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泵坑專項施工方案1 工程概述進水渠和尾水渠部位布置有經常性排水泵坑,將施工期間的滲水、降水、施工廢水等匯集在該集水坑內, 用水泵抽排。 為加快進水渠、 尾水渠混凝土的施工進度,上下游經常性排水泵坑不能間斷,因此布置在進水渠和尾水渠部位的經常性排水泵坑在進水渠、尾水渠回填施工并驗收完成后才能將拆除并回填施工。2 編制依據(1) 進水渠鋪蓋結構及鋼筋圖(2) 尾水渠鋪蓋結構鋼筋圖3 施工布置3.1 施工道路本工程進水渠、尾水渠泵坑施工道路采用現有的混凝土施工道路即可滿足其施工要求。3.2 施工用水、電本工程施工所需的水、電主要為泵坑混凝土施工時所需。進水渠部位施工用水可從布置在上游圍堰背水面的水箱
2、內直接接引,尾水渠可從尾水泵坑內采用潛水泵抽取;施工用電全部從基坑內主體混凝土施工配電盤就近接引。4 施工程序(1)進水渠泵坑施工程序基礎處理測量放線混凝土擋墻施工鋪蓋混凝土施工井點降水泵坑內水下混凝土回填施工泵坑頂部鋪蓋混凝土施工(2)尾水渠泵坑施工程序基礎處理測量放線集水井施工混凝土擋墻施工尾水渠底板施工井點降水泵坑內水下混凝土回填施工截石槽施工5 施工方案(1)進水渠泵坑結合進水渠泵坑布置部位及該部位底板結構設計特點,需在泵坑周圍澆筑四道混凝土擋墻才能滿足泵坑周圍底板結構砂卵礫石回填設計要求。待泵坑四周鋪蓋施工完成后,將泵的架設位置提升,泵坑內抽排水不間歇,用2 臺 1.6m3的液壓反鏟
3、同時進行混凝土垂直運輸, 將泵坑內水下混凝土回填到一定高程后將泵全部拔出。待等強完成后再進行泵坑頂部鋪蓋混凝土施工。(2)尾水渠泵坑結合尾水渠泵坑布置部位及該部位底板結構設計特點,需在泵坑周圍澆筑三道混凝土擋墻即可滿足泵坑周圍底板結構砂卵礫石回填設計要求。在泵坑周圍底板和集水井施工完成后, 先行在集水井內進行井點降水,待泵坑內水位距泵坑基礎低于 50cm時用液壓反鏟將泵坑內水下混凝土回填至EL556.70 高程。 待等強完成后再進行截石槽施工。6 施工方法6.1 混凝土施工(1)混凝土運輸混凝土運輸主要采用自卸汽車及混凝土罐車,裝料、卸料時混凝土最大自由下落高度控制在1.5m 以內,保證整個過
4、程中混凝土骨料不分離、不漏漿、不泌水。自卸汽車運輸混凝土時, 做到混凝土運輸道路平穩, 不發生運輸途中急剎車、急轉彎等有傷混凝土質量的情況。(2)混凝土入倉混凝土入倉以滿足混凝土澆筑強度要求,避免出現倉號內混凝土初凝為原則,主要考慮長臂反鏟直接入倉,臺階法澆筑。(3)混凝土平倉振搗混凝土振搗采用 100 插入式振搗器,振搗器插入混凝土的間距,應不超過振搗器作業半徑的1.5 倍,且按順序插入混凝土,間距一致,防止漏振,振搗器應將振搗器插入下層混凝土5cm左右。當混凝土和易性較差時, 采取加強振搗等措施;倉內的泌水必須及時排除,下雨天澆筑混凝土時,應對倉號進行覆蓋,避免雨水進入倉號內。(4)養護在
5、混凝土澆筑完畢后1218h 及時對混凝土表面進行灑水養護。7 施工進度計劃進水渠泵坑施工計劃于2012 年 4 月 10 日開始,于 2012 年 4 月 11 日完成;尾水渠泵坑施工計劃于2012 年 4 月 20 日開始,于 2012 年 4 月 22 日完成;8 資源配置8.1 施工機械設備配置主要機械設備配置見 表 8-1。表 8-1 施工機械設備配置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 液壓反鏟日立 360 臺3 1.6m32 長臂反鏟22m 臺1 3 自卸車25t 輛2 4 油罐車5t 輛1 5 灑水車5000L 臺1 6 插入式振搗器 100 臺5 7 灌漿泵SGB6-10 臺1 8
6、 自動記錄儀LH3000 臺2 9 混凝土攪拌罐車10m3臺2 10 高速制漿機ZJ-400 臺1 11 輸漿泵BW250/5070 臺1 8.2 勞動力配置主要勞動力配置見 表 8-2。表 8-2 主要勞動力配置表序號工種單位數量備注1 液壓反鏟司機人8 2 汽車司機人8 3 其他司機人2 4 振搗工人8 5 水電工人2 6 普工人7 7 技術人員人2 8 管理人員人2 9 合計人39 9 施工質量保證措施9.1 混凝土施工(1)混凝土澆筑嚴格執行“三檢制” ,備倉完成后,需經現場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2)混凝土拌制、運輸等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不得出現離析、泌水等現象;
7、混凝土澆筑應保持連續性,不得出現初凝現象。(3)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由專職質檢員現場旁站,做好澆筑過程中的質量控制。(4)雨天澆筑混凝土時,做好混凝土運輸、澆筑過程中的防雨工作,防止雨水流進混凝土。(5)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及時對施工質量缺陷進行處理,并由專人負責及時對其進行長期灑水養護工作,并做好書面記錄。10 安全文明措施(1)做好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提高全員安全意識,杜絕施工現場習慣性違章。(2)配置專職安全人員,每天現場巡視,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危險源并采取有效措施杜絕安全事故發生。(3)加強對汽車駕駛員的安全教育工作,嚴禁酒后駕駛、 超速行駛等不安全行為。(4)做好現場用電管理工作,防止發生觸電事故。(5)配置灑水車,做好施工現場及施工道路灑水降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