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設計說明一、工程概況(一) 地理位置該地塊位于河南省虞城縣,濱河路以南,湘江路以西,嵩山路以北。用地分為南北兩塊,南地塊為28號地塊,總用地面積為46103.8m2;北地塊為29號地塊,總用地面積為44427.6m2?;氐貏萜教?,基地內無必須保留的建筑和樹木。周邊無污染,交通便捷,其中東面臨河,河邊留有70米的濱河綠化,自然環境極美,為居住極佳之地。(二) 工程性質該地塊性質為商住用地,區塊內以高層住宅為主,考慮到城市天際輪廓線需要,建筑層次應錯落有致。 二、設計依據(1)地塊紅線圖,原始地形圖。(2)規劃設計條件(3)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4)住宅建筑設計規范(5)高層建筑設計防火規
2、范(7)民用建筑設計通則(9)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10)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11)其他的沿用國家法規、規范三、規劃設計理念1、人本充分考慮城市的生活方式,形成優美、安靜、舒適的居住環境,創造個性鮮明且富有時代特征的城市整體空間形象。2、自然貫徹“尊重自然”與“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在充分保持原有地形地貌的前提下,貫徹生態原則、文化原則與效益原則,力求塑造一個具有優雅環境、豐富文化內涵、經濟效益顯著和個性鮮明的花園式居住空間。3、經濟道路、建設等都應充分考慮地形因素,因地制宜,提高居住環境質量,提升城市公共空間品質。4、文化體現地域特有的文化底蘊,發展地方文
3、化,使之與現代生活進行充分融合。既具有傳統意象,又有現代開放的人文氣息。5、融合講求人與環境的融合、建筑與整體規劃布局的融合、居住行為與商業、游憩行為的融合,建筑與綠化、水環境的融合。6、科技強調高科技在建設、管理和生活中的運用,以科技為向導,加強市政基礎設施的合理規劃,注重物業管理。7、安全適度的人車分流,既消除人車混行的不安全因素,又避免由此造成的時段性消極空間,確保車行系統的利用率。針對不同出行設置道路及出入口。加強物業管理,確保居住的安全性。四、 規劃目標1、充分協調經濟、環境、實用、技術等方面的相互關系,發揮創造力,深入細致地考慮建筑空間的組合、建筑風格形式、內在居住功能、住區景觀構
4、成以及文化體育和生活配套設施等方面因素。2、根據特定的開發背景,合理確定其職能、規模、發展方向,合理配置各類功能,與此同時,重點對綠地、公共空間、以及環境進行相應的景觀環境設計。3、創造高品質的人居環境,以適應21世紀文明生活的需求,以合理的設計帶動居住區全面走向現代化,塑造高雅新穎而又不失地方特色的城市新區,使之成為當地一道靚麗風景線。4、以建設文明住區為目標,注重居住區人與人的關系,營造良好的鄰里環境,建立完善的居住區步行游憩綠地系統,創造安全、方便、舒適的居住生活環境。5、堅持可持續發展思想和生態思想,使其真正落到實處,針對該區的地形地貌,處理好豎向設計和排水系統,構筑良好而獨特的城市環
5、境。五、規劃設計思想及手法1、對人的“親自然性”的應用人的親自然性是與生俱來的,人們覺得有了綠化才有靈性,才有活力,因此在場地條件的允許范圍內,設計了一系列優美的綠景,將建筑依附在綠景周圍,通過建筑為媒介,真正做到了人與綠景相融合,通過綠景的滲透、舒展,使盡量多的住戶享受到綠色的親和力,充分提升本樓盤的景觀優越性。2、簡練高效的交通流線地塊中由6米寬的小區級道路和小區入口有機地聯系起來,在這一曲線形主干道上生出若干條4米寬的入戶車行道路,這種道路骨架高效地解決了居住區內交通的人、車分流,也滿足了住戶對區內道路交通快速到達的要求。3、以“鄰里單位”為主題,重組現代都市生活鄰里單位指的是幾棟建筑之
