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品文檔下載【本頁是封面,下載后可以刪除! 】最新資料, word 文檔,可以自由編輯! !1 大直徑灌注樁專項施工方案工程名稱:某樁基礎工程工程地點:施工單位:編制單位:編制人:編制日期:年月日審核負責人:審批負責人:審批日期:年月日2 一、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的重點(一)、一般情況下提高灌注樁施工質量的措施1、提高水下混凝土的強度混凝土強度必須滿足樁的結構設計要求。水下混凝土因施工條件限制,澆筑方法與干作業澆注不同,澆注過程中由于受水及泥漿雜質等的影響,強度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失。另外水下混凝土澆注時不易搗實,其密實性、均勻性均不及干作業澆注施工的混凝土, 強度較低是必然的。 因此,應根據施工
2、單位的技術水平和工藝水平,適當提高灌注樁的混凝土施工配制強度,一般使用商品混凝土時應提高一個強度等級使用。2、縮短成孔、成樁時間成孔過程中,應注意控制成孔時間。對于機械成孔,應正反循環交替使用,不同地層采用不同方法成孔,加強施工組織管理,合理選擇沖進參數,使成孔成樁時間控制在72 小時內。混凝土澆灌應采用連續澆注的方法,將泥漿在孔中停留時間控制在 5 小時內,盡量減小泥皮厚度。3、提高混凝土的澆注質量。 泥漿密度過低易引起塌孔, 反之會引起孔壁泥皮厚度過大,因此一般在鉆孔過程中泥漿相對密度宜控制在1.10 1.25 之間,兩次清渣時宜控制在1.10 1.18 之間。要加強對混凝土的澆注管理,嚴
3、格按照工藝要求進行震搗,確保混凝士的密實度。4、合理控制導管埋管深度澆注水下混凝土時,如果導管埋置深度過大,會導致混凝土出口壓力不夠,甚至引起出料困難;當導管埋置深度過小時,混凝土形成超壓,則可能將混凝土頂面沖翻,導致混凝土夾泥、離析等。因此應合理控制導管埋管深度。另外在澆注過程中,還要始終嚴格控制好管內混凝土表面至泥漿表面的高度,保證孔內混凝土在澆注時能均勻緩慢上升,避免泥漿劇烈翻滾造成混凝土中泥夾層。(二)、針對大直徑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的措施3 1、沖孔速度: 對于淤泥質土或粉砂等軟弱土層,采用低檔慢速、 大泵量、稠泥漿沖孔,每小時進尺不大于1m ,避免先擴徑后縮徑的情況出現;對于粘土層則
4、采用中等速度、大泵量、稀泥漿沖進,每小時進尺不大于0.8m ;對于砂層,采用輕壓、低檔慢速、大泵量、稠泥漿沖孔,每小時進尺不大于0.5m ,以免孔壁不穩定,發生局部擴孔或局部塌孔,并充分浮渣、排渣,以防埋鉆現象。2、清孔:大直徑灌注樁成孔過程中為提高清孔效率,必須使用 2-3 個泥漿泵同時抽排泥漿,確保清孔的效率。對孔底沉渣厚度應非常嚴格按設計要求控制,確保樁的承載力。3、鋼筋籠吊裝:因鋼筋籠重量較大,吊裝時速度相對較慢,可充分利用時間在鋼筋籠吊裝的同時進行清孔,減少等待時間。4、混凝土灌注:大直徑灌注樁由于混凝土澆筑量大,灌注需要的時間較長,為了提高澆筑速度,采用 30cm 大導管及 7m3
5、/斗的大漏斗,同時,大量澆筑混凝土會產生較大的水化熱,影響樁身混凝土的質量,在選擇混凝土時應與商品混凝土公司做好交底,澆筑大樁時所用混凝土適量加入粉煤灰及減水劑、緩凝劑等,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熱。二、常見問題原因分析和補救措施1、單樁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原因分析:1)樁底沉渣。樁底沉渣對承載力的影響是重要因素,沉渣厚度大小決定樁的破壞方式。較厚沉渣中的單樁破壞方式以樁的“ 刺入破壞 ” 為主,易造成樁端阻及側阻的損失,對樁的承載性能極為不利;2)泥漿護壁導致孔壁上泥皮增厚。大直徑灌注樁泥皮厚度一般在12 厘米。正常施工的樁泥皮較薄,固結硬化充分,含水量較低,抗剪強度較高。當泥皮較厚時,泥皮硬化不
6、充分,抗剪強度降低,樁側土層強度不能正常發揮。處理措施:4 1)采用鉆芯法確定是否樁底沉渣過厚的問題,如果沉渣過厚,則利用抽芯鉆孔(2 個或以上),采用高壓旋噴的型式對樁底沉渣進行沖切后高壓灌注純水泥漿。2)對于泥皮厚度過厚的問題,可采取在樁側鉆孔下鋼管注漿的方式進行樁側土體加固,提高周邊土的摩擦力。3)處理完畢后再次對樁承載力進行檢測。2、混凝土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原因分析:使用商品混凝土本身強度不足或在澆筑過程中由于地下水的作用導致混凝土強度等級的降低。處理措施:經設計復核實際混凝土強度是否達到要求,若確不能達到要求,只能采用降低承載力使用的方法。精品 word 文檔可以編輯(本頁是封面)5 【最新資料Word 版可自由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