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鳳巢大堂高支模專項施工方案(40頁).doc

  • 資源ID:430028       資源大小:441KB        全文頁數:40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積分: 25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鳳巢大堂高支模專項施工方案(40頁).doc

1、專項施工方案施工單位: 一、 編制依據為了保證本工程高大支模施工安全,根據建設部關于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及專家論證審查辦法的要求,按相關規定特編制本專項施工方案。方案編制主要依據如下:1、施工合同2、施工圖紙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4、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J300-2001)5、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 (JGJ33-2001)6、建筑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7、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二、高支模工程概況 該工程單位

2、工程大堂處模板支撐高度超過8m,或跨度超過18m,或集中線荷載超過20KN/m,高大模板支撐專項施工方案須經專家論證。鳳巢大堂:1/3軸D/G軸跨度15m,支模高度11.2m,梁截面300*800,250*800。本工程項目其余部位模板支撐參本專項施工方案。三、高支模設計方案1、模板及支撐架的材料選擇本工程模板支撐系統采用48*3.5鋼管及扣件、15厚膠合板、6080支承木方、梁板豎向支撐頂部可調支托、立桿基礎墊板等。2、模板支撐系統的設計方案(1)樓層施工時,高支模部位支撐體系同步一起搭設,但在具備拆除條件前不得隨意拆除,并與已澆筑結構可靠連接頂緊。(2)支撐立桿基礎應具有足夠的承載力。(3

3、)梁、板支撐立桿布置基本方案: 梁側模板主楞采用直徑48*3.5鋼管,次楞采用6080木方,面板采用15厚木膠合板;梁底縱向支撐采用6080木方,小橫桿采用48*3.5鋼管; 梁兩側立桿距梁側面距離均250mm,梁下均增加一根立桿支撐,兩側立桿及梁下立桿縱向間距分別為400、800mm; 現澆板模板支撐采用鋼管扣件支撐系統6080木方支承15厚木膠合板,48*3.5鋼管支承木方;板下支撐立桿縱橫間距900mm。梁、板豎向支撐頂部均采用可調支托。詳見附圖與計算書。(4)梁側模板均設置對拉螺栓,做法詳見設計圖。(5)水平拉桿布置鋼管支撐架水平拉桿步距為不超過1.5m,在每一步距處縱橫向應各設一道水

4、平拉桿。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處,沿縱橫水平方向應按縱下橫上的程序設掃地桿。本工程局部層高在820m之間,最頂步距兩水平拉桿中間加設一道水平拉桿。可調支托底部的立桿頂端沿縱橫向設置一道水平拉桿。(6)剪刀撐設置本工程高支模剪刀撐設置方案為:立桿支撐四周設豎向連續式剪刀撐,中部縱橫每隔10m設豎向連續式剪刀撐,其頂部、底部各設一道水平剪刀撐;每梁下增加的立桿設豎向連續式剪刀撐。(7)水平安全設施設置為保證施工安全,高支模部位按腳手架搭設要求每隔二步滿鋪竹笆,形成水平操作層,同時作防跌層。 四、 施工部署1、總體安排(1)先進行周邊5.6m層高結構層施工,支模架分2次搭設。(2)待周邊二層樓面

5、澆筑完成柱模拆除后,模板支撐掃地桿與已澆混凝土柱抱牢、頂緊。(3)大堂屋面施工時,高支模部位支撐體系與其它部位同步一起搭設。2、技術準備在施工前進行圖紙會審及完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這兩項工作,并組織施工人員認真學習施工圖紙、會審記錄、施工方案和施工規范等技術文件,做好三級安全技術交底工作,避免安全事故。3、做好各種物資的準備工作。 五、施工組織機構施工現場成立施工項目部,采用項目法組織施工,項目經理是施工第一責任人。 六、勞動力與施工機械需用量計劃 1、勞動力計劃序號工 種數量(人)備注1木工8模板加工、支設2架子工4測量3雜工4搬運 2、施工機械需用量計劃序號機具名稱單位數量用途1木工圓鋸5K

6、W臺1模板制作2木工壓刨8KW臺1模板制作3木工平刨6KW臺1模板制作4空壓機臺1清理七、 高支模安裝1、施工順序放出軸線及梁位置線,定好水平控制標高梁板頂架安裝在可調頂托上鋪設梁底主次龍骨梁底模及側模安裝在可調頂托上鋪設板底主次龍骨樓板模板安裝梁板鋼筋綁扎鋪設梁板混凝土澆筑混凝土保養,達到規范要求的拆模強度拆模申請經監理審批,同意拆模拆除梁、板模板,清理模板拆除水平拉桿、剪刀撐及立桿2、支撐架搭設支撐搭設前,工程技術負責人應按本施工方案要求向施工管理人員及工人班組進行詳細安全技術交底,并簽字確認。對鋼管、配件進行檢查和驗收,嚴禁使用不合格的鋼管及配件。對工作面進行清理干凈,不得有雜物。根據立

7、桿平面布置圖要求放線定位,先彈出鋼管立桿位置線,墊板、底座安放位置要準確,搭設時可采用逐排和通層搭設的方法,并應隨搭隨設掃地桿水平縱橫加固桿。立桿底座,在砼面墊支模架支撐墊塊。水平桿與立桿扣接牢固,縱橫掃地桿離地面高度不大于200mm。立桿支撐四周設豎向連續式剪刀撐,豎向連續式剪刀撐的頂部、中部及底部各設一道水平剪刀撐。腳手架立桿的垂直度控制,立桿的全部絕對偏差50mm,在腳手架高度段H內,立桿偏差的相對值小于H/600。水平桿及剪刀撐的接長應采用兩個扣件搭接,搭接長度不少于500,水平桿的搭接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在同步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的錯開距離大

8、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跨段的1/3。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立桿、可調托座應根據支撐高度設置,并不超出200 mm。立桿、水平桿及剪刀撐的布置應嚴格按要求布置。模板承重架應與已澆注的砼墻或柱作頂緊及拉結節點,增強整體穩定性。模板支架搭設完成后,必須先自檢,再通知公司相關主管部門檢查合格后,經過監理驗收通過后,方可投入使用。3、模板安裝梁底、梁側模采用15mm膠合板,梁底平板模鋪設在縱向木方支撐上,縱向支撐擱置在橫向

9、鋼管上。樓板模采用15mm膠合板,6080木方支承膠合板,48*3.5鋼管支承木方。(1)梁模板的安裝1)先在柱上彈出軸線、梁位置線和水平控制標高線,按設計標高調整扣件式腳手架可調頂托的標高,將其調至預定的高度,然后在可調頂托的托板上安放木方。固定木方后在其上安裝梁底龍骨。龍骨安裝完成后,用膠合板安裝梁底模板,并拉線找平。對跨度不小于4 m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應按設計要求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跨度的1L/10003L/1000。主、次梁交接時,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梁底模安裝后,再安裝側模、壓腳板及斜撐。2)為了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撓、梁側模爆模、局部模板嵌

