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代圖書館文化建設與建筑理念關鍵詞:圖書館;文化建設;建筑理念 摘要:文章分析了現代圖書館內外環境的文化氛圍,明確了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提出了圖書館建筑的理念。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4)04-0104-03收稿日期:2014-03-11:郭曉麗 (1966-) ,遼寧醫學院圖書館分館館長,館員。現代化高新圖書館的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性的工程。它涉及高校圖書館管理的諸多方面,探討、研究、挖掘高校圖書館的建筑理念和引領高校圖書館校園文化建設的方法和途徑,不僅有利于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還有利于提高校園文化的軟實力。高等院校不僅要建設
2、現代化的大樓,還需要建設優秀的校園文化。而校園文化的標志性建筑就是圖書館。以往大學圖書館往往將服務重心放在對教學、科研所需文獻的保障上,沒有明顯的文化服務活動。當前,高校圖書館所處的社會環境、經濟環境、人文環境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圖書館必須與時俱進,依托自身的資源優勢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活躍校園文化,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體現高校圖書館傳承文化的價值。1現代圖書館內外環境的文化氛圍1.1圖書館外部設計要蘊涵文化底蘊圖書館是一個便于學習、科研的場所,需要安靜的外部環境。有一個幽雅的學習環境,是一所好的圖書館必備的條件之一。一是設計理念應以人為本,以科研為用,以技術為先,多元思維和開放靈活,使外
3、形與功能完美結合,使藝術與文化相融;二是要方便讀者:為讀者提供方便、舒適的閱覽環境和高效優質的文獻信息服務,是圖書館最基本的功能;三是方便管理:大開間,無間隔,統一層高,統一柱網,統一荷載,實現藏、閱、借、查、參考咨詢五位一體全面開架式管理模式;四是科學性與先進性結合:圖書館設計要采用先進的技術成果,確保現代化圖書館各項功能的實現,并為利用各種先進的技術設備、設施和手段提供條件;五是經濟與實用:在確保高標準、高質量的同時,充分注意讀者與館員管理的實用,充分考慮學校和圖書館的發展趨勢,同時應考慮到新館使用后的運行和維護3。現代圖書館的文化建設要適應時代的發展,真正體現圖書館的文化特色,做好服務工
4、作,真正體現現代圖書館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使圖書館跟上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步伐,適應服務方式從用戶到館的固定服務向移動服務轉移;適應服務內容從文獻服務向數字化、網絡化的個性化服務過渡;適應服務場所從用戶到館向嵌入式轉變;適應圖書館的不變應萬變到因應而變的服務機制。1.2圖書館內的文化建設在圖書館內要有統一標識:使用統一明確的標識系統,包括各閱覽區域的標識、樓內場所標識、書刊架標識,為讀者指明方位與內容。方便讀者及時、準確地借閱、查找資料。在圖書館內充分利用字畫、經典著作、音像制品裝飾墻面;要有一定的藝術審美性。通道、廳堂等地可用壁雕、壁畫及大型工藝作品,充分反映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歷史和科學藝術成
5、就;樓內閱覽空間的家具色彩可選擇與館藏內容相適應的顏色,不同的館藏主題營造不同的文化環境。如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主館的建筑,一樓大廳為通透的建筑設計,讀者一進館就會感覺到廣闊壯麗。館內特設的“孔子學堂”,廳堂古樸,桌椅、畫像、對聯、竹林等構筑具有古典色彩,與現代建筑的華麗形成鮮明的對比,進入其中便會感覺到濃厚的學習氛圍。1.3讀者對圖書館文化環境的心理需求大學圖書館都重視圍繞學校的學科建設、科研需要或本校特色資源進行數字化建設,圖書館是文獻資料藏閱中心,數字化信息匯集中心,信息、文化、學術交流中心,學生課外學習與研究中心,是傳播知識、增長知識的場所。優美的圖書館內外環境,可以更好地體現圖書館的
