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錄1.編制依據及范圍11.1編制依據11.2編制范圍12.工程概況12.1工程簡介12.2 U型槽技術數據及標準12.3 U型槽示意圖13.施工組織機構43.1項目分部管理層設置43.2架子隊人員配置44.施工方案54.1定位放線54.2基坑開挖54.3碎石墊層及混凝土基礎54.4底板施工54.5邊墻施工54.6鋼筋工程54.7混凝土施工85.施工安排95.1材料供應95.2機械配置95.3勞力組織105.4工期安排106.質量保證措施107.安全保證措施127.1安全目標127.2安全保證措施128 .冬、雨季施工保證措施148.1冬季施工保證措施148.2雨季施工保證措施169.施工環
2、保措施189.1環境保護目標189.2環境保護保組織機構1893環境保護組織機構及職責199.4水環境保護19中鐵十二局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ZNTJ-09標四分部下穿框架地道(橋)專項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及范圍1.1編制依據客貨共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 TZ203-2008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TB10415-2003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指南鐵建設【2010】241號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20101.2編制范圍本方案適用于山西中南部鐵路通ZNTJ-14標K44+000K70+000段下穿地道(橋)U型槽鋼筋混凝土施工。2.工程概況2.1工程簡介K44+000
3、K70+000段下穿框架地道(橋)共計12座,其中1-4.0m的有9座,分別為K46+175/K46+575/K47+980/K48+530/K50+880/K57+510/K58+005/K65+360/K69+300;1-6.0m的有2座,分別為K46+875/K58+619;1-12.0m的有1座,里程為K61+183。2.2 U型槽技術數據及標準U型槽為C35鋼筋混凝土結構,分臺階和坡道兩種,臺階式的坡度不大于50%,坡道式的坡度不大于6%。2.3 U型槽示意圖3.施工組織機構3.1項目分部管理層設置項目分部成立以項目經理郭繼明為組長,副經理周恒太、項目總工任維為副組長,各部室主管、技
4、術主管、施工隊隊長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解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確保工期、安全、質量。架子隊項目經理:郭繼明總工程師:任 維副經理:周恒太 劉永欽工程管理部安全質量環保部預算合同部財務部物資設備部試驗分室分室綜合辦公室 3.2架子隊人員配置項目部下設三個架子隊,以架子隊長為組長,主管本隊的安全生產;副隊長、技術負責人為副組長,主管本隊的安全、技術工作;施工員、安全員、防護員、技術員、技術工人為成員,分管本隊的安全、質量、技術工作,確保施工的安全、質量。第一架子隊:郝建生(隊長)、王紅喜(副隊長)、吳小強(技術負責人)第二架子隊:舒軍(隊長)、陳希亮(副隊長)、吳平(技術負責人)第三架子
5、隊:王希營(隊長)、張長征(副隊長)、房冬(技術負責人)4.施工方案臨近既有線側,第一節U型槽采用土袋防護路基。模板系統采用竹膠板支護。施工工序如下:定位放線基坑挖地基處理U型槽底板澆筑U型槽邊墻澆筑雨棚施工(坡道式U型槽)。4.1定位放線根據已完工框架箱體縱橫軸線,引出U型槽縱橫軸線,打設護樁。4.2基坑開挖根據定位樁,撒出開挖邊線,采用挖掘機進行基坑開挖,1:1放坡防護,基底預留30cm采用人工清理。4.3碎石墊層及混凝土基礎按設計要求進行碎石墊層施工,當基底處理完畢并報驗合格后,采用人工鋪筑分層夯實,夯實機械采用蛙夯,要求碎石墊層密實均勻;基礎混凝土模板采用竹膠板,砼采用拌合站集中攪拌供