10、入柱梁間,拆除困難的現象,可采取如下措施:a、支模應遵守側模包底模的原則,梁模與柱模連接處,下料尺寸一般應略為縮短。b、梁側模必須有壓腳板、斜撐,拉線通直將梁側模釘固。c、砼澆筑前,模板應充分用水澆透。砼澆筑時,不得采用使支撐系統產生偏心荷載的砼澆筑順序,泵送砼時,應隨澆隨搗隨平整,砼不得堆積在泵送管路出口處。(2)樓面模板的安裝首先通線,然后調整可調頂托的標高,將其調到預定的高度,在可調頂托托板上架設主龍骨,主龍骨固定后架設橫楞,然后在橫楞上安裝膠合板模板。鋪膠合板時,可從四周鋪起,在中間收口。4、滿堂支撐架搭設及使用要求因本工程支撐架局部高度超過8m,屬高大支撐,搭設及拆除過程必須管理人員

11、全程監控,操作人員必須是熟練木工工種。架子搭設嚴格按照技術交底及方案進行。支撐體系搭設完畢必須經驗收并確定搭設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搭設應嚴格按尺寸要求搭設,立桿和水平桿接頭均應錯開在不同的框格層中設置;確保立桿的垂直偏差和橫桿的水平偏差小于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的規定;斜桿、剪刀撐應盡量與立桿連接,節點構造符合規范規定;確保每個扣件的擰緊扭力矩都控制在4065N.M。支撐架搭設完畢、遇有超過六級大風與大雨過后或停用超過一個月,必須組織檢查及驗收。澆筑混凝土時從梁板中部向四周擴展的方式澆筑;嚴格控制施工荷載不超過設計荷載,支頂模和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派專人

12、對施工荷載進行監控;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澆筑開始后派專業架子工檢查支架及支撐情況,發現有下沉、松動和變形情況,及時解決。5、支撐架搭設的技術要求、允許偏差與檢查方法如下表:序號項目技術要求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 與工具1基 礎表面堅實平整觀察2立桿垂直度5吊線檢查3 間距步距20鋼尺檢查縱距50橫距204縱向水平桿高差一根桿兩端20水平尺檢查同跨內縱向水平桿高差105主節點處各扣件中心點相互距離a150mm鋼尺檢查6同步立桿上兩個相隔對接扣件的高差a500mm鋼尺檢查7立桿上對接扣件至主節點的距離a跨長/3鋼尺檢查8扣件螺栓擰緊扭距4065N.M扭力扳手9剪刀撐斜桿與地面傾角4560角尺6、

13、驗收高大支模安裝完畢后,施工項目部自檢驗收合格后,通知公司質量安全部、總工室等相關部門進行驗收,并報監理單位、質監站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才能邦扎鋼筋、澆筑混凝土。八、高大支模的拆除1、支頂、模板的拆除拆除順序:梁下頂托梁底木方梁底模板板上頂托板底鋼管木方板底模板縱橫水平拉桿剪刀撐支撐立柱下托座墊木。支撐系統的水平縱橫桿、剪力撐等不得隨意拆除。拆除每層支撐及模板前,應將該層同條件養護的混凝土試件送實驗室檢測,當試塊達到規范要求的拆模強度后,并呈報監理公司經監理工程師同意辦理書面手續并確認不再需要時,方可拆除。規范要求的砼拆摸強度要求一覽表結構類型結構跨度設計強度標準值百分率()梁、拱、殼8m75

14、8m100板2m502m、8m758m100懸臂結構100側模拆除時的混凝土應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傷。拆除6m高度以上梁、柱、墻模板時,應搭設腳手架或操作平臺,設防護欄桿。拆除時逐塊拆卸,不得成片松動、撬落或拉倒。拆除平臺、樓板的底模時,應設臨時支撐,防止大片模板墜落。拆立柱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待拆范圍以外安全地區拉拆,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傷人。嚴禁站在懸臂結構上面敲拆底模。嚴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嚴格控制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順序。拆除腳手架支撐前,應清除高大支模支撐上存留的零星物件等雜物。拆除腳手架支撐時,應設置警戒區和警戒標志,并由專職人員負責警戒。拆除模板和支頂時,先將腳手架可調頂托松

15、下,用鋼釬撬動模板,使模板卸下,取下模板和木方,然后拆除水平拉桿、剪刀撐及腳手架。模板拆除后,要清理模板面,涂刷脫模劑。腳手架支撐的拆除應在統一指揮下,按后裝先拆、先裝后拆的順序及下列安全作業的要求運行:腳手架支撐的拆除應從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層地進行;同一層的構配件和加固件應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順序進行。通長水平桿,必須在腳手架支撐拆卸到相關的鋼管時方可拆除。工人必須站在臨時設置的腳手板上進行拆卸作業,并按規定使用安全防護用品。拆除工作中,嚴禁使用榔頭等硬物擊打、撬挖,拆下的連接棒應放入袋內,交叉支撐應先傳遞至地面并放室內堆存。拆卸連接部件時,應先將鎖座上的鎖板與卡鉤上的鎖片旋轉至開

16、啟位置,然后開始拆除,不得硬拉,嚴禁敲擊。2、模板的清理維修、存放(1)模板清理維修拆除后的模板運至后臺進行清理維修,將模板表面清理干凈,板邊刷封邊漆,堵螺栓孔,要求板面平整干凈,嚴重破損的予以更換。(2)模板的堆放現場拆下的模板不要碼放,須修整的及時運至后臺。清理好的模板所放地點要高出周圍地面150mm,防止下雨時受潮。(3)模板拆除成品保護要求:1)拆模時不得用大錘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損傷混凝土表面和楞角。2)堅持每次使用后清理板面。3)按樓板部位層層復安,減少損耗。4)材料應按編號分類堆放。5)對已完成的混凝土樓面應加以保護,工人不得將材料用力拋擲向樓面。九、監測措施(1)班組日常進行安

17、全檢查,項目部每周進行安全檢查,分公司每月進行安全檢查,所有安全檢查記錄必須形成書面材料。(2)高大支模日常檢查,巡查重點部位:1)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件、支撐、剪刀撐等構件是否符合要求。2)場地是否積水,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3)連接扣件是否松動。4)架體是否有不均勻的沉降、垂直度。5)施工過程中是否有超載現象。6)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規范要求。7)支架與桿件是否有變形的現象。(3)支架在承受六級大風或大暴雨后必須進行全面檢查。(4)監測項目及監測點布設支架監測項目:立桿垂直變形、支架整體水平位移、支架沉降(本工程支架支撐在樓板上,不設此項)。(5)監測頻率在澆筑砼過程中應實施實時監

18、測,一般監測頻率不宜超過 2030分鐘一次。在砼初凝前后及砼終凝前后也應實施實時監測,監測時間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監測時間應控制在高大支模使用時間至砼終凝。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高大支模搭設允許偏差及監測變形預警值序號項目搭設允許偏差變形預警值檢查工具1立桿鋼管彎曲3mL4.3m4.3mL6m12mm20mm/2水平桿、斜桿的鋼管彎曲L6m30mm/3立桿垂直度全高絕對偏差50mm10mm經緯儀及鋼板尺4立桿腳手架高度H內相對值H/60010mm吊線和卷尺5支架沉降觀測10mm8mm水準儀6支架水平位移/10mm經緯儀及鋼板尺(6)當監測數據超過上表預警值時必須立即停止澆筑砼,疏散人員,并進