6、文化氛圍,給人一種美的享受。高校圖書館是校園文化的中心,是校園文化傳播的重要基地,是為教學、科研服務的學術性機構。良好的高校圖書館環境將直接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調動他們的閱讀積極性,有助于提高全校師生的素質能力,以培養出適應社會的高素質人才。2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2.1現代圖書館是高校的“心臟”圖書館是文獻資料藏閱中心,它既包括現實館藏,也包括虛擬館藏,館藏資源豐富多彩,包羅萬象;圖書館是數字化信息匯集中心,大學圖書館是教學、科研的中心,匯集了各種電子圖書、中外文數據庫及各種網絡信息資源,是數字化信息中心。圖書館是信息、文化、學術交流中心,利用學術報告廳進行各種學術研討會或學術報告會,
7、利用不同規模的討論室進行文化、教學、科研的交流和論證,利用多功能廳、視頻會議室、音頻閱覽室、展覽廳等學習和交流新知識。圖書館是學生學習的第二課堂,學生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進行學習和交流,掌握新知識,進行科研活動,利用圖書館的文化氛圍組織各種學習經驗交流會、各種演講、朗誦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在外部環境上,館外環境中的山水、樹林、道路、草坪、花卉、石桌、雕塑等藝術化裝飾無疑會起到調節身心的作用,以寧靜、自然、優美、幽雅、恬靜的學術環境,富有文化藝術的神韻吸引讀者的到來,引人入館,引人入學,引導讀者進入深邃廣博的知識天地。2.2圖書館是引領校園文化活動中心大學校園的文化活動豐富多彩,但高校主要
8、的任務是培養人才,校園文化不是簡單的娛樂,要充分體現知識的高雅性、學術活動的生動性。圖書館是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作為圖書館應樹立自己的特色文化品牌,起到校園文化的引領作用,吸引廣大師生積極參與圖書館的文化活動, 以提高他們各方面的能力,達到學校培養人才的目的。郭曉麗:現代圖書館文化建設與建筑理念郭曉麗:現代圖書館文化建設與建筑理念2.3館員素質及業務水平促進圖書館發展圖書館工作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館員是圖書館的主人,圖書館強調“以人為本”,不僅要“以讀者為本”,重視讀者的服務工作,而且還要“以館員為本”,充分調動館員的主觀能動性,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圖書館的文化傳播作用和教育作用。現代圖書
9、館中,科研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圖書館員的素質和業務水平。圖書館應為館員營造專業理論與工作實踐有機結合的工作環境,引導館員多動腦、勤思考,在工作中善于發現問題,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理論,并用理論指導實踐,把科研工作作為提高館員素質、業務水平的重要措施。3現代圖書館的建筑理念3.1以人為本,人性化服務一要重視圖書館位置選擇。圖書館位置的選擇,既要考慮校園的整體規劃,又要考慮讀者來去方便。選擇環境幽靜的位置,在校園內讀者比較集中的教學區與生活區的中心位置,便于讀者來往圖書館,以體現圖書館是大學的心臟;二要實現一門式管理。除特藏閱覽室和密集書庫外,各閱覽區采用大開放式管理模式,無隔斷,不設大門。只在圖書
10、館大門口設一個大門。一門式管理使讀者只需進圖書館大門,方便讀者在圖書館各樓層、各閱覽區閱讀和學習,只需刷卡走門禁進入,出門時走圖書防盜門,真正體現方便讀者的人性化服務;三要采取一站式服務。將文獻資源(書刊合一)、計算機設施、人員全部依據學科來分配集中,以便讀者在同一學科閱覽區,即可獲取計算機查詢、閱覽、參考咨詢服務,實現藏、閱、檢索、參考咨詢四位一體的一站式服務。同時在各個閱覽區內配備文獻檢索機;四要設置總服務臺。借還圖書館都在一樓完成,方便讀者,一樓圖書館借還工作機應設雙面顯示器,利于讀者清楚自己的借還信息,避免圖書及讀者的借還信息丟失;五要設置公共檢索區。方便讀者了解文獻資源的位置,設置方
