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高層建筑工程結構設計實例分析【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建筑拔地而起,因此為廣大的建筑工作者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建筑結構的復雜多樣,尤其是結構設計工程師。本文主要結合國內某住宅小區工程實例,對目前普遍采用的幾種結構形式進行分析比較. /1/view-12281655.htm【關鍵詞】小高層;建筑工程;結構設計;實例1.工程簡介國內某住宅小區建筑工程,共12層,層高為2.9m,建筑物總高34.8m,長34.2.m,寬14.70m,每層面積490m2,總面積5880m2,抗震烈度為度,場地土類型為三類,基本風壓:0.60kN/m,采用多層及高層建筑結構三維分析與設計軟
2、件、程序及有關規范對不同的結構設計方案進行計算并分析比較。1.1框架結構此方案的特點是一般用于多層結構以及小高層結構,使用高度范圍一般為60m以下(度設防)。框架結構布置靈活,具有較大的室內空間,使用較為方便。填充墻可采用輕質隔墻,減輕結構自重。但內凸的框架柱直接影響到戶型的實際使用面積以及家具布置。1.2異形柱框架結構這種結構體系的框架結構的一個派生結構形式,它除了具有框架結構的特點外,與墻同寬的異形柱很好地解決了建筑平面使用問題。根據行業標準混凝土異形柱結構技術規程JGJ149-2006第3.1.2條抗震設計時,異形柱結構使用的房屋最大高度為24m,本工程建筑總高位34.8m,故不宜采用異
3、形柱框架結構。1.3框架剪力墻結構這種結構體系一般是適用于高層結構,在近幾年的高層結構設計中應用廣泛,此方案的特點是利用電梯間做成鋼筋混凝土核心筒,用來抵抗大部分水平荷載,而框架柱主要承受豎向荷載。這種結構既具有框架結構布置靈活,使用方便的特點,又具有較大的剛度和較強的抗震能力。但內凸的框架柱同樣影響到戶型的實際使用面積以及家具布置。1.4異型柱框架剪力墻結構這種結構體系是框架剪力墻的一個派生結構形式,此方案的特點是利用樓電梯間做鋼筋混凝土核心筒抵抗大部分水平荷載,水平位移及層間位移大大減小。同時,與墻同寬的異型柱又能更好的解決建筑平面使用問題。2.結構抗震性能的比較2.1框架結構一般用于多層
4、及小高層結構,即10層一下或建筑物高度H小于28.0m,對H大于30.0m的框架結構,在抗震設防烈度為度地區,高規第4.8.2條規定,抗震等級為三級.SATWE程序計算結果顯示,此結構的水平荷載(風荷載及地震荷載)的作用下,水平位移及層間位移為最大(1/1200);由于框架柱作為唯一的抗水平力構件,軸壓比限制為0.90,故框架柱截面尺寸較大,內凸的框架柱直接影響到戶型的實際使用面積積及家具布置。而且,最為嚴重的是,由于建筑的平面使用或立體造型的要求,經常出現框架一端擱置在柱上,另一端擱置在梁上;或幾根框架柱并不在一條軸線上,往往出現單跨框架的現象,成為抗震薄弱環節。所以,在考慮抗震設防要求的結
5、構中,由于框架梁柱截面較小,抗震性能較差,剛度較低,特別是采用砌體填充墻時,地震中填充墻損壞嚴重,修復費用很高。故對高層結構不宜采用。2.2異型柱框架結構異型柱在受剪承載力、節點承載力和延性等受力性能方面比普通矩形柱差,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柱內鋼筋的粘結錨易遭受破壞,對抗震性能有不利影響。因此,鋼筋混凝土異形柱框架及框架抗震墻結構的房屋應在一定的高度及適應范圍內應用,而不能等同一般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根據混凝土異型柱節后技術規程適用于總高度小于24m的房屋。當建筑的高度較高時,異型柱無法滿足軸力和抗側力的要求。所以,異形柱框架結構相比較而言,抗震性能為最差。2.3框架剪力墻結構一般用于高層結構,在
6、近幾年的高層結構設計中應用廣泛,此方案的特點是利用樓電梯間做鋼筋混凝土核心筒抵抗大部分水平荷載,框架柱主要承受豎向荷載,水平位移及層間位移大大減小,軸壓比限值較框架結構放寬,但考慮框架柱的構造要求,及實際計算中若軸壓比大于0.90,則柱配筋較大,所以在小柱網的住宅中,與框架結構相比,柱截面尺寸與不可能小很多,同樣存在上述建筑使用問題。2.4異形柱框架剪力墻結構這種結構體系是框架剪力墻的一個派生結構形式,此方案的特點是利用樓電梯間做鋼筋混凝土核心筒抵抗大部分水平荷載,異形柱主要承受豎向荷載,水平位移及層間位移大大減小。同時,與墻寬的異形柱又能更好的解決建筑平面使用問題。度地區,框架剪力墻結構總高
7、度不得超過45.0m,柱中距不大于7.20m。抗震等級之所以以異型柱有上述的限制條件,主要是異形柱的肢長較短,當建筑的高度較高時,異形柱無法滿足軸力和抗側力的要求。在度設防地區,建筑物高度大于18.0m抗震等級即為三級,這點較框架結構(60.0m)嚴格。2.5普通剪刀墻結構一般用于高層結構住宅,尤其在30層左右的高層住宅結構設計中用用廣泛。此方案的特點是根據建筑平面布局而設置鋼筋混凝土墻,適當補位開結構洞,以慶祝填充墻代替,以減輕結構自重及工程造價,可使個墻段剛度均勻,抗震性能好,水平位移及層間位移大大減小,尤其在戶型的實際使用面積及家居布置中。3.計算結構的比較根據以上計算結構:地震周期。框
8、架結構最大(T1=1.6463s),短肢剪刀墻結構最小,異型柱剪刀墻結構次之,其余結構相差不大。顯然,這是與結構的剛度有直接關系。水平地震剪刀。框架結構最小(1347.771),短肢剪刀墻體結構最大,異型柱剪刀墻結構次之,其余結構相差不大。顯然,這是與結構的地震周期規劃與設計是一致的。最大層間位移。框架結構最大(Dx/h=1/455),短肢剪刀墻體結構次之(1/3591),其余結構相差不大。顯然,這是與結構的剛度是一致的。結構自重。框架結構最大,其余結構相差不大(約8300t)。活著載相差不大(約600t)。恒載占總重量的百分比為93%以上,故在高層計算中,一般可不考慮恒活最不利組合,這對計算
9、結果幾乎無影響。混凝土用量。短肢剪刀墻結構與異型柱剪刀墻結構較大(約146m3),其余結構相差不大(1333)。相差了1465/13.1=1.1倍。鋼筋用量。短肢剪刀墻結構與異型柱剪刀墻結構較大(約18.5f),其余結構相差不大(約16.0t)。相差了18.5/16.0=1.15倍。這是由于前者結構的最小配筋率要求較高。工程造價。短肢剪刀墻結構與異型柱剪刀墻結構較大(約405元/m2),框架結構最小(3498元/m2)。這是由于短肢剪刀墻體結構與異型柱剪刀墻結構在混凝土用量和鋼筋用量均較高。4.結論通過對以上各類結構形式進行分析,各種類型均有優缺點,結構工程師在設計中應充分重視概念設計,根據其受力的特點,充分了解其破壞的各種機理,合理、對稱、均勻地布置短肢墻,正確掌握計算機分析方法和截面設計,并不斷的總結經驗,根據建筑物所處的地區、業主的要求以及地質條件,在滿足國家規范的要求下選擇合適的類型。參考文獻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2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3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