6、間所圍合而成的庭院空間,通過這種空間關系,復活了“庭院”這個中國人所喜愛的居住模式,更融洽了前后兩排房屋住家的鄰里關系,庭院在規劃中定性的開放性的綠化空間,間植各種花卉,設置休閑健身器材以提升小區生態環境,創造清新怡人、綠意滿窗的生活氣息。4、自由流暢的總平面布局不規則的基地,曲線型主次干道,規則的中央組團與周邊庭院體系,大小有別,形態各異的鄰里單位,中央花園強烈的舒展性,周邊庭院的圍合性,所有這些對比手法,最終形成了自由流暢,活潑生動的總平布局關系。5、中心綠化與周邊綠化相互襯托中心花園是整個小區綠化景觀的中心系統,它是小區內住戶交往、休息、游玩的主要場所,周邊綠化(宅間綠化和組團綠化)活躍
7、了景觀上的層次感,體現了本方案對人居環境生態性和愉悅性的關注。六、總平面設計1、總體結構布局小區整體布局遵循緊湊高效的原則,因地制宜,在相對局促的用地范圍內創造出足夠充分的居住及景觀空間。小區的功能構成以高層住宅為主,輔以商業配套輔助設施,整體布局形態端正大氣,組織緊湊,小區以環形的主要車行道路為主體構架,將若干住宅樓有機串聯在一起,住宅布局勻稱,強調均好性原則。小區沿北、西、南側路設置商業裙房,滿足小區及周邊區塊的商業配套需求。小區沿南側濱河路設置小區主出入口,沿西側道路設置小區次出入口, 與城市道路具有便捷的聯系。小區內部設置南北兩個中心綠地花園,南北兩塊各與小區主要出入口緊密結合,形成小
8、區內部的景觀及居民休閑生活的核心區域。2、道路交通系統規劃小區沿周邊道路設置一個出入口和兩個次出入口與城市有機聯系,為居民提供出行的便利,并滿足小區消防要求,環形的車行主路是小區交通系統的主體脈絡,保證各幢住宅居民出行交通組織的便利。小區內步行系統四通八達,為人流活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小區內居民停車以地上停車方式為主,采用生態式停車方式,增加地面綠化,方便車流的組織,避免過多的干擾。3、綠化景觀空間設計小區景觀設計以自然,現代的風格為主題,層次分明,強調建筑空間與自然景觀的融合與協調,為住戶提供一個獨具特色的起居生活空間。環境與景觀的均好性是本方案強調的重點。本住區要求盡可能使各家均獲得良好的
9、居住環境。首先是住區環境資源的均好與共享,其次強調歸屬領域的均好,也就是每戶均具有一個較貼近的領域空間,可方便的到達和享用,供居民在景色宜人的環境中親切交往。小區中心景觀位于小區中心位置,由綠化、廣場、水體、小品、雕塑等多種元素組成,塑造豐富的景觀層次和高雅的生活氛圍。本設計圍繞小區中心景觀區設置了自南向北以及自西向東的兩條景觀主軸線,景觀軸線的設置有利于形成強烈秩序感,從而將小區景觀統一為有機的整體。七、建筑設計本小區住宅以高層建筑為主,住宅建筑平面采用一梯兩戶的板式及點式布局,具有良好的通風采光效果。戶型平面形態同樣遵循集約緊湊的原則,爭取面積的最大化。戶型方案針對地域特征進行了深入的推敲
10、研究,從生態建筑學的原則出發,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風,降低能耗。盡量做到明廚明衛,具備了良好的自然通風采光條件。戶型力求提高居住生活的舒適性,注意平面布置與使用功能有機結合,考慮各個空間的專用性與合理性,做到潔污分區與動靜分區。建筑造型采用較為莊重典雅的現代建筑風格,強調高尚的建筑氣質,建筑外立面材料主要采用暖色面磚與涂料,色彩純凈,與厚實的樓體渾然天成,體現了建筑的時代感;玻璃欄板、景觀陽臺等元素的充分運用,使得室內外情景交融、相互滲透,創造出一流的居住空間。八、節能設計為了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保持能源、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遵循“節約能源,節省資源,保護環境,以人為本”的環境保護基本理念,
