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道 237 屏南路下至屏西段公路工程A6 標段施工方案申請批復單監表 22-1承包單位:泉州市華泰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合同號:監理單位:寧德市興路交通工程監理咨詢有限公司編號:致:國道 237 屏南路下至屏西段公路工程A6 標段總監辦根據施工安全管理規范要求,現提交國道 237 屏南路下至屏西段公路工程 A6標段標準化建設方案,請予審批。承包人:日期:年月日附標準化建設方案件監理工程師意見:監理工程師:日期:年月日國道 237 屏南路下至屏西段公路工程A6 標段標準化建設方案編制:審核:泉州市華泰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國道 237 屏南路下至屏西段公路工程A6 標段項目部年月日第一章總體布置及規劃一、
2、編制依據1、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指南2、施工標準化手冊、施工標準化標示圖冊3、業主提供的國道237 屏南路下至屏西段公路工程A6標段招標文件、補遺書及合同文件等。4 、國 道 237 屏 南 路 下 至 屏 西 段 公 路 工 程 A6 標 段 兩 階 段 施 工 圖 設 計(K30+137K36+765)。5、我國現行的公路工程施工技術規范及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安全規范等。6、本工程所在地的社會及自然環境等條件和現場踏勘調查所獲得的有關資料。二、編制范圍國道 237 屏南路下至屏西段公路工程A6 標段合同段駐地、拌和站等施工標準化建設相關的內容。三、編制原則結合本標段的實際情況, 大力
3、推行現代工程管理, 構筑科學系統的施工標準化體系,充分發揮“工廠化、集約化、專業化”施工的優勢,促進本項目建設施工的標準化、規范化、精細化管理,全面提升本項目工程質量、安全、環保水保管理水平。四、工程概況國道 237 屏南路下至屏西段公路工程A6 標段路線起于屏南縣路下鄉五溪村頭,接“橫二線” A5 標終點樁號 K30+137,路線沿老路布線一段后甩開老路,于五溪村前設一座五溪中橋跨越河溝,爾后沿五溪村西南側水田布線,經過洋里建一座過洋里中橋跨過河溝接回老路,后沿老路布線至三萬里,甩開老路于三萬里后山埡口穿過,爾后展線下坡至門里村,路線往門里村西南側水田繼續布線, 于門里村尾建一座門里中橋接回
4、老路,沿老路布線至 A6標終點 K36+765,路線長 6.628 公里。主要控制點: A5 終點、五溪村、過洋里、三萬里后山埡口、門里村、柏源村。工程總造價計 72900049 元 ,合同工期 24 個月。五、現場組織機構項目經理部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設立直線制施工組織管理體系。根據該工程的特點,計劃調動強有力的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干,組成精干、高效的項目經理部,全面認真履行合同。項目經理部設九個部室,分別為施工技術科、材料供應科、機械設備科、安全質檢科、計量合同科、計劃財務科、生產調度科、綜合辦公室、工地試驗室,第二章施工便道、拌合場站及臨時設施等標準化工地建設和施工標準化初步實施方案第一節施
5、工便道、拌合場站及臨時設施等標準化工地建設進行臨時工程與設施的設計和施工時,遵循“重視選址、減少占地、安全環保、節約投資”的原則,統一規劃、合理布置,做好“三集中”(混合料集中拌合,鋼筋、碎石集中加工,梁板等構件集中預制)制度,進行標準化工地建設。一、駐地建設本合同段項目經理部設于項目經理部,設于A6 標段 K36+010平交口左側的活動板房內(設綜合部、工程部、質安部、計財部、物質設備部等),項目經理部建設按照標2準化施工工藝要求建設,場地內進行路面硬化,設置排水溝等。住地面積約為1200m,其中會議室 50 m2,生活用房人均面積不小于6 ,并按標準化要求設置辦公用房設施(項目經理室、總工
6、室、工程部、檔案室、試驗室、會議室等)和生活用房設施(宿舍、食堂、醫療室、浴室等) ,且標牌標記清楚、醒目。遵守國家有關消防規定,配置齊全各種消防設施。辦公用房。做到規劃有序,順暢并做好排水設施。二、水、電供應用水:本合同段水系發達,水質較好,可作為工程用水。生產用水就地取用,在拌和站、預制場等位置設置蓄水池,生活用水引用自來水。生產用水使用前應經過水質檢驗合格方可使用。用電:工程沿線具備動力、照明供電系統可以利用。施工時與當地電力部門協商,可從村鎮及高壓電網遠接,并自備發電設備,以備急需。三、臨時通訊施工駐地安裝程控電話,主要施工人員均配置移動電話,配置無線對講設備,采用多方案并舉的形式建立
