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地鐵明挖車站組合式塔吊基礎施工安全專項方案(50頁).docx

  • 資源ID:435140       資源大小:793.12KB        全文頁數:50頁
  • 資源格式:  DOCX         下載積分: 30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地鐵明挖車站組合式塔吊基礎施工安全專項方案(50頁).docx

1、目 錄一、工程概況1二、編制依據1三、施工計劃1四、施工工藝技術1(一)施工參數1(二)工藝流程2五、施工安全保證措施3(一)垂直度控制3(二)旋挖鉆孔樁成孔關鍵環節4(三)鉆孔樁意外事故的緊急處理措施5(四)成樁注意事項6六、勞動力計劃6七、計算書7(一)樁承載力計算7(二)樁身強度驗算8(三)工作狀態下塔吊基礎設計驗算8(四)非工作狀態下塔吊基礎設計驗算23(五)八號塔吊獨立基礎驗算39一、工程概況xx站為xx市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中間車站,本次設計為xx站一期塔吊基礎設計。東方紅站位于xx市城關區xx北側慶陽路下,西起金昌路十字,東至平涼路十字。車站主體長度683.1米,采用兩層三

2、柱四跨、局部采用單層結構形式,標準段寬41.30米。東方廣場站基坑深度約為19米,基坑開挖時擬設置三層冠梁進行基坑支護,基坑需要分層開挖,開挖一層支護一層。車站周邊緊臨道路及商場,情況復雜,不宜采用吊車。為施工方便以及保證施工進度,擬在車站一期設置八座塔吊,同時滿足基礎開挖過程中,基坑冠梁施工以及后主體施工中使用。具體平面布置見附圖1。二、編制依據1、xx車站一期施工總平面圖;2、陜西工程勘察研究院于2013年2月提供的xx市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陳官營東崗段)KC-4標段巖土工程勘察報告3、萬豐5810塔機基礎附著支反力說明;4、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GB 50009-20125、塔式起重

3、機混凝土基礎工程設計規程 JGJ/T187-20096、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7、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 50007-20118、建筑樁基技術規范 JGJ 94-20089、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GB 50153-2008 10、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 GB50223-200811、以及其他相關國家設計規范。三、施工計劃xx站第一臺組合式塔吊基礎計劃于2015年6進行施工,7月進行塔吊安裝,后續塔吊基礎施工根據主體工作面情況再具體實施。四、施工工藝技術(一) 施工參數塔吊采用復合式基礎,分為三部分,上部為鋼筋混凝土承臺,尺寸為5m*5m*2m(h),承臺頂和塔吊

4、位置混凝土支撐梁頂為同一標高,中部為4根600mm(t=16mm,Q345B)螺旋鋼管組成的鋼管柱。鋼管柱間使用200mm(t=12mm,Q345B)螺旋鋼管作為剪刀撐加固。下部為1000mm鉆孔灌注樁基礎,樁長20m,樁頂報告為結構底板底標高,樁頭鋼筋錨入底板。鋼管柱上部錨入承臺1.6m,下部錨入鉆孔樁3.05m。設計依據如下圖所示由塔吊廠家提供,本工程選用無附著式塔吊。圖1 QTZ8(5810)塔吊基礎圖(二) 工藝流程圖2 組合式塔吊施工流程圖鋼管樁鋼管加工鉆孔樁鋼筋籠加工鉆孔樁鉆孔、下籠施工鉆孔樁灌注承臺施工塔身、塔臂安裝剪刀撐加固土方開挖塔吊處底板施工塔吊周圍主體施工塔吊拆除后澆帶施

5、工五、施工安全保證措施(一)垂直度控制 我工區圍護結構處于砂卵石地質環境,大粒徑的孤石、漂石分布廣泛,鉆孔作業大多采用旋挖鉆機成孔,鉆孔過程中極易出現偏斜和卡鉆,所以,垂直度的控制變得尤為重要。垂直度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控制:1、 樁位確保準確(1)測量人員定期對控制點進行復測,在樁位現場放樣后,立即埋設護樁,護樁要準確牢靠。(2)護筒埋設要準確穩固,確保護筒中心點和護樁中心點重合,且護筒變形應較小,防止鉆頭碰撞;護筒埋設好后,用線錘檢查護筒的垂直度,防止護筒下邊沿和鉆頭距離較近發生移動。(3)護筒埋設要準確穩固,確保護筒中心點和護樁中心點重合。2、 旋挖鉆機位置確保穩固旋挖鉆機在鉆孔時要確保鉆