11、本項目將采取具體措施,合理利用和節能能源,主要有:1、總平面布局:布局符合規劃要求,分區明確,布局合理,交通便捷,朝向良好,有利于減少無謂能源的浪費。2、建筑節能:采用新型墻體節能材料與門窗型材,提高建筑的保溫性能,建筑設計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風,降低單位建筑面積的能量消耗。外墻:25mm的歐文斯特寧FWB外墻保溫系統。屋面:40mm的歐文斯特寧擠塑聚苯板倒置屋面。屋頂花園:屋頂花園是利用屋面上種植的植物阻隔太陽能,是防止房間過熱的一項隔熱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屋面的溫差傳熱量,本工程在屋頂花園的種植植物采用根系淺,適合南方種植的草類,其中局部點綴灌木。門窗:LOW-E中空雙層玻璃和陽光控制膜,提
12、高外窗的保溫隔熱性能。3、多種遮陽措施根據本工程的建筑形式和日照規律,確定多種遮陽措施,以提高外墻的保溫隔熱性能。3.1南立面根據當地的日照規律采用可調節的水平鋁合金外遮陽技術,通過調節百葉的角度,能夠阻擋多余光線的照射,達到節能效果,也能使光線進入室內深處,提高舒適性。3.2東西立面主要考慮東西曬對室內的影響,立面以實墻面為主,配以點式小窗,以達到建筑節能的效果。3.3在屋頂花園的設計中,結合建筑“第五立面”的設計,適當采用屋頂空間遮陽設計,屋頂遮陽構架是一個合適的選擇,屋頂遮陽構架可以遮擋過量的陽光照射,適合植物生長,同時在建筑的平面,立面上形成連續豐富的陰影效果。4、水電節能為節約能源,
13、在設備選型中按規定選用節能設備,并用良好節能措施和智能監控,在確保舒適環境的情況下,做好節水、節電的工作。4.1在變電所設置集中低壓靜電電容器自動補償,補償后的功率因數大于0.9,減少無功損耗,提高用電質量,節約電能。4.2照明設計中,燈具選用高效節能型的熒光燈、節能筒燈,燈具控制方式采用相對集中、分散控制相結合,室外照明燈具采用時間、光照相結合方式控制,公用樓道等采用節能自熄開關控制,以利于節約電能。4.3室外照明采用太陽能路燈,既節約能源,又減少室外電纜的投資。4.4建筑物給水進戶管設水表計量,以節約用水,對水能源盡量循環使用,盡量少排放。4.5采用中水系統設計,綠化、道路清洗及其它沖洗用
14、水均采用二級處理后的中水,以節約用水。九、消防設計(1)建筑分類和耐火等級按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2005版),本工程屬一,二類高層建筑,構件耐火等級為一,二級。(2)消防控制中心本工程的消防控制中心設在裙房一層,面積約為20m2,設有直通室外的出入口,用耐火等級不小于2.0h的隔墻和1.5m的樓板與其他部位隔開。(3)總平面布局及平面布局1、本工程總圖布局滿足防火規范要求,設置圍繞高層主體的消防環路,內部道路寬度大于4米,轉彎半徑大于12 m。2、地下室設有540T左右的消防水池,滿足消防救援的要求。3.2地上部分各層均為一個防火分區。3.3凡穿越樓層的設備管井,每層
15、樓板標高處待設備安裝完畢后,進行封堵,材料的耐火極限同樓板層。4、防火疏散與消防電梯4.1、疏散樓梯間本工程設置兩部防煙樓梯間,前室面積大于6m2,均通主樓屋面,樓梯的疏散距離滿足規范所要求的疏散距離。4.2、消防電梯本工程每個單元設有一部消防電梯,其前室單獨設置,消防電梯每層??浚⒃O有大于2.00m3的集水坑。十、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用地范圍面積 20180 地上建筑面積 44972.7 其中 住宅面積 41818.7 商鋪面積 2719.98 物管辦公面積 169.71 物管商鋪面積 264.31地下建筑面積 12470.5 建筑占地面積 4645.48建筑密度 23.02% 容積率 2.23 綠地率 38.9%住宅戶數 439戶機動車停車位 342輛其中 地面停車 96輛地下停車 246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