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最美的徽派建筑究竟好在哪兒? 呈坎古鎮徽派建筑不止出現在吳冠中筆下的仙境,也隱藏在“爸爸去哪兒”第五季的拍攝地呈坎古鎮,此地曾被朱熹贊譽為“呈坎雙賢里,江南第一村”?;张娠L格建筑的優雅貫穿百年,具有獨一無二的氣息。在眾多興起的民俗文化村中,徽派建筑早就成為了大家熱衷的風格。這不僅是因為其中的極簡氣息,還有濃厚的文化都符合現代人對于“美”的要求。徽派風格的魅力之大,除了讓更多年輕人愿意走進古老的中國建筑文明中,甚至讓美國人也為之傾贊。吳冠中小雙燕,紙本水墨,47.551cm在美國波士頓東部的一個小鎮上有一座徽派建筑,是曾出現在中國黃村的蔭余堂。美國史學家白鈴安(Nancy Berliner)
2、因聽到這間古屋要被售出,決心將它搬到美國。拆除工作耗時四個月,所有被搬到美國的零件包括了2735個木構件、972塊石片和當時擺放在屋內的生活用品。蔭余堂的外面是美國小鎮的風景重新復原蔭余堂又耗時多年,直到2003年6月,蔭余堂才正式向公眾開放。而在第一天,參觀人數就突破一萬??梢?徽派建筑在此之前一直是人們忽視的一顆滄海遺珠。蔭余堂中保留的天井邁一步“進”徽派建筑給人的印象多是木質搭建起的“高樓”,讓人感覺深居其中的必是老一輩的徽州人。大多數徽派建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五六百年前,讓人嘆服。而它的 神秘感其實來源于徽派房屋自帶的復雜建構和設計,其中的理論都是老祖宗們留下來的智慧。無論住宅規模大小,
3、提到徽派房屋,都不可避開“進”的概念,因為它是徽派建筑中的 基本空間單位。“進”由兩種類別組成:一種是大空間、半開 敞化的堂,就是大家走進去都能看到的空間,由廳堂和祖堂組成。廳堂是底層的第一進,這是親族間攀談聊天的空間。另一種堂是祖堂,這里是設置祖先牌位的地方。在小型住宅中,由于空間規模的原因,廳堂具有更加復雜的功能性。此外,具有封閉性狀態的空間稱為房,大多是寢室和私人日常生活起居的空間。二、三層是內眷和女眷的生活空間,與外界隔開?!斑M”作為一個完整的空間,除了堂和房兩部分,還 有天井。天井的作用一般是為了通風和采光,天井的地面因為與排水的功能密不可分,所以天井多是由毛石鋪裝而成。天井作為一代
4、代人居家生活的中心,是對北方祖先家園的記憶四合院。因為當地氣候潮濕、空間相對狹小,加上山多地少的現實問題,多種因素促成了這樣新的建筑模式,讓高墻深宅之內產生豁然開朗的感覺?;罩萆絽^的降水量十分充沛,同時水被認為是財富之源。所以天井的屋頂總是向自家院內傾斜,雨水從四面的房檐流入,匯集于院落中的明堂,這被稱為“四水歸堂”,意味著圖財不外流。這樣由天井、堂 和房構建起來的基本單位再次組合,形成了復雜的住宅結構。從入口一側開始稱之為第一進,也有第二進、第三進,都是 以一層的空間構成為基礎衍生出來的多重結構。在“爸爸去哪兒”第五季的拍攝地呈坎村中,有一進的小戶型,也有三進的大戶人家。三進多是與周圍的廚房
5、和內院連接在一起。呈坎村可謂是徽州的風水寶地,一條河流由北向南穿過村落,讓村落從空中看就像一張八卦圖。由于徽州是程朱理學的發祥地,這里一直在文化上優于其他地方,所以這里有眾多私塾、書院。讀書之風也十分盛行,不少詩人、歷史學家和書法家都曾在呈坎留下足跡。其中,羅氏家族就在此生活過。羅東舒祠是羅氏后人為先輩羅東舒修建的祠堂,整體按孔廟格局建造,共四進四院,而且一進比一進高,凸顯出羅氏家族的地位。羅氏家族曾經出過一位清代畫家羅聘,他是“揚州八怪”中最年輕的一位。黃山呈坎羅東舒祠中的明代花紋羅氏家族的祠堂鬼趣圖卷是他現留存的名作,他用夸張的手法描繪出了另一個奇異的鬼怪世界,堪稱古代杰出的漫畫。這系列作
6、品總共有八幅,以鬼為題材,被當今研究漫畫史的人認為是中國最早期的漫畫之一。羅聘的祖宅名為燕翼堂,距今已有600年歷史,共有兩進三層,地位也不容小覷。羅聘筆下的鬼怪青磚小瓦馬頭墻,回廊掛落花格窗馬頭墻是徽派建筑中最明顯的元素之一,不僅形式美觀,本身也具有功能性。因為大部分的村落聚居在一起,徽派建筑大多密度較大。所以當火災發生時,火勢容易因密集的建筑群而輕易擴大蔓延到其它建筑。馬頭墻為了防止火災的情況無限延伸, 特意設計為上翹型。馬頭墻的形狀輪廓是階梯狀的,通常三、四疊是一般人家常見的。大戶人家的馬頭墻疊數可多到五疊,被稱為“五岳朝天”,因為每個“馬頭”象征著五座山峰,所以稱為“五岳”。馬頭墻的“