6、機位置穩固,且鉆機履帶與鉆桿盡量保證成45度夾角;若由于探坑回填或其它問題引起鉆機位置不穩固時,應在鉆機下方鋪設3cm厚鋼板,防止鉆機在鉆進過程中由于機身傾斜而引起偏孔。3、 鉆機微電腦控制儀檢測對鉆機的微電腦控制儀由現場技術人員經常檢查,并對其精度送專業檢測單位進行檢驗。4、 鉆桿垂直度檢測每天對旋挖鉆機鉆桿進行垂直度檢查。檢查時,使用兩臺全站儀或經緯儀在鉆桿的兩個垂直方向進行檢查。5、 偏孔糾正若鉆孔樁施工時偏孔較大無法糾偏時,須重新換填粘土并用鉆頭分層壓實后重新開鉆。若鉆孔樁施工時偏孔較小時,利用護樁重新定位鉆孔,直至垂直度符合要求。6、 成孔垂直度檢測使用樁基垂直度檢測儀對成孔后的垂直

7、度情況進行檢測,檢測合格后方能進行下一道工序。(二)旋挖鉆孔樁成孔關鍵環節1、靜態泥漿的配比旋挖取土成孔中,靜態泥漿作為成孔過程的穩定液,主要作用是護壁。泥漿可在孔壁處形成一薄層泥皮,使水無法從內向外或從外向內滲透。針對本工程的地質情況,加強泥漿技術,重新調整泥漿配比,控制泥漿比重,提高泥粉質量,增加粘性及潤滑感,適當添加處理劑,增強絮凝能力,確保護壁泥皮的厚度及強度。初次注入泥漿,盡量豎直向下沖擊在樁孔中間,避免泥漿沿護筒側壁下流沖塌護筒根部,造成護筒根部基土的松軟,正式鉆進前,再倒入23袋膨潤土,啟動鉆機的高速甩土功能,進行充分攪拌,提高膨潤土的含量,增大護筒底部同基土結合處護壁泥皮的厚度

8、,防止鉆進過程孔口滲漏坍塌。2、護筒的埋護護筒采用=3-5mm的鋼板卷曲而成,護筒內徑尺寸較大,能貯存足夠的泥漿,在鉆桿提出樁孔時,可確保護筒內的水壓,維護孔壁泥皮的穩定。同時單邊側隙達到100毫米,可有效避免回轉斗升降過程碰撞、刮拉護筒,保護孔口的穩固。護筒埋設的傳統方法:回轉斗鉆至護筒深度,側壁安裝邊刀擴至護筒外徑尺寸,副卷吊起,放入護筒,校正,層層填埋夯實。有效提高護筒跟土壤的結合度,增強抗外界振動、沖擊的能力,在注漿或提升回轉斗時有效防止滲水、漏漿現象的發生,降低孔口坍塌的概率,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強度。護筒頂離地面高不少于300毫米,除保護孔口防止坍塌外,還用以防止表面水或

9、地面漏漿、雜物等滑落孔中。3、回轉斗的結構采用圓錐式回轉斗盛料桶,側壁加焊導流槽,以有利于在樁孔內的導向及泥漿的導流,減小樁孔內的負壓。同時底盤加焊側齒,適當控制回轉斗與刀尖間的距離,防止回轉斗升降旋轉時碰壞孔壁。4、鉆機的鉆進控制鉆進過程,回轉斗的底盤斗門必須保證處于關閉狀態,以防止回轉斗內砂土或粘土落入護壁泥漿中,破壞泥漿的配比;每個工作循環嚴格控制鉆進尺度,避免埋鉆事故;同時應適當控制回轉斗的提升速度,一般保持在0.750.85m/s,提升速度過快,泥漿在回轉斗與孔壁之間高速流過,沖刷孔壁,破壞泥皮,對孔壁的穩定不利,容易引起坍塌。鉆進過程中,要根據不同地質情況調整鉆進參數,保證順利鉆進