11、便讀者閱覽的書架,在閱覽桌安裝電源及網絡插孔,供讀者查閱文獻信息,使用可以放書包的雙層閱覽座椅等,充分體現以人為本,彰顯人性化服務理念。 3.2實現實體空間信息共享圖書館在建筑設計上要考慮圖書館的人性化服務特點,設計上要大開間,無間隔;統一層高,統一柱網,統一荷載,實現圖書館每一層都為通透、擴展的大平面;圖書、期刊的擺放也應是大開間,無隔斷,全開架的閱覽模式,實現藏、閱、借一體化, 館內實體空間既是藏書場所, 又是閱覽室, 也是借書處。實現人在書中,書在人旁,人居書林,書在心中的意境。3.3虛擬空間信息共享電子閱覽室的設計盡量占用最小的實體空間,局域網接點實現無線覆蓋,在各樓層、各閱覽區都能無
12、線上網,在圖書館內何時何地都能上網查詢,真正體現數字圖書館不受時空的限制的特點,設置閱報器及移動圖書館。移動圖書館通過設置個人空間與圖書館OPAC系統對接,使用手機或移動設備登錄實現了館藏查詢、續借、預約、掛失、到期提醒、熱門書排行榜、咨詢等自助式移動服務。可以自由選擇咨詢文檔、新聞發布、公共(通知)、新書推薦、借書到期提醒、熱門書推薦、預約取書通知等信息交流功能。3.4動靜結合為了使圖書館成為信息、學術交流和學習討論的重要場所,館內還要配備先進信息技術設備的報告廳、電影廳、多功能培訓室、不同層次的研討室、同步視頻會議室、音頻室、視頻室和展覽廳等。這些場所給教學科研提供了一個協作、研究的討論空
13、間,成為師生互動、學生互動、圖書館員與讀者互動的討論交流場所。同時,也是讀者開展讀書會、創作交流會、英語沙龍、音樂會、社團活動等活動的最佳場所。3.5舒適閱讀舒適的閱讀環境可以是讀者舒緩身心,消除疲勞,寧靜、舒適的環境,有利于創造性思維。圖書館內外環境的美化、裝飾、裝修,可以為讀者提供高質量的學習和生活環境,陶冶情操,激勵人們不斷進取和開拓。3.6智能化管理醫學圖書館作為一個主要的信息資源服務場所,圖書館智能化管理勢在必行。圖書館智能化管理主要體現在:辦公智能化:圖書管理系統自動化,通過RFID系統讀者可定位每一本書的具體位置,圖書管理員可進行快速高效的流通處理、庫存管理、盤點圖書、電子閱覽室
14、座位查詢、閱覽室座位查詢等。可提供自助服務并進行智能化管理,如自主辦證、智能復印機、圖書收納箱、24小時自動還書機等。樓宇管理智能化:設立交配電監測、空調系統監控、給排水系統監控、電梯監控、門禁系統等。消防智能化:圖書館是消防重地,建立火災報警和消防聯動控制系統,避免火災發生。安保智能化:建立閉路電視監控子系統、安裝防盜報警系統、健全門禁系統、發揮圖書監測儀系統的作用。隨著信息技術與信息社會的迅速發展,圖書館的功能和作用有著巨大的變化。一所好的圖書館既要有吸引讀者的外觀,優美的環境,又應具有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獨特的文化內涵,超越文化載體及文化平臺,成為可實施文化教育的主體,打造圖書館文化服務
15、的校園品牌甚至是社會品牌,使圖書館服務體系成為靈活、豐富、智慧的有機發展體。參考文獻:1黃幼菲.試論校園文化建設與高校圖書館的社會責任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3(5):4-9.2姜羨萍,郎杰斌.高校圖書館與新校園文化建設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3(3):50-54.3王哲鋒.對高校新校區圖書館建筑設計與理念的設想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76-78.4陶穎,周莉.大學圖書館發展變革的走向探析J.圖書情報工作,2013(21):44-47.58.5閆俊林.試論人的行為心理與藝術類高校圖書館空間環境設計J.新西部(下旬刊),2010(6):128-130.6陳幼華等.高校圖書館文化服務活動實施模式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3(2):35-40.(編校:嚴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