19、行加固處理。十、針對混凝土澆筑制定的措施1、施工部署本工程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現場布置混凝土輸送泵,混凝土從低處向高處分層澆搗,采用一次澆筑成形,各專業負責人及施工員、質安員跟班作業,負責檢查督促,同時做好各方協調工作。2、施工方法(1)準備工作1)鋼筋的隱蔽檢查工作已經完成,并已核實預埋件、線管、孔洞的位置、數量固定情況無誤。2)模板的預檢工作已經完成,模板標高、位置、尺寸準確符合設計要求,支架穩定,支撐和模板固定可靠,模板拼縫嚴密,符合規范要求。3)由商品混凝土攪拌站試驗室確定配合比及外加劑用量。4)混凝土澆筑前組織施工人員進行方案的學習,由技術部門講述施工方案,對重點部位單獨交底,設專人

20、負責,做到人人心中有數。5)澆筑混凝土用架子、走道及工作平臺,安全穩固,能夠滿足澆筑要求。6)混凝土澆筑前,仔細清理泵管內殘留物,確保泵管暢通,仔細檢查井字架加固情況。(2)混凝土澆筑和振搗一般要求:混凝土澆筑采用地泵由低處向高處澆搗。1)本工程砼一次澆筑完畢,每一條梁砼應連續澆筑。如必須間歇,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并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將上層混凝土洗筑完畢。2)澆筑混凝土時設專人看模,經常觀察模板、支架、鋼筋、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情況,當發生變形移位時立即停止澆筑,并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3)使用30或50插入式振搗棒要快插慢拔,插點呈梅花形布置,按順序進行,不得遺漏。移動間距不大于振

21、搗棒作用半徑的15倍(50棒應為525cm,取50;30棒應為405cm,取40),振搗上一層時插入下一層混凝土5cm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振搗時間以混凝土表面出現浮漿及不出現氣泡、下沉為宜。4)梁分層(厚度為400mm)澆筑,當達到板底位置時即與板的混凝土一起澆筑,隨著階梯形的不斷延展,則可連續向前推進,傾倒混凝土方向與澆筑方向相反。當澆注至梁截面的3/4高時,應加強對支頂變形的監控。5)梁側及梁底部位要用30或50插入式振搗棒振搗密實,振搗時不得觸動鋼筋和預埋件。梁、柱節點鋼筋較密時要用小直徑振搗棒振搗,并加密振點。澆筑板的混凝土虛鋪厚度要略大于板厚,振搗完畢后用1.54m刮尺刮平。6)砼澆

22、注應垂直于主粱,再向兩邊澆搗,或垂直于主粱由粱的任一端向中部同時澆搗。嚴禁從垂直主粱一端向另一端澆搗的方式施工。7)泵送砼應隨澆、隨搗、隨平整,砼不得堆積在泵管口附近。(3)試塊制作:在現場制作試塊應以600同條件養護為主,同時還要制作28d標準養護及拆模試壓試塊。同條件試塊置于現場帶篦加鎖鐵籠中做好標識同條件養護。十一、模板工程質量保證措施1、質量控制程序班組內實行 “三檢制”,合格后報分包工長檢驗,再依次報項目木工工長、質量員進行核定,并按國標及廣東省地方性標準填寫預檢記錄表格、檢驗批表格和報驗單,并向監理報驗。每個環節檢查出質量問題,視性質、輕重等查處上一環節責任,并由上一環節負責人負責

23、改正問題。2、模板工程應符合下列規定(1)模板及其支架須符合選材和材質的有關要求,同時還須符合下如規定:保證工程結構和構件各部分形狀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確。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剛度和穩定性,并不致發生不允許的下沉和變形。構造簡單、裝拆方便,便于后繼工序的施工。模板內側要平整,接縫嚴密,接縫不應漏漿。模板的設計、制作和施工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的相應規定。配制木模板尺寸時,要考慮模板拼裝接合的需要,適當加長或縮短某一部位長度。模板應構造簡單,裝拆方便,并便于鋼筋的綁扎與安裝和混凝土的澆筑及養護等工藝要求。(2)模板安裝須符合下如規定:模板安裝前應對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模板應按設計

24、要求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當跨度等于或大于4m時,起拱高度宜為全路長度的1100031000。采取分層分段支模的方法,安裝上層模板及其支架應滿足下列要求:下層樓板應具有承受上層荷載的承載能力或加設支架支撐;上層支架的立柱應對準下層支架的立柱,并鋪設墊板;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和預留孔洞均不得遺漏,安裝必須牢固,位置準確;注意控制模板安裝的偏差。模板工程完成后要按照設計圖紙要求檢查軸線位置、相鄰標高關系、幾何尺寸、形狀、垂直度等,并仔細檢查各構件是否牢固,經質安員、技術員復核合格后方能澆筑混凝土。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派專人經常檢查。如發現變形、松動等現象,應及時修整牢固。模板安裝和預埋件、預留孔

25、洞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必須符合有關規定。模板及其支架必須保證工程結構和構件各部分形狀尺寸和相互位置正確。(3)模板支撐組裝完畢后應進行下列各項內容的驗收檢查,并必須符合本方案設計要求及規范要求:1)腳手架設置情況是否按本方案搭設;2)縱橫桿、掃地桿及斜撐等配置情況;3)底座、托頂螺旋桿伸出長度;4)限位銷等扣件牢固情況;5)墊木情況。(4)本工藝應具備以下主要質量記錄:模板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模板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拆模申請報告。3、成品保護措施綁扎鋼筋時禁止碰動預埋件及洞口模板。不得在配好的模板上隨意踐踏、重物沖擊;木背楞分類堆放,不得隨意切斷或鋸、割。不準在模板上任意拖拉鋼筋。在支好的頂

26、板上焊接鋼筋(固定線盒)時,必須在模板上加墊鐵皮或其它阻燃材料,以及在頂板上進行預埋管打彎走線時不得直接以模板為支點,須用木方作墊進行。模板上的脫模劑晾干后才可吊運。拆模時,對各部位模板要輕拿輕放,注意鋼管或撬棍,不要劃傷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要使用錘子或其他工具劇烈敲打模板面。用塔吊吊裝模板靠近柱時,要緩慢移動位置,避免模板撞擊砼柱。拆除模板按標識吊運到模板堆放場地,由模板保養人員及時對模板進行清理、修正、刷脫模劑,標識不清的模板應重新標識;作到精心保養,以延長使用期限。十二、安全與文明施工措施1、預防坍塌事故的安全技術措施(1)模板作業前,按設計單位要求,根據施工工藝、作業條件及周邊環境編制