6、應,混凝土罐車運輸,溜槽溜送混凝土,插入式振搗器振搗的施工方法。4.4底板施工當砼基礎驗收合格后,恢復U型槽中線進行底板鋼筋混凝土施工。4.5邊墻施工邊墻鋼筋綁扎完畢后,報請監理驗收,合格后支護模板。模板支護完成后報請監理驗收,合格后進行混凝土澆筑。4.6鋼筋工程.鋼筋加工:鋼筋加工時應遵循的注意事項:、鋼筋的調直和除銹a.鋼筋的表面應潔凈,使用前應用砂布或鋼刷將表面油漬、漆皮、鱗銹等清除干凈。b.鋼筋保證平直,無局部彎折,盤圓鋼筋用調直機調直。、鋼筋的切斷a.嚴格按照技術交底中各類鋼筋的長度進行下料。b.鋼筋切割時,切口保證平直。垂直于鋼筋軸線。、鋼筋的連接a、一般鋼筋接頭宜采用電焊焊接,主
7、筋采用閃光對焊為主,其余焊接嚴格按照圖紙要求進行焊接。b、鋼筋焊接前,根據施工條件進行試焊,合格后正式施焊。焊工持考試合格證上崗。c、對焊前,鋼筋調直,無局部彎折,鋼筋表面的鐵銹、油污、浮皮等要清除干凈。鋼筋和焊條的品種、規格、性能和質量保證符合設計要求。焊接后鋼筋無削弱鋼筋截面的現象。d、軸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桿件的鋼筋接頭均采用焊接連接接頭。e、墩柱鋼筋籠和樁基鋼筋籠接頭采用搭接電弧焊,兩鋼筋搭接短應預先折向一側,使兩結合鋼筋軸線一致,接頭雙面焊接的長度不短于5d,接頭單面焊接的接頭不短于10d。、鋼筋的彎制a、鋼筋的彎制和末端的彎鉤應符合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規定時,依據規范要求按標準彎鉤處理
8、。b、彎曲機的心軸應根據彎心半徑的不同及時更換,對不同直徑的鋼筋不采用同一心軸進行加工。c、加工不同直徑的鋼筋時使用偏心套。d、鋼筋彎曲成平滑的曲線,其彎曲角度、曲率半徑應符合設計要求。e、頭一根鋼筋加工完后,應認真檢查各部分的尺寸,如出現太大偏差,要及時調整工作臺的放標尺寸,再加工一根復測,直到合格為止,注意接頭距起彎點不得小于10d。.鋼筋的綁扎及安裝、施工前檢查已加工好的鋼筋的規格、尺寸、數量是否正確。、骨架的焊接及拼裝a、鋼筋骨架拼裝時應在堅固的工作臺上進行b、拼裝時應按設計圖紙放大樣。c、鋼筋拼裝前,對有焊接接頭的鋼筋檢查每根鋼筋是否符合焊接要求。d、施焊順序由中到邊對稱的向兩端進行
9、,先焊骨架下部,后焊骨架上部。相鄰的焊縫采用分區的對稱跳焊。、加工好的鋼筋妥善存放于固定地點,保證骨架穩定;、綁扎松口、缺口數量不得超過應綁扎數量的10%,不集中在一塊;、鋼筋安放時,嚴格確保保護層的厚度,切實做到不漏筋,不錯位。鋼筋加工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mm)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長10彎起鋼筋各部分尺寸20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5鋼筋位置允許偏差檢查項目允許偏差(mm受力鋼筋間距兩排以上排距5同排柱、梁、肋10基礎、錨錠、墩臺、柱20灌注樁20箍筋、橫向水平鋼筋、螺旋筋間距10鋼筋骨架尺寸長10寬、高或直徑5彎起鋼筋位置20保護層厚度柱、梁、拱肋5基礎、錨錠、墩臺10板3焊接骨架
10、的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m)項允許偏差(mm)網的長、寬10骨架的寬及高5網眼的尺寸10骨架的長10網眼的對線角差10箍筋間距0,-204.7混凝土施工混凝土灌注前,應對模板、支架、鋼筋布置及預埋件進行檢查、修整及驗收,監理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具體如下:模板的標高是否與設計相符,構件外置及其截面尺寸是否與設計符合;構件的預留拱度是否正確。模板安裝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 目允 許 偏 差 (mm)檢 驗 方 法1軸線位置基 礎15尺量每邊不少于2處梁、柱、板、墻、拱52表面平整度52 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處3高 程基 礎20測 量梁、柱、板、墻、拱54模板的側向彎曲柱h/1 000(h