7、通訊和信息網絡。四、施工便道國道 237 屏南路下至屏西公路原為省道303,與本項目起點交接位于路下鄉五溪村頭、終點交接位于柏源村路口處,老路為四級公路, 水泥路面,路基寬度 4-5.5 米不等,路面寬度為 4 米。故本項目以現有四級老路為骨架連接村道,材料運輸便利。在各路基施工隊作業點、拌和站位置,修建臨時便道與各現有公路、鄉村道路連接。施工便道寬4.5m,每 400 米設置一處錯車道,路面基層填筑20cm片石墊層,面層采用6cm泥結碎石硬化。施工便道設置必要的標志標牌,轉彎道口、視線不良處設置警示牌或反視鏡;設置專門的養護隊伍配備必要的機械、工具和材料,由專人負責養護,確保路面平整,做好灑
8、水、排水工作,確保晴雨暢通。五、砼拌合站本合同段使用的砼采用集中拌和,按福建省普通公路標準化管理指南要求建設。使用混凝土運輸車將砼運送到各作業點,拌和站建在A6 標段 K36+010 平交口左側空地,按福建省普通公路標準化要求建設。場地面積約為 3000 m2,使用 HZS90型皮帶輸送式混凝土攪拌站 , 采用三倉式自動計量標準的配料機,生產能力為 90 m3/h。拌和站堆料倉設在拌合樓的左方,采用 4 倉建設, 3 個碎石倉, 1 個砂倉。各個料倉用 36 墻紅磚隔墻隔開,隔墻高 2.2 米,隔墻上安裝彩鋼遮陽棚,遮陽棚高 8.0 米。拌和站場地用 C20 混凝土硬化處理,場地硬化按照四周低
9、,中間高的原則進行,面層排水坡度為3%。拌和站混凝土使用量較大和集中,該處交通運輸條件較好,施工用電接線方便(位于屏南縣路下鄉門里村附近),有利于本合同段的混凝土調配和運輸。該處的地表水、地下水對混凝土中的鋼筋無腐蝕性,對混凝土不具有腐蝕性。拌和站劃分為生活區、拌和作業區、材料計量區、材料庫及運輸車輛停放區等。六、鋼筋加工場本合同段中標后即著手鋼筋加工場的選址和規劃建設,按福建省普通公路施工標準化管理指南的要求建設。本合同段鋼筋加工797 噸,計劃建設一個標準化的小型鋼筋加工場。初步確定在A6 標段 K36+010平交口左側空地作為本合同段的鋼筋加工場。鋼筋加工場面積 180 平方米,場內地面
10、需硬化。鋼筋加工場計劃進場設備鋼筋數控彎曲機一臺,電焊機等其他小型設備滿足本合同段的鋼筋加工能力要求。鋼筋加工場按標準化要求進行布置,實行封閉管理并設置視頻監控系統,儲存區、加工區、成品區按要求布設,并設置明顯的標志牌。加工場區墻面布置鋼筋加工大樣圖,各分區設置醒目的標識標志牌。七、棄土場嚴格按照設計指定或監理工程師批準的位置棄土,施工中,嚴格按照設計進行防護,先擋后棄,完成后進行綠化及復耕工作。第二節施工標準化初步實施方案本工程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福建省交通運輸廳的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指南、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作業標準化操作手冊和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工藝中相關規定進行施工,即“發展理念人本
11、化、項目管理專業化、工程施工標準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日常管理精細化”。我公司為施工單位,主要負責施工,主要做好工程施工標準化,協助做好發展理念人本化、項目管理專業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日常管理精細化等管理要求。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加快轉變公路發展方式,認真落實管理要求,全面推行現代工程管理,不斷總結形成長效機制,進一步提高本高速公路建設管理水平,為又好又快建設本高速奠定堅實基礎,真正實現把本高速建成提速經濟發展的騰飛路、自然和諧相融的生態路、古今文明交匯的文化路、交通發展的名片路的目標。二、施工組織機構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為組長的項目部施工領導小組,負責本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安質環保