27、施工方案,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批簽字,項目經理組織有關部門驗收,經驗收合格后簽字后,方可作業。(2)模板支撐采用鋼支撐材料作支柱。支撐立柱基礎應牢固,并按設計計算嚴格控制模板支撐系統的沉降量。支撐立柱基礎為泥土地面時,應要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對地面平整夯實,并加設滿足支撐承載力要求的墊板后,方可用以支撐立柱。斜支撐和立柱應牢固拉接,形成整體。(3)模板作業時,指定專人指揮、監護,出現位移、開裂及滲漏時,必須立即停止施工,將作業人員撤離作業現場,待險情排除后,方可作業。(4)板面堆放模板時,嚴格控制數量、重量,防止超載。(5)裝釘樓面模板,在下班時對已鋪好而來不及釘牢的定型模板或散板等拿起堆放穩妥,

28、以防事故發生。(6)拆模間歇時,應將已活動的模板、拉桿、支撐等固定牢固,嚴防突然掉落、倒塌傷人。2預防高空墜落事故的安全技術措施(1)對從事高處作業人員要堅持開展經常性安全宣傳教育和安全技術培訓,使其認識掌握高處墜落事故規律和事故危害,牢固樹立安全思想和具有預防、控制事故能力,并要做到嚴格執行安全法規,當發現自身或他人有違章作業的異常行為,或發現與高處作業相關的物體和防護措施有異常狀態時,要及時加以改變使之達到安全要求,從而為預防、控制高處墜落事故發生。(2)高處作業人員的身體條件要符合安全要求。如,不準患有高血壓病、心臟病、貧血、癲癇病等不適合高處作業的人員,從事高處作業;對疲勞過度、精神不

29、振和思想情緒低落人員要停止高處作業;嚴禁酒后從事高處作業。(3)高處作業人員的個人著裝要符合安全要求。如,根據實際需要配備安全帽、安全帶和有關勞動保護用品;不準穿高跟鞋、拖鞋或赤腳作業;如果是懸空高處作業要穿軟底防滑鞋。不準攀爬腳手架或乘運料井字架吊籃上下,也不準從高處跳上跳下。(4)要按規定要求支搭各種腳手架。腳手板要鋪嚴,板頭、排木要綁牢,不準留探頭板。(5)要按規定要求設置安全網,凡4m以上建筑施工工程,在建筑的首層要設一道36m寬的安全網。施工層采用立網做防護時,應保證立網高出建筑物1m以上,而且立網要搭接嚴密。并要保證規格質量,使用安全可靠。嚴禁在高空將材料或工具隨處拋擲。(6)要切

30、實做好洞口處的安全防護。(7)在操作面下1.5m處拉設白色兜底粗網或者鋪密竹。(8)使用高凳和梯子時,單梯只許上1人操作,支設角度以6070為宜,梯子下腳要采取防滑措施,支設人字梯時,兩梯夾角應保持40,同時兩梯要牢固,移動梯子時梯子上不準站人。使用高凳時,單凳只準站1人,雙凳支開后,兩凳間距不得超過3m。如使用較高的梯子和高凳時,還應根據需要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9)在沒有可靠的防護設施時,高處作業必須系安全帶,否則不準在高處作業。同時安全帶的質量必須達到以使用安全要求,并要做到高掛低用。(10)登高作業前,必須檢查腳踏物是否安全可靠,如腳踏物是否有承重能力;木電桿的根部是否腐爛。(11)不

31、準在六級強風或大雨、雪、霧天氣從事露天高處作業。另外,還必須做好高處作業過程中的安全檢查,如發現人的異常行為、物的異常狀態,要及時加以排除,使之達到安全要求,從而控制高處墜落事故發生。3、文明施工措施所有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遵守安全文明施工的有關規定,嚴格按照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并必須于施工前對施工班組進行入場三級教育,經考核合格后,方準許進場施工。支模過程中應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如遇中途停歇,應將就位的支頂、模板聯結穩固,不得空架浮擱。安裝模板時應搭設工作平臺,并于其下1.5m處拉設兜底網。拆模間歇時應將松開的部件和模板運走,防止墜下傷人。拆模時應搭設腳手架。拆樓層外邊的模板時應設腳

32、手架或在拆除層的下邊支挑安全網,防止高空墜落和防止模板向外倒跌。平模存放時,必須滿足地區條件所要求的自穩角。兩塊模板應采用板面對板面的存放方法,長期存放應將模板聯成整體。對沒有支撐或自穩角不足的大模板,應存放在專用的堆放架上,或者平臥堆放,嚴禁靠放到其他模板或構件上,以防下腳滑移傾翻傷人。十三、應急救援預案在高大支模區域內施工極可能發生高空墜落、模板坍塌、物體打擊等重大傷亡事故。本預案針對梁板高大支模施工可能發生的高空墜落、模板坍塌、物體打擊觸電、火災等緊急情況的應急準備和響應。火警:119 公安:110 醫療:120 交通:1221應急救援機構項目部成立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

33、均由項目主要負責人擔任,成員由項目部各部門主管領導及安全員等人員組成,公司本部設置相應的應急救援指揮部。應急救援小組組長:曾強 副組長:冉正湘 組員 : 邱雨 文麗君 周士坤 姓 名電話號碼姓 名電話號碼姓 名電話號碼2應急救援機構職責負責制定事故預防工作相關部門人員的應急救援工作職責。負責突發事故的預防措施和各類應急救援實施的準備工作,統一對人員,材料物資等資源的調配。進行有針對性的應急救援應變演習,有計劃區分任務,明確責任。當發生緊急情況時,立即報告公司相關主管部門并及時采取救援工作,盡快控制險情蔓延,必要時,報告當地部門,取得政府部門的幫助。3、應急救援工作程序當事故發生時小組成員立即向

34、組長匯報,由組長立即上報公司,必要時,匯報當地有關部門,以取得政府部門的幫助。由應急救援小組組織項目部全體員工投入事故應急救援搶險工作中,盡快控制險情蔓延,并配合、協助事故的處理調查工作。事故發生時,組長不在現場時,由在現場的其他組員作為臨時負責人指揮安排。事故發生時,應急救援小組立即組織營救受害人員,組織撤離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護危害區域內的其他人員。搶救受害人是應急救援的首要任務,在應急救援行動中,快速、有序、 有效地實施現場急救與安全轉送傷員降低傷亡率,減少事故的損失。事故發生后迅速控制危險源,對事故造成的危害進行監測、測定事故危害區域、危害性質及危害程度。做好現場清潔,消除危害后果。查清

35、事故原因,查明人員傷亡情況,協助上級部門對事故調查項目部指定專人負責事故的收集、統計、審核和上報工作,并嚴格遵守事故報告的真實性和時效性。4、應急救援裝備應急救援裝備包括值班電話、報警電話、無線對講機、滅火器材、消防專用水管、消防水池、防毒面具、應急藥箱、擔架、抽水機及切割機等。5、應急救緩藥品(1)外用藥品:雙氧水、雷佛奴爾水、紅藥水、碘酒、消毒的棉簽、藥棉、紗布、膠布、繃帶、創可貼、跌打萬花油、眼水、眼膏、磺胺結晶、燙火膏、清涼油或驅風油、三角巾、急救包。(2)服藥品:人丹、十滴水、保濟丸或藿香正氣丸、一般退燒藥品。6應急救援措施(1)物體打擊急救措施當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搶救的重點放在對

