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思:巖棉板:能否承擔起建筑保溫及防火的重任近日公安部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明確民用建筑外保溫材料消防監督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明確表示將民用建筑外保溫材料納入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和備案抽查范圍。通知還表示,在新標準發布前,從嚴執行民用建筑外保溫系統及外墻裝飾防火暫行規定第二條規定,民用建筑外保溫材料采用燃燒性能為A級的材料。 據了解,目前墻體保溫市場上,防火性能達到B1級的企業寥寥無幾,達到A級的企業更是屈指可數,且多為日本三菱、德國阿魯克邦、德國可耐福等國外巨鱷,其價格令多數開發企業望而卻步。例如,德國阿魯克邦的A2級鋁板售價500元/平方米,比國內同類企業B級鋁板價格高出510倍。而國
2、內企業所研發的A2級鋁板雖然售價為200元/平方米,但相對B級產品價格也高出35倍。而且這些創新產品需經國家多個檢測部門多項審核、查新,其時間成本亦使開發企業無奈棄之。而增加防火隔離帶的硬性規定,也增加了新的成本,每增加一層防火隔離帶,將多花費幾十至幾百元不等。但3月14號公安部的通知出來以后,一些A級產品的保溫材料還是獻身于市場。如巖棉、發泡水泥、發泡陶瓷、酚醛樹酯等。而在這些材料中,發泡水泥和發泡陶瓷可能是大家很少接觸到的。大家最早接觸和了解的可能主要是巖棉板。所以,在當前的政策形勢下,一些開發企業傾向于選擇巖棉板倒也情有可原。但是,一些業內人士質疑:從巖棉板的產品特性上看,它真的能承擔起
3、建筑保溫防火的重任嗎? 產品的“先天不足”決定其很難擔責從產品構成上看,巖棉是以精選玄武巖或輝綠巖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礦石、礦渣經過燒結、離心、固化等工序,經高溫熔融制成的人造無機纖維,深加工制成巖棉板、巖棉管、巖棉氈等系列產品。本身就是高污染、高耗能的。巖棉屬于A級不燃的無機產品,這點是不容置疑的,正是由于這一點,國內外一些企業才開始研究,是否能將其用作建筑外墻保溫。從研究的結果來看,巖棉產品其導熱系數確實不錯,可以做到小于或等于0。041W/(mK),而其他同類至少要達到0。055到0。06W/(mK)左右,所以,相對其它無機板其保溫系數要低,透氣性好,但它最大的壞處就是吸水吸潮,一
4、旦吸水,其立刻變得松散,就特別容易引起空鼓、開裂、脫落等建筑質量通病。 另外,容重是衡量巖棉的一個指標,容重大的相對密實,強度要好一些,但同時空隙率下降,保溫效果會受到影響。國內與國外巖棉的區別重點不在容重,而是在吸水率、耐久性上。一般國內的巖棉都加入礦渣,也就是礦棉,吸水率較高,性能不如進口的巖棉好,但價格很便宜,一般用于工業保溫,建筑上應在還達不到指標要求。但由于目前政策及市場的前置效應和突發效應,巖棉在沒有其他更好或被認識的情況下,已經被一些企業當作A級防火的外墻外保溫材料的首選。 產品的實際功能也讓其難以擔責。目前我國應用巖棉于外墻保溫系統存在著諸多問題(1)量產化:巖棉是礦物棉的一種
5、,本身資源有限,根據統計2010年,我國巖棉及其制品產量為86萬噸,其中用于建筑領域的巖棉數量不足10萬噸,整體竣工面積不足30萬平米,并且巖棉生產線投產周期長,一般國內一個巖棉廠從建廠到運行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因此,巖棉外保溫使用量遠遠無法滿足目前我國建筑節能的要求。(2)性價比:每立方米巖棉板造價遠高于市場同類保溫建材,考慮到我國建筑節能改造對保溫材料的巨大用量,因此,巖棉的價位同樣不利于市場大面積推廣使用。(3)對人體危害:雖然巖棉的防火性能可達A級,但因其對人體危害嚴重,存在著致癌問題,部分發達國家對巖棉的使用進行了嚴格限制,長期吸入巖棉塵可導致支氣管內膜炎和肺氣腫,接觸性皮炎等癥狀。
6、從產業人員健康方面考慮,應嚴格限制使用。(4)耗能巨大:巖棉生產需對原材料進行重熔、纖維化,這一過程會產生大量的廢水、廢氣,并消耗大量能源,屬高能耗、高污染產業,同我國節能減排的整體發展態勢不符。(5)巖棉為了定型要加粘合劑,這又是一種有機高分子材料,導致整體防火性能降低。技術設備及監管的現狀也決定其不能擔責應該說,國外的一些企業在巖棉產品用在外墻上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有的可以說取得了成功的經驗并用在了外墻上。但在國內,由于技術缺陷及監管不到位等原因,國產“巖棉板”的性能較國外產品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抗拉強度及吸水率方面,而這兩項指標正是限制巖制板應用于外墻外保溫系統很關鍵的指標。影響這
7、兩項指標的原因在于纖維質量、粘結劑的含量與防水助劑,也和生產設備及工藝條件相關。由于巖棉的憎水性,其應用于外墻保溫中極易形成空腔,粉化,從而達不到應有的保溫效果,因此,即使巖棉在國外有成功的經驗,但限于國內巖棉板的質量,目前仍然無法廣泛應用于外墻外保溫體系中。另外,更為重要的是,一些保溫企業由于其社會責任感較差,再加上相關監管不到位,劣質巖棉產品也在市場上不斷涌現。南京市江北一家生產巖棉板的企業,其產品售價竟然每噸不到300元,這樣算下來,每平方的巖棉板就相當于幾元錢一個平方,這樣的保溫產品如何能再用?如何能敢用?建筑節能是一項國策,這是毫無疑問的,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第一位的,所以才有消防局3。14號文件的出臺,但是,我們不能抱著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思路,防火問題解決了,但建筑質量問題卻大受影響,這里的安全問題一點也不比防火問題來得小。不能這個問題解決了,那個問題又出來了。所以,從嚴監管已經成為相關職能部門的重任。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我市相關部門已經表態,如果不采用經過認證的保溫材料,在基金返退及相關政策上將給予一定的限制和處罰。據了解,目前省市相關主管部門還沒對巖棉板作為外墻外保溫進行認定,相關標準還沒有出來,省內一位知名專家告訴記者,我省建設主管部門正在試驗、研究巖棉能否用做外墻外保溫的問題,估計最終的結果應該在下半年左右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