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錄1 工程概況12 編制說明及依據12.1 編制說明12.2 編制依據1圖紙12.2.2 施工規范、規程、標準見表13 施工計劃23.1 施工進度計劃23.2 材料計劃34 液壓爬模施工工藝技術64.1 液壓爬模工藝流程64.2 液壓爬模選型及技術參數74.3 液壓爬模系統的組成94.3.1 爬模架組成94.3.2 液壓爬模系統94.4 液壓爬模體系工作原理114.4.1 架體的基本傳力模式114.4.2 腳手架架體系統114.4.3 電控液壓升降系統124.4.4 爬升機構124.4.5 安全裝置124.4 液壓爬模施工方法14核心筒爬模系統平面布置144.4.2 本工程液壓爬模架技術難點
2、及解決問題144.5 液壓爬模體系的檢查驗收23 出廠檢驗234.5.2 安裝完畢驗收244.5.3 爬升驗收275 勞動力計劃285.1 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組織285.2 特種作業人員296 施工安全保證措施306.1 液壓爬模體系施工技術措施306.1.1 架體安裝306.1.2 液壓爬模架的使用及爬升376.1.3 液壓爬模架設備的拆除386.2 液壓爬模的監測監控396.3 應急預案416.3.1 應急預案組織機構設置416.3.2 安裝過程的應急預案416.3.3 正常使用過程中的應急預案426.3.4 過程中的應急預案426.3.5 在拆除作業中的應急預案436.3.6 架體墜落
3、事故的處理436.3.7 防臺風應急預案436.4 高處墜落的物體打擊事故應急救援方法456.5 觸電事故應急救援方法466.6 機械傷害應急救援方法466.7 火災事故應急救援方法467 設計計算47附件 液壓爬模架技術圖紙文集571 工程概況工程名稱:廈門國際中心(一期);建設地點:福建廈門鷺江道原郵電大廈地塊;結構類型:本工程為鋼管砼框架;工程規模:設計高度340m,標準層高4.1m和4.2m;層高變化:地上19層以下標準層高為4.1m,19層以上以4.2m,其余為非標層;承包范圍:主體結構核心筒剪力墻爬模架技術服務;質量標準:優良,一次性驗收優良率90%以上,達到廈門市優良樣版工地;安
4、全文明施工:確保達到福建省安全文明施工雙優工地標準;2 編制說明及依據2.1 編制說明本方案針對廈門國際中心項目核心筒結構內、外液壓爬模體系進行方案設計。2.2 編制依據圖紙廈門國際中心結構施工圖 施工規范、規程、標準見表名 稱編 號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 50666-2011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統一標準GB 50300-2001廈門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規程DXM01-62-2002工程機械加工件通用技術條件JB/T39369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1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鋼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7552012低
5、壓電器標準GB/T140481-1993標牌GB/T133061991塔式起重GB51442006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XM01-51-2003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3-2010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B11/T695-2009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線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18042000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碳鋼焊條GB/T31171995液壓系統通用技術條件GB/T3766-2001形狀和位置的未注公差GB/T11841996冷彎薄壁型鋼結構技術規范GB500182003建筑機械與設備焊接件通用
6、技術條件JG/T3082.11996建筑機械與設備用油液固體污染清潔度分級JG/T30351993建筑機械與設備包裝通用技術條件JG/T3012199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 1632008液壓爬升模板工程技術規程JGJ 1952010建筑工程大模板技術規程JGJ 742003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質200987號廈門市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動態管理辦法閩建法(2012)1號建設工程施工重大危險源辨識與監控技術規程DBJ13-91-2007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19913 施工計劃3.1 施工進度計劃液壓爬模安裝周期20天。根據施工總進度計劃要求
7、提升液壓爬模,核心筒每層液壓爬模提升時間約為6-8小時。液壓爬模拆除周期為20天。3.2 材料計劃液壓爬模架(JFYM150型)計劃清單表序號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上架體套242下架體件243附加橫背楞(上)件364附加橫背楞(下)件185移動小車套24整套6移動小車主梁件247調節支腿(支模體系)件248導軌件249上爬升箱總成套24整套10下爬升箱總成套24整套11鎖緊板(插板)件2412防護桿件2413掛架件2414附墻座件7515固定套件7516固定套承力塊件7517固定套銷軸件7518附墻座墊板件15019上架體平臺梁件54長度按機位間距待定20大平臺梁件63長度按機位間距待定21掛
8、架平臺梁件1822螺栓組(M1235)套32423螺栓組(M1655)套21624U型螺栓(M16306136)套16225U型螺栓(M16256148)套43226U型螺栓(M16216136)套13527開口銷(6.363)件5028開口銷(880)件5029液壓油缸套2430液壓泵站套2431電器控制箱套6可同時連接46個液壓泵站32分線箱套3可同時連接46個電器控制箱33電纜線52.530m套3與電器控制箱配置數量相同34電纜線52.550m套3與分線箱配置數量相同35控制手柄套9與電器控制箱配置數量相同36高低調節螺栓件2437高低調節螺母件4838高低調節墊片件4839穿墻螺栓M3
9、6件162螺栓長度比墻體厚度長200mm40厚螺母M36件32441薄螺母M36件16242鎖緊板(楔鐵)件2443銷軸 49141件48油缸用44銷軸 39121件24高低調節用45銷軸 34145件48調節支腿用46銷軸 50196件24上爬升箱用電梯井物料平臺爬模架(JFYM100型)計劃清單表序號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三角支撐架套40用于電梯井物料平臺爬模架2物料平臺架件60用于電梯井物料平臺爬模架3導軌件404防墜安裝板件405上爬升箱總成套40整套6下爬升箱總成套40整套7鎖緊板(插板)件408掛架件609附墻座件12010固定套件12011固定套承力塊件12012固定套銷軸件12