10、施工。為了避免或減少斜孔、塌孔、彎孔、擴孔現象,鉆進時應注意:(1)鉆機機架的基礎要牢固,經常用水平儀檢測并及時調整。(2)泥漿采用粘土加膨潤土造漿,鉆孔過程控制泥漿的比重為1.21.4,并在現場進行比重粘度控制。(3)必須保證有良好的泥漿護壁效果,建成完備的泥漿制備、貯存循環系統,以維持泥漿的強制循環和護筒中合適的泥漿液面標高 。(4)注意觀察護筒下部,防止護筒底部產生反穿孔,且保持孔內水頭高度高于地下水0.5-1.0米。(5)不得用加深成孔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5、一次清孔鉆孔達到設計樁底標高后進行一次清孔,一次清孔用高壓射水法進行清孔,清孔時,稍提出鉆錘,并保持泥漿正常循環,以中速將相對密

11、度為1.101.15的純泥漿壓入,把孔內懸浮鉆渣較多的泥漿換出,使清孔后泥漿相對密度降到1.151.20。6、成渣厚度清空完畢后沉渣厚度應控制在小于10cm范圍。(三)鉆孔樁意外事故的緊急處理措施鉆孔過程中事故處理可按照以下進行:1、遇有坍孔,查明原因和位置然后進行處理,坍孔不嚴重時,可回填至坍孔位置以上,并采用改善泥漿性能,加高水頭,埋深護筒等措施繼續鉆進,坍孔嚴重時,應立即用砂或小礫石夾粘土回填,暫停一段時間后,查明坍孔原因,采取相應措施重鉆,坍孔部位不深時,可采用深埋護筒法,將護筒周圍土夯填實,重新鉆孔。樁孔完成以后,砼的灌注等工序中均應規范操作,避免成孔的坍塌。2、遇到斜孔,彎孔時,應

12、在孔偏斜處反復掃孔,使鉆孔順直,傾斜嚴重時,應回填小石子或混凝土高于偏斜處0.51.0m,再鉆進。3、遇到擴孔,應采取防止坍孔和防止鉆具擺動過大的措施;遇到縮孔時,應及時補焊鉆頭,鉆進時應小沖程鉆進,防止卡頭。4、遇有鉆孔漏漿時,如護筒內水頭不能保持,宜采取將護筒周圍回填土夯實,增加護筒沉埋深度,適當減小水頭高度或采取加稠泥漿,倒入粘土慢速轉動等措施。(四)成樁注意事項1、樁定位需要根據塔吊位置及現場環梁位置現場確定。2、基礎施工前應按塔機基礎設計及施工方案作好準備工作,必要時塔機基礎的基坑應采取支護及降水措施。3、基礎的鋼筋綁扎和預埋件安裝后,應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澆搗混凝土,澆搗中不得碰撞

13、,移位鋼筋或預埋件,混凝土澆筑后應及時保濕養護。基礎四周應回填土方并夯實。4、安裝塔機時基礎混凝土應達到80%以上設計強度,塔機運行使用時基礎混凝土強度應達到100%設計強度。5、吊裝組合式基礎的格構式鋼柱時,垂直度和上端偏位值不應大于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設計規程表的允許值。6、隨著基坑土方的分層開挖,應在鋼柱四周及時設置支撐,將各鋼柱連接為整體。當鋼柱的計算長度超過8米時。宜設置水平剪刀撐,剪刀撐的豎向間距不宜超過6米,構造要求同支撐。7、基坑開挖中應保護好組合式基礎的鋼柱,開挖到設計標高后,應立即澆筑工程混凝土基礎的墊層,宜在組合式基礎混凝土承臺投影范圍加厚墊層(不宜小于200mm)并

