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頭站跨南頭大道部分安全文明施工方案及交通疏解方案(中心里程為DK35+115) 編制: 復核: XX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廣珠城際軌道交通工程XX標項目部20XX年X月X日目 錄一、編制依據:3二、編制原則、編制范圍及主要技術標準32.1 編制原則32.2 主要技術經濟標準4三、工程概況4四、路現狀及交通流量分析4五、施工方案51、鉆孔樁基礎施工52、承臺基礎施工53、上部結構施工5六、交通疏導方案5七、安全措施6八、文明施工7九、地上、地下管線和周圍建筑物保護、協助遷改配合措施8十、對施工中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預備方案9十一、工程量9一、編制依據:1、 國家鐵道部、交通部現行設計規范、施工規范
2、、驗收標準和有關規定。2、 鐵四院設計施工圖及其他有關的配套圖、標準圖及工程圖書。3、 XX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廣珠城際軌道交通工程XX標段投標書、中標通知書。4、 現行鐵路和房建施工、材料、機具設備等定額。5、 現場考察所獲得的有關地形、水文、地質、交通、電力等資料。6、 投資計劃及工期要求。7、 我單位施工類似工程所積累的相關經驗、現有的技術裝備和施工設備能力。8、 國家、鐵道部、交通部、地方政府有關安全、環境保護、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規、條件。9、 廣鐵公司鐵路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實施細則.10、 現場施工調查以及實際測量資料。11、 國家及地方相關法律法規、政策。二、編制原則、編制范圍及主
3、要技術標準2.1 編制原則2.1.1 遵守國家、鐵道部及地方的政策、法律和條例。2.1.2 遵循國家和地方現行有關的土地、環境、水土保持、水利與水源等方面的法律、條例和國家及鐵道部關于安全生產的規定要求。2.1.3 遵循地方市公路的有關規定。2.2 主要技術經濟標準車站功能區建筑面積:3609m2。其中:站廳建筑面積:2104.3,設備管理用房建筑面積:843.3,高架進站平臺建筑面積662.3。雨棚結構投影面積:6865。建筑層數:三層站臺形式及股道數:側式站臺,二股道。三、工程概況南頭站位于中山市南頭鎮,垂直高架于既有的南頭大道上空,線路走向與道路垂直。屬于主線中間站,車站中心里程為DK3
4、5+115,車站共三層,建筑高度為21.30m(至站臺面),高峰小時客流量為1758人,屬中型站規模。為使該站周邊市政交通配套設施與軌道交通銜接順暢,擬要求市政配套設計在站房東西兩側均設置車站廣場,由于南頭大道東方西向穿越,東西兩側廣場又被分為南北兩個廣場,并在廣場周邊布設環形通道使南北廣場與南頭大道相接,旅客主要出入口設在站房西邊,分別在南北側對廣場開啟。本工程采用框架結構,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防水等級為二級。基礎采用鉆(沖)孔灌注樁。四、路現狀及交通流量分析南頭大道斷面結構尺寸為2.5m(綠化帶)+8.5m(輔車道)+2m(綠化帶)+13.6m(主車道)+3m(中央分隔帶)+13.6m(主
5、車道)+2m(綠化帶)+8.5m(輔車道)+6.2m(人行道)+2.5m(綠化帶)。南頭大道車流量較大,車高峰時間長,車速快。主要集中在上午時段,高峰段每十分鐘600700輛,以上數據來源于2009年6月2日統計。五、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總體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即軸/軸基礎施工區,計劃作業時間為35天;第二部分軸/軸基礎施工區,計劃作業時間為35天;同時確保70天工程全面竣工。在各施工區施工中需占用部分輔道、主道進行彩鋼瓦維護,兩端設置提示標志(詳見附圖)。對行車沒有影響,對行人影響不大。1、鉆孔樁基礎施工軸/軸施工作業區及軸/軸施工作業區內均為6根樁,采用沖擊鉆成孔,四臺鉆機同時施工,泥漿池采用
6、鋼制泥漿池,放置于輔道,多余泥漿采用泥漿車及時外運處理。2、承臺基礎施工本施工區域(跨南頭大道部分)承臺中心根據南頭大道走向與基礎軸線成5斜角,根據設計圖紙及相關規范要求,對基礎進行土方開挖,待土方開挖到外后,及時破除樁頭和孔樁檢測,再立模澆注砼,采用罐車運輸、泵車澆注,砼澆注完成后及時回填四周土方和道路恢復。3、上部結構施工上部結構施工采用門式墩,梁板施工采用大蛇門式支架法的施工工藝,施工完成后再恢復交通。六、交通疏導方案根據南頭站軸/軸(即跨南頭大道部分)施工方案,在施工期間,須進行封道、疏通,共分為兩階段進行實施控制。第一階段,即軸/軸基礎施工過程中的交通疏導為保證交通順暢,車輛行人及施