10、013附墻座墊板件12014螺栓組(M1235)套371215螺栓組(M1660)套185616開口銷(540)件19217開口銷(560)件4018液壓油缸套4019液壓泵站套4020電器控制箱套6每個電梯井物料平臺配置1套21分線箱套3可同時連接46個電器控制箱22電纜線52.530m套6與電器控制箱配置數量相同23電纜線52.550m套3與分線箱配置數量相同24控制手柄套6與電器控制箱配置數量相同25穿墻螺栓M48件120螺栓長度比墻體厚度長200mm26厚螺母M48件24027薄螺母M48件12028回形銷件8029銷軸38120件80油缸用30銷軸25120件40上爬升箱用31銷軸1
11、6125件120掛架用其他相關材料計劃清單表序號設備/材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鋼模板m212002鋼模板穿墻對拉螺栓套25003附加腳手管48m63804木方38mm55mmm66005矩形管100mm50mm5mmm17606半扣件個2657扣件個45008預埋鋼套管483.5m36009預埋鋼套管603.5m220010防護網m290011壓紋鋼板3mmm2368012合頁個140013手動葫蘆5T6m個15014木模板m210015模板鉤套724 液壓爬模施工工藝技術4.1 液壓爬模工藝流程本工程液壓爬模體系整個工程施工的流程如下圖所示:液壓爬模體系工藝流程圖4.2 液壓爬模選型及
12、技術參數本工程核心筒外墻施工選用JFYM150外墻液壓爬模體系,核心筒內選用JFYM100型電梯井物料平臺液壓爬模體系。 1)JFYM150型爬模架主要性能及技術參數JFYM150型爬模架主要由附墻裝置、H型導軌、主承力架及框架及架體系統、液壓升降系統、防傾裝置以及安全防護系統等部分組成。(1)名稱型號:JFYM150型爬模架(2)架體系統:兩附墻點間架體支承跨度:6m架體高度:18.8m架體寬度:液壓爬模架2.7m步距:1.5 3.0m步數:4 8導軌長度: 8.6m作業層數及施工荷載:2層同時作業時5KN/m2,3層同時作業時3KN/m2,4層同時作業時1.5KN/m2;(3)電控液壓升降
13、系統額定壓力:21Mpa油缸行程:450mm伸出一次的時間: 80s額定推力:150KN雙缸同步誤差:12mm電控手柄操作:可實現單缸、雙缸、多缸動作(4)爬升機構爬升機構是有自動導向、液壓升降、自動復位的鎖定機構,能夠實現架體與導軌互爬的功能。(5)安全裝置防墜爬升箱承載能力:130KN防傾裝置導向間距: 2mm2)JFYM100型爬模架主要性能及技術參數JFYM100型爬模架主要由附墻裝置、H型導軌、主承力架及框架及架體系統、液壓升降系統、防傾以及安全防護系統等部分組成。(1)名稱型號:JFYM100型爬模架(2)腳手架架體系統:兩附墻點間架體支承跨度:5.4m架體高度:9.8 18m(隨
14、結構層高而定)架體寬度:爬模架1.43.5m步距:1.5 3.0m步數:4 8作業層數及施工荷載:2層同時作業時3KN/m2,3層同時作業時2KN/m2,4層同時作業時1KN/m2;(3)電控液壓升降系統額定壓力:21Mpa油缸行程:550mm伸出一次的時間:90s額定推力:100KN雙缸同步誤差:12mm電控手柄操作:可實現單缸、雙缸、多缸動作(4)爬升機構爬升機構是有自動導向、液壓升降、自動復位的鎖定機構,能夠實現架體與導軌互爬的功能。(5)安全裝置防墜爬升箱承載能力:130KN防傾裝置導向間距: 2mm4.3 液壓爬模系統的組成4.3.1 爬模架組成液壓爬模架體系由附墻裝置、主承力架、導
15、軌、豎向支撐架、掛架、平臺梁、連接箱梁、伸縮箱梁、托梁、背楞、防護桿、定型鋼板網及液壓電控系統組成。 液壓爬模系統1)外墻液壓爬模架(JFYM150型)外墻液壓爬模架(JFYM150新型全鋼板網防護):布置于核心筒外墻,該形式爬模架可帶墻體一側大模板一起爬升,平臺寬度2.7米,架體共有六層操作平臺,從上至下分別為:上三層為綁筋操作平臺,可借助此三層平臺綁扎鋼筋;中間一層為支模操作平臺,可在此平臺上完成合模、拆模、清理模板等工作;下層為爬升操作平臺;最底層為拆卸清理維護平臺。當墻體混凝土達到脫模要求后,將模板退700mm,即可借助此空隙清理模板,然后將支模體系靠近外墻,并對其進行剛性拉接,此時即
16、可借助上兩層操作平臺綁扎墻體鋼筋,然后爬升液壓爬模架,將液壓爬模架爬升至上一層,最后進行合模作業,新型JFYM150型液壓爬模架平臺上施工荷載為300Kg/m2;核心筒液壓爬模架立面示意圖如下:外墻液壓爬模架立面示意圖2)電梯井物料平臺爬模架(JFYM100型)電梯井物料平臺爬模架布置于核芯筒電梯井;該形式爬模架為電梯井模板提供支模平臺,并可帶電梯井內全部模板一起爬升。主平臺寬度2.25米,架體共有六層操作平臺,從上至下分別為:上兩層為綁筋操作平臺,可借助此兩層平臺綁扎鋼筋;中間兩層為支模操作平臺,可在此平臺上完成合模、拆模、清理模板等工作;下層為爬升操作平臺;最底層拆卸清理維護平臺(見電梯井
17、物料平臺爬模架立面示意圖)。電梯井筒內隨架體一起爬升的模板通過手動導鏈鉤掛在支架的橫梁上,其他模板可直接放置在電梯井物料平臺爬模架的主平臺上;當電梯井混凝土達到脫模要求,將電梯井筒內放置在主平臺上的模板全部吊走,使用手動導鏈將隨架體爬升的模板脫模,并借助特定模板絲杠將兩側大模板固定后,此時可借助電梯井物料平臺爬模架模板上方的支架平臺綁扎上層墻體鋼筋。當墻體鋼筋綁扎完畢后,此時爬升電梯井物料平臺爬模架,將架體爬至上一層;電梯井物料平臺爬模架里面示意圖如下:電梯井物料平臺爬模架立面示意圖4.4 液壓爬模體系工作原理 架體的基本傳力模式架體的基本傳力模式:上部架體將恒載、活載傳到主框架,主框架除每層
18、通過支座卸一部分荷載外,將其余的荷載傳給底部掛架,掛架通過附墻支座傳給墻體,整個傳力模式可靠且安全。架體的基本工作原理:液壓爬模爬升分為兩步,分別為爬升導軌和爬升導軌。爬升導軌時,將爬升機構的導向裝置調整到爬升導軌狀態上,通過手柄控制液壓油缸實現導軌的爬升。爬升架體時,將爬升機構的導向裝置調整到爬升加體的狀態上,通過手柄控制液壓油缸控制架體延導軌爬升。4.4.2 腳手架架體系統核心筒液壓爬模架體內側,需用半扣件連接水平鋼管,作為架體的拉接點及架體內側防護扶手。4.4.3 電控液壓升降系統本工程所使用的液壓控制系統由液壓油缸、液壓動力單元和電氣控制箱等設備組成。液壓爬模架的每個機位安裝一套液壓系
19、統,每套液壓系統均由一臺液壓油缸、一臺液壓動力單元組成,每套液壓系統通過電纜與電氣控制箱連接,電氣控制箱最多可以控制8套液壓系統同時工作。液壓油缸為保證工程的使用安全,安裝有雙向液壓鎖,該裝置可防止因斷電、泵站停機、液壓管路損壞等原因而造成的液壓缸失載的情況出現,保證液壓油缸不會因架體自身的重力而回收或外伸,保證使用過程的安全性。液壓動力單元(液壓泵站)全部為意大利進口設備,液壓動力單元內設有雙向齒輪泵、雙向液壓鎖、溢流閥(壓力控制閥)等原件,當某個機位頂升壓力和速度超過設定范圍后,控制閥會自動調整供油壓力及供油量,使架體中各機位頂升速度保持在一致, 同步控制誤差3050mm。 電氣控制箱中設