14、摻入早強劑。格構式鋼柱在底板厚度的中央位置,分別在分肢鋼柱上焊接止水鋼板。8、樁基,基礎,格構式鋼柱應分別按照相應國家規范進行驗收。六、勞動力計劃勞動力計劃見下表6。表1 勞動力計劃表序號機械類型人數1鋼管焊接工人52鋼筋籠加工工人63混凝土灌注工人44承臺鋼筋綁扎工人65承臺模板安裝工人66混凝土澆筑工人4表2 主要管理人員名單表序號姓 名職 責1楊勇強常務經理2羅云輝項目總工3丁鳳年安全總監5杜偉現場副經理6王小生工程部負責人7王民權現場技術員8鄒 靜實驗負責人8楊添奧安全員9王胤質檢員七、計算書(一) 樁承載力計算 樁長20米,全部深入4-2-1強風化砂巖層,樁參數如下表:表3 灌注樁極

15、限摩阻力和極限端阻力標準值按照建筑樁基技術規范5.3.5條,經驗參數法估算,單樁承載力計算如下表:表4 單樁承載力計算表樁抗拔極限承載力標準值:TUK=iqsikuili=0.5*3.14*1*140*20=4396KN抗拔承載力特征值:2198KN,設計取值:1250KN。 (二) 樁身強度驗算 樁身強度計算1)構件編號: ZH-12)依據規范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 50007-2002)3)計算信息:1.計算類型: 已知“樁身混凝土強度等級”,計算“單樁豎向承載力設計值”2.樁類型: 灌注樁3.樁截面類型: 圓樁4.尺寸信息 樁身直徑 d=1000mm5.材料信息 混凝土等級: C3

16、5 fc=16.70N/mm26.設計信息 工作條件系數 c=0.604)計算過程:1.計算樁身橫截面面積: Ap=*d2/4=3.14*10002/4=785398mm22.計算單樁豎向承載力設計值: Q Ap*fc*c= 785398*16.70*0.60/1000=7869.69kN滿足要求。(三) 工作狀態下塔吊基礎設計驗算 樁基承臺:執行規范: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 本文簡稱混凝土規范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 本文簡稱地基規范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本文簡稱荷載規范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

17、8), 本文簡稱樁基規范1 設計資料1.1 已知條件承臺參數(4 樁承臺第 1 種) _承臺底標高 _: -2.000(m) _承臺的混凝土強度等級_: C35 _承臺鋼筋級別 _: HRB335 _配筋計算as _: 50(mm)承臺尺寸參數見表3:表5 承臺尺寸計算表e11(mm)1500e12(mm)1500L11(mm)1500L12(mm)1500A(mm)1000H(mm)2000承臺結構見下圖2圖3 承臺平面布置圖 樁參數 _樁基重要性系數 _: 1.2 _樁類型 _: 泥漿護壁鉆(沖)孔樁 _承載力性狀 _: 端承摩擦樁 _樁長 _: 30.000(m) _是否方樁 _: 否

18、_樁直徑 _: 1000(mm) _樁的混凝土強度等級 _: C35 _單樁極限承載力標準值_: 6600.000(kN) _樁端阻力比 _: 0.400 _均勻分布側阻力比 _: 0.400 _是否按復合樁基計算 _: 否 _樁基沉降計算經驗系數_: 1.000 _壓縮層深度應力比 _: 20.00% 柱參數 _柱寬 _: 1700(mm) _柱高 _: 1700(mm) _柱子轉角 _: 45.000(度) _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_: C35 柱上荷載設計值 _彎矩Mx _: 1699.000(kN.m) _彎矩My _: 0.000(kN.m) _軸力N _: 675.000(kN) _剪

19、力Vx _: 0.000(kN) _剪力Vy _: 29.000(kN) _是否為地震荷載組合 _: 否 _基礎與覆土的平均容重_: 20.000(kN/m3) _荷載綜合分項系數 _: 1.20 土層信息 _地面標高 _: 0.000(m)_地下水標高_: -3.800(m)表6 地層參數表層號土類名稱層厚重度飽和重度壓縮模量承載力特風化側阻力(m)(kN/m3)(kN/m3)(MPa)征值(kPa)程度(kPa) fak qsik1填土2.5018.00-0.000.00-20.002卵石2.5018.0019.0050.00550.00-200.003巖石50.00-19.0052.00