36、顱腦損傷、胸部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 1)發生物體打擊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脫離危險現場,以免再發生損傷。 2)在移動昏迷的顱腦損傷傷員時,應保持頭、頸、胸在一直線上,不能任意旋曲。若伴頸椎骨折,更應避免頭頸的擺動,以防引起頸部血管神經及脊髓的附加損傷。3)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受傷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4)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人,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

37、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5)防止傷口污染。在現場,相對清潔的傷口,可用浸有雙氧水的敷料包扎;污染較重的傷口,可簡單清除傷口表面異物,剪除傷口周圍的毛發,但切勿拔出創口內的毛發及異物、凝血塊或碎骨片等,再用浸有雙氧水或抗生素的敷料覆蓋包扎創口。6)在運送傷員到醫院就醫時,昏迷傷員應側臥位或仰臥偏頭,以防止嘔吐后誤吸。對煩燥不安者可因地置宜地予以手足約束,以防傷及開放傷口。脊柱有骨折者應用硬板擔架運送,勿使脊柱扭曲,以防途中顛簸使脊柱骨折或脫位加重,造成或加重脊髓損傷

38、。(2)高空墜落急救措施當發生高處墜落事故后,搶救的重點放在對休克、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1)發生高處墜落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去除傷員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在搬運和轉送過程中,頸部和軀干不能前屈或扭轉,而應使脊柱伸直,絕對禁止一個抬肩一個抬腿的搬法,以免發生或加重截癱。2)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人,發生

39、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3)頜面部傷員首先應保持呼吸道暢通,摘除義齒,清除移位的組織碎片、血凝塊、口腔分泌物等,同時松解傷員的頸、胸部鈕扣。若舌已后墜或口腔內異物無法清除時,可用12號粗針穿刺環甲膜,維持呼吸,盡可能早作氣管切開。4)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

40、。5)發現傷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動傷者。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把受傷位置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為原則,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片等。6)復合傷要求平仰臥位,保持呼吸道暢通,解開衣領扣。7)周圍血管傷,壓迫傷部以上動脈干至骨骼。直接在傷口上放置厚敷料,繃帶加壓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響肢體血循環為宜,常有效。當上述方法無效時可慎用止血帶,原則上盡量縮短使用時間,一般以不超過1h為宜,做好標記,注明上止血帶時間。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是:創傷局部妥善包扎,但對疑顱底骨折和腦脊

41、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導致顱內感染。a一般傷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0.9Nacl溶液)沖洗傷口,涂上紅汞,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b加壓包扎止血法:用紗布、棉花等做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加包扎,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c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以上12處(靠近心臟位置),下肢出血結扎在大腿上13處(靠近心臟位置)。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墊。每隔25-4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min。動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時把傷者送往鄰近醫院搶救,運送途中應盡量減少顛簸。同時,密切注意傷者的呼吸

42、、脈搏、血壓及傷口的情況。(3)坍塌事故急救措施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負責應急搶救工作的統一領導和組織實施,指揮現場搶險隊伍,迅速組建、調集搶險及救護隊伍。2)發現事故預兆后,立即停止作業,迅速組織人員撤離作業場所。應急救援組應根據情況迅速制定有效的搶救、搶險措施后,以最快的速度實施搶險。同時要密切監測事故周圍建筑、道路、地下水等的發展情況,以便根據情況調整和實施新的搶救措施,并迅速疏散影響范圍內的所有人員。3)分析事故坍塌的影響范圍,迅速組織疏散無關人員撤離事故現場,并組織人員建立警戒區域,不讓無關人員進入事故影響范圍。4)當發生坍塌事故后,最早發現者或目擊者應立即大聲呼救,并根據情況可立即采

43、取正確方法施救,向項目部有關人員報告或報警。5)項目部應急小組應迅速判斷事故發展狀態和現場情況,采取正確方法施救,判斷清楚被掩埋人員位置后,立即組織人員全力挖掘。6)在救護過程中要防止二次坍塌傷人,擴大傷害范圍,必要時要先對危險的地方采取一定的防護措施。7)急救人員按照有關救護知識,立即搶救出來的傷員,在等待醫生救治或送往醫院搶救過程中,不要停止和放棄施救,如采用人工呼吸,清洗包扎或輸氧急救等。8)當現場不具備搶救條件時,應立即向社會求救。(4)觸電事故急救措施1)當事故發生后現場有關人員首先要盡快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并應防止觸電者二次觸電或搶救者觸電。2)隔離電源方法:斷開電源開頭;使用絕緣物

44、(如干燥的竹枝、木枝)隔離或挑開電源或帶電體;用導電體使電源接地或短路,迫使漏電保護器和短路保護器跳閘而斷開電路。3)搶救方法:口對口、口對鼻人工呼吸法:(停止呼吸者)A、使觸電者頭部盡量后仰,鼻孔朝天。解開領口和衣服,仰臥在比較堅實(如木板、干燥的泥地等)的地方。B、一只手捏緊鼻孔,另一只手掰開嘴巴(如果掰不開嘴巴,可用口對鼻人工呼吸法貼鼻吹氣)。C、深吸氣后,緊貼嘴巴或鼻孔吹氣,一般吹二秒,放松三秒。D、救護人換氣時放松觸電者的嘴和鼻,讓其自然呼吸。胸外心臟擠壓法(心臟跳動停止者)A、解開觸電者的衣服,讓其仰臥在地上或硬板上。B、救護人員騎跪在其腰部兩側,兩手相送,手掌根部放在心口稍高一點

45、的地方,即放在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處。C、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擠壓,壓出心臟里面的血液。對成人應壓陷3-4cm,以每分鐘擠壓60次為宜D、擠壓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讓其胸部自動復原,血又充滿心臟,放松時掌根不必完全離開胸膛。如果觸電者心臟停止跳動和呼吸都停止了,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擠壓法要同時交替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法要堅持不斷,切不可輕率中止。如果觸電者身上出現身體僵冷或尸斑,經醫生作出無法救治的診斷后方可停止搶救。(5)火災事故急救措施1)事故發生后,最早發現者應迅速向事故現場負責人報告,并迅速切斷事故現場的電源。2)事故現場負責人接到報告后,一邊組織現場人員撲救,盡力控制火勢漫延,

46、疏散人員,爆炸事故應迅速朝壓力容器噴水,并轉移臨近的易燃易爆物品到安全地方;一邊向當地公安消防部門報警,同時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3)發生火災時,如有人員被火圍困,要立即組織力量搶救,應堅持救人第一,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則,救人是火場上的首要任務。火場尋人方法:主要有大聲呼喚和深入內部尋找兩種。進入火場救人,要選擇最近、最安全的通道,如通道被堵塞可迅速破拆門窗或墻壁;遇有火場煙霧較濃、視線不清時,可以爬行前進,并采取呼喊、查看、細聽、觸摸等方法尋找被困人員。深入火場尋人,要注意在出入口通道、走廊、門窗邊、床上床下、墻角、櫥柜、桌下等容易掩蔽的地方發現人員。救人時應注意安全,進入火場要帶手電和繩

