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能建筑未來的發展趨勢 由于計算機技術、現代通訊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未來的住宅建筑能得以智能化,智能建筑指通過將建筑物的結構、設備、服務和管理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最優化組合,從而為用戶提供一個高效、舒適、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環境。智能化建筑在我國興起不過十多年時間,它的發展勢頭方興未艾。 智能建筑指通過將建筑物的結構、設備、服務和管理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最優化組合,從而為用戶提供一個高效、舒適、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環境。智能建筑是集現代科學技術之大成的產物。其技術基礎主要由現代建筑技術、現代電腦技術現代通訊技術和現代控制技術所組成。 智能建筑發展趨勢 席卷全球的生態環境問題為居住建筑綠色概念
2、的興起提供了背景,同時綠色居住建筑也是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環節。在當今的住宅設計中,生態居住區的提法已逐漸成為房地產業的一大賣點,它似乎能滿足人們追求更高生活品質的需求,特別是各種具有異國風情的居住區更是被炒得火熱,不可否認,這樣的主題口號有一定的商業價值,也不否認這也是消費者精神方面的某種向往。不難看出,無論住區冠以什么樣的主題,它都要以人為本,以人親近大自然為出發點。任何的主題都是以綠化為基礎,只有綠色才是永遠的主題。 智能建筑前景性 智能建筑是隨著人類對建筑內外信息交換、安全性、舒適性、便利性和節能性的要求產生的。智能建筑及節能行業強調用戶體驗,具有內生發展動力。建筑智能化提高客戶工
3、作效率,提升建筑適用性,降低使用成本,已經成為發展趨勢。顯示,2012年我國新建建筑中智能建筑的比例僅為26%左右,遠低于美國的70%、日本的60%,市場拓展空間巨大。 與此同時,得益于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房地產行業進入迅猛發展階段。相關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新開工建筑面積約20億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和商業地產建筑面積約為4億平方米,政府保障房、經濟適用房和住宅項目面積約為16億平方米。處于產業鏈下游的智能建筑行業,搭乘房地產行業快速發展的列車,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按照我國建筑開工面積,可推算出年度智能建筑市場規模:即每年公共建筑和商業地產建筑的智能工程總投資約為3200億元,政府保障房、經濟適用房和住宅建筑項目的智能化工程總投資大約800億元,兩項市場規模合計為4000億元,并且這個市場規模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長著。作為提升用戶舒適性和便捷性的智能化系統,近些年受到不少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追捧,并逐步成為其提升房地產項目“含金量”的重要舉措之一。 同時,我國中國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進,也給智能建筑的發展提供了沃土。我國平均每年要建20億平米左右的新建建筑,前瞻預計這一過程還要持續25-30年。按照“十二五”末國內新建建筑中智能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30%計算,該比例提高近一倍。未來三年智能建筑市場規模增速維持在25%左右,2013年市場將超千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