20、300.00強風化150.001.2 計算內容 (1) 樁基豎向承載力計算 (2) 承臺計算(受彎、沖切、剪計算及局部受壓計算) (3) 軟弱下臥層驗算 (4) 樁基沉降計算2. 計算過程及計算結果2.1 樁基豎向承載力驗算 根據樁基規范5.1.1 式計算軸心荷載作用下樁頂全反力,式計算偏心荷載作用下樁頂全反力 在軸心荷載作用下,樁頂全反力 Nk = 390.625(kN) 按樁基規范5.2.1(不考慮地震作用) 式5.2.1-1 (0Nk1.00R) 驗算 _(0Nk=468.750kN) (1.00R=3300.000kN) 滿足 在偏心荷載作用下,按樁基規范5.2.1(不考慮地震作用)

21、式5.2.1-2 (0Nkmax1.20R) 計算 _樁號 1 : (0N1k=855.537kN) (1.20R=3960.000kN) 滿足。 _樁號 2 : (0N2k=468.750kN) (1.20R=3960.000kN) 滿足。 _樁號 3 : (0N3k=468.750kN) (1.20R=3960.000kN) 滿足。 _樁號 4 : (0N4k=81.963kN) (1.20R=3960.000kN) 滿足。 _(0Nkmax=855.537kN) (1.20R=3960.000kN) 滿足2.2 承臺受力計算 (1) 各樁凈反力(kN) 根據樁基規范5.1.1 式計算樁頂

22、凈反力(G=0.0kN) 樁號01 凈反力: 555.537(kN) 樁號02 凈反力: 168.750(kN) 樁號03 凈反力: 168.750(kN) 樁號04 凈反力: -218.037(kN) 最大樁凈反力 : 555.537(kN) (2) 受彎計算 根據樁基規范第1款,計算承臺柱邊截面彎矩 柱邊左側承臺彎矩 : 215.779(kN.m) 柱邊右側承臺彎矩 : -14.684(kN.m) 柱邊上側承臺彎矩 : -14.684(kN.m) 柱邊下側承臺彎矩 : 215.779(kN.m) 承臺控制彎矩 _Mx : 215.779(kN.m) _My : 215.779(kN.m)

23、承臺計算配筋 _承臺X方向計算配筋Asx : 按構造筋 _承臺Y方向計算配筋Asy : 按構造筋 (3) 柱對承臺的沖切 根據樁基規范5.9.7 計算 柱截面尺寸(mm) _: 柱寬 1700;柱高 1700 樁截面換算邊長(mm) _: 800 柱沖切計算承臺厚度h0_: 1950(mm) 截面高度影響系數hp_: 0.900 沖切面參數: 左 右 下 上 沖跨(mm) 250 1650 250 1650 沖切邊長(mm) 2650 2650 2650 2650 沖跨比 0.250 0.846 0.250 0.846 沖切系數0 1.867 0.803 1.867 0.803 抗沖切力(kN

24、) 13629.798 5862.817 13629.798 5862.817 總抗沖切力 : 38985.230(kN) (0Fl=1071.645kN) (抗沖切力=38985.230kN) 滿足. (4) 樁對承臺的沖切 根據樁基規范及5.9.8 計算 承臺沖切破壞錐體一半有效高度處的周長um,中樁按樁基規范第1款計算,邊樁按樁基規范第1款計算,角樁按樁基規范第2款計算。 樁號 1 為角樁 _沖切面參數: _ 右 上 _沖跨(mm) 250_ 250 _沖切邊長(mm) 1525_ 1525 _沖跨比 0.250_ 0.250 _沖切系數0 1.244_ 1.244 _抗沖切力 _總抗沖

25、切力(kN) : 10458.084 _總沖切力 (kN) : 666.645 _(0Fl=666.645kN) (抗沖切力=10458.084kN) 滿足. 樁號 2 為角樁 _沖切面參數: _ 左 上 _沖跨(mm) 250_ 250 _沖切邊長(mm) 1525_ 1525 _沖跨比 0.250_ 0.250 _沖切系數0 1.244_ 1.244 _抗沖切力 _總抗沖切力(kN) : 10458.084 _總沖切力 (kN) : 202.500 _(0Fl=202.500kN) (抗沖切力=10458.084kN) 滿足. 樁號 3 為角樁 _沖切面參數: _ 右 下 _沖跨(mm)

