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制建筑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_中職教育文 / 張 文摘要:本文通過對五年制高職建筑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研究,提出了培養高職建筑工程專業人才的對策,即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嘗試采用兩個目標、三個環節拓展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和扎實的技能為目標,分三個培養環節,提升建筑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建立終身學習的通道,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關鍵詞:建筑工程 技能 素養 品質 現代學徒制以往的人才培養方案實施情況較好,但也存在一些缺陷:由于實訓教師比較缺乏,部分教師自身沒有實踐操作能力,滿足于傳統的學科本位的教學方式,有些實踐教學流于形式,有些專業的理論課時仍然太多,課程體系的整合
2、還不到位,有的課程設置不符合市場需求和專業要求。為進一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各類高等職業技術專門人才的需要,本專業審時度勢、居安思危、把握機遇、尋求對策,積極探索高職人才培養新模式。按照“面向市場、理論必須、突出實踐、形成特色”的原則,筆者提出采用兩個目標、三個環節拓展的人才培養模式,兩個目標是根據筆者學校的辦學理念提煉出的以技能和品質為核心的人才培養目標,三個環節是指圍繞“崗位、能力、課程”三個中心,進行三個環節的拓展:第一環節是對專業的認知,第二環節是學校與企業共同培養人才的環節,第三環節是本科層次以上的職業教育及專業考證等的教育。一、專業認知環節本專業一年級第二學期,學生會在實習老師的帶領
3、下,進行企業的認知學習,此階段實習通過調研,學生對本專業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進入專業領域,了解行業、了解專業,樹立專業思想,建立一定的感性認識,增加對專業課程的學習興趣。通過調研,與單位接觸,了解建筑企業精神和企業文化,以及對員工的明確要求和管理規定。二、專業實踐環節1.依托企事業單位,探索學生培養和就業的途徑一是校企無縫對接,探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以“校企合作、實現雙贏”為目標,通過開設“*建設”現代學徒制班,努力探索產學結合、訂單培養、崗位實訓的新模式,前移人力資源開發“重心”,推進職業教育的創新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為企業人力資源配置儲備力量。學校與“*建設”的現代學徒制人才
4、培養模式,把學校和企業連接起來,把教學場地和實際情境融合起來,同時培養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旨在培養出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理論聯系實際的高端技術技能雙全的人才。二是校企共設課程,促進專業與職業崗位的對接。把企業的用人需求目標和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統一起來,由建筑行業企業專家、*工程有限公司的一線技術人員和學校的專業負責人組成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定期采用調查、座談、研討等手段,收集、整理、分析企業崗位能力等信息,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使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更加貼近生產實際、符合企業實際需求;共同制定課程標準,按照企業的工作流程、崗位技能和綜合素質要求,以企業真實的工作任務為載體,重構課程體系,強
5、化專業核心課程教學,逐步形成學校的專業特色課程。2.注重學生職業素養養成,依據職業特點培養學生品質針對高職生的特點,推動陽光活動,培養學生自信品質一直是建筑工程專業教育工作的一個重點。一是搞好心理建設,理性看待學生的缺點和不足。老師們做到嚴愛并存,做好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二是成立家長委員會,定期召開家長會,搭建家校溝通橋梁,邀請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和學生培養,形成家校共育機制。每年家長會到會率達90%以上。三是建設學生心理健康室,及時了解學生心理狀況,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四是建立綜合素質評價機制,把學生參加社團活動、社會實踐、競賽獲獎、好人好事等列入綜合評價范疇,激發學生正能量,樂于參加到各種活動中,養成自信、團結、友善等良好品質。三、專業提升環節筆者學校將教育上行拓展,與本科院校聯合舉辦本科層次的教育,推廣終身教育理念;與南京工業大學等院校合作,開展專接本教學以及專升本的函授教學,提升學歷層次,深化了職業教育改革。同時,面向社會,以市場為導向,服務于無錫及周邊地區建筑類、房地產類的各企事業單位、新城市居民、務工人員等專業技術技能的提高;開展了各種培訓,提供建筑類大員、工種證書、特殊工種作業等的考工考證服務,保障了建筑類勞動者的學歷教育技術技能考核的需要。(:江蘇無錫汽車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