47、子。火場煙霧彌漫,沒有防毒面具,可用濕毛巾捂嘴,防止中毒。可用棉被、毯子浸水后蓋在身上,防止灼傷。火場救人方法:應根據火勢對人的威脅程度和被救者的狀態來確定。對神志清醒的人員,可指定通道,引導他們自行脫離險區;對在煙霧中迷失方向的人員,可指派專人護送出險區;對傷殘人員或不能行走的老人、兒童,要把他們背、抱或抬出火場。當搶救的正常通道被隔斷時,應利用安全繩、梯等將人救出。4)火場疏散物資是減少火災損失,控制火勢,防止蔓延的有效方法。首先要及時疏散受火災威脅的易燃易爆物品及壓縮氣體鋼瓶等,對不能移動的上述物品,要集中一部分水槍均勻地冷卻其外壁,降低其溫度;其次要疏散重要文件、資料和貴重設備及物品等

48、,并把疏散出來的物資集中存放到安全地點,指定專人看管,防止丟失,被竊或壞人乘機破壞。人員、物質疏散后應在指定地點集中清點,并查明有關情況,及時向指揮部報告。十四、梁模板計算書計算依據: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302011 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 4、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5、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 (1)工程屬性新澆混凝土梁名稱KL1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300800模板支架高度H(m)11.2模板支架橫向長度B(m)20模板支架縱向長度L(m

49、)30梁側樓板厚度(mm)120 (2) 荷載設計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標準值G1k(kN/m2)面板0.1面板及小梁0.3樓板模板0.5模板及其支架0.75新澆筑混凝土自重標準值G2k(kN/m3)24混凝土梁鋼筋自重標準值G3k(kN/m3)1.5混凝土板鋼筋自重標準值G3k(kN/m3)1.1當計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結構構件時Q1k(kN/m2)1對水平面模板取值Q2k(kN/m2)2模板支拆環境是否考慮風荷載否 (3)模板體系設計新澆混凝土梁支撐方式梁兩側有板,梁底小梁平行梁跨方向梁跨度方向立柱間距la(mm)900梁兩側立柱橫向間距lb(mm)900步距h(mm)1800新澆混凝土樓板立柱

50、間距la(mm)、lb(mm)900、900混凝土梁距梁兩側立柱中的位置居中梁左側立柱距梁中心線距離(mm)450梁底增加立柱根數1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按梁兩側立柱間距均分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左側立柱距離(mm)450梁底支撐小梁最大懸挑長度(mm)300梁底支撐小梁根數3梁底支撐小梁間距150每縱距內附加梁底支撐主梁根數1結構表面的要求結構表面隱蔽模板及支架計算依據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設計簡圖如下:平面圖立面圖 (4)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t(mm)15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面板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5面板彈性模量E(N/m

51、m2)5400 取單位寬度b=1000mm,按二等跨連續梁計算: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q10.9max1.2(G1k+(G2k+G3k)h)+1.4Q2k,1.35(G1k+(G2k+G3k)h)+1.4cQ2kb=0.9max1.2(0.1+(24+1.5)0.8)+1.42,1.35(0.1+(24+1.5)0.8)+1.40.72126.671kN/m q1靜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0.8124.908kN/m q1活0.91.40.7Q

52、2kb0.91.40.7211.764kN/m q21(G1k+(G2k+G3k)h)b1(0.1+(24+1.5)0.8)120.5kN/m 計算簡圖如下: 1、強度驗算 Mmax0.125q1L20.12526.6710.1520.075kNm Mmax/W0.075106/375002N/mm2f15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max0.521q2L4/(100EI)=0.52120.51504/(1005400281250)0.036mmL/250150/2500.6mm 滿足要求! 3、支座反力計算 設計值(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1=R3=0.375q1靜L+0.437q1

53、活L=0.37524.9080.15+0.4371.7640.151.517kN R2=1.25q1L=1.2526.6710.155.001kN 標準值(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1=R3=0.375q2L=0.37520.50.151.153kN R2=1.25q2L=1.2520.50.153.844kN (5)小梁驗算小梁類型方木小梁截面類型(mm)6080小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1.44小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232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64小梁彈性模量E(N/mm2)7040小梁截面慣性矩I(cm4)256小梁計算方式簡支梁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梁底面板傳遞

54、給左邊小梁線荷載:q1左R1/b=1.517/11.517kN/m 梁底面板傳遞給中間小梁最大線荷載:q1中MaxR2/b = Max5.001/1= 5.001kN/m 梁底面板傳遞給右邊小梁線荷載:q1右R3/b=1.517/11.517kN/m 小梁自重:q20.91.35(0.3-0.1)0.3/2 =0.036kN/m 梁左側模板傳遞給左邊小梁荷載q3左0.91.350.5(0.8-0.12)=0.413kN/m 梁右側模板傳遞給右邊小梁荷載q3右0.91.350.5(0.8-0.12)=0.413kN/m 梁左側樓板傳遞給左邊小梁荷載q4左0.9Max1.2(0.5+(24+1.1

55、)0.12)+1.42,1.35(0.5+(24+1.1)0.12)+1.40.72(0.45-0.3/2)/21=0.947kN/m 梁右側樓板傳遞給右邊小梁荷載q4右0.9Max1.2(0.5+(24+1.1)0.12)+1.42,1.35(0.5+(24+1.1)0.12)+1.40.72(0.9-0.45)-0.3/2)/21=0.947kN/m 左側小梁荷載q左q1左+q2+q3左+q4左 =1.517+0.036+0.413+0.947=2.913kN/m 中間小梁荷載q中= q1中+ q2=5.001+0.036=5.037kN/m 右側小梁荷載q右q1右+q2+q3右+q4右

56、=1.517+0.036+0.413+0.947=2.913kN/m 小梁最大荷載q=Maxq左,q中,q右=Max2.913,5.037,2.913=5.037kN/m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梁底面板傳遞給左邊小梁線荷載:q1左R1/b=1.153/11.153kN/m 梁底面板傳遞給中間小梁最大線荷載:q1中MaxR2/b = Max3.844/1= 3.844kN/m 梁底面板傳遞給右邊小梁線荷載:q1右R3/b=1.153/11.153kN/m 小梁自重:q21(0.3-0.1)0.3/2 =0.03kN/m 梁左側模板傳遞給左邊小梁荷載q3左10.5(0.8-0.12)=0.34kN/

57、m 梁右側模板傳遞給右邊小梁荷載q3右10.5(0.8-0.12)=0.34kN/m 梁左側樓板傳遞給左邊小梁荷載q4左1(0.5+(24+1.1)0.12)(0.45-0.3/2)/21=0.527kN/m 梁右側樓板傳遞給右邊小梁荷載q4右1(0.5+(24+1.1)0.12)(0.9-0.45)-0.3/2)/21=0.527kN/m 左側小梁荷載q左q1左+q2+q3左+q4左=1.153+0.03+0.34+0.527=2.05kN/m 中間小梁荷載q中= q1中+ q2=3.844+0.03=3.874kN/m 右側小梁荷載q右q1右+q2+q3右+q4右 =1.153+0.03+

