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瓷磚墻面專項施工方案1、施工準備(1)、材料要求:水泥:3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應有出廠證明或復試單,若出廠超過三個月,應按試驗結果使用。白水泥:325號白水泥。砂子:粗砂或中砂,用前過篩。瓷磚:產品必須滿足國家標準BG/T4100.1-1999的要求,且需要滿足以下指標:序號實驗項目技術參數1吸水率(%)Waterabsorption0.052斷裂模數(Mpa)Modulus of breakage(Mpa)353破壞強度(N)Breakage pressure(N)厚7.5mm時,平均值2200N;4邊長偏差(%)Side(%)0.155厚度偏差(%)Thickness(%
2、)26表面平整度(%)Surface(%)0.17邊直角(%)Staightness of sides(%)0.18直角度(%)rectangularity(%)0.079中心彎曲度(%)0.0812010耐磨性(mm3)Abrasion resistance(mm3)莫氏硬度Mohs hardness711耐急冷急熱性Resistance to thermal shock145- -15,循環10次不裂12抗凍性Frost resistance+5- -5循環100次不裂13耐日用化學品游泳藥用鹽Chemical resistanceUA級14耐酸堿性Acid and alkali sola
3、tionsULA級15光澤度Resistance to glossiness6816放射性符合GB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標準A類裝修標準聚乙烯醇縮甲醛(即界面劑)和礦物顏料等。(2)、主要機具:磅秤、鐵板、孔徑5mm篩子、窗紗篩子、手推車、大桶、小水桶、平鍬、木抹子、鋼板抹子(1mm厚)、開刀或鋼片(20mm70mmlmm)、鐵制水平尺、方尺、靠尺板、底尺(30005000mm40mm1015mm)、大杠、中杠、小杠、灰槽、灰勺、米厘條、毛刷、雞腿刷子、細鋼絲刷、笤帚、大小錘子、粉線包、小線、擦布或棉絲、老虎鉗子、小鏟、合金鋼鏨子、小型臺式砂輪、勾縫溜子、勾縫托灰板、托線板、
4、線墜、盒尺、釘子、紅鉛筆、鉛絲、工具袋等。2、面磚(瓷片)鋪貼要求(1)、面磚必須是形狀精確、平整對稱、無瑕疵或其它缺陷。(2)、鋪貼面磚前必須清掃或清洗原有基底,有待鋪貼的區域應在鋪貼前必須以面磚放樣,避免不必要的切割。(3)、面磚鋪貼完成后,并按面磚的顏色進行勾縫。(4)、對吸水率高的面磚必須浸泡在清潔的水中24小時。(5)、鋪貼完成后必須進行適當的現場清掃與產品保護,避免碰撞,振動而引起的空殼。(6)、水泥砂漿的稠度,必須嚴格控制,否則會因收縮系數不同而產生局部空殼。3、作業條件:(1)、根據設計圖紙要求,按照建筑物各部位的具體做法和工程量,事先挑選出顏色一致、同規格的瓷磚,分別堆放并保
5、管好。(2)、預留孔洞及排水管等應處理完畢,門窗框、扇要固定好,并用1:3水泥砂漿將縫隙堵塞嚴實。鋁合金門窗框邊縫所用嵌縫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且塞堵密實,并事先粘貼好保護膜。(3)、墻面基層要清理干凈,腳手眼堵好。(4)、大面積施工前應先做樣板,樣板完成后,必須經質檢部門鑒定合格后,還要經過設計、甲方、施工單位共同認定。方可組織班組按樣板要求施工。4、工藝流程:基層處理吊垂直、套方、找規矩、貼灰餅抹底子灰彈控制線膠貼瓷磚揭紙、調縫擦縫5、操作工藝(1)、基層為混凝土墻面時:基層處理:首先將凸出墻面的混凝土剔平,對大鋼模施工的混凝土墻面應鑿毛,并用鋼絲刷滿刷一遍,再澆水濕潤。如果基層混凝土很光滑
6、,亦可采用“毛化處理”的辦法,即先將表面塵土、污垢清理干凈,用10%火堿水將墻面的油污刷掉,隨之用凈水將堿液沖凈、晾干。然后用11水泥細砂漿內摻水重20%的建筑膠,噴或用笤帚將砂漿甩到墻上,其甩點要均勻,終凝后澆水養護,直至水泥砂漿疙瘩全部粘到混凝土光面上,并具有較高的強度,用手掰不動為止。抹底子灰:底子灰一般分二次操作,先刷一道摻水重15%的建筑膠水泥素漿,緊跟著抹頭遍水泥砂漿,其配合比為12.5或13,并摻20%水泥重的建筑膠,薄薄的抹一層,用抹子壓實。第二次用相同配合比的砂漿按沖筋抹平,用短杠刮平,低凹處事先填平補齊,最后用木抹子搓出麻面。底子灰抹完后,隔天澆水養護。彈控制線:貼瓷磚前應
7、放出施工大樣,根據具體高度彈出若干條水平控制線,在彈水平線時,應計算將瓷磚的塊數,使兩線之間保持整磚數。如分格需按總高度均分,可根據設計與瓷磚的品種、規格定出縫子寬度,再加工分格條。但要注意同一墻面不得有一排以上的非整磚,并應將其鑲貼在較隱蔽的部位。膠貼瓷磚:鑲貼應自上而下進行。高層建筑采取措施后,可分段進行。在每一分段或分塊內的瓷磚,均為自下向上鑲貼。貼瓷磚時底灰要澆水潤濕,并在彈好水平線的下口上,支上一根墊尺,一般三人為一組進行操作。一人澆水潤濕墻面,先刷上一道素水泥漿(內摻水重10%的界面劑);再抹膠,用靠尺板刮平,再用抹子抹平;另一人將瓷磚鋪在木托板上(麻面朝上),縫子里灌上11水泥細