20、有控制手柄、轉換開關、急停按鈕等器件。操作人員可以通過轉換開關選擇指定機位,然后通過控制手柄上的按鈕控制液壓系統工作。在爬升過程中遇到緊急情況時,操作人員松開控制手柄的按鈕或按下急停按鈕,所有液壓系統立即停止工作。4.4.4 爬升機構液壓爬模架體的爬升機構包含導軌、上下爬升箱及液壓油缸。通過液壓油缸出缸收缸動作及上下爬升箱凸輪擺塊位置的調節實現導軌及架體的爬升。4.4.5 安全裝置1)爬升機構的安全保護防墜爬升機構示意圖如上圖所示,液壓爬模架的防墜爬升機構,主要由帶有爬升踏步塊和導向板的H型導軌與附著其上的上下爬升箱和液壓油缸等組成,并通過上爬升箱上端的連接軸與爬架的豎向主承力架連成為整體。上
21、下爬升箱內均設有能夠自動導向的凸輪擺塊(人字形擺塊或承力塊)和聯動式導向輪。導軌或架體爬升時,啟動油泵,通過油缸的伸縮,上下爬升箱內的凸輪擺塊和導向輪就自動沿著H型導軌表面的導向板和踏步塊變換方向、自動導向、自動復位與自動鎖定,從而達到架體的爬升。爬升箱中的凸輪擺塊能夠自動導向與復位,在實際升降過程中始終有一個爬升箱內的承力塊交替地支撐在導軌踏步塊上,實質上它既是升降機構也是防墜機構。2)架體與墻體的防護及架體間的防護在爬架水平梁架上綁小橫桿,在小橫桿上鋪設腳手板,通過小橫桿控制腳手板離墻的防護距離,要求腳手板離混凝土墻面的距離均應小于100mm。各單獨獨立的架體在搭設的過程中留有100mm的
22、空隙,以保證單獨架體的爬升。為安全防護,在相離架體的空隙處鋪設翻板,當架體爬升時將翻板翻開,架體爬升到位后,應立即將翻板鋪好,并用安全網將各獨立架體連接好。3)液壓爬模爬架各操作平臺的連接在鋪設架體各平臺時,在每個單獨獨立的架體水平位置中間留700700mm的洞,用鋼管向下層平臺搭設梯子,將各平臺連接,使架體上下有一個通道,在各平臺洞口處用翻板將洞口封好。4)防雷措施液壓爬模的避雷措施:從液壓爬模體系引出防雷引線與結構上的金屬結構體(本工程防雷引下線為核心筒勁性柱)進行連接。接地電阻不大于4。5)消防措施沿核心筒墻體縱向設置消防泵管;每組架體均配備消防滅火器;除施工電梯外有專用人員疏散通道。4
23、.4 液壓爬模施工方法核心筒爬模系統平面布置根據本工程結構特點和施工經驗,液壓爬模架在核心筒地上25.85米墻體完成后開始安裝液壓爬模架。本工程核心筒內水平結構滯后施工。本方案核心筒外墻采用JFYM150新型全鋼板網防護液壓爬模,核心筒內(電梯井)物料平臺采用JFYM100型液壓爬模。爬模架的提升可分段、分片或整體完成。詳見“液壓爬模架平面布置圖”。本方案共布置64個機位,其中包括外墻新型大架體液壓爬模架24個機位,電梯井物料平臺液壓爬模架40個機位。液壓爬模架機位平面布置圖4.4.2 本工程液壓爬模架技術難點及解決問題1) 墻體厚度變化層爬模架施工方法核心筒的墻體厚度隨高度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24、每次變化層時需要將架體預埋點上調50mm,以保證模板底口坐在截面變化層的凸臺上。從架體自身構造上,當截面變化小于等于50mm時,通過調節導軌的防傾裝置(調節支腿),導軌及架體均能順利爬升至上一層,在跨變截面(變化大于50mm)處爬升架體時,使用變截面附墻座墊板,先將導軌斜向爬升入附墻裝置中,再借助導軌的導向,將架體爬升入位,在進行下一層爬升作業后,架體就恢復為正常爬升狀態。如下圖所示,現將液壓爬模架變截面爬升要點及步驟處理作如下描述:A、安裝上層附墻裝置B、操作電控按鈕爬升導軌C、當導軌快要爬升入位至上層附墻裝置前,調節三角支撐架上的調節支腿,使導軌向內傾斜,進而爬升入位(截面變化大于50mm
25、須在上層附墻裝置與墻體間安裝變截面墊板)。D、導軌入位后,爬升架體,完成液壓爬模的變截面爬升作業。根據本工程特點,每次截面變化為200mm,故需要在截面變化層安裝150mm厚墊板,在截面變化層的第二層安裝100mm厚墊板,在截面變化層的第三層安裝50mm厚墊板,在截面變化層的第四層完正常施工,完成截面變化爬升。2)本工程核心筒液壓爬模方案設計為內外全爬,核心筒部分連梁的梁側、梁底及梁下堵頭位置才用木模施工。核心筒水平結構滯后施工,此做法采用了立體交叉式施工工藝,豎向結構與水平結構的施工在空間上分離,在時間上重疊,大大加快了施工進度,平均可達到4天/層;核心筒內外樓板滯后施工建議選取預埋“L”筋
26、的處理措施,工程實例如下圖所示: 梁水平筋多采用預留直螺紋套筒的方法,也有采用預留梁窩等方法,工程實例如下圖所示: 3) 預埋套管的預埋:在綁扎墻體鋼筋時預埋48和60的套管,預埋套管是爬模架安裝及爬升的關鍵所在,要嚴格控制預埋套管的預埋,在墻上預埋時預埋套管要與墻體鋼筋焊接固定,預埋套管的偏差要嚴格控制在前后5mm,左右5mm,上下5mm。 4) 為滿足施工需要,架體主承力點以上為懸臂端,為保證架體有足夠的防護高度,提高施工效率,懸臂端高度近9米,為減少風荷載對架體的影響,應采取加強措施,使用鋼管將上支撐架與筒體內架體或結構進行剛性拉接,拉接間距不大于3米。5) 采用液壓爬模體系施工,施工過
27、程中布置在梁上的個別機位在特殊情況下需要做輔助墻體、輔助支撐及通柱。來保證液壓爬模體系正常施工,處理方法如下圖所示: 6)本工程在伸臂桁架層有牛腿伸出核心筒外,外墻液壓爬模架架體平臺、背楞和平臺梁和牛腿會發生干涉,需要進行拆改作業。爬模架體在牛腿伸出的位置進行了特殊設計,搭設架體時在上述位置設置為翻板。待遇牛腿時,將伸縮箱梁拆除,翻板翻起,爬模架體爬升到上一層后,及時恢復架體及防護。以下為牛腿位置拆改的示意圖。 在伸臂桁架層時如爬模機位與核心筒內伸臂桁架發生沖突,則需要在伸臂桁架相應位置開孔便于機位預埋。以下為伸臂桁架開孔的示意圖以及實際工程中的照片。7)為滿足施工要求的需要,盡量減少塔吊吊運
28、模板的次數,本工程核芯筒內外均布置了液壓爬模架機位,其功能也不盡相同,使用過程中應充分利用液壓爬模架的特點滿足施工需要,同時也要注意各種液壓爬模架的額定荷載,嚴禁超載作業。8)爬模體系每一組架體從最下層至最上層設置每一層設置一組樓梯,各層上下通道設置如下圖所示:各操作平臺通道設置示意圖9)由于本方案核心筒內架體個別位置采用手動葫蘆吊裝模板的形式,手動葫蘆掛在與支撐架相連的鋼梁上,為防止在合模以及退模過程中由于斜拉模板導致鋼梁變形,需使模板吊點與橫梁在同一軸線上。10)核心筒澆筑混凝土時,可將布料桿放置于物料平臺,并采取加墊減振墊或舊輪胎等減震措施;泵管需從墻邊進行加固,爬模架部分平臺需為其預留
29、洞口。工程實例如下圖所示: 11)液壓爬模架與內爬塔吊的配合施工。(1)塔吊爬升規劃核心筒墻體內鋼柱分節需要貴方結合塔吊爬升規劃圖進行處理,從而保證整個施工工藝的流暢,爬模、塔吊和鋼柱配合施工的規則如下:保證架體最頂端不會碰撞到塔吊平衡臂及配重的前提下,架體爬升至指定位置,當架體爬升到位后,需保證模板上口低于鋼柱頂標高,便于澆注墻體混凝土及鋼柱的安裝及焊接。此時架體最底部需高于塔吊爬升梁頂部,然后安裝內爬塔吊最上道爬升梁進行塔吊爬升準備工作,之后頂升塔吊。下將內爬塔吊與爬模配合施工的流程作如下圖解: A、液壓爬模爬升至指定位置,確保架體最上端不碰撞到塔吊平衡臂底部,鋼柱頂標高高于模板上口(如此
30、才可澆筑墻體混凝土,確保施工連貫),如下圖所示: B、將內爬塔吊最下道爬升支撐梁、內爬框等附配件F1移至最上層(在爬模下方),并做塔吊頂升的準備工作,如定位、連接螺栓緊固、燒電焊、調試等如下圖所示:C、頂升內爬塔吊,爬模繼續施工,如下圖所示:塔吊的自由高度指最上道附著距離塔吊平衡臂配重底部的距離,由此流程圖可見,為了確保內爬塔吊與液壓爬模順利配合施工,塔吊自由高度必須大于液壓爬模架體全高,自由高度越大,對配合施工越為有利,招標方可采取在要求允許的前提下,增加塔吊全高度或者減小錨固間距用以增大塔吊的自由高度,確保塔吊與爬模的順利配合施工,塔吊爬升高度最大不應超過4個標準層高。(2)內爬塔吊塔吊與