7、工安全,施工期間從交警一中隊門前岔道口到金桃小區位置,共長230m,封閉兩側部分車道(包含3.75m樁基及承臺),中間雙向留置4m快車道、4m慢車道,兩側各留置4m輔道(見附圖)。施工作業區用彩鋼瓦圍護(圍護區域詳見附圖),車站通過該路段時減速從疏解分大小型車走慢車道分流通行,限速20/h。圍護兩端位置施工提示牌、減速牌、車行改道標志和防撞路障。第二階段,上部結構施工過程中的交通疏導基礎施工完畢,清理、恢復部分已封道路,并對上部結構采用搭設門式支架法施工,同時嚴格按安全相關規程對腳手架進行圍擋,防止高空墜物等安全事故。施工完工后清理路段,維護修理破損路面驗收合格后,全面恢復通車。七、安全措施1
8、、在施工前需對施工人員進行交通安全培訓,提高安全意識,避免違章作業,堅絕杜絕違章作業。2、施工前與公路管理部門、構筑物主權單位分別簽定施工配合協議、安全協議書、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施工責任地段和期限、安全防范內容和措施、工程結合部安全分工、安全監督配合等。在具體工程開工前身運營單位、公路管理部門、構筑物主權單位提出核查要求,共同制定針對性強、切合實際防護措施。3、及時提報影響既有公路正常營運的施工方案,報公路管理部門及時審核批準后再施工。施工時,封路兩端各派2人24小時進行交通指揮與疏導。4、如需限制完成工程,施工前對設備進行檢修,施工組織及時勞力安排進行必要的演練,確保施工按期完成。施工完
9、成后,施工負責人會同管理單位人員對工程進行檢查,合格后再開通。5、對所有影響既有公路行車安全的各個施工實行調度報告登記制度。項目部派駐聯絡員與相關單位聯系網絡,并定期溝通情況,征求意見、取得支持和指導。6、施工前做好充分準備,集中力量采取平行、流水作業方法,提高作業程度。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技術標準、作業標準、工藝流程及各項安全規章,施工負責人統一指揮,嚴格按批準的施工計劃組織施工,隨時掌握施工進度和質量,嚴格準備作業超標準、超范圍,杜絕違章蠻干,經常與防護員聯系,以確保施工安全和既有公路,構筑物的安全。7、施工負責人、安全員、防護員、聯絡員等工作選派責任心強、具有相關施工經驗的職工擔任,必要時
10、請相關單位進行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8、跨路作業人員要掛安全帶,在兩側掛安全網,防止人員物品掉落。在雨天禁止高空作業施工。9、在進行大型吊裝作業時,對道路進行臨時封閉,并有專人對協助交管部門對道路進行指揮。10、按交管部門要求設置警示牌、警示燈和車輛導向裝置、安裝夜間施工照明,車輛慢行、限高和防撞等警示標志,確保行人和行車的安全。八、文明施工認真搞好施工現場規劃,做到布局合理,井然有序。區域內,按施工總平面布置圖設置臨時設計;工地四周用彩鋼瓦圍蔽,并布置適當的標志標語。工地道路、材料堆放場地及出入口用混凝土進行硬化處理。在現場生產區內,施工危險區域或夜間施工均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做到明顯
11、、清晰、規范。對施工中破壞的植被,施工后予以恢復。 實施工點掛牌施工。設置工點掛牌,標明工程項目名稱,范圍、開竣工時間、施工負責人、技術負責人。設置監督、舉報電話和信箱,接受監督。各級負責人及施工人員掛胸卡上崗。 施工機械設備、材料存放避免侵入公路路面限界,且不影響交通。占用公路路面,事先與交通部門取得聯系,征得同意、辦好有關手續后再占用,占用路面地點前后按規定設置警示牌及夜間警示燈。兩端各派2人24小時進行交通指揮疏導。每項作業完工后,及時清理施工現場,周轉材料及時返庫,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潔。積極與環保部門聯系,對建筑垃圾進行妥善無害處理。在施工時隨時注意保護周圍環境,施工完成后對環境進行
12、復原和美化。九、地上、地下管線和周圍建筑物保護、協助遷改配合措施1、施工前,項目技術部配合協調部將三電及地下埋設的構造物調查清楚繪制圖表,一份上報局指揮部、同時交給工區一份。工區接到三電及時埋物的圖表后,調查本管段高壓線、低壓線、光纜、消防水道、供應管道等具體位置,并做好標識。2、工區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周圍有標志,且通過作業場所判斷不明的地下管線,應人工從標志處挖出作業范圍內的地下管線等進行標識,與項目技術部調查不一致的地方通知工程部進一步確定。3、施工前應施工周圍的三線及地埋物向作業司機交待清楚,在地下管線處施工的機械應指派專人負責防護和指揮機械作業。4、在施工地段,應盡可能將地下管線移走,不能移走的采用人工施工。造成不能施工的地下管線應提前通知協調部門上報處理。十、對施工中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預備方案1、對施工中突發的工傷事故,及時講受傷人員送醫院救治,再分析事故原因,追究事故責任人的責任,并上報處理。杜絕同類事故和其他事故的發生。2、對施工中突發的交通事故,及時報交警并協助交警部門維護現場,做好交通疏導工作。十一、工程量1、300鋼管:3100m2、施工中共拆除路面為:1152m3、恢復瀝青砼路面為:1152m4、施工中共拆除綠化帶為:192m5、鋼制泥漿池兩個:40m36、彩鋼瓦圍護:1300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