11、為柱高)拉線尺量梁、板、墻l/1 500(l為梁、板跨度)5梁、柱、板、墻、拱兩模板內側寬度尺量不少于3處6相鄰兩模板表面高低差2尺 量所裝設的支架是否穩定;支柱的支撐和模板的固定是否可靠。鋼筋直徑、數量、彎曲尺寸、安裝位置及間距等是否與設計符合。灌注混凝土前,模板中的泥污及雜物必須清理干凈,并將模板潤濕。但模板中不得存水,可在模板底部開設小孔,將積水排除干凈;排凈之后,再將小孔堵塞,模板安裝后如仍存在有縫隙,應仔細堵塞。自高處向模板內傾卸混凝土時,為防止混凝土離析,應符合下列規定:從高處直接傾卸時,其自由傾落高度不宜超過2m,以不發生離析為度。當傾落高度超過2m時,應通過串筒、溜管或振動溜管
12、等設施下落。混凝土采用本分部拌和站集中供應,采用混凝土輸送罐車運輸至施工現場。邊墻與底板混凝土銜接處必須鑿毛,清洗干凈,先涂純水泥漿再澆筑上部混凝土。混凝土澆注完后及時進行草袋覆蓋養生。當新澆筑混凝土的強度未達到1.2Mpa以前,不得在其表面來往行人或架設上層結構用的支撐和模板等設施。側模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損時,方可拆除。5.施工安排5.1材料供應所有進場材料檢驗合格后方能進場。按施工進度計劃要求采購地料堆放于拌和站的儲料倉內,鋼筋集中堆放于鋼筋加工廠內。5.2機械配置根據工程特點,配備足夠的機械設備及操作人員,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進度。主要工程設備使
13、用計劃表序號設備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挖掘機臺22裝載機臺13鋼筋彎曲機臺14鋼筋截斷機臺15交流電焊機臺36吊車臺25.3勞力組織主要勞動力使用計劃表項目2012年2013年吊車司機 2 2挖機司機22裝載機司機22鋼筋工2530砼工5(每工班)5(每工班)模板工8(每工班)8(每工班)電焊工510普工3(每工班)3(每工班)5.4工期安排根據征拆進展和地方協調情況安排U型槽施工,1-4.0m U型槽施工周期為40天,1-6.0m U型槽施工周期為50天,1-12.0m U型槽施工周期為60天。6.質量保證措施6.1質量保證總體措施依據分工負責,互相協調的管理原則,層層落實職能、責任、風險和利益
14、,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保證在整個工程施工生產過程中,質量保證體系正常運作和發揮保障作用。6.2加強試驗、測量工作加強試驗工作完備試驗設備。樹立嚴肅認真的試驗工作態度,提供真實的試驗結果。滿足試驗頻率的要求,以數據為準,用數據說話。加強測量工作抓好放線測量和施工過程測量兩個重要環節。所有測量放線基點必須采用經測量復核無誤的導線、支導線基點和水準基點。導線基點因經常檢查和復核,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對所有的測量記錄、報表進行嚴格的復核和簽認制度,保證可追溯性。施工過程中加強測量的控制與復核,增加質量主要控制點檢測頻率。6.3抓施工關鍵部位施工前,按要求做好施工圖審核工作,并認真地控制好工程關鍵部位
15、的施工,對易發生質量缺陷和事故的部位進行重點管理和控制,把好質量關。重點加強以下工作:(1)嚴把原材料質量關原材料進場后,應對原材料的品種、規格、數量以及質量證明書等進行驗收核查,并按有關標準的規定取樣和復驗。經檢驗合格的原材料方可使用。對于檢驗不合格的原材料,應按有關規定清除出場。混凝土原材料進場后,應及時建立“原材料管理臺帳”,臺帳內容包括進貨日期、材料名稱、品種、規格、數量、生產單位、供貨單位、“質量證明書”編號、“復試檢驗報告”編號及檢驗結果等。“原材料管理臺帳”應填寫正確、真實、項目齊全,并經現場監理工程師簽認。 (2)嚴把測量關為確保測設精度,高程和中線布置導線網平差計算,并測設控
16、制樁和重點工號的定位樁。所有測量成果經測量人員及技術負責人簽字后,報監理工程師審批后據以控制施工。隨時對原始基準點、導線點、控制點進行復核,經常校核測量儀器,作好測量記錄。(3)強化質量主要控制點的管理在施工關鍵部位制定嚴格的質量分項控制程序,及時督促檢查工藝文件和操作規程執行的狀況。對每道工序進行控制,及時發現缺陷并迅速排除,從根本上防止不合格品的產生。7.安全保證措施結合本施工項目的特點,制定安全生產責任制等十三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以制度規范每一個職工的行為,人人重視安全,全員、全方位、全過程進行安全生產管理,創造良好的施工條件和作業條件,使施工生產安全化、最優化,減少或避免事故發生,保證