12、部為施工日常主管部門,全權負責項目管理及協調工作。項目部門及人員組成嚴格按照要求進行設置。管理組織機構領導小組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項目總工等工程技術安質環保物資設備工地試驗農民工管理計劃財務綜合管理部長部長部長室主任辦公室主任部長部長各施工作業隊領導小組三、總體目標通過落實高速公路建設管理要求,全面推行現代化管理,建立科學系統的管理、施工標準化體系;通過標準化、精細化的施工,進一步提升本高速公路工程質量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實現從業人員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材料設備一流、作業環境一流、建設成果一流,強力推進本高速公路建設又好又快的進行。四、發展理念人本化堅持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實踐, 在工程施工中
13、高度關注安全生產, 完善安全生產制度,夯實各級安全管理責任,增加安全管理力量,加強安全生產措施落實、安全隱患及時整改的監督,認真開展“安全生產月”、“安全生產年”、“平安工地”建設活動,保證建設者的人身安全,確保安全生產。五、項目管理專業化根據工程施工管理的需要,在施工中加強不同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合理配置,細化專業分工,有計劃地對專業人員進行全方位的業務知識培訓和考核,充分發揮工程建設專家組對工程施工的指導性,清退不合格的工程技術管理人員,穩定管理人員隊伍,為建設優質工程提供高水平的專業化組織和專業化的人才隊伍。六、工程施工標準化(一)工地建設標準化本工程臨時工程布置嚴格遵照高速施工標準
14、化指南 中規定執行,強化施工駐地建設,達到標準化工地要求。主要從施工便道、 拌合站場及臨時設施等標準化工地建設各個方面進行要求,并通過監理、業主等相關部門的驗收。(二)施工標準化本標段工程施工標準化主要包括路基、橋涵工程施工的標準化。 施工時按照現行規范要求結合本標段工程特點,制定適合本標段路基、橋涵工程施工的標準化施工工藝和施工流程,做到施工工序和施工過程規范化、程序化,提高施工工作效率和工程實體質量。規范工程質量檢驗,強化各類標準試驗和驗證試驗,做到檢測項目完整齊全、檢測頻率符合規范要求、檢測數據真實可靠。加強關鍵部位、關鍵工序的過程控制與檢查驗收,確保工程各項指標抽檢合格率達到現行規范要
15、求。(三)施工管理標準化1、各項施工安全、質量管理制度齊全,管理機構健全,人員定位、責任到人,施工操作人員熟悉規范規程和設計要求,不得違章施工、野蠻施工。2、安全員、質量員、試驗員等管理人員和特殊工程操作人員佩戴胸牌并持證上崗。3、施工機具安全可靠,運轉正常,安全防護設施符合規范標準要求,現場施工安全達標創優。按期對施工機具進行保養、擦拭,對安全防護設施進行檢查。4、配置專職內業資料管理人員進行統一管理。建立內業資料管理清單,并定期檢查。資料來往應建立收發記錄。設計文件、會議紀要、上報技術文件、開工報告、施工組織設計、變更設計等簽字手續齊全,并定期歸檔。5、施工現場原材料、半成品質量符合要求,
16、材料試驗規范。施工人員嚴格執行操作規范。分部分項工程嚴格自檢、 互檢、交檢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轉入下道工序,已完工的主要分部分項工程合格。六、管理手段信息化以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加強施工管理, 提高工程質量和管理水平。 采用計量支付軟件、試驗檢測軟件等信息平臺,加強工作溝通,建立互動交流平臺,及時了解工程質量、安全、進度、設計變更、試驗檢測及廉政建設等方面近期工程動態,加快信息的交流和傳遞,充分發揮QQ群的工作交流功能,及時掌握工程建設情況,加強對相關單位意見的收集和反饋。七、日常管理精細化在施工中重抓精細化落實, 明確首件認可、大宗材料準入等制度, 以建設精品工程、推行精細化管理、開展精細化控制為載體,將粗活做細、細活做精,保證工程局部和細節均滿足技術要求,將精細化管理落到實處,從施工的每個環節、細節抓起做起,在打造交通藝術品上下功夫,把每個工程都建成精品,把每個點都打造成亮點,將項目建成典范工程。日常管理貫徹落實“三大原則”(注重細節、立足專業、科學量化的原則)、“四大要求”(精、準、細、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