第區四層至十七層 , 由區變頻加壓供水設備供給。四九層入戶干管上設減壓閥將入戶管的壓力控制在小于0.35Mpa范圍內。第區十八層至三十三層 , 由區變頻加壓供水設備供給。十八二十四層入戶干管上設減壓閥將入戶管的壓力控制在小于0.35Mpa范圍內。小區商業用戶根據物業管理單元設水表單獨計費,各住宅每戶設一表

46、, 抄表方式為戶外抄表,水表設于各樓層管井內。生活水箱內按二次供水要求設消毒措施。在小區的每棟建筑各層均設置消火栓, 消火栓系統為臨時高壓制, 系統由地下消防水池、 消火栓泵、管網、屋頂消防水箱組成。第九章節能與環保設計專篇一建筑專業設計中遵循節能、環保的設計原則,建筑外墻利用節能構造措施,外窗采用鋁合金中空玻璃,外墻采用 40 厚微晶無機保溫砂漿外墻內保溫系統,屋頂及架空層選用 60 厚玻璃棉板做保溫, 建筑潔具、管材采用節水用具,建筑設備均選用節能、環保的設備。二給排水專業1衛生間內采用節水節能型衛生器具。2選用合理的用水定額,優化給水系統分區。2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47、3充分利用市政管網壓力供水,節約電能。三電氣專業1. 照明節能措施設計1)照明設計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 GB50034-2004 各場所照明功率密度目標值執行。2)光源及燈具:室內外照明應選用發光效率高、顯色性好、使用壽命長、色溫相宜、符合環保要求的光源 , 以節能型熒光燈為主 , 有裝修要求的場所視裝修要求而定, 但其照度及照明功率密度值應符合相關要求;采用電子鎮流器和高效節能燈具,熒光燈、氣體放電燈采用就地補償至功率因素大于 0.9 。3)各場所設計照度及照明功率密度值:場所照度( lx )照明功率密度值( W/m2 )弱電機房、消防值班室 300 9 社區用房、物管用房 200

48、 7 住宅 75150 7 變配電所 , 值班室 , 電梯機房 200 7 風機房、水泵房 100 4 電梯前室、車庫 75 3 4)各樓梯間、公共走道設延時自熄式燈開關或兩地雙控燈開關。5)燈具控制盡量采用分散控制方式,室外及景觀照明采用分時、分區控制。6)房間有多排燈具時,按距窗遠近設置燈開關控制,充分利用自然光。2. 配電系統節能設計措施1)各變配電所深入負荷中心,以減少低壓線路損耗,及有色金屬的消耗。2)變配電所采用低壓電容自動補償屏集中補償功率因素以降低無功損耗。3)采用分類、分區計量措施,以計量促節能。. 4)采用節能型變、配電設備以降低變、配電損耗。四、暖通設備的節能 (1) 、

49、對能采用自然通風及自然排煙的房間及其它區域盡量采用自然排煙與自然通風。(2)、排煙兼排風機采用雙速風機,平時低速運行,失火時高速運行。(3)、通風機平時單位風量耗功率為小于或等于0.32w/(m3/h)。五、 環境保護措施8.1 給水支管的水流速度采用措施不超過1.0m/s ,并在直線管段設置脹縮振動傳遞。8.2 二次生活給水泵防噪隔振 1).泵組采用隔振基礎; 2).水泵進水管、出水管設置可曲撓橡膠接頭和彈性吊、支架,減少噪音及振動傳遞。 3).水泵出水管止回閥采用靜音式止回閥,減少噪音和防止水錘,水泵采用緩慢停車的方式停泵,減小水錘。 4 ). 本工程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防

50、止對城市污水管道造成淤塞。第十章智能化設計一、概述根據招標書的相關要求和居住建筑的建設需求,以提供一個安全、舒適、方便、實用、人性化的環境為目標,按照我國智能建筑行業的相關規范和標準,分析服務中心的業務和管理模式。量身定做出智能化系統總體構架及應用平臺。二、設計原則按照以下基本原則來考慮弱電系統的設計方案:先進性 - 系統的設計和產品選用在投入使用時應具有一定的技術先進性,但不盲目追求尚不成熟的新技術或不實用的新功能,以充分保護業戶的投資。可靠性 - 系統的設計應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在系統故障或事故造成中斷后,能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具備迅速恢復的功能。實施的可行性 - 以現有成熟

51、的產品為對象設計, 同時還考慮到周邊信息通信環境的現狀和技術的發展趨勢,使設計的方案現實可行。標準化、開放性 - 設計中采用的產品都盡可能是標準化、具有良好的開放性,并遵循國際上通行的通信協議。應用軟件盡量采用已商品化的通用軟件。可擴充性 - 系統設計中考慮到今后技術的發展和使用的需要,整個系統具有更新、 擴充和升級的發展空間。三、設計標準智能化子系統主要采用的設計標準如下:1、國家標準智能建筑設計標準 GBT503142006 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50311-2007 電子信息機房設計規范 GB50174-2008 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 GB 50348-2004 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52、工程設計規范 GB 50395-2007 公共廣播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GB50526-2010 廳堂擴聲系統設計規范 GB50371-2006 視頻顯示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GB 504648-2008 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GB501982011 有線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GB 50200-94 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 GB 50174-2008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 JCJ16-2008 民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0016-2006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 GB50116-98 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 GB50343-2012 四、設計規劃在門衛值班室設置安防控制室和消控

53、室共用,負責對整個建筑體系的整體調度及收集信息的任務。對于需要共享信息的系統,如消防報警系統、安全防范系統、公共廣播系統、建筑設備監控系. 統等采用共同的網絡通訊平臺通過建筑中央監控中心進行統一管理。網絡及語音通信系統、 有線電視系統等信息設施及應用系統,在負二層的設備機房進行統一管理。五、智能化系統設計內容1、綜合布線系統采用星形結構的六類非屏蔽線和多模光纖構成的布線系統2、計算機網絡系統計算機網絡分為有線網絡和無線網絡兩部分;無線網絡作為有線網絡的備份和擴充,共享有線網絡提供的包括互聯網接入在內的各種資源。3、信息引導及發布系統設置在各棟門廳的實時公眾信息牌顯示公告信息4、背景音樂及緊急廣播系統在公共區域設置背景音樂,可兼作應急廣播用5、視頻監控系統在主要出入口和重點區域設置攝像頭對人員活動及進出情況進行監視攝像,在監控室進行存儲和集中顯示6、機房工程網絡通訊機房和安防監控機房


注意事項

本文(住宅小區的建筑與方案設計說明(14頁).pdf)為本站會員(正***)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宁县| 蓝田县| 东莞市| 柏乡县| 泽普县| 徐州市| 高唐县| 翁牛特旗| 巴林左旗| 江都市| 田阳县| 韩城市| 涿州市| 双城市| 沂南县| 丹巴县| 边坝县| 班玛县| 阿克陶县| 徐水县| 颍上县| 南昌市| 博罗县| 电白县| 岳阳市| 茌平县| 运城市| 旅游| 彭水| 政和县| 闵行区| 任丘市| 新晃| 永德县| 古丈县| 闽侯县| 黎城县| 达日县| 温州市| 广平县| 稻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