7、馬頭”(座頭)樣式各有特色,“鵲尾式”、“印斗式”、“坐吻式”都是徽州馬頭墻的常見風格。每種寓意也都各有不同,但是都能看出人們可以通過住宅的裝飾表達出內心的喜好。“鵲尾式”是淺顯易懂的一種樣式,是將磚做的 座頭用喜鵲尾巴的形態表現出來,也是最顯而易見翹起的屋檐。而“印斗式”則是“卐”字紋或“田”字的方形,相對于“鵲尾式”比較缺少流線型的線條。鵲尾式印斗式“坐吻式”是由窯燒“吻獸”構件安在座頭上,常見的有哺雞、鰲魚、天狗等獸類。除此之外,還有“金印式”或“朝笏式”等,顯示出主人對“讀書作官”這一理念的追求。無論馬頭墻的表現形式如何,我們都能看出徽派建筑一直保持著多樣化的元素,讓看似極簡的整體建筑
8、中能容納精致的細節和當地人的心思?;酁樯衿娴牡袼囻R頭墻是徽派建筑的標志,而“三雕”(木雕、石雕和磚雕)在徽派建筑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這就不得不提到宏村的承志堂,其中的雕刻技藝可以算作當時鼎盛時期的代表作。精湛的雕刻源于明清時期的徽州商人,他們通過生意獲取了豐厚利潤,于是回到家鄉興建房屋。這不僅讓徽州村落盛極一時,同時徽州民居的裝飾工藝也一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狀態。承志堂汪定貴作為徽州的鹽商,在當時富甲一方,他專 門找人設計宅院。由于他傾入了大量心血,所以他的宅院成為徽州最顯赫的宅院承志堂。木板能阻止熱量又不會擋住光線,加上精湛的工藝,木雕成為了這座建筑的點睛之筆。安徽黟縣宏村承志堂廂房木雕門前
9、廳的冬瓜梁木雕位于這 座建筑中最重要的位置。鏤空雕琢的空間復雜到有七層之多,是徽州木雕的代表作。梁柱上的一段狹小空間中,工匠就雕刻了36個人物,大部分都是官員形象和琴棋書畫的元素, 呈現的是典型的雅致生活場景。宴官圖木雕宴官圖 體現的是汪定貴渴望得到上流社會認同的心態。承志堂的主人汪定貴前半生顛沛流離,在40歲時踏入商海,隨后逐漸 積累到一筆筆財富。晚年的汪定貴購買了“朝議大夫”的官職,完成了從富人變成貴人的轉變。宴官圖細節儀門木雕的百子圖是屋內高懸的木雕圖景,出自儒家人倫道德思想的傳說故事“郭子儀拜壽”和“九世同堂”。這兩件木雕都是在承志堂后廳的橫梁上,每根柱子的基石上都刻有“壽”字。 此外
10、,還有三角形空間的觀魚廳,在魚塘廳的邊上設有“美人靠”,人們可以在此觀魚,同時可能看到墻壁上雙面鏤空的圖案。百子圖石雕最容易在村口的牌坊中出現,例如西遞村口的牌坊,多是表達了受到嘉獎的官員在道德和政績上的貢獻。磚雕也處于引人注目的地方,因為徽州人對居宅大門裝飾非常重視,所以在人們進門的第一眼就可以看到磚雕。在兩份清朝乾隆年間的文書中,一套磚雕門罩以紋銀三兩留錢成交, 而當時購買黃山五處包括樹木在內的山產,價格也不過三兩紋銀。必不可少的祠堂祠堂是反映出一個姓氏宗族的歷史背景和家族興衰等各個情況的場所?;罩萑司圩宥硬⑶易鹁醋谧?孝道是他們一直崇拜的理念,所以祠堂在宗族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徽州的祠
11、堂一般分為兩類,一種是宗祠,是某一姓氏的后代子孫為了祭祀祖宗而建的;而支祠顧名思義,是宗祠下屬的某一支內為祭祀一代祖先所建的祠堂。祠堂一般是村落的核心,除了祭祀以外,宗族還會在這里討論事宜、處理族內的懲罰問題和舉辦重要的活動。祠堂的門上大多貼著秦叔寶和尉遲恭的畫像,起著辟邪的作用。而門樓是一戶人家的財富象征,越有財有勢的家族,祠堂門樓就越講究。宏村祠堂建筑享堂多是宗族長老們議事的空間,也是宗族死者祭祀先人和長期守孝居住的地方。通常守孝需要三年之久,這不難看出徽州人對于孝道的重視。在整個祠堂中,最精髓之處還是寢堂,供奉著祖先神位的地方。寶綸閣為羅東舒祠后寢,這也是安徽省迄今保留明代彩畫及祠堂最完整的一組家廟建筑。隨著現代人的品位改變,徽派建筑也變得格外流行。這些保留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文化精髓無人能及,是時間留下來的積淀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