58、0.34+0.527=2.05kN/m 小梁最大荷載q=Maxq左,q中,q右=Max2.05,3.874,2.05=3.874kN/m 為簡化計算,按簡支梁和懸臂梁分別計算,如下圖: 1、抗彎驗算 Mmaxmax0.125ql12,0.5ql22max0.1255.0370.452,0.55.0370.320.227kNm =Mmax/W=0.227106/64000=3.542N/mm2f=11.44N/mm2 滿足要求! 2、抗剪驗算 Vmaxmax0.5ql1,ql2max0.55.0370.45,5.0370.31.511kN max=3Vmax/(2bh0)=31.5111000/

59、(26080)0.472N/mm2=1.232N/mm2 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15ql14/(384EI)53.8744504/(3847040256104)0.115mml1/250450/2501.8mm 2ql24/(8EI)3.8743004/(87040256104)0.218mm2l2/2502300/2502.4mm 滿足要求! 4、支座反力計算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Rmax=qL1,0.5qL1+qL2=max5.0370.45,0.55.0370.45+5.0370.3=2.644kN 同理可得: 梁底支撐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為R1=1.529kN,R2=2.644k

60、N,R3=1.529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Rmax=qL1,0.5qL1+qL2=max3.8740.45,0.53.8740.45+3.8740.3=2.034kN 同理可得: 梁底支撐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為R1=1.076kN,R2=2.034kN,R3=1.076kN (6)主梁驗算主梁類型鋼管主梁截面類型(mm)48.33.6主梁計算截面類型(mm)483.5主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主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25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5.08主梁彈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截面慣性矩I(cm4)12.19 1、抗彎驗算 主梁彎矩圖(kNm)

61、 =Mmax/W=0.127106/5080=25.077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抗剪驗算 主梁剪力圖(kN) Vmax1.303kN max=2Vmax/A=21.3031000/4895.329N/mm2=125N/mm2 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主梁變形圖(mm) max0.024mmL/250450/2501.8mm 滿足要求! 4、支座反力計算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支座反力依次為R1=0.226kN,R2=5.25kN,R3=0.226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支座反力依次為R1=0.159kN,R2=3.868kN,R3=0.159kN (7)縱向水平鋼管驗算

62、鋼管截面類型(mm)483.5鋼管計算截面類型(mm)483.2鋼管截面面積A(mm2)450鋼管截面回轉半徑i(mm)15.9鋼管彈性模量E(N/mm2)206000鋼管截面慣性矩I(cm4)11.36鋼管截面抵抗矩W(cm3)4.73鋼管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鋼管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25 PmaxR1,R3=0.226kN,PmaxR1,R30.159kN 計算簡圖如下: 1、抗彎驗算 縱向水平鋼管彎矩圖(kNm) Mmax/W0.036106/47307.526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2、抗剪驗算 縱向水平鋼管剪力圖(kN) Vmax0.147k

63、N max2Vmax/A=20.1471000/4500.653N/mm2125N/mm2 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縱向水平鋼管變形圖(mm) max0.057mmL/250900/2503.6mm 滿足要求! 4、支座反力計算 支座反力依次為R1=0.305kN,R2=0.486kN,R3=0.486kN,R4=0.305kN 同理可得:兩側立柱所受支座反力依次為R1=0.486kN,R3=0.486kN (8)立柱驗算立柱鋼管截面類型(mm)483.5立柱鋼管計算截面類型(mm)483.2鋼材等級Q235立柱截面面積A(mm2)450回轉半徑i(mm)15.9立柱截面抵抗矩W(cm3)4

64、.73抗壓強度設計值f(N/mm2)205支架自重標準值q(kN/m)0.15 1、長細比驗算 l0=h=1800mm =l0/i=1800/15.9=113.208=150 長細比滿足要求! 查表得,0.496 2、穩定性計算 R10.486kN,P211.288kN,R30.486kN 立柱最大受力NmaxR1+N邊1,P2,R3+N邊2+0.91.350.15(11.2-0.8)max0.486+0.9max1.2(0.5+(24+1.1)0.12)+1.41,1.35(0.5+(24+1.1)0.12)+0.71.41(0.9+0.45-0.3/2)/20.9,11.288,0.486

65、+0.9max1.2(0.5+(24+1.1)0.12)+1.41,1.35(0.5+(24+1.1)0.12)+0.71.41(0.9+0.9-0.45-0.3/2)/20.9+1.89513.183kN fN/(A)13.183103/(0.496450)59.064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十五 板模板計算書計算依據: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 1302011 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 4、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5、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

66、 (1)工程屬性新澆混凝土樓板名稱11.2米屋面新澆混凝土樓板板厚(mm)120模板支架高度H(m)11.2模板支架縱向長度L(m)15模板支架橫向長度B(m)12 (2)荷載設計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標準值G1k(kN/m2)面板0.1面板及小梁0.3樓板模板0.5模板及其支架自重0.75混凝土自重標準值G2k(kN/m3)24鋼筋自重標準值G3k(kN/m3)1.1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標準值Q1k當計算面板和小梁時的均布活荷載(kN/m2)2.5當計算面板和小梁時的集中荷載(kN)2.5當計算主梁時的均布活荷載(kN/m2)1.5當計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結構構件時的均布活荷載(kN/m2)1模板支

67、拆環境不考慮風荷載 (3)模板體系設計主梁布置方向平行立柱縱向方向立柱縱向間距la(mm)900立柱橫向間距lb(mm)900水平拉桿步距h(mm)1800小梁間距l(mm)200小梁最大懸挑長度l1(mm)250主梁最大懸挑長度l2(mm)250 設計簡圖如下:模板設計平面圖模板設計剖面圖(模板支架縱向)模板設計剖面圖(模板支架橫向) (4)面板驗算面板類型覆面木膠合板面板厚度t(mm)15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面板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4面板彈性模量E(N/mm2)10000面板計算方式簡支梁 樓板面板應擱置在梁側模板上,本例以簡支梁,取1m單位寬度計算。 Wbh

68、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q10.9max1.2(G1k +(G2k+G3k)h)+1.4Q1k ,1.35(G1k +(G2k+G3k)h)+1.40.7Q1kb=0.9max1.2(0.1+(24+1.1)0.12)+1.42.5,1.35(0.1+(24+1.1)0.12)+1.40.72.5 1=6.511kN/m q20.91.2G1kb0.91.20.11=0.108kN/m p0.91.4Q1k0.91.42.53.15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q(G(G1k +(G2k+G3k)h

69、)b =(1(0.1+(24+1.1)0.12)13.112kN/m 計算簡圖如下: 1、強度驗算 M1q1l2/86.5110.22/80.033kNm M2q2L2/8+pL/40.1080.22/8+3.150.2/40.158kNm MmaxmaxM1,M2max0.033,0.1580.158kNm Mmax/W0.158106/375004.214N/mm2f15N/mm2 滿足要求! 2、撓度驗算 max5ql4/(384EI)=53.1122004/(38410000281250)=0.023mm 0.023mmL/250200/2500.8mm 滿足要求! (5)小梁驗算小梁

