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壩接縫灌漿施工技術方案目 錄1.總則21.1 編制目的21.2 工程概述21.3 編制依據21.4接縫灌漿前應具備的條件22.接縫灌漿施工工藝流程及技術要求32.1接縫灌漿施工工藝流程32.2灌漿前工藝及技術要求42.3灌漿作業52.4特殊情況處理73.施工組織83.1施工機械83.2人員配置83.3施工布置93.4施工安排94.質量、安全和環境104.1質量104.2安全114.3環境115.質量檢查121.總則1.1 編制目的根據N-J水電站接縫灌漿的相關設計要求和相關規范,便于施工人員方便、簡潔的掌握施工工藝,規范接縫灌漿,保證施工質量。1.2 工程概述 N-J水電站在進水口、分流壩、
2、溢流壩、排渣壩、沉砂池及收集渠混凝土施工時,為防止產生溫度裂縫和受到澆筑能力的限制,將結構物以橫縫將壩體分成若干壩段,每一壩段又以縱縫分成幾個壩塊,采用分段、分塊、分層交替上升的柱狀澆筑法。為保持結構物在運行時的整體性和有效地傳遞應力,需要在上述結構物投入運行前對這些接縫進行灌漿。接縫灌漿采用水泥漿液。灌漿自下而上分區進行。用止水片將各縫面劃分為若干封閉的灌漿區,灌漿系統采用前期已預埋的灌漿盒和鍍鋅鐵管。1.3 編制依據1.3.1 土建工程技術規范一般條款;1.3.2 工程師批復同意的灌漿圖紙PO-12931,PO-13427,PO-10740,PO-10742,PO-12932,PO-181
3、54,PO-18624,PO-15555;1.3.3 ASTM C 150 普通水泥標準規范。1.4接縫灌漿前應具備的條件1.4.1壩體混凝土齡期灌區兩側壩塊混凝土的齡期不宜少于3個月;在滿足壓重的情況下,應盡可能早的灌漿。同時大壩接縫灌漿需要經過工程師批準。1.4.2其它要求為便于灌漿、處理事故及質量檢查,應在大壩的適當部位設置廊道、預留平臺。所有預埋的管子,配件等在埋入混凝土之前都必須徹底清洗掉泥沙,漿液,潤滑油等。所有管子和配件均應呈一定坡度放置使其具備自排水能力,并且在混凝土澆筑期間固定結實。所有灌漿系統需進行良好的保護使其遠離水、泥沙等一切外界物質。混凝土面相鄰處的蓋板邊沿應采用已批
4、準圖紙上所示的材料或粘稠的砂漿進行涂抹。這些材料應確保封閉板子和混凝土之間所有縫隙,隔絕水泥,水和新鮮砂漿的涌入。但是在灌漿壓力下該材料能允許縫隙打開。在進行相鄰處混凝土澆筑之前發現有不合適的地方應立即修改。2.接縫灌漿施工工藝流程及技術要求2.1接縫灌漿施工工藝流程NJ水電站大壩工程接縫灌漿施工工藝流程見圖2-1所示:灌漿系統預埋(前期已完成)管口交接施工現場準備全面性通水檢查不通管疏通處理或鉆孔代替有外漏嵌縫堵漏處理灌區缺陷處理制漿、供漿管路及設備安裝浸泡、沖洗備料預灌性壓水通水輸漿與儲存水泥灌漿灌漿結束壓力閉漿質量檢查圖2-1:接縫灌漿施工工藝流程2.2灌漿前工藝及技術要求灌漿前工藝:灌
5、區通水檢查、縫面侵泡、沖洗。2.2.1灌區通水檢查對灌區的灌漿系統進行通水檢查,通水壓力一般為設計灌漿壓力的100KPa。檢查內容及應具備的基本條件為:查明灌漿管路的通暢情況。灌漿管道與灌區的匹配。查明灌區密閉情況。檢查確認合格后,報工程師簽發準灌證。2.2.2縫面侵泡、沖洗灌漿前應對結構縫面進行沖洗以確保縫面膠結強度,可事先對縫面充水浸泡,侵泡時間不少于24h,然后用風、水輪換沖洗各管道及縫面,直至排氣管回清水。沖洗壓力為80灌漿壓力,由小到大逐漸升壓,風壓不大于200Kpa。灌漿前保持縫面至少24h濕潤狀態,并于灌前一日將水放凈或用風吹凈縫內積水。由進漿管壓風,排氣管口取水樣,檢查水質,清