26、250_ 250 _沖切邊長(mm) 1525_ 1525 _沖跨比 0.250_ 0.250 _沖切系數0 1.244_ 1.244 _抗沖切力 _總抗沖切力(kN) : 10458.084 _總沖切力 (kN) : 202.500 _(0Fl=202.500kN) (抗沖切力=10458.084kN) 滿足. 樁號 4 為角樁 _沖切面參數: _ 左 下 _沖跨(mm) 250_ 250 _沖切邊長(mm) 1525_ 1525 _沖跨比 0.250_ 0.250 _沖切系數0 1.244_ 1.244 _抗沖切力 _總抗沖切力(kN) : 10458.084 _總沖切力 (kN) : -

27、261.645 _(0Fl=-261.645kN) (抗沖切力=10458.084kN) 滿足. 所有樁: _角樁 對承臺沖切驗算 滿足. (5) 承臺抗剪驗算: 根據樁基規范5.9.10 計算 剪切面 1 _剪切面坐標(mm) : (2500,-1100)(-2500,-1100) _實際寬度(mm) : 5000 計算寬度b(mm) : 5000 _剪跨a(mm) : 250 剪跨比 : 0.250 _剪切系數 : 1.400 高度影響系數hs: 0.800 _抗剪切力(kN) : 17151.266 _剪切力設計值(kN): 869.145 _(0V=869.145kN) 17151.2

28、66kN 滿足截面要求. 剪切面 2 _剪切面坐標(mm) : (1100,-2500)(1100,2500) _實際寬度(mm) : 5000 計算寬度b(mm) : 5000 _剪跨a(mm) : 250 剪跨比 : 0.250 _剪切系數 : 1.400 高度影響系數hs: 0.800 _抗剪切力(kN) : 17151.266 _剪切力設計值(kN): 59.145 _(0V=59.145kN) 17151.266kN 滿足截面要求. 剪切面 3 _剪切面坐標(mm) : (2500,1100)(-2500,1100) _實際寬度(mm) : 5000 計算寬度b(mm) : 5000

29、 _剪跨a(mm) : 250 剪跨比 : 0.250 _剪切系數 : 1.400 高度影響系數hs: 0.800 _抗剪切力(kN) : 17151.266 _剪切力設計值(kN): 59.145 _(0V=59.145kN) 17151.266kN 滿足截面要求. 剪切面 4 _剪切面坐標(mm) : (-1100,-2500)(-1100,2500) _實際寬度(mm) : 5000 計算寬度b(mm) : 5000 _剪跨a(mm) : 250 剪跨比 : 0.250 _剪切系數 : 1.400 高度影響系數hs: 0.800 _抗剪切力(kN) : 17151.266 _剪切力設計值

30、(kN): 869.145 _(0V=869.145kN) 17151.266kN 滿足截面要求. 所有剪切面: _承臺下邊 受剪驗算 滿足. _承臺右邊 受剪驗算 滿足. _承臺上邊 受剪驗算 滿足. _承臺左邊 受剪驗算 滿足. (6) 局部受壓驗算: 柱對承臺局部受壓驗算: 不需要驗算. 樁對承臺局部受壓驗算: 不需要驗算. (7) 承臺受力計算結果 X向主筋配置: D25160 (15217mm2,0.152%)Asx=15000mm2 滿足 Y向主筋配置: D25160 (15217mm2,0.152%)Asy=15000mm2 滿足 抗沖切 : 滿足 抗剪切 : 滿足局部受壓 :

31、滿足3. 工作狀態下格構柱驗算1)計算簡圖及荷載簡圖圖4 計算及荷載簡圖 工程名: 3 * PK11.EXE * 日期: 5/15/2015 時間:13:25:29 設計主要依據: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 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 結果輸出 - 總信息 - 結構形式: 鋼框架結構 設計規范: 按鋼結構設計規范計算 結構重要性系數: 1.00 節點總數: 2 柱數: 1 梁數: 0 支座約束數: 1 標準截面總數: 1 活荷載計算信息: 考慮活荷載不利布置 風荷載計算信息: 計算風荷載 鋼材: Q3

