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建筑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戰略發展分析屮國電子政務網作者:佚名責編:江海明2008-05-31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信息基礎設施相對薄弱,成為信息產業發展的巨大障礙。為此,政府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人對信息化建設的投資,口標是建立滿足社會需求的基礎設施并適應 現代化發展。隨著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認識到應用信息化技術可以降 低運營成本,提高作業效率,增加效益。各種企業根據行業特色,具體運作狀況,均加大了 對信息化建設的投入,積極推動企業信息化建設向縱深發展。據國家經貿姿對2000年IT投 入最大的100家重點企業的調查顯示:90%以上的企業建立了信息化建設的專門機構,80% 以上的
2、金業設立了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總裁或副總經理。從我國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來看,國家和企業對信息化的投資建設隨著信息化的發展也在發 生變化,人致可劃分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國家將信息化建設納入社會發展戰略,投 入大量資金建設外部網絡,構建信息化發展的基礎。一些大型國有金業的信息化也得到了發 展,但僅處于簡單的使用計算機階段。第二階段,部分企業逐步認識到信息化建設的廣闊發 展前景,開始把信息化建設列入到企業發展戰略屮,主動加人這一領域的投資力度。一方而 政府積極發展信息基礎設施,另一方面,致力于政府信息化,利用信息技術改革政府,構建 電子政府。第三階段,信息化的全面發展導致信息產業的迅猛發展,給企
3、業帶來了巨大的利 益。面臨自身發展的需要,金業逐步加大對信息化建設的自主投資及經營力度,信息化服務 作為新型產業也應運產生了,同時,也吸引了民間風險資金的進入。一、我國建筑企業信息化發展的局限和不足由于工程項冃管理的生產經營特點,如工序復雜、動態性強、資料檔案繁多、信息管理難度 大等,建筑業應川信息化管理整合企業資源的整休水平較低,存在看明顯的局限與不足,主 要有以下兒個方而:1國家有關法律相對滯后。電子商務的持續發展取決丁相關合同法律框架的制訂,只有制訂 系列規則和標準,使企業信息化的政策法律環境進一步優化,為企業信息化營造公平的交 易平臺,才能促使其步入良性的循壞發展屮。但是電子商務在我國
4、發展緩慢,國內關于此類 法律要么空口,要么簡單,難以確保建筑業信息化運作的安全性、合法性。2 方面,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對建筑企業信息化管理的促進作用認識不足;在技術、資金、 通訊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夠。另一方面,政府信息化程度不高,沒能為企業信息 化提供良好的支持環境和對接方式;耒發揮對企業信息化的推動作用。3. 社會相關信息化服務機構不健全,整體服務水平不高。不論政府網站還是商業網站,大都 以信息發布為主,缺少工具類網絡軟件,缺少信息互動;以金業管理診斷和重組為特長的咨 詢機構太少,軟件市場的無序競爭問題也亟待解決。4. 建筑企業未能充分利用Internet帶來的便利,實現網上材料采
5、購、招標、項冃管理、信息 交換、信息發布等,電子商務沒有真正開展起來。5. 以應用單機版軟件為主,單機操作,僅僅利用了計算機計算速度快的特點,沒有形成網絡, 沒有實現企業信息的共享和即時傳遞,效率較低。據有關資料,美國的PC機的深度使用率 為38%,而中國只有6%。6貝備較深厚的計算機知識、熟悉本單位業務的復合型管理人才是金業實施信息化、網絡化 建設的小堅力量和有力推動者。但長期以來,對計算機知識和管理知識的培訓相互脫鉤,分開進行,缺乏對復合型人才的教 育培訓,人才過于單一化。我國建筑企業信息化發展滯后于其他行業,因此現階段我國建 筑企業信息化的投資發展策略,主要應該是根據自身財力、技術、發展
6、戰略、市場核心競爭 力等,研究介入信息化建設的時機、投資的力度、建設信息化的模式等。二、政府促進信息化建設的戰略我國信息化建設經過20多年的發展歷程,政府作為社會信息化建設的倡導者、促進者及使 川受益者,利川政策指導了行業的信息化發展,促進信息共亨,投資建設公共設施基礎,提 供社會公益服務,人力發展電了政府等。1尊重企業的主體作用。通過各條渠道調動和提高企業的積極性,使Z產生信息化的內在動 力和自覺性。發展電子政府工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帶動政府部門的政務管理和運行, 把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切實轉變到宏觀調控、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去。一切以企業為中心, 通過市場運作,循序漸進地推進信息化的進
7、程,以此帶動全社會信息化建設。2. 政府在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信息資源開發的同吋必須立法保障。一方面,在信息化建 設初期政府致力于建立高速信息公路,為企業的信息化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如銀 行、稅收等金融管理體制、政府財政管理體制等的聯網信息化建設。政府主要通過政策法律 保障社會信息化的發展,激勵企業投資信息化,從而促進信息化的提高發展。另一方而,政 府要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推進政府的管理體制、管理觀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轉變,推 進政府職能向宏觀調控、社會服務、公共管理和市場監督的要求轉變,帶動國民經濟和社會 的信息化。3. 引導民間資金的投入,擴大第三方(如信息化建設服務商)的投資