31、液壓爬模體系結合施工照片12)核心筒內施工電梯與液壓爬模架的結合施工本工程在核芯筒電梯井道內布置施工電梯,施工電梯直接上至特殊設計的物料平臺液壓爬模架最底層平臺,之后通過平臺通道上至施工層及架體任意位置。與施工電梯配合的物料平臺液壓爬模架需要為電梯標準節及梯籠預留平臺洞口,該施工電梯須在爬模架下方逐層進行錨固。立面示意圖如下:13)逃生梯與液壓爬模架的結合施工本工程在核芯筒內設置了逃生梯,逃生梯上部與爬模架掛架體系銜接,確保與爬模通道的連接,逃生梯下部與各施工作業面及組合樓板銜接,確保與各施工作業面及組合樓板通道的連接,最終保證在出現突發事件時具備逃生通道。逃生梯與液壓爬模架結合施工工程實例如
32、下圖所示: 逃生梯與液壓爬模架結合施工圖4.5 液壓爬模體系的檢查驗收4.5.1 出廠檢驗凡要運往施工現場正式安裝和使用的爬模,都要按照標準嚴格檢驗,逐臺精心預組裝和各項性能試驗,驗收合格后方可出廠,做到現場安裝試機一次成功。具體驗收標準如下各表所示:主要部件制作允許偏與檢驗方法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連接孔中心位置0.5游標卡尺檢查2下架體掛點位置2鋼卷尺檢查3梯擋間距2鋼卷尺檢查4導軌平直度22m 靠尺、塞尺檢查5提升架寬度5鋼卷尺檢查6提升架高度3鋼卷尺檢查7平移滑輪與軸配合+2+0.5游標卡尺檢查8支腿絲杠與螺母配合+0.1+0.3游標卡尺檢查爬模裝置采用油缸時,主要部件質量
33、要求和檢驗方法應符合下表的規定。主要部件質量要求和檢驗方法項次項目檢查內容檢驗方法1液壓系統工作可靠壓力正常開機檢查2防墜爬升器動作靈敏度可靠插入導軌、觀察動作3油缸往復工作無滲漏接入試壓高壓油,作往復動作不少于10次爬模裝置安裝允許偏和檢驗方法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架體或提升架橫梁相對標高差5水準儀檢查2油缸或千斤頂安裝架體平面內3吊線、鋼卷尺檢查架體平面內5吊線、鋼卷尺檢查3錐形承載接(承載螺栓)中心偏差5吊線、鋼卷尺檢查4支承桿垂直偏32m靠尺檢查4.5.2 安裝完畢驗收爬模安裝完畢后,應由設備所有單位與安裝使用單位的有關人員(包括負責生產、技術、安全的相關人員),共同對安裝
34、完的爬模進行安裝檢查驗收,雙方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投入使用。具體安裝驗收標準如下表所示:液壓爬模安裝驗收表序號檢查項目驗 收 內 容技 術 要 求檢查方法與工具1附墻裝置穿墻螺栓孔位偏差。穿墻螺栓與附墻座和固定套的安裝情況。附墻裝置與H型導軌和三角形承力架的安裝情況??孜黄?mm。內墻面上應安裝墊板和雙螺母,螺桿應露出螺母3扣以上,并用力擰緊。插上防傾插板,H型導軌掛勾在附墻裝置的承力塊上。鋼卷尺目測和扳手目測2防傾、防墜裝置H型導軌的垂直度和撓度。爬升箱與H型導軌的間隙。防墜裝置是否齊全。防墜裝置是否有效。導軌的垂直度為5/1000或30mm,工作狀態中的最大撓度應小于1/500或6.6mm
35、。防傾裝置的導向間隙應小于5mm。防墜裝置每個機位設置一套。防墜裝置必須靈敏、可靠,其下墜制動距離不得大于50mm。吊線和鋼卷尺目測和鋼卷尺目測模擬試驗3電氣控制和液壓升降系統電氣控制操作情況。電氣系統接線情況。液壓系統工作情況。液壓系統的超載和安全保護。油缸不同步時的調節功能。電控系統工作正常、靈敏可靠。電氣接線應牢固、電纜接頭絕緣可靠,電路應有漏電和接地保護。液壓系統工作正??煽俊I灯椒€、二缸同步誤差不超過20mm。超載時溢流閥保護,油缸油管破裂時液壓鎖保護。當油缸不同步時可以單獨升降某個油缸。操作試驗目測和檢測目測和鋼卷尺目測和試驗目測和試驗。4腳手板及安全防護措施腳手板的鋪設。架體外
36、側的防護。架體底層的防護。架體作業層的防護。架體開口處的防護。相鄰架體的防護腳手板要滿鋪、鋪平、鋪穩,離開墻面100mm。架體外側必須用符合國標的密目安全網圍擋,密目安全網必須可靠固定在架體上。架體底層的腳手板必須鋪設嚴密,且應用平網及密目安全網兜底。應設置架體升降時底層腳手板可折起的翻板構造,保持架體底層腳手板與外墻表面在升降和正常使用中的間隙,防止物料墜落。架體作業層的外側必須設置上、下兩道防護欄桿和擋腳板。架體開口處必須有可靠的防止人員及物料墜落的措施。相鄰架體間需做翻板防護架體間的縫隙。目測和試驗目測和手感目測和試驗目測目測5爬升機構導軌和上爬升箱的安裝情況。爬升箱。上爬升箱內的承力塊
37、下爪部位應支撐在導軌的方形踏塊上平面。上、下爬升箱內各組裝件應轉動靈活,定位正確可靠。目測或手感目測和用手搬動6大模板支撐裝置移動小車。支腿(正反扣)。背楞和支架。模板鉤。每個移動小車移動靈活,并用楔鐵鎖定。支腿(正反扣)轉動靈活。安裝大模板時能緊固到位。每機位處不少于3個,并連接可靠。用手搬動目測和扳手目測目測7爬模 架體體系主承力架(三角架、主框架)。掛架。水平桁架架體內排立管中心線距墻面間距。機位間支承跨度的布置。架體的懸挑長度。架體的懸臂高度。局部采用鋼管扣件連接的腳手架。采用銷軸連接要插上彈簧銷,螺栓螺母連接要采用平墊圈彈簧墊圈并用力擰緊。豎向主框架的安裝垂直度為1/300或20mm
38、。內外兩排側片的高度差不大于20mm。架體內排立管中心線距墻面620mm。直線布置爬架不應大于6m,直線布置爬模4.8m,折線或曲線布置不應大于4m。整體式架體懸挑不得大于1/2水平支承跨度或3米。在升降和使用工況下,懸臂高度均不應大于兩個標準層高加一個護身欄的高度。其連接長度不能大于2m,并且必須采取加強措施。目測和扳手吊線和鋼卷尺水平尺和卷尺鋼卷尺鋼卷尺鋼卷尺鋼卷尺鋼卷尺4.5.3 爬升驗收爬模爬升前檢查內容如下表所示:序號檢查內容檢查要求1附墻裝置孔位偏差前后5mm,左右5mm,上下5mm;附墻裝置已安裝到爬升層并與墻體平整緊密接觸;螺母齊全,并緊固到位;螺桿露出螺母3扣以上;2墻面狀態
39、附墻裝置安裝位置墻體表面平整;爬升時不應有阻礙架體爬升的任何物料伸出;物料平臺機位對稱位置筒體凈寬誤差不超過2cm;3液壓電控系統電控液壓系統工作正常;電纜線按要求架空走線;4豎向(上)支撐架體系支腿(正反扣)活動靈活,連接可靠;豎向(上)支撐架與結構間無拉接、支頂等現象;模板鉤按要求安裝齊全;手動葫蘆與模板連接牢靠;楔鐵與架體栓牢;高低調節螺栓的螺母齊全,鎖緊到位;5主承力架架體各部位連接正常、牢靠;防傾插板與架體栓牢;防墜裝置靈敏、可靠、有效調節支腿活動靈活,按操作規程松緊到位;6架體防護相鄰兩個架體各操作層不應有搭接現象,兩架體保持相互獨立,并在端口處做好防護;各平臺與墻體間翻板翻開;各
40、工作臺不得堆放任何與爬升無關的物體;5 勞動力計劃5.1 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組織1)項目組成人員 為了保證爬模的使用安全,切實保證施工要求和進度要求,樹立公司形象,本工程將配置施工經驗豐富的現場管理人員負責爬模施工工作,爬模施工組織機構及現場管理人員配備見下圖。5.2 特種作業人員勞動力需用量計劃(列表)序號工種數量所屬單位備注1技術指導2名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持證上崗2安全員2名項目部配備持證上崗3架子工30名項目部配備培訓考核持證上崗4木工10名項目部配備持證上崗5焊工2名項目部配備持證上崗6電工2名項目部配備持證上崗7雜工3名項目部配備3)崗位責任制(管理層及操作層人員崗位
41、職責)。項目部主管領導:全面負責液壓爬模各階段事宜;項目部主管工程師:配合項目部主管領導的工作,按照施工部署完成各階段的工作,負責對操作人員進行交底、培訓、監督、考核,組織液壓爬模安裝、施工階段、爬升后的驗收工作;技術指導:負責液壓爬模安裝、使用、爬升、拆除等各階段的技術指導工作;安全員:負責液壓爬模安裝、維護、爬升、拆除等各階段的安全監督;架子工:負責液壓爬模安裝、維護、爬升、拆除等各階段的實施工作;木 工:負責液壓爬模安裝、拆除階段的安裝、拆除各操作平臺工作;焊 工:負責液壓爬模安裝、拆除階段的構件焊接和切割工作;電 工:負責液壓爬模安裝、維護、爬升、拆除等各階段的安裝、保養、操作或修理電