6、潔無懸浮物或沉淀物,才能灌漿。當灌區形成時間較長,縫面有污染的情況下,應加長充水浸泡及沖洗時間。2.2.3預灌性壓水檢查灌漿前采用灌漿壓力壓水,從選定的進漿管作封閉式通水檢查。選擇與縫面、排氣槽、管較為通暢的進、回漿循環線路,核實接縫容積、各管口單開出水率及壓力、總漏水率,檢查灌漿機可靠性。進行預灌性壓水前應通知工程師到現場進行見證,壓水壓力不大于最大灌漿壓力的80%。2.3灌漿作業2.3.1灌漿材料及漿液性能要求(1) 灌漿材料壩體接縫灌漿所用水泥為工程師已經同意的A型低堿水泥。所有用于清洗、試驗和砂漿攪拌的水均是供水管線提供的自來水,為避免漿液凝結過快,所采用水溫不能高于21度,目前大壩施
7、工用水滿足相關要求。用于水泥灌漿的漿液均按工程師已經同意的配合比來配置。(2)漿液性能要求大壩接縫灌漿采用純水泥灌漿。灌漿開始時的水灰比一般是3:1,該比例將逐次降到0.75:1(或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由工程師確定),直到獲得規定的壓力標準。2.3.2接縫灌漿區灌漿順序接縫灌漿應按高程自下而上分層進行施工。在同一高程上,重力壩宜先灌縱縫,再灌橫縫。橫縫灌漿宜從大壩中部向兩岸推進;縱縫灌漿宜從下游向上游推進或先灌上游第一道縫后,再從下游向上游推進。2.3.3正常灌漿作業灌漿前應排干縫面沖洗用水,主要采用自流或通風等措施排出縫面沖洗后殘留水。灌漿開始時所有的人員、材料、機具必須準備到位,并對灌漿設備完
8、成預調試,并邀請工程師到達現場后方可開始灌漿作業。初始階段:開灌時排氣管應全部開啟放漿,其他管口也應間斷開啟放漿,盡快使漿液充填縫面。根據縫面張開度情況,首先采用水灰體積比為3:1(當縫面張開度大于2mm,通水試驗流速達到30L/min時,在征得現場工程師同意后可直接采用水灰體積比為1:1的中間濃度漿液進行灌漿,或根據現場情況進行調整)的稀釋漿液從底部進漿口進行灌注,并將上部回漿口閥門打開。待上部回漿口流出稀漿后,可改變漿液濃度到水灰比為1:1的濃漿,并繼續進行灌注;中間階段:進漿管灌漿濃度變為1:1中間級漿液后,逐步使排氣管升至設計壓力。當排氣管管口出漿濃度接近1:1漿液濃度或當1:1漿液灌
9、入量約等于縫面容積時,即轉換到最終級漿液(0.75:1)繼續灌注;結束階段:當同時滿足以下二個條件時,便可結束灌漿:當排氣管管口出漿濃度達到或接近0.75:1最濃比級漿濃度;關閉頂部回漿口閥門及排氣閥門,繼續灌注,直到灌漿壓力達到200KPa,并能持續壓力達30min。灌漿結束后,應先關閉各管口閥門并扎好各管口皮管后再停機。灌漿完畢,灌區閉漿時間大于8h。灌漿結束時,底部的壓力應與頂部的壓力相同,但是不能超過200KPa。灌漿時應預留一定的時間確保漿液在收縮縫內展開。在此期間灌漿壓力可能會降低,此時應再次通過底部或頂部灌漿口注入漿液。上述過程可以重復進行,直到保持上述壓力30分鐘,整個灌漿方可
10、結束。2.4特殊情況處理2.4.1灌漿過程中,發現灌區漿液外漏或灌區之間串漿時,可采用以下方法處理:當漿液外漏時,應先從外部進行堵漏。若無效再采取灌漿措施,如加濃漿液、降低壓力等。當灌區之間串漿時,若串漿灌區已具備灌漿條件,可同時灌漿,并應按“一區一泵”要求進行灌注;若串漿灌區不具備灌漿條件,且開灌時間不長,可先用清水沖洗灌區和串區,直至排氣管排出清水止,待串區具備灌漿條件后再進行同時灌漿;若串漿輕微,可在串區通入低壓水循環,直至灌區灌漿結束。2.4.2灌漿過程中進漿管堵塞或灌漿因故中斷,可采用以下方法處理:當進漿管堵塞時,則管道和灌漿管都應保持打開狀態,并應根據工程師意見安裝其他管道或配件來
11、處理整個系統堵塞部分。當灌漿因故中斷時,應立即用清水沖洗管路和灌區,直至管路系統通暢為止。恢復灌漿前,應再進行一次壓水檢查,若發現管路不通暢,應采取補救措施。3.施工組織3.1施工機械接縫灌漿設備及材料配置表序號名稱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灌漿泵3SNS系列臺22高速制漿機ZJ-800臺13雙層拌合桶YJ-200A套24灌漿記錄儀GJY-套15高壓控制閥個36空壓機6m3臺17水泥低堿tA型3.2人員配置主要人員配置表序號人員人數備注1管理人員12工程技術23作業人員34巴方員工10合計總人數163.3施工布置3.3.1施工道路利用現有施工道路和大壩道路等作為接縫灌漿施工通道。3.3.2風、水、電系