8、力量。山于信息產業的廣 闊市場前最,對民間資金具冇不可抵擋的誘惑力。我國信息化建設應引入市場化運作模式, 將一些能產生經濟效益的項目交給第三方來做,引入民間資金,發展信息產業。因此,國家 應當出臺相關的風險投資管理規定,開放民間資金市場,引導民間資金進入風險投資市場, 增加對信息產業的總體投入。如通過稅收、財政等政策,通過維持低廉資費擴大需求等手段, 對信息產業單位給予一定的支持,政策性降低風險投資的風險,增加信息公司的收益。三、建筑金業促進信息化建設的戰略實現信息化是建筑企業生存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的必然要求。建筑企業必須深刻地認識到 信息技術在工程項n實施過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從而
9、加人這一方面產品的應用工 作。信息化建設一定要從企業的木身條件出發,按照客觀規律的要求來推進。企業也要認識 到信息化建設在帶來高效益的同時,也帶來了高風險,即信息化建設在提高金業生產率、擴 大收益的同時,若投資不善也可能使其陷入投資困境。為此,建筑企業必須準確理解和應用 信息化管理,對信息化管理進行評價,制定并實施有效的信息化發展戰略。對建筑企業而言, 一個準備充分的、有效的信息化建設戰略應包括:1企業內部進行資源整合、準確定位。盡管在企業制度、管理模式、發展階段、經營規模等 方面具有共性的金業,可以相互借鑒信息化建設的經驗教訓,但是,任何企業信息化模式(即 使是非常成功的)都是不能完全照抄照
10、搬的。因為,每個企業所而對的問題不可能是完全一 樣的。因此在投資建設信息化z前,企業決策層首先應當從經營戰略、體制、技術、管理、 企業文化、人力資源、行業環境等方面,對企業進行全面的口我診斷和準確定位甚至重新定 位,在此棊礎上確定木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關鍵需求、方針、范圍、階段和深度,確定信息化 建設的策略,才能很好地服務于企業未來經營發展和增強核心競爭力。2. 明確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總冃標和階段冃標。由于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是一個動態、長期的過 程,因此,企業首先應制定總體目標,同時,根據企業本身的經營方式、產品特點、管理流 程來規劃信息化發展的階段目標。-般來說,金業信息化建設的總目標有:加強金業各
11、層人 員之間、企業與各合作單位之間的溝通;加強客戶關系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加強和優化企業 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等。只有逐次實現階段目標才能不斷推進企業的信息化進程, 如建立企業內部網絡,加強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加強信息化革礎設施建設,包括計算機系 統、數據庫系統、網絡系統、信息應用系統等;加快信息流通,實現內部資源共享;連接企業 內部網絡和外部網絡,充分利用金業網和互聯網,建立網上營銷系統,積極推進金業電子商 務,實現公司經營信息化,實現經營信息系統輔助決策智能化,建立客戶關系管理和供應鏈 管理系統;利用企業信息化系統的先進管理理念,調整企業管理與組織模式,使之與信息化 系統相配套的,逐
12、步實現企業各項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等。3. 確定啟動信息化建設的時機及投資力度。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它的啟動涉及到企 業管理理念的變革、流程的新建、重組與再造及企業資源的整合;關系到人員的工作方式、 思想觀念等。因此,啟動吋機和投資力度的選擇就變得至關重要,企業應全而、客觀地分析 國家對信息化建設和企業自身對信息化建設的關系,蓄積動力,克服阻力,積極地、冇計劃 地準備信息化實施所需的條件,并由此確定川動信息化建設的最佳吋機和最佳投資額。4. 進行信息化建設的評價。信息化建設是高投入、高風險的過程,所以必須定期對信息化管 理和信息化業務進行評價,切確企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不足與過剩,及時調整企業信息化 建設的策略,才能實現優化企業的價值鏈,提高生產效率,創造更多的價值的忖標。四、結束語 hl前我國建筑企業的信息化應用范圍較窄,主要集中在技術應用方面,如單機操作文檔處理、 數據計算,未能對施工過程屮的進度、質量、成本進行整體化管理控制。建筑業在繼續加大 對信息化投資的同時應更加注重建設和應用的策略,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借助笫三方信息公 司的力量,深入開發信息資源,利川信息技術,建立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牛產管理系統、金 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等,實現建筑企業的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