42、氣設備工作;雜 工:負責液壓爬模安裝、維護、爬升、拆除等各階段的清理工作。6 施工安全保證措施6.1 液壓爬模體系施工技術措施 架體安裝.安裝條件根據現有圖紙情況,核心筒液壓爬模體系定于地上25.85米墻體施工完畢后開始安裝。為保證核心筒液壓爬模架導軌能正常鉤掛在墻體上,在綁扎鋼筋時在墻體上機位位置處預埋預埋套管,當核心筒砼體混凝土強度達到10MPa時,即可進行首次安裝。爬模架附墻裝置安裝完畢后,爬模架主承力架安裝前須將現有腳手架拆除一定高度。.外墻液壓爬模架安裝工藝流程墻體預埋地面預拼裝附墻裝置的安裝 主承力架體系單點吊裝連接主承力架型鋼搭設鋪設平臺豎向支撐體系整體吊裝 豎向支撐體系平臺搭設
43、及鋪設完善平臺防護、掛鋼板網、安裝液壓電控裝置并調試。(1)墻體預埋、附墻裝置的安裝:根據此工程結構特點,布置在剪力墻或梁上附墻點,在幫扎墻體或梁鋼筋時在墻體上預埋48的套管(參見套管預埋示意圖)。(2)組裝及吊裝(參見安裝示意流程圖):1)JFYM150型液壓爬模安裝流程:A、在綁扎墻體梁鋼筋的同時預埋液壓爬模架所需的預埋套管,當打完混凝土拆模后,在預埋套管處安裝附墻裝置(參見附墻裝置圖)。 套管預埋示意圖 附墻裝置圖 附墻裝置安裝B、在出廠前將主承力架、導軌及上下爬升箱組裝一起,現場用塔吊吊至附墻裝置內,并插上防傾插板。 液壓爬模架主承力架安裝C、當主承力架都組裝完畢后,組裝兩主承力架之間
44、的連接鋼梁,用U型螺栓連接兩附墻點間的鋼梁。 D、安裝移動小車。 E、鋪主平臺腳手板及鋼板。 F、在地面將模板支撐體系組裝完畢,整體對其進行吊裝。 G、鋪上兩層綁扎鋼筋用平臺的腳手板 H、綁扎鋼筋同時安裝掛架。 I、鋪液壓爬模下兩層平臺的腳手板并安裝定型樓梯。 J、拼裝吊裝鋼板網,安裝液壓爬升系統。 .物料平臺液壓爬模架安裝工藝流程 (1)物料平臺墻體預埋 (2)物料平臺側片及連梁的安裝 (3)物料平臺支架的安裝 (4)平臺梁的安裝 (5)最上層物料平臺、最下層掛架兜底及主平臺.液壓爬模架水平和立面防護做法(1)當水平梁架不能連續設置時,局部可采用腳手架桿件進行連接,但其長度不能大于2m,并且
45、必須采取加強措施,確保其連接剛度和強度不低于水平梁架的結構。三角架或主框架、水平梁架的各節點中,各桿件的軸線應匯交于一點。(2)懸挑端應以豎向主框架為中心成對設置對稱斜拉桿,其水平夾角應不小于45。(3)主承力點以上的架體高度為懸臂端,應在液壓爬模架正常使用階段將懸臂端的中間位置與結構進行剛性拉接固定,以減少風荷載對架體的影響,拉接水平間距不大于3米。(4)附加鋼管腳手架的搭設按雙排腳手架的搭設要求進行搭設,在每一作業層架體外側必須設置上、下兩道防護欄桿(上桿高度1.2m,下桿高度0.6m)和擋腳板(高度180mm),豎向鋼管的水平間距為1.5米(要將整個架體上下通連),鋪設平臺的小橫桿間距為
46、0.9米,鋪設腳手板厚度為5cm;架體外立面必須沿全高設置剪刀撐,剪刀的跨度不得大于6.0m;其水平夾角為4560,并應將三角架或主框架、架體水平、懸挑梁架和構架連成一體。架體升降時主平臺和底層腳手板最內側與墻體之間設置可折起的翻板構造,保持架體底層腳手板與建筑物表面在升降過程中和正常使用時的間隙,防止物料墜落。(5)在液壓爬模架的水平梁架上綁小橫桿,在小橫桿上鋪設腳手板,通過小橫桿控制腳手板離墻的防護距離,要求腳手板離混凝土墻面的距離均應小于100mm,并用翻板對結構面與架體空隙間進行防護。(6)搭設架體各平臺時,在每組架體的第一道和第二道水平梁架中間位置留700700mm的開口,用鋼管向下
47、層平臺搭設梯子,將各平臺連接,以使架體上下形成一個通道,在各平臺開口處用翻板將洞口封好,并在洞口處設警示標志。(7)液壓爬模架安裝到位后,為保證施工安全,應及時按有關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要求,鋪設腳手翻板結構,以防止爬升時相互碰撞。架體的底層和外圍側面,以及爬升時的架體開口端的各平臺相應位置都應加一道護身欄桿,并應采用密目安全網進行全封閉防護,爬升時嚴禁進行其他作業(與爬升無關的)。(8)所有的豎向鋼管、小橫桿的搭設都必須通過扣件與架體的水平、懸挑梁架進行剛性固定。(9)嚴禁在夜間進行架體的安裝和搭設工作。(10)液壓爬模架安裝完畢后,應由設備所有單位與安裝使用單位的有關人員(包括負責生產、技術
48、、安全的相關人員),共同對安裝完的液壓爬模架進行安裝檢查驗收,雙方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投入使用。 液壓爬模架的使用及爬升.提升條件根據試塊強度測試情況,當上層爬模預埋位置混凝土強度達到10MPa時,由項目部生產部門開據爬升通知單,液壓爬模架技術指導與項目部安全員共同對架體系統(包括架體上的雜物,各連接部位的連接,及液壓控制系統等)進行檢查并填寫爬升前檢查記錄表,清理架體雜物,符合要求后方可爬升。爬升時現場項目部在相應樓層準備臨時電箱。 .液壓爬模架的爬升工藝設備安裝 拆模、合模 爬升 (1)正常的爬升工序(參見爬升工藝流程圖)A、拆模板與導軌的爬升當上層的墻體混凝土強度達到脫模要求后,可將模板后
49、移或吊走模板,此時可安排澆注頂板混凝土,并在預埋孔處安裝穿墻螺栓和附墻裝置,操作液壓升降裝置,將導軌爬升到上一個樓層位置。B、架體的爬升當導軌爬升到位后,再操作液壓升降裝置將架體爬升到上一個樓層位置,然后再移動支承架將外墻模板安裝就位,并澆注墻體混凝土。C、架體的防護架體爬升到位后,對相鄰兩架體100mm的空隙用翻板進行封閉。重復正常工藝流程直至結構封頂。.設備的維護、檢修維護、檢修的內容:檢查架體系統的連接部位和防護是否符合要求,否則及時整改,對液壓控制系統要定期調試,及時更換易損件。.爬升完畢后需填寫爬升后檢查記錄表,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 液壓爬模架設備的拆除.拆除工作的施工部署(
50、1)人員組織液壓爬模架技術提供單位配備現場工程、安全負責人1名、技術指導2名,專門負責液壓爬模架拆除過程中的的技術指導和安全培訓工作,甲方成立液壓爬模架拆除工作小組,負責液壓爬模架的拆除工作。拆除工作應配30名專業架子工分成2個作業班組,并事先由設備所有方進行培訓,合格后頒發上崗證,持證上崗。(2)機械設備由現場已有塔吊配合液壓爬模架的拆除作業。.液壓爬模架拆除條件當結構施工完畢,即可對液壓爬模架進行拆除。液壓爬模架的拆除必須經項目生產經理、總工程師簽字后方可。液壓爬模架拆除前,工長要向拆架施工人員進行書面安全交底工作。交底有接受人簽字。(1)拆除時,寫書面通知,拆架前先清理架上雜物,如腳手板
51、上的砼、砂漿塊、U型卡、活動桿件及材料。液壓爬模架拆除后,要及時將結構周圈搭設防護欄桿。(2)拆架前,先對液壓爬模架進行檢查驗收,待檢查合格后方可拆除。(3)拆架前,先將進入樓的通道封閉,并做醒目標識,畫出拆除警戒縣,嚴禁人員進入警戒線內。.拆除方法(1)拆除順序按機位編號,順時針方向依次拆除。(2)拆除步驟A、清理架體雜物,拆除架體上的腳手板和踢腳板,將架體分割為2-4個機位的獨立單元,將兩獨立單元間機位架體的連接解除。B、用塔吊吊住支模體系,拔出調節支腿和高低調節螺栓上的銷軸,將支模體系吊離主承力架至地面分解。C、用液壓油缸將導軌提升出來,然后用塔吊吊離作業面。D、拆除上、下爬升箱、液壓電
