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宮殿建筑的特征及其作用宮殿建筑又稱宮廷建筑,為傳統建筑之精華。古代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突出皇權的威嚴,滿足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規模巨大、氣勢雄偉的建筑物。這些建筑大都金玉交輝、巍峨壯觀。中國古代宮殿建筑采取嚴格的中軸對稱的布局方式,古代宮殿建筑物自身也被分為兩部分,即“前朝后寢”:“前朝”是帝王上朝治政、舉行大典之處,“后寢”是皇帝與后妃們居住生活的所在。下面我來介紹一下中國宮殿建筑的特點及作用。一、 中國宮殿建筑的作用(1) 宮殿是古代封建君王的政治中心,體現皇權的至高無上,比如說北京的故宮。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宮,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中國現存
2、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宮嚴格地按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營建原則建造。整個故宮,在建筑布置上,用形體變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組合成一個整體。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故宮前部宮殿,當時建筑造型要求宏偉壯麗,庭院明朗開闊,象征封建政權至高無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對角線的中心,故宮的設計者認為這樣以顯示皇帝的威嚴,威懾天下。(2) 宮殿是帝王朝政、生活場所,古代帝王及其整個家族都生活在宮殿當中,宮殿不僅要滿足帝王朝政的作用,也要滿足生活娛樂所需,故宮分前后兩部分,前一部分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發布命令的地方,主要建筑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這些建筑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
3、臺基上,遠望猶如神話中的瓊宮仙闕,建筑形象嚴肅、莊嚴、壯麗、雄偉,三個大殿的內部均裝飾得金碧輝煌。故宮的后一部分“內廷”是皇帝處理政務和后妃們居住的地方,這一部分的主要建筑乾清宮、坤寧宮、御花園等都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建筑多包括花園、書齋、館榭、山石等,它們均自成院落。二、 中國宮殿建筑的特點 (1)為了體現皇權的至高無上,表現以皇權為核心的等級觀念,中國古代宮殿建筑采取嚴格的中軸對稱的布局方式:中軸線上的建筑高大華麗,軸線兩側的建筑相對低小簡單。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軸線上。北京城的中軸線,以紫禁城為中心向南北延伸,表現了一種莊嚴、肅穆、唯帝王獨尊的威嚴氣勢。 其設計思想突出了帝王至高無上的絕
4、對權威、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級制度,以達到鞏固政權的目的 (2)典型特征是斗拱碩大,以金黃色的琉璃瓦鋪頂,有絢麗的彩畫、雕鏤細膩的天花藻井、漢白玉臺基、欄板、梁柱,以及周圍的建筑小品。 (3)宮殿有一些布局原則:.前朝后寢、三朝五門、左祖右社、中軸對稱。同時,重要建筑從南至北依次排開,布局嚴謹,秩序井然。明清紫禁城的前朝三大殿、后三宮以及重要宮門、廣場均分布在中軸線上,附屬建筑位于兩側,這種布局充分體現了古代社會皇權的至高無上和唯我獨尊。紫禁城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在世界建筑史上別具一格,是中國古典風格建筑物的典范和規模最大的皇宮。粱思成說:“中國建筑既是延續了兩千余年的一種工程技術,
5、本身已造成一個藝術系統,許多建筑物便是我們文化的表現、藝術的大宗遺產。”紫禁城雖然是封建專制皇權的象征,但它映射出的中國歷史悠久的古代文明的光輝,證明了故宮在人類的世界文化遺產史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總結:中國宮殿建筑的藝術特色:整體上,是組群布局,在個體方面,結構是精巧的,宮殿建筑的空間格局是靈活多變的,同時,在色彩上,宮殿建筑是絢麗多彩的。 中國宮殿建筑在世界建筑業中獨樹一幟,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國這塊古老的土地上,人類幾千年來不斷地發展和完善著中國傳統的建筑藝術和技術。從遠古的夏朝至今,中國經歷了二十幾個朝代的輪轉,幾百個皇帝在歷史這個大舞臺上頻繁亮相,又穿梭而過。朝代更迭,每代皇帝都不惜工本地為自己修宮造殿。這些宮殿建筑凝聚著中華文化的精華,是人類智慧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