12、統施工的供電、供水、排水、供風系統基本沿用目前灌漿所使用的風、水、電系統。3.3.3灌漿生產系統灌漿生產系統由制漿供漿設備和灌漿及其控制設備組成。制漿系統主要由高速制漿機組成,該設備為制、供漿一體機。在灌漿和排水廊道外,設置專門制漿站為灌漿作業提供漿液。灌漿系統由灌漿泵,雙層攪拌桶,自動記錄儀等組成。3.3.4通訊布置廊道外采用對講機和手機聯絡,廊道內采用有線電話聯絡,并保持廊道內外生產部位和制漿站的通訊。 3.4施工安排根據目前大壩區域工程進度情況,首先進行分流壩、溢流壩的接縫灌漿施工,然后進行沉砂池的接縫灌漿施工。大壩其余部位的接縫灌漿在接縫兩側混凝土澆筑完成,滿足接縫灌漿要求后陸續進行。
13、分流壩、溢流壩之間接縫灌漿分為C1-C10共10個區,計劃2015年12月下旬開始灌漿施工,于2016年1月底完成灌漿施工。沉砂池接縫灌漿計劃2016年2月開始對滿足灌漿要求區域進行接縫灌漿。根據施工進度情況,對其它完成混凝土澆筑,且滿足接縫灌漿條件的大壩部位,持續進行接縫灌漿。4.質量、安全和環境4.1質量4.1.1質量保證現場的所有工序作業原始記錄必須如實記載并有現場工程師會簽。灌漿作業采用自動記錄儀記錄并打印2份,承包商會同工程師會簽后,一份給工程師一份由承包商保存。 現場質檢人員嚴格檢查各道工序質量,并在各工序記錄上簽字,做好記錄。發現不符合項,立即通知整改。施工操作人員具有相應的操作
14、技能,具有相應崗位的實踐經驗。嚴格按照技術要求作業。建立健全質量檢查監督體系;建立責任制和質量獎罰措施。4.1.2質量控制灌漿及壓水試驗過程中,灌漿壓力嚴格按照工程師指令進行控制。防止出現壓力過大產生破壞。灌漿工程使用的壓力表等計量器具做好校準。粘度計和比重計隨時準備,并應能夠在灌漿過程中正常工作。灌漿作業過程中,相鄰區域的所有外漏要立即用已經批準的堵漏材料封堵。4.2安全4.2.1 培訓。所有從事灌漿工作人員在進行灌漿作業前要進行技術交底和安全教育培訓。灌漿工作全體人員均能夠熟悉應急預案。做到預防為主。4.2.2在現場醒目位置,粘貼安全標語和標識,分別用英語、中文和烏爾都語。4.2.3灌漿作
15、業人員進入現場要經過安全值班人員許可。4.2.4經常性維護交通通道和排水系統,加強排水。各種灌漿用電線水管等管線合理布置、穩定牢固。4.2.5嚴格灌漿用電管理,用電作業由專業電工操作。電器設備設有漏電保護裝置。4.2.6在灌漿臺車或排架等上作業按要求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平面安設防護欄、立面設置防護網,人員系好安全帶。 4.2.7定期檢查作業平臺、安全爬梯、人行道的牢固性;同一施工斷面禁止上下層交叉作業等。4.3環境4.3.1施工期間,必須做到文明施工;4.3.2所有排水污水必須要經過沉淀后才能排放;4.3.3固體廢棄物應設置固定堆放點,并統一安排管理;4.3.4施工材料堆放要合理,并統一看管和調度。5.質量檢查接縫灌漿工程質量應以分析灌漿施工記錄成果資料為主,結合混凝土齡期、灌區通水記錄、檢查記錄等資料,綜合進行評定。資料滿足接縫灌漿施工要求的灌區質量合格。質量檢查時間在灌漿結束28d以后,檢查數量不宜超過灌區總數的10%,重點宜放在根據灌漿資料分析情況異常的灌區。對質量檢查不合格的灌區,應進行補充灌漿。最終的質量等級應根據補充灌漿效果另行評定。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