52、控系統和液壓爬模架下兩層附墻座并吊離作業面。E、將主承力架及掛架體系整體吊至地面進行分解。F、以上拆除的液壓爬模架各零部件要統一堆放,統一管理。(3)整體拆除照片 6.2 液壓爬模的監測監控對架體在施工過程中進行相應的監測,具體監測內容如下:序號檢測內容檢查要求檢查結果備注1附著裝置螺母齊全并緊固到位;壓板變形5mm;預埋螺栓垂直度為1/100。合格不合格2主框架支腿的支頂措施有效可靠無損壞現象。合格不合格3電控液壓系統電纜線外層護套完好,無磨損或漏電現象;合格不合格所有斷路器、漏電保護器均靈敏、有效;合格不合格所有電器箱、分線箱的接地、接零保護正常。合格不合格4螺栓、銷軸的連接螺栓連接狀態正
53、常,緊固;合格不合格架體各部位連接銷軸無變形現象;合格不合格銷軸、開口銷、回型銷安裝到位。合格不合格5防墜裝置靈敏、可靠、有效無損壞現象。合格不合格6操作平臺各平臺禁止存在超載現象。合格不合格7架體狀態架體部位無變形現象;合格不合格架體主梁立柱、筋板、爬升箱與主梁連接點、導軌夾片等無開焊現象。合格不合格8支撐架體支撐架體系應與結構中的預留地錨或結構進行上下兩道剛性拉接固定,拉接水平間距不大于3米;合格不合格支撐架體無變形現象;合格不合格支撐架體斜撐桿件、支架底座鋼板等無開焊現象。合格不合格9其他關鍵構件導軌的垂直度小于5/1000或30mm,工作狀態中的最大撓度應小于1/500或6.6mm;合
54、格不合格爬升箱無開焊現象;合格不合格防傾裝置間隙變形應小于5mm,必須靈敏、可靠。 合格不合格6.3 應急預案6.3.1 應急預案組織機構設置為確保爬模順利正常的安裝、使用及拆除,并保證爬模在出現緊急情況時能及時有效地解決發生的問題,成立應急救援小組并制定爬架應急預案。公司成立項目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組長:項目經理;副組長:項目執行經理,項目總工,安全總監,生產經理,技術負責人,材料負責人;組員:技術員、施工員、質檢員、安全員、材料員、保安員為隊員。項目部應在現場辦公室明顯位置公布項目的應急領導小組和項目主要管理人員名單及其聯系電話。社會救援及報告電話見下表急救電話120公安110火警電話11
55、96.3.2 安裝過程的應急預案現場安裝方法按施工方案安裝步驟進行,兩個附墻機位間的支模體系先在地面進行組裝,組裝完畢后再用塔吊進行整體吊裝,吊裝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有:1)、塔吊掛鉤沒掛緊或掛鉤位置不正確液壓爬模架在進行整體吊裝前應預先在地面組裝位置進行預吊裝,重點解決掛鉤位置問題。先將架體稍稍吊起,看架體是否有變形,掛鉤是否牢靠,待確定無誤后,方可進行吊裝。應找準掛鉤位置,如吊起后架體傾斜過大應將其回落至地面,從新選擇掛鉤位置,待架體在吊起后沒有較大傾斜的情況下再將架體吊裝至安裝位置,并做出標識,以便下次吊裝時找準掛鉤位置。2)、兩三角支撐架間的水平側片與連接板孔位不對相鄰兩個主承力架安裝
56、入位后,連接兩機位之間的水平側片,水平側片與三角支撐架上的連接板孔位不對正時,首先檢查選擇的水平側片尺寸是否正確,如選擇的是正確的,說明預埋位置有所偏差,偏差小于10mm可通過對附墻裝置上的固定套調整以改變兩三角架之間的距離,從而使連接板上的孔位對正,若孔位偏差過大則需在墻體重新打孔并安裝附墻裝置(因此每次預埋都應須嚴格檢查)。6.3.3 正常使用過程中的應急預案1)、架體螺栓松動或被剪斷如螺絲有松動現象,應立即對螺栓進行禁錮;如螺栓被剪斷,應做臨時固定并立即更換螺栓。2)、因超載導致局部架體變形此時應立即清理架體上所有物品,對局部變形位置進行暫時加固,立即安排更換變形部件的工作,做安全檢查,
57、看其他部位是否正常(施工過程中嚴禁架體進行超載或集中荷載作業)。3)、附墻裝置螺栓斷裂在架體爬升到位后,應立即將安全鋼絲繩安裝到位,安全鋼絲繩為每個機位配備一個。如出現附墻裝置螺栓斷裂情況,因安裝有鋼絲繩的保護架體不會墜落,此時應立即用塔吊吊住附墻裝置螺栓斷裂的機位,并更換附墻裝置螺栓。4)、大模板調節絲杠斷裂此時由于液壓爬模架模板支撐體系托住大模板,模板不會發生墜落事故,如發生調節絲杠斷裂現象,應立即用液壓爬模架水平移動小車將模板移至墻體表面,用模板穿墻螺栓將模板與墻體連為一體,再進行調節支腿的更換。6.3.4 過程中的應急預案1)、爬升過程中突遇大風天氣此時應立即停止架體的爬升作業,保證架
58、體在有雙重保護的裝體,切斷架體爬升所需電源,將架體上端懸挑端進行拉接固定,待大風天氣停止后再進行爬升作業。2)、爬升過程中遇障礙物影響爬升因架體高度較高,在爬升前需進行聯合檢查,確認拆除所有障礙物、具備爬升條件后方可進行爬升。如在爬升時遇障礙物,會對整個架體的安全造成嚴重影響,如遇事先沒有發現的障礙物,應立即停止爬升,待拆除障礙物后方可再進行爬升作業。3)、爬升過程中液壓油缸無法正常工作液壓油缸無法正常工作通常發生在伸缸過程中,此時應對正在爬升架體的油缸進行回缸,通過爬升箱將架體或導軌固定在導軌上的踏步塊上,拆除故障油缸,更換新油缸。6.3.5 在拆除作業中的應急預案因液壓爬模架在拆除過程中采
59、用整體吊拆方法,將液壓爬模架整體吊至地面后再在地面對架體進行拆除。拆除時基本都在240米以上的高空進行拆除作業,在拆除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有:1)、拆除過程中突遇大風天氣此時應立即停止架體的拆除,將架體上端懸挑端進行拉接固定,待大風天氣停止后再進行拆除作業。2)、拆除過程中架體上的墜落物拆除前嚴格檢查架體整體穩定性和清理架體上的所有物品,經各方檢查完畢后方可進行拆除作業。3)、拆除過程中拆除警戒線內有人走動拆除架體前,事先應在地面劃出拆除警戒線,警戒線內嚴禁通行,地面應有人通過對講機與拆除作業面的施工人員進行隨時通告,當警戒線內有人通行時,應立即停止架體的拆除作業,待地面安全人員報告安全后方可
60、進行拆除作業。6.3.6 架體墜落事故的處理如遇到架體墜落的情況,需第一時間做下影像記錄,項目安全主管人員及液壓爬模技術服務人員迅速組成緊急救援小組,所有在場人員必須聽從項目安全主管人員及液壓爬模技術服務人員的指揮,如救援力量不足項目安全主管人員迅速組織其它勞務隊伍前來搶救受傷人員,撥打120等救援救助電話;液壓爬模技術服務人員負責保護現場,找出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及相關證據;上報項目第一負責人及液壓爬模負責人,對受傷人員及損壞的物品做出相關記錄。在救援及相關的調查處理后做出事故的處理方案,在保證架體及相關物品損害最小的前提下迅速恢復拆除工作。6.3.7 防臺風應急預案廈門屬于臨海地區,7-10
61、月屬于臺風多發期,需時刻關注天氣變化,提前了解臺風信息,在臺風來臨前做好液壓爬模體系的拉接工作。為了確保臺風來臨期間,不發生施工人員傷亡事故,不發生人為責任造成的工程大型施工機械和建筑設施嚴重損壞事故,保證臺風期間的安全施工,特制訂液壓爬模防臺應急預案。項目部由安全管理負責人建立防臺應急小組,小組成員包括項目部安全、技術、生產管理人員、勞務代表、液壓爬模技術指導人員等。應急小組負責人須隨時了解天氣情況及臺風動態,及時將可靠信息告知組內人員,組內人員須保持聯系,當臺風來臨前期,及時配合應急小組負責人啟用相應的防臺應急預案,防患于未然,確保安全施工。若遇臺風,必須將爬模體系上的防護鋼板網全部拆除,
62、以減小爬模架體所受風載,確保爬模架體安全。液壓爬模主承力點以上為懸臂端,在結構施工階段,均須對架體主承力點以上進行拉接處理,水平方向每3米都需要有上下兩道拉接?,F針對臺風來臨前期架體在不同狀態下的加固防風措施進行分別描述:1)架體處于安裝階段架體處于安裝階段時,由于架體高度位置較低,受臺風影響較小,此時如有臺風警報,須立即停止安裝作業,已安裝的架體在未安裝模板狀態下,須平均每3米用三根鋼管將架體懸臂端進行拉接固定;已安裝的架體如已安裝模板,須及時合模并將所有模板對拉螺栓緊固到位,平均每3米用兩根鋼管將架體模板上口的懸臂端進行拉接固定。2)架體處于合模澆筑混凝土狀態在此狀態下,液壓爬模體系所有模