8、砂子灰,用軟毛刷子刷凈麻面,再抹上薄薄一層灰漿。然后一張一張遞給另一人,將四邊灰刮掉,兩手執住瓷磚上面,在已支好的墊尺上由下往上貼,縫子對齊,要注意按彈好的橫豎線貼。如分格貼完一組,將米厘條放在上口線繼續貼第二組。鑲貼的高度應根據當時氣溫條件而定。擦縫:粘貼后48h,先用抹子把近似瓷磚顏色的擦縫水泥漿攤放在需擦縫的瓷磚上,然后用刮板將水泥漿往縫子里刮滿、刮實、刮嚴,再用麻絲和擦布將表面擦凈。遺留在縫子里的浮砂可用潮濕干凈的軟毛刷輕輕帶出,如需清洗飾面時,應待勾縫材料硬化后方可進行。起出米厘條的縫子要用11水泥砂漿勾嚴勾平,再用擦布擦凈。(2)、基層為磚墻墻面時:基層處理:抹灰前墻面必須清掃干凈
9、,檢查窗臺窗套和腰線等處,對損壞和松動的部分要處理好,然后澆水潤濕墻面。吊垂直、套方、找規矩:同基層為混凝土墻面做法。抹底子灰:底子灰一般分二次操作,第一次抹薄薄的一層,用抹子壓實,水泥砂漿的配合比為13,并摻水泥重20%的界面劑;第二次用相同配合比的砂漿按沖筋線抹平,用短杠刮平,低凹處事先填平補齊,最后用木抹子掛出麻面。底子灰抹完后,隔天澆水養護。(3)、基層為加氣混凝土墻面時,可酌情選用下述兩種方法中的一種:用水濕潤加氣混凝土表面,修補缺棱掉角處。修補前,先刷一道聚合物水泥漿,然后用139=水泥白灰膏砂子混合砂漿分層補平,隔天刷聚合物水泥漿,并抹116混合砂漿打底,木抹子搓平,隔天澆水養護
10、。用水濕潤加氣混凝土表面,在缺棱掉角處刷聚合物水泥漿一道,用139混合砂漿分層補平,待干燥后,釘金屬網一層并繃緊。在金屬網上分層抹116混合砂漿打底(最好采取機械噴射工藝),砂漿與金屬網應結合牢固,最后用木抹子輕輕搓平,隔天澆水養護。其他做法同混凝土墻面。6、質量標準(1)、主控項目飾面磚的品種、規格、圖案、顏色和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飾面磚粘貼工程的找平、防水、粘貼和勾縫材料及施工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現行產品標準和工程技術標準的規定。飾面磚粘貼必須牢固。滿粘法施工的飾面磚工程應無空鼓、裂縫。(2)、一般項目飾面磚表面應平整、潔凈、色澤一致、無裂痕和缺損。陰陽角處搭接方式,非整磚使用部位應符
11、合設計要求。墻面突出周圍的飾面磚應整磚套割吻合,邊緣應整齊。墻裙、貼臉突出墻面的厚度應一致。飾面磚、接縫應平直、光滑、填嵌應連續、密實;寬度和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有排水要求的部位應做滴水線(槽)。滴水線(槽)應順直,流水坡向應正確,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飾面磚、粘貼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表8.3.11的規定。立面垂直度:2mm;表面平整度:3mm;陰陽角方正:3mm;接縫直線度:2mm;接縫高低差:0.5mm;接縫寬度:1mm;7、成品保護:(1)、鑲貼好的瓷磚、墻面,應有切實可靠的防止污染的措施;同時要及時清擦干凈殘留在門窗框、扇上的砂漿。特別是鋁合金門窗框
12、、扇,事先應粘貼好保護膜,預防污染。(2)、各抹灰層在凝結前應防止風干、暴曬、水沖、撞擊和振動。(3)、少數工種(水電、通風、設備安裝等)的各種活應做在瓷磚鑲貼之前,防止損壞面磚。(4)、拆除架子時注意不要碰撞墻面。8、應注意的質量問題:(1)、基層表面偏差較大,基層處理或施工不當,如每層抹灰跟的太緊;瓷磚勾縫不嚴,又沒有灑水養護,各層之間的粘結強度很差,面層就容易產生空鼓、脫落。(2)、砂漿配合比不準,稠度控制不好,砂子含泥量過大;或在同一施工面上,采用幾種不同配合比的砂漿,因而產生不同的干縮,也會造成空鼓。應認真嚴格按照工藝標準操作,重視基層處理和自檢工作,發現空鼓的應隨即返工重貼。整間或獨立部位宜一次完成。(3)、分格縫不勻,墻面不平整:主要是施工前沒有認真按圖紙尺寸去核對結構施工的實際情況,施工時對基層處理又不夠認真;同時貼灰餅控制點少,故造成墻面不平整。由于彈線排磚不細,每張瓷磚的規格尺寸不一致,施工中選磚不細、操作不當等,造成分格縫不勻。應把選好相同尺寸的瓷磚鑲貼在一面墻上。非整磚甩活應設專人處理。(4)、陰陽角不方正:主要是打底子灰時,不按規矩去吊直、套方、找規矩所致。(5)、墻面污染:主要是勾完縫后砂漿沒有及時擦凈,或由于其他工種和工序造成墻面污染等。可用棉絲蘸稀鹽酸刷洗,然后用清水沖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