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代木結構建筑的優勢現代木結構現代木結構建筑是指主要結構構件采用標準化的木材或工程木產品,構件連接節點采用金屬連接件連接的建筑。現代木結構分為重型梁柱木結構和輕型桁架木結構。重型木結構是指用較大尺寸或斷面的工程木產品作為梁、柱的木框架,墻體采用木骨架等組合材料的建筑結構,其承載系統由梁和柱構成;輕型木結構是指用標準的規格材、木基結構板材建造的木框架建筑結構,其承載系統由墻骨柱和木構架墻體構成。現代木結構優勢有耐久性,適應性,環保,易改建,結構穩定性高,抗震耐久性:精心設計和建造的古代和現代木結構建筑,能夠面對各種挑戰,是建筑形式中最經久耐用的結構形式之一,能歷經數代或數百年而狀態良好,包括在多
2、雨、潮濕,以及白蟻高發地區。適應性正如圖所示不管是古代或現代木建筑在多雨,多風,多雪,多震和地形崎嶇的地方都有良好的適應性:環保:木材是一種天然的健康的且急具親和力的材料,木制別墅是環保健康的高檔住宅。保溫(隔熱)性能優異,比普通磚混結構房屋節省能源超過40%。它的保溫性能是鋼材的400倍,混凝土的16倍。研究表明,150厚的木結構墻體,其保溫性能相當于610厚的磚墻。木材是唯一可再生的主要建筑材料,在能耗、溫室氣體、空氣和水污染以及生態資源開采方面,木結構的環保性遠優于磚混結構和鋼結構,是公認的綠色建筑。易改建:木結構使用工廠預制現場拼裝的建造形式,大大縮短了建筑周期,其施工對氣候的適應能力
3、較強,同時木結構還適應低溫作業。結構穩定性高:木材相對其它材料有極強的韌性,加上面板結構體系,使其對于沖擊荷載及周期性疲勞破壞有很強的抵抗力,具有最佳的抗震性,木結構在各種極端的符合條件下,均表現出優異的穩定性和結構的完整性,特別在易于受到颶風影響的熱帶地區以及受到破壞性地震襲擊的地區抗震:木材的抗震性能明顯優于其它材料。木材輕質高強,因而地面加速度在木建筑物上所產生的能量沒有其它建筑物大。木框架系統的另一個額外優勢是其柔韌優于其它材料,可以吸收并消散能量。木結構在中國古代一直占統治地位。土木就是建筑的代名詞,故宮這樣的大型建筑主要結構都是木材,磚瓦只是配件。木結構的優點正在被現代人重新認識:從環境保護看它是可再生材料,作為建筑材料從生產到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最小。雖然短期內難以大量快速生產,但長遠看木材資源還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一七建工2班趙英健二零一八年九月十九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