17、職工的健康和安全。安全生產管理十三項制度如下: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安全日活動制度;班前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技術交底制度;安全設計制度;安全標志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施工安全會議制度;臨時設施驗收制度;施工安全獎懲制度;施工安全檢查制度;安全培訓教育制度;安全事故報告制度。7.1安全目標(1) 杜絕職工責任因工死亡事故及以上人身傷害事故。(2) 杜絕責任重大火災和爆炸事故。(3) 杜絕責任交通重大、大事故及一切機械設備重大損失事故。(4) 消滅違章指揮,消滅違章操作,消滅慣性事故,確保湯臺線行車安全。7.2安全保證措施7.2.1組織制度措施積極建設安全標準化工地,加強現場管理,強化現場作業控制。施工
18、場地布局合理、道路標準、排水暢通。機械設備安裝穩固,材料堆放整齊,規范臨時施工用電,并裝有觸電保護器。施工現場設有醒目的安全標語和警戒標志。生產、生活區的布置符合防火、防盜、防爆、防雷電、防洪等安全規定。加強對各種車輛和機械設備的使用管理。所有的施工機械設備、電器設備、起重、運輸設備等,配置齊全,性能良好,保養到位,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并具有完備的安全裝置。嚴禁無證駕駛、酒后開車、超速行駛等違章行為,杜絕各種機械使用事故的發生。堅持定期施工安全檢查制度。設計群眾安全員,堅持安全值班制度。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逐條分類整理,認真研究,落實人員,逐級負責,限期整改。對危及人身安全的問題或隱患,在未解
19、決前采取保證安全的監控措施。7.2.2生產技術措施施工用腳手架、模板等承重結構經設計檢算,所有吊裝機具,鋼絲繩等經常進行檢查,保證有足夠的強度和安全系數。高空作業,系牢安全繩,戴好安全帽,確保結構物和人身安全。上崗前進行體檢和技術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腳手架搭設牢固穩定,上層施工機具安設穩固。嚴禁重疊作業。所有起重設備、電器設備、運輸設備、高壓電線路等加強保養、檢查,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并具有完備的安全裝置,嚴格按操作規程作業。7.2.3安全用電電氣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作業。嚴格遵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及相關的規程、條例進行操作。施工用的電和各種電氣設備應進行日常維護,實行統一管
20、理。用地設備按規定設置醒目的、與之相關的標示牌、警示牌、安全操作規程。所有的動力設備安裝可靠的接地保護和防雷擊設施,做到“一機一閘一箱一漏”。工地臨時配電箱、閘刀開關等勻安裝在防水的盒、箱內,防止雨淋漏電。辦公場所和宿舍,按規定統一配置電線路,安裝觸電保護器。不得私接電源線、電源插座。7.2.5施工過程具體保證措施施工應做好施工前期準備工作,合理選用施工方法;結合施工具體實際,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制定操作細則,向施工人員進行交底。對易發生火災、漏電或其他事故的設備,要經常檢查,并制訂詳細的操作規程或獎懲措施,責任到人。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對操作人員的安全教育,樹立“安全第一”的指導思想。工
21、地內應完善安全警示標志,夜間、高空施工作業應有相應安全設施,并不得擅自拆除。鋼筋、模板、砼施工前,必須搭設腳手架平臺、欄桿及上下扶梯;人工搬運和綁扎鋼筋時,應互相配合,同步操作。在已安裝的鋼筋上不得行走,必須架設交通跳板,或搭腳手架。當借助吊機吊模板合縫時,吊點要正確牢固;起吊時,應拴好溜繩,并聽從信號指揮,不得超載模板。拆卸模板時,底端應用撬棍等工具撥移。每節模板立好后,應上好連接器和上下兩道箍筋,打好內撐,方可暫停作業,以保持穩定。8 .冬、雨季施工保證措施8.1冬季施工保證措施據調查,本工程所在地冬季施工時間一般為每年的11月中旬至次年的2月底。考慮到工程所在地區的氣候特點,進入1月和次