63、板對拉螺栓處于緊固狀態,架體的懸臂端高度減少2/5,此狀態下架體的拉接要求為平均每3米用上下兩道鋼管將架體懸臂端進行拉接固定,第一道拉接位置在模板上口,第二道拉接位置在架體懸臂端中部。3)架體處于開模不久,上層附墻裝置未安裝,導軌未爬升狀態在此狀態下,為了減少懸臂端高度,須將模板重新靠近墻體,并緊固上中下三道模板對拉螺栓,同時平均每3米用上下兩道鋼管將架體懸臂端進行拉接固定,第一道拉接位置在模板上口,第二道拉接位置在架體懸臂端中部。4)架體處于開模狀態,上層附墻裝置已安裝,導軌已爬升此種狀態下,架體處于不利因素,如時間允許,須盡快將全部架體爬升完畢,并第一時間進行合模處理,并將所有模板對拉螺栓
64、緊固到位,再遵循上述拉接原則將架體進行拉接固定。如爬升時間不充裕,禁止進行爬升架體作業,平均每2米用上下兩道鋼管將架體懸臂端進行拉接固定,第一道拉接位置在模板上口,第二道拉接位置在模板上口的架體中部。5)架體處于爬升過程中如臺風預報不準確,架體正處于爬升過程中突遇臺風來襲,此時須沉著冷靜。在時間允許的前提下,如架體接近爬升完畢,則將架體爬升入位后迅速合模加固,并將架體懸臂端進行拉接固定;如架體剛開始爬升不久,則將架體降至下一施工層,插上插板將架體與結構固定,遵循上述水平間距2米的原則將架體進行拉接固定。如架體爬升過程中突遇陰風且準備時間不足,此時應立即停止架體的爬升作業,切斷架體爬升所需電源。
65、此種狀態下,架體處于最不利因素,將模板最大限度的靠近墻體,模板上口拉接的水平間距須定為1.5米,并且將高于混凝土表面的模板進行12道拉接。6)架體處于拆除階段架體處于拆除階段時,如有臺風警報,須停止拆除作業。如模板已調離架體,須水平方向平均每3米用三道鋼管將架體懸臂端進行拉接固定;如模板未吊離架體,須將模板靠近墻體并用三道模板對拉螺栓加固,水平方向平均每3米用兩道鋼管將架體模板上口懸臂端進行拉接固定。為防止在架體拆除過程中突遇陰風,需用提前準備好的安全繩將架體與結構進行柔性拉接,待架體與結構安全分離后,在安全繩不受任何拉力的狀態下解除安全繩與結構間的約束。6.4 高處墜落的物體打擊事故應急救援
66、方法1)一旦發生高處墜落和物體打擊事故后,項目部應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并電話通知公司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同時迅速呼叫醫務人員前來現場進行搶救。2)迅速排除致命和致傷因素:如搬開壓在身上的重物;清楚傷病人員口鼻內的泥沙、嘔吐物、血塊和其他異物,保持呼吸道通暢等。3)檢查傷員的生命體征:檢查傷員呼吸、心跳、脈搏情況。如有呼吸心跳停止,應就地立刻進行心臟按摩和人工呼吸。4)止血:有創傷出血者,應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壓包扎,上止血帶或指壓止血等。同時盡快送往醫院。5)觀察受傷人員摔傷及骨折部位,看其是否昏迷;注意摔傷及骨折部位的保護,避免不正確的抬運,使骨折錯位而造成二次傷害。6)車輛一
67、到立即就近送往醫院。7)由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責任分析并形成調差報告上報上級主管部門。8)總結經驗教訓,教育職工。6.5 觸電事故應急救援方法1)如果發生觸電事故時首先斷開電源。項目部應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并電話通知公司應急反應組織機構,同時迅速呼叫醫務人員前來進行搶救。2)如果電源開關在較遠處,則可用絕緣材料把觸電者與電源分離。3)高壓線路觸電:馬上通知供電部門停電,如一時無法通知供電部門停電則可拋擲導電體,讓線路短路跳閘,再把觸電者拖離電源。 4)觸電者脫離電源后馬上進行搶救,同時通知110送往最近的醫院。5)由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責任分析并形成調查報告上報上級主管部門。6)總結
68、經驗教訓,教育職工。6.6 機械傷害應急救援方法1)一旦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后,項目部立即切斷電源并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并電話通知公司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同時迅速呼叫醫務人員前來現場進行搶救。2)對傷員進行必要的處理,如止血:有創傷出血者,應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壓包扎、上止血帶或指壓止血等。同時盡快送往醫院。3)車輛一到立即就近送往醫院。4)事故調差組進行事故調查,責任分析并形成調差報告上報上級主管部門。5)總結經驗教訓,教育職工。6.7 火災事故應急救援方法緊急狀況響應步驟:1)發生火災后,應大聲喊:“起火了!起火了!”,并撥打119報警;2)現場救護組立即展開撲救防止火災蔓延,并立即
69、通知公司消防組,3)消防組接到報警后立即到現場組織撲救;4)報警時一定要講清發生火災的部署、著火的材料、大概面積并留下報警人的電話;5)撥打119報警后,報警人到場外馬路上等候消防車的到來并做好向導工作;6)接到報警后,消防組立即通知醫務人員到達現場組織搶救;7)安全保衛組組織人員按照疏散圖指示及時疏散留在現場的工作人員;8)安全保衛組安排人員管理現場,預防趁亂偷盜行為的發生,9)現場搶救組隨時與現場傷員營救組保持聯系,如需送往醫院治療立即通知現場傷員營救組,10)發生火災后立即切斷電源,以防止撲救過程中造成觸電;11)在火災現場如有易爆物質,首先轉移該物質以防止爆炸的發生,12)如電器起火應
70、首先切斷電源再組織撲救,13)如精密儀器起火應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進行撲救,14)如油類、液體膠類發生火災應使用泡沫或干粉滅火器,嚴禁使用水進行撲救,在撲救產生有毒物質的火災時,撲救人員應該佩戴防毒面具后方可進行撲救;15)在撲救火災的過程中,始終堅持救人第一的原則,嚴禁因拯救物資而置生命與不顧,16)對傷者實施急救措施后,立即送往醫院治療,17)消防組值班人員堅守崗位,認真負責、做好下情上達工作,對事件發展情況,所采取的措施,存在的問題,要認真做好記錄,直至事件完全解決。18)事故調查組對事故原因進行調查、評價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事故調查組將事件發生、處理的全過程和預防的方案及時向公司匯報。
71、7 設計計算注:本計算參考液壓爬升模板工程技術規程JGJ195-2010、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06、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一 基本條件1. 升降爬模架相鄰附墻裝置水平間距:4950mm 2. 樓層層高(標準層高,上下穿墻螺栓間距):4300mm3. 大模板尺寸:49504300mm4. 模板上方安全網(鋼板網)立面尺寸:52804950mm 二 載荷1 . 恒荷載標準值:GK(爬架裝置、大模板、動力設備等)外模支撐架及臺車自重:GK1=2.85KN上支撐架自重:GK2=6.73KN主承力架及掛架架體系統自重:GK3=25.82KN附墻裝置自重:GK4=