70、類型方木小梁截面類型(mm)6080小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15.44小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78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64小梁彈性模量E(N/mm2)9350小梁截面慣性矩I(cm4)256小梁計算方式二等跨連續梁 q10.9max1.2(G1k+ (G2k+G3k)h)+1.4Q1k,1.35(G1k +(G2k+G3k)h)+1.40.7Q1kb=0.9max1.2(0.3+(24+1.1)0.12)+1.42.5,1.35(0.3+(24+1.1)0.12)+1.40.72.50.2=1.345kN/m 因此,q1靜0.91.2(G1k +(G2k+G3k)h

71、)b=0.91.2(0.3+(24+1.1)0.12)0.2=0.715kN/m q1活0.91.4Q1kb=0.91.42.50.20.63kN/m q20.91.2G1kb=0.91.20.30.20.065kN/m p0.91.4Q1k0.91.42.53.15kN 計算簡圖如下: 1、強度驗算 M10.125q1靜L2+0.125q1活L20.1250.7150.92+0.1250.630.920.136kNm M2max0.07q2L2+0.203pL,0.125q2L2+0.188pLmax0.070.0650.92+0.2033.150.9,0.1250.0650.92+0.18

72、83.150.90.579kNm M3maxq1L12/2,q2L12/2+pL1=max1.3450.252/2,0.0650.252/2+3.150.250.79kNm MmaxmaxM1,M2,M3max0.136,0.579,0.790.79kNm =Mmax/W=0.79106/64000=12.336N/mm2f=15.44N/mm2 滿足要求! 2、抗剪驗算 V10.625q1靜L+0.625q1活L0.6250.7150.9+0.6250.630.90.757kN V20.625q2L+0.688p0.6250.0650.9+0.6883.152.204kN V3maxq1L1

73、,q2L1+pmax1.3450.25,0.0650.25+3.153.166kN VmaxmaxV1,V2,V3max0.757,2.204,3.1663.166kN max=3Vmax/(2bh0)=33.1661000/(26080)0.989N/mm2=1.78N/mm2 滿足要求! 3、撓度驗算 q(G(G1k +(G2k+G3k)h)b=(1(0.3+(24+1.1)0.12)0.20.662kN/m 撓度,跨中max0.521qL4/(100EI)=0.5210.6629004/(1009350256104)0.095mmL/250900/2503.6mm; 懸臂端maxql14

74、/(8EI)=0.6622504/(89350256104)0.014mm2l1/2502250/2502mm 滿足要求! (6)主梁驗算主梁類型鋼管主梁截面類型(mm)48.33.6主梁計算截面類型(mm)48.33.6主梁抗彎強度設計值f(N/mm2)205主梁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125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5.26主梁彈性模量E(N/mm2)206000主梁截面慣性矩I(cm4)12.71主梁計算方式三等跨連續梁可調托座內主梁根數2主梁受力不均勻系數0.6 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計算 q10.9max1.2(G1k +(G2k+G3k)h)+1.4Q1k,1.35(G1k +(

75、G2k+G3k)h)+1.40.7Q1kb=0.9max1.2(0.5+(24+1.1)0.12)+1.41.5,1.35(0.5+(24+1.1)0.12)+1.40.71.50.21.137kN/m q1靜0.91.2(G1k +(G2k+G3k)h)b0.91.2(0.5+(24+1.1)0.12)0.20.759kN/m q1活0.91.4Q1kb0.91.41.50.20.378kN/m q2(G(G1k +(G2k+G3k)h)b=(1(0.5+(24+1.1)0.12)0.20.702kN/m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 按二等跨連續梁,Rmax1.25q1L1.251.1370.91.2

76、79kN 按懸臂梁,R1q1l11.1370.250.284kN 主梁2根合并,其主梁受力不均勻系數=0.6 RmaxRmax,R10.60.767kN; 正常使用極限狀態 按二等跨連續梁,Rmax1.25q2L1.250.7020.90.79kN 按懸臂梁,R1q2l1=0.7020.250.176kN RmaxRmax,R10.60.474kN; 計算簡圖如下: 主梁計算簡圖一 2、抗彎驗算 主梁彎矩圖一(kNm) =Mmax/W=0.267106/5260=50.73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3、抗剪驗算 主梁剪力圖一(kN) max=2Vmax/A=21.917100

77、0/5067.579N/mm2=125N/mm2 滿足要求! 4、撓度驗算 主梁變形圖一(mm) 跨中max=0.184mm=900/250=3.6mm 懸挑段max0.052mm=2250/250=2mm 滿足要求! (7)立柱驗算剪刀撐設置加強型立柱頂部步距hd(mm)1500立柱伸出頂層水平桿中心線至支撐點的長度a(mm)200頂部立柱計算長度系數11.386非頂部立柱計算長度系數21.755立柱鋼管截面類型(mm)48.33.6立柱鋼管計算截面類型(mm)48.33.6鋼材等級Q235立柱截面面積A(mm2)506立柱截面回轉半徑i(mm)15.9立柱截面抵抗矩W(cm3)5.26抗壓

78、強度設計值f(N/mm2)205支架自重標準值q(kN/m)0.15 1、長細比驗算 頂部立柱段:l01=k1(hd+2a)=11.386(1500+2200)=2633mm 非頂部立柱段:l0=k2h =11.7551800=3159mm =maxl01,l0/i=3159/15.9=198.679=210 滿足要求! 2、立柱穩定性驗算 根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荷載設計值q1有所不同: 小梁驗算 q111.2(0.5+(24+1.1)0.12)+1.410.2 = 1.123kN/m 同上四六步計算過程,可得: R12.992kN,R23.451kN

79、,R33.451kN,R42.992kN 頂部立柱段: l01=k1(hd+2a)=1.2171.386(1500+2200)=3204.848mm 1=l01/i=3204.848/15.9=201.563 查表得,0.179 不考慮風荷載: N1 =MaxR1,R2,R3,R4/0.6=Max2.992,3.451,3.451,2.992/0.6=5.752kN f N1/(A)5752/(0.179506)63.506N/mm2f205N/mm2 滿足要求! 非頂部立柱段: l0=k2h =1.2171.7551800=3844.503mm =l0/i=3844.503/15.9=241.793 查表得,1=0.126 不考慮風荷載: N =MaxR1,R2,R3,R4/0.6+1GqH=Max2.992,3.451,3.451,2.992/0.6+11.20.1511.2=7.768kN f=N/(1A)7.768103/(0.126506)=121.84N/mm2=205N/mm2 滿足要求! (8)高寬比驗算 根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 第6.9.7:支架高寬比不應大于3 H/B=11.2/12=0.9333 滿足要求,不需要進行抗傾覆驗算 !


注意事項

本文(鳳巢大堂高支模專項施工方案(40頁).doc)為本站會員(故事)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舟山市| 和政县| 兴国县| 雷州市| 图片| 镇江市| 岑巩县| 资兴市| 离岛区| 邛崃市| 达州市| 丽江市| 那曲县| 册亨县| 沧源| 双江| 信宜市| 泗洪县| 吉木萨尔县| 江华| 禄丰县| 临桂县| 滨州市| 泰州市| 宕昌县| 阳东县| 扶余县| 星座| 富宁县| 唐海县| 江津市| 建平县| 水富县| 满洲里市| 兰州市| 谷城县| 乌审旗| 教育| 霍山县| 青神县| 朝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