22、年3月也存在低溫下施工的可能。為保證本工程質量和工程進度,需要做好冬季施工安排,特別是做好各種工程項目的混凝土施工工期安排,要保證混凝土在硬化過程早期不受凍,且混凝土受凍時臨界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的40且大于15Mpa 以上,浸水凍融條件下的混凝土開始受凍時,其強度不得小于設計強度的75。按照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指南鐵建設【2010】241號的相關規定,當出現晝夜平均氣溫連續三天低于5或最低氣溫低于-3的時,必須采取相應的冬季施工措施:拌制混凝土的各項材料的溫度,應滿足混凝土拌和物攪拌合成后需要的溫度。當材料原有溫度不能滿足需要時,再考慮對集料加熱。水泥只保溫,不得加熱。攪拌混凝土時,骨料不得
23、帶有冰雪和凍結團塊。嚴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投料前,應先用熱水或沖洗攪拌機,投料順序為骨料、水、攪拌,再加水泥攪拌,時間應較常溫時延長50%。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機溫度不宜低于10;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混凝土的運輸時間應盡可能縮短,運輸混凝土的砼運輸罐車應有保溫措施。混凝土在澆筑前應清除模板、鋼筋上的冰雪和污垢,成型采用暖棚法養護,不得低于10。 9.1.1原材料混凝土所用的粗細骨料必須清潔,不得含有冰雪等凍塊。沙石料場必須全部進入料棚,料棚四周采用彩鋼板封閉,大門采用棉簾封閉,防止雨雪飄進,料棚內設置足夠數量的煤爐對骨料進行加溫,確保骨料溫度不底于0度。雨雪天氣時,對于露天的砂石料使用彩
24、條布覆蓋。砼攪拌前,派專人進行骨料中的冰雪、凍塊的檢查、清除,以確保原材料的質量合格。9.1.2混凝土的攪拌及運輸冬期混凝土攪拌投料順序:先投入骨料,干拌均勻再投入加熱的水,等攪拌一定時間后,再投入水泥,拌合均勻。注意攪拌時要絕對避免水泥遇到高溫熱水出現假凝現象。混凝土的攪拌時間應比常溫延長至150s并符合有關規定。 為保證混凝土的澆筑溫度,攪拌站拌合樓、砂石料場全封閉,并在砂石料棚內設置煤火爐。拌和用水采用經加熱過的水。混凝土運輸車輛采用包裹保暖布對混凝土進行保溫。混凝土輸送泵管采用防寒氈包裹保溫混凝土攪制好后,及時運到澆灌地點,在運輸過程中,要注意防止混凝土熱量散失、表層凍結、混凝土離析、
25、水泥砂漿流失、坍落度變化等現象。在運輸距離長,倒運次數多的情況下,加強運輸工具的保溫覆蓋。混凝土在澆灌前,應清除模板和鋼筋的冰雪和污垢。保證砼入模溫度不低于5。冬季施工時,運輸道路和施工現場要及時清掃積雪,保證道路暢通。9.1.3混凝土溫度監控定時檢測水加入攪拌機時的溫度,以及砼攪拌、澆筑時的環境溫度,每一工作班至少檢測4次。9.1.4 混凝土養護混凝土澆筑成型后,應立即防寒保溫。采用不透水、氣的薄膜布(如塑料薄膜布)養護。用薄膜布把混凝土表面敞露的部分全部嚴密地覆蓋起來,保證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況下得到充足的養護。且應對結構的邊棱邊角加強覆蓋保濕,迎風面應采用防風措施。氣溫較低時可在薄膜布外包
26、一層保溫材料進行保溫(如:麻袋、氣墊薄膜)。位于基坑中的混凝土,當地下水位較高時,可待頂面混凝土初凝后,采用防水淹沒的方法養護,但當基坑地下水位超出混凝土頂面的高度小于冰層厚度是,不得放水養護。8.2雨季施工保證措施準備工作在雨季到來前,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和現場管理人員進行雨季施工準備大檢查,對施工管區內的防排水設備、設施和有關的生產、生活房屋等進行一次全面細致的檢查,切實做好避雷裝置和防漏電措施。并且舉辦雨季施工崗位技能培訓,提高參建職工的雨季施工對能力。備足工程常用材料,特別是需遠運的材料,防止因雨天路滑交通受阻,影響材料進場。向當地氣象部門了解歷年的氣象資料,并隨時掌握施工進度及施工期的氣