72、0.99KN外模支撐架平臺板自重:GK5=6.2KN主承力架及掛架平臺板自重:GK6=11KN外模支撐架護網自重:GK7=6.16KN主承力架及掛架護網自重:GK8=7.52KN外墻大模板自重:GK9=26KN恒荷載標準值:GK= GK1GK2GK3GK4+GK5+GK6GK7+ GK8+ GK9=2.85+6.73+25.82+0.99+6.2+11+6.16+7.52+26=93.27KN2.施工活荷載標準值:結構施工樓二層同時作業: (施工工況)(爬升工況)3. 風荷載標準值:WK取基本風壓值:(施工、爬升工況)(停工工況)式中:陣風系數取1.39,按260m高空,地面A類(廈門地區)架
73、體風荷載體型系數,密目安全網與腳手架擋風面積/迎風面積比值,計算取0.78。風壓高度變化系數取3.12,按260m高空,地面A類作用在大模板上的風載荷標準值:作用在模板上方安全網上的風載荷標準值:(施工、爬升工況)(停工工況)4. 永久載荷分項系數:5. 可變載荷分項系數:三 附墻點A、B處反力1、取垂直力平衡得:(施工工況)(爬升工況)(停工工況)2、對B點取矩:得 (施工工況)(爬升工況)(停工工況)四 附著螺栓驗算每個附墻裝置選用兩根M36的8.8級高強度預埋螺栓,每個螺栓的抗拉承載力Nbv=0.8P=0.8412=329.6KN每個螺栓的抗剪承載力Nbt=0.9nfuP=0.920.3
74、5412=259.6KN預埋螺栓同時承受載拉力和剪力時的驗算(施工工況)(爬升工況)(停工工況)穿墻螺栓承力滿足要求。五 混凝土墻面強度驗算混凝土墻厚,,采用穿墻套管式的附著方案,墻內側面的墊板為,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10時,其(沖切承載力)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為。(局部受壓承載力)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為。沖切承載力即(施工工況滿足要求)(爬升工況滿足要求)(停工工況滿足要求)局部受壓承載力即(施工工況滿足要求)(爬升工況滿足要求)(停工工況滿足要求)混凝土承力滿足要求。六 上支撐架、主承力架及導軌計算1、上支撐架體承力驗算上支撐架自重:GK=25.65KN施工活荷載標準值:(施工工況)(爬升工況)
75、(1)強度驗算上架體受自重、施工荷載、風壓產生的彎矩綜合作用。截面面積:S=15.692截面模數:=62.1彈性模量:截面軸慣性矩:風壓產生的彎矩:槽鋼水平梁斷面抗彎強度:槽鋼受壓強度:(2)穩定性計算:上支撐架承載桿件長7170mm,但中間有橫撐連接,有效長度為2300mm,按照兩端鉸支計算,則取=1即該桿件屬于小柔度桿件,驗算以強度驗算為準。(3)上支撐架連接法蘭螺栓強度計算上支撐架與架體主梁之間采用M1665的螺栓(6根)、厚14mm的鋼板連接。連接螺栓組間距滿足最大、最小容許距離。連接螺栓組受軸心壓力和風壓產生的彎矩共同作用連接螺栓采用M1665普通型粗牙螺紋,每個螺栓的抗拉承載力不滿
76、足要求。連接螺栓組采用M20高強度螺栓,則螺栓的抗拉承載力Nbt=0.8P=0.8125000=100000N滿足要求。(4)上支撐架連接法蘭螺栓處的連接鋼板強度計算滿足強度要求。2、主承力架強度驗算(使用工況組合風荷載)式中:PB =PD=gG(GK3 +GK6 +GK8)+gQQK/2=35.82KN參見左圖:對A點取矩: =0得, R2880sin27= P1485+ P上支(485+300)+P2(485+650)+ P3(485+650+680)+ P上支(485+650+680+200)+PD2075其中P1=P2=P3=GK1+GK5+GK9/4=8.67KN(施工工況)P上支=
77、(25.65+25.74)/2=25.7KN(施工工況)R=8.67485+25.5785+8.671135+8.671815+25.72015+35.822075=134.3KN(施工工況)主承力架主梁18#槽鋼水平梁的強度驗算:截面面積:S=29.299截面模數:=152彈性模量:截面軸慣性矩:槽鋼水平梁斷面最大彎矩:槽鋼水平梁斷面抗彎強度:架體主支承桿(三角架體斜撐)強度和穩定性計算:強度計算:10#槽鋼截面面積:S=12.748所受的最大軸向壓力:穩定性計算:桿件長3110mm,按照兩端鉸支計算,則取=1即該桿件屬于小柔度桿件,驗算以強度驗算為準。架體主支承梁、支承桿承力滿足要求。6、
78、導軌剛度計算導軌剛度 式中F爬升狀態時作用在導軌上的水平力H導軌兩端支撐點之間的距離E導軌彈性模量I導軌截面慣性矩其中,導軌截面慣性矩計算: (滿足要求)一、基本條件1、升降爬模架相鄰附墻裝置水平間距:2750mm 2、樓層層高(上下穿墻螺栓間距):4200mm3、懸挑支架:1200mm4、模板尺寸:27504300mm、27504300mm(此機位帶兩面模板)二、載荷1、 恒荷載標準值:(大模板、架體自重、動力設備等)物料平臺支架與物料平臺平鋪架(16#槽鋼)之和的自重:(單點)主承力架架體系統自重:(單點)附墻裝置自重:H型導軌自重:腳手板自重:液壓系統自重:最大單點架體承受大模板自重:(
79、兩面模板綜合受力)恒荷載標準值: 2、施工活荷載標準值(單側承重):結構施工樓二層同時作業: (施工工況)(爬升工況)3、風荷載標準值:取基本風壓值:(施工、爬升工況)(停工工況)式中:陣風系數取1.39,按260m高空,地面A類(廈門地區)架體風荷載體型系數,密目安全網與腳手架擋風面積/迎風面積比值,計算取0.78。風壓高度變化系數取3.12,按260m高空,地面A類作用在大模板上的風載荷標準值:作用在模板上方安全網上的風載荷標準值:(施工、爬升工況)(停工工況)D、永久載荷分項系數:E、可變載荷分項系數:三、 附墻點A、B處反力A、取垂直力平衡得:(施工工況)(爬升工況)B、對B點取矩:得
80、(施工工況)(爬升工況)四、穿墻螺栓驗算穿墻螺栓采用普通型粗牙螺紋,每個附墻裝置選用一根M48的穿墻螺栓,每個螺栓的抗拉承載力每個螺栓的抗剪承載力穿墻螺栓同時承受載拉力和剪力時的驗算(施工工況)(爬升工況)五、混凝土墻面強度驗算混凝土墻厚,,采用穿墻套管式的附著方案,墻內側面的墊板為,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10時,其(沖切承載力)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為。(局部受壓承載力)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為。沖切承載力即(施工工況滿足要求)(爬升工況滿足要求)局部受壓承載力即(施工工況滿足要求)(爬升工況滿足要求)六、物料平臺支架驗算:1、物料平臺支架作為支撐整個平臺物料的支柱,其強度驗算包括支撐桿件的抗壓和穩定性兩部分。物料平臺支柱采用8#槽鋼對焊,截面面積:支柱桿件長7100mm,按照一端固定一端絞支計算,則取=0.7因為,即該桿件屬于大柔度桿件,其壓穩驗算采用歐拉公式。則:滿足穩定性要求。機具準備附件 液壓爬模架技術圖紙文集1) 液壓爬模架平面布置圖2) 外墻液壓爬模架立面示意圖(150型)3) 電梯井物料平臺液壓爬模架立面示意圖(100型)4) 爬模架安裝示意流程圖5) 爬模架工序示意流程圖6) 爬模架變截面爬升示意圖7) 爬模架拆除示意流程圖8) 爬模預埋套管安裝預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