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征地紅線最大規劃部門根據征地紅線及環境劃出用地紅線有時候規劃部門還會給你粗略的建筑紅線,精確的建筑紅線,還是得自己根據用地紅線及建筑本身和環境來進行計算確定。(比如,規劃部門畫了建筑紅線退用地紅線3米,但你設計的是高層,考慮到消防、日照、衛生防疫等關系,實際需要退用地紅線9米才能滿足各方面要求,因此你真正的建筑紅線是在9米的地方,而不是規劃部門給的3米處。不過圖中表達的建筑紅線還是畫在3米的地方,實際布置建筑的時候卻不能超過9米。)道路紅線其實是一種環境制約,遇到了就按當地規劃部門要求退就可以了。具體的數字,這個是規劃部門的事,我們做了不主。建筑退線,有人和我講是五線:紅線征地紅線,用地紅線,
2、道路紅線(包括鐵路,高速高架,航空航道)。藍線天然水體后退線(包括河口線這一定義,一是為了防止建筑影響天然水體,具體太近了,就成了天然垃圾框了 ,二是為了在河、湖邊上來點綠化,美化環境,三是為了某些與外界相通的水體,防洪需要,必須退到某個高度,某個距離,防止水位升高,以及水位升高時帶來的河堤蘇松滑坡。)綠線退讓出的綠化帶寬度,及退讓原有綠地的距離黃線電力高壓線,煤氣管道運輸線等,我想通訊信號范圍也可以算在這里紫線俗稱古建保護距離,反正就是這些古董級東西必須退的。建筑防火間距,日照間距,(這兩點都有相關規范規定)建筑衛生防疫距離,應該會有規定,可能是我孤陋寡聞,還沒見到,建筑防干擾視線距離,(防
3、干擾視線距離,技術措施中規定是18米,這特別是住宅與住宅之間,兩個窗戶對望,距離太近了,就沒隱私了,整天拉著窗簾,那這房間也太悶了點,呵呵,我是喜歡能看到天空的地方,要我整天住在拉著窗簾看不到外面的房間里,我會憋死的)這一部分都是新建的根據原有的,新規劃的根據原規劃的,如果相鄰地塊未明確用地性質,則按大家一半分擔。其他就是建筑本身的要求,建筑功能(比如幼兒園的服務半徑,那就要求做在這個圓里面),建筑視線,需要看到什么征地紅線范圍最大,至于怎么定的,那就要問規劃部門了。用地紅線,規劃部門根據征地紅線,根據周邊環境初步劃的范圍,用地紅線小于等于征地紅線,用地紅線是各經濟技術指標的分母,所以它的面積
4、必須明確,否則建筑密度建筑容積率都沒辦法定了。但用地紅線并非你建筑實際可建線。其范圍也是規劃部門定的。道路紅線,其實和前面兩條線沒任何關系。只是和地塊有關系的道路用地的邊界線。不要以為道路只會和地塊邊線相鄰,道路也有可能橫穿地塊。如果規劃部門沒有對相鄰地塊作出性質確定,則按本地塊確定,本地塊為高層住宅,那相鄰地塊也當成是高層住宅進行考慮。本地塊為多層住宅,那相鄰地塊也按多層住宅考慮。首先,確保規劃部門要求的距離,然后考慮消防、衛生防疫、視線距離等因素,最后考慮日照因素。規劃部門需要你后退用地紅線距離為X米,消防、衛生防疫、視線距離等因素需要保證建筑間距為Y米,日照因素(主要考慮南北相鄰地塊)需
5、要間距為Z米。那一般來說東西方向,則在X米和Y/2米之間選最大值南北方向,則在X米、Y/2、Z/2米之間取最大值。=如果規劃部門已經對相鄰地塊的用地性質有了初步規劃,但對相鄰地塊的建筑紅線、建筑體量高度等還沒有具體要求。唯一的區別就是在本地塊北面的地塊如果沒有日照要求,則可在北面退讓紅線時,不考慮Z/2的因素。=如果規劃部門已經對相鄰地塊有了具體規劃,或相鄰地塊已經有了初步方案,那就需要向規劃部門提供相鄰地塊的相關資料,按相鄰地塊已經建成來確定本地塊建筑的退讓了,這時候只能說是本地塊吃虧。=上面的過程,一般是設計人員來計算確定的,如果遇到一個好點的規劃管理部門的話,他們會提供相應的最終數據。不
6、過無論是誰來確定,到最后規劃部門會審核圖紙。對后退距離進行核實。但設計人員提前做到位了,那就可以減少后面修改的工作量。=對于居住區道路的規范規定:2.0.8 居住區(級)道路 一般用以劃分小區的道路。在大城市中通常與城市支路同級。2.0.9 小區(級)路 一般用以劃分組團的道路。2.0.10 組團(級)路 上接小區路、下連宅間小路的道路。2.0.11 宅間小路 住宅建筑之間連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8.0.1 居住區的道路規劃,應遵循下列原則:8.0.1.1 根據地形、氣候、用地規模、用地四周的環境條件、城市交通系統以及居民的出行方式,應選擇經濟,便捷的道路系統和道路斷面形式;8.0.1.2 小區
7、內應避免過境車輛的穿行,道路通而不暢,避免往返迂回,并適于消防車、救護車、商店貨車和垃圾車等的通行;8.0.2 居住區內道路可分為:居住區道路、小區路、組團路和宅間小路四級。其道路寬窄,應符合下列規定:8.0.2.1 居住區道路:紅線寬度不宜小于20m;8.0.2.2 小區路:路面寬6m-9m,建筑控制線之間的寬度,需敷設供熱管線的不宜小于14m;無供熱管線的不宜小于10m;8.0.2.3 組團路:路面寬3m-5m;建筑控制線之間的寬度,需敷設供熱管線的不宜小于10m;無供熱管線的不宜小于8m;8.0.2.4 宅間小路:路面寬不宜小于2.5m;不過最好還是在規范的基礎上多看看相關居住區規劃設計的書,因為道路的確定,關系到居住區內建筑的布置、交通組織、小區環境,道路的確定,是居住區規劃設計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比建筑單體設計,做不好,等于整個居住區的規劃設計就廢了。所謂的建筑紅線準確的說就是建筑控制線,有時可以和道路紅線合在一起,用地紅線是確權范圍,說建筑紅線包括道路紅線和建筑控制線是典型的概念不清,正因為有時建筑控制線和道路紅線合在一起,才有建筑部分構件懸挑凸出道路紅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