27、象預報,提早做好安排,做到有備無患。雨季施工組織措施各單位成立雨季施工領導小組,組長由項目經理兼任,各職能部門負責人為小組成員。制訂和落實雨季施工工作制度。明確領導小組成員和各施工作業隊的責任分工,做到責任到人,各負其責。實行雨季值班制度,與當地氣象部門加強聯系,遇有雨情及時通知有關單位做好預防工作。崗位工作責任制:建立健全各崗位、工種施工操作責任制,實行包保結合,包保到人。兩檢制:各值班人員要根據氣象部門提供的天氣情況,及時通知有關人員在雨前預防,“雨中”、“雨后”進行檢查,并填寫“兩檢”報告,對“雨中”的工作情況做出詳細描述。基坑施工保證措施各施工單位要在雨季前做好雨季施工防范,為防止雨水
28、浸泡基坑,在順線路方向挖排水溝,對基坑的截、排水溝和既有排水設施等進行一次全面的疏通工作,并且要經常進行清理,以便大雨或暴雨造成的地面水能迅速排走,保證地面水不流入基坑和現場道路的暢通。基坑底兩側挖排水溝和集水坑,以做到雨停基坑內無積水。基坑回填時,各環節要緊密銜接。混凝土施工技術保證措施在雨季之前,制訂必要的防雨、防洪措施,備足水泥、砂、碎石等主要材料,為施工人員配備必要的勞動保護用品,以達到連續施工,不間斷生產。如遇暴雨或大雨則停止混凝土施工。雨后進行混凝土施工時,要測定砂、石含水量并據此調整水膠比,保證混凝土質量。雨天施工時,增加檢測次數。混凝土攪拌過程中始終注意坍落度,如超出允許范圍則
29、立即糾正。做好基坑及周圍地表的排水工作,防止雨水流入基坑。雨天停止混凝土灌筑。水泥堆放在防雨棚內,底面鋪墊木枕或方木,以免受潮。所有的材料及機具置放在較高處,必要時支擋蓬布防雨,并在地面上設擋水和排水設施。混凝土攪拌站、臨時便道等隨時做好防排水工作,防止雨水浸泡。制訂防洪措施,建立防洪組織,備足防洪物資,做好抗洪搶險的一切準備工作,確保工程施工質量。鋼筋施工技術保證措施雨天施工時,加工鋼筋在鋼筋棚內進行,正在進行施工的鋼筋骨架或已綁扎完準備澆注混凝土的,須用棚布、雨布加以覆蓋,并把中間墊高,以利排水,防止雨水腐蝕鋼筋。做好施工場地排水工作,確保溝槽正常排水能力。排水機具和設備要齊全,同時計劃好
30、機械的存放和材料的堆放位置。9.施工環保措施9.1環境保護目標嚴格按照國家環境保護法和水土保持法和地方政府有關規定落實環保“三同時”(即同時設計、同時實施、同時施工),采取各種工程防護措施,減少工程建設對沿線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污染,確保鐵路沿線景觀不受破壞,江河水質不受污染,植被有效保護;保證環境污染控制有效,土地資源節約利用,工程綠化完善美觀,節能、節材和水保措施落實到位,努力建成一流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重載鐵路。妥善處理廢方,棄土盡量避免破壞或掩埋場坪旁邊的林木、農田及其它工程設施。棄土避免堵塞河道、改變水流方向和抬高水位而淹沒或沖毀農田、房屋,危及周邊環境安全。 9.2環境保護保組織機
31、構施工環境保護組織機構圖環境保護、水土保持領導小組工程管理部計劃合同部安質部安 質 員試 驗 員環保施工員水土保持施工員技 術 員工 班 長綜合管理部物資設備部部長環境保護、水土保持實施小組93環境保護組織機構及職責成立以架子隊長為第一責任人的環保領導小組,小組成員含副隊長、技術負責人、安質環保室、專職環保工程師及各部門負責人。安質環保室作為辦事機構,負責制定詳細的環、水保管理制度和各項措施,提出環保問題和解決辦法。9.4水環境保護施工廢水、生活污水按有關要求進行處理,不得直接排入農田、河流和渠道。清洗骨料的水和其它施工廢水采取過濾、沉淀處理后方可排放,以免污染周圍環境。施工機械的廢油廢水采取
32、隔油池等有效措施加以處理,不得超標排放。施工中對地下水、泉點、水井進行定時觀測,以免施工造成水位下降,防止因地下水、地表水流失改變水系,破壞生態平衡。在運輸水泥等易飛揚的物料時用篷布覆蓋嚴密并裝量適中不得超限運輸。在設備選型時選擇低污染設備并安裝空氣凈化系統確保達標排放。對汽油等易揮發品的存放要采取嚴密可靠的措施。施工營地和施工現場的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報廢材料或施工中返工的挖除材料立即運出現場并進行掩埋等處理。對于施工中廢棄的零碎配件邊角料、水泥袋、包裝箱等及時收集清理并搞好現場衛生以保護自然環境不受破壞。對施工臨時用地,施工結束后應及時進行土地整治。盡量縮短施工周期,減少疏松地面的裸露時間,合理安排施工時間,盡量避開雨季和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