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建筑史讀書筆記 1.上古時期建筑物之特征 (1)黃帝時期,未有固定之城郭宮室。 (2)堯時期,技術簡陋。 (3)舜時期,早期都市規模開始形成。 (4)殷商時期,構架制:階基之上立木柱,平面上以多數分座建筑組合成院落。 (5)西周時期,版筑建筑,即筑土墻,在夾板中加入泥土。建筑物屋頂屋頂如翼,采用木柱,庭院平正,同時中國之最古公園開始出現。 西周時期都城規?!胺骄爬?,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即方形城市,垂直相交的從橫街道。 注:黃堯舜時期歷史未確鑿可考,考古資料及文獻共同支撐中國之歷史只至殷商時期。 2.春秋戰國時期建筑物之特征 (1)春秋時期,建筑物種類多為高
2、臺。高臺呈方形,以土筑壘,上面有亭臺軒榭,可以登臨遠眺。 (2)戰國時期,對建筑之觀念不若從前之簡樸,崇尚殿基高巨之風,數殿相連。 斗栱承枋開始出現。 3.秦朝時期建筑物之特征 秦朝上接商周,下啟兩漢,建筑物主體仍為春秋戰國以來盛行的高臺建筑,呈團塊狀,取十字軸線對稱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追求象征涵義。 建筑風格豪放樸拙。 秦朝建筑物代表有阿旁宮、驪山陵、土長城等。 4.兩漢時期建筑物之特征 (1)西漢長安城遺址平面圖 漢長安城全城布局并未遵循古禮講究對稱,也未進行皇城宮城的區分,這點不同于歷代都城之建制。 漢代的宮大多數均為數座宮殿及臺榭閣廊組成的集體建筑,風格基臺雄偉,承接秦朝,切借助山川之勢,居高臨下。 (2)東漢洛陽城遺址平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