32、45 梁柱自重計算信息: 柱梁自重都不計算 恒載作用下柱的軸向變形: 不考慮 梁柱自重計算增大系數: 1.20 基礎計算信息: 不計算基礎 梁剛度增大系數: 0.00 鋼結構凈截面面積與毛截面面積比: 0.85 鋼柱計算長度系數計算方法: 有側移 鋼結構階形柱的計算長度折減系數: 0.000 鋼結構受拉柱容許長細比: 100 鋼結構受壓柱容許長細比: 100 鋼梁(恒+活)容許撓跨比: l / 250 鋼梁(活)容許撓跨比: l / 300 柱頂容許水平位移/柱高: l / 500 地震作用計算: 計算水平地震作用 計算振型數: 3 地震烈度: 8.00 場地土類別:類 附加重量節點數: 0

33、設計地震分組:第一組 周期折減系數:1.00 地震力計算方法:振型分解法 結構阻尼比:0.040 按GB50011-2010 地震效應增大系數 1.000 寬行輸出柱、梁控制組合內力與配筋 - 節點坐標 - 節點號 X Y 節點號 X Y 節點號 X Y 節點號 X Y ( 1) 0.00 20.00 ( 2) 0.00 0.00 - 柱關聯號 - 柱號 節點 節點 柱號 節點 節點 柱號 節點 節點 柱號 節點 節點 ( 1) 2 1 - 梁關聯號 - 梁號 節點 節點 梁號 節點 節點 梁號 節點 節點 梁號 節點 節點 - 柱上下節點偏心 - 節點號 柱偏心值 節點號 柱偏心值 節點號

34、柱偏心值 節點號 柱偏心值 節點號 柱偏心值 節點號 柱偏心值 ( 1) 0.00 ( 2) 0.00 - 標準截面信息 -1、標準截面類型 ( 1) 58, 4, 600, 16.0, 600, 16.0, 3000, 3000, 5 4,200*12.0 200*12.0 3000, - 柱布置截面號,鉸接信息,截面布置角度 - 柱號 標準截 鉸接 截面布 柱號 標準截 鉸接 截面布 面 號 信息 置角度 面 號 信息 置角度 ( 1) 1 0 0 - 梁布置截面號,鉸接信息,截面布置角度 - 梁號 標準截 鉸接 截面布 梁號 標準截 鉸接 截面布 面 號 信息 置角度 面 號 信息 置角

35、度2、標準截面特性 截面號 Xc Yc Ix Iy A 1 1.50000 1.50000 0.26920E+00 0.26920E+00 0.11742E+00 截面號 ix iy W1x W2x W1y W2y 1 0.15142E+01 0.15142E+01 0.14956E+00 0.14956E+00 0.14956E+00 0.14956E+003、格構柱分肢截面特性 (1) 左肢 截面號 Ix Iy A ix iy YC 1 0.125E-02 0.125E-02 0.294E-01 0.207E+00 0.207E+00 0.000E+00 (2) 右肢 截面號 Ix Iy

36、A ix iy YC 1 0.125E-02 0.125E-02 0.294E-01 0.207E+00 0.207E+00 0.000E+00 荷載效應組合計算. - 荷載效應組合及強度、穩定、配筋計算 - 鋼 柱 1 截面類型= 58; 布置角度= 0; 計算長度:Lx= 40.67, Ly= 20.00; 長細比:x= 32.4,y= 22.5 構件長度= 20.00; 計算長度系數: Ux= 2.03 Uy= 1.00 抗震等級: 三級 鋼管組合截面: N= 4, D1= 600, T1= 16.0, D2= 600, T2= 16.0, DX=3000, DY=3000 軸壓截面分類

37、:X軸:b類, Y軸:b類; 左分肢: X軸:b類, Y軸:b類; 右分肢:X軸:b類, Y軸:b類 構件鋼號:Q345 綴材:第 4 類, 橫綴條:200*12.0 , 斜綴條:200*12.0 , 綴條間距:3000 綴材鋼號:Q235 驗算規范: 普鋼規范GB50017-2003 強度計算最大應力對應組合號: 17, M= 3247.80, N= 2445.00, M= 0.00, N= -1500.00 強度計算最大應力 (N/mm*mm) = 50.05 強度計算最大應力比 = 0.161 平面內穩定計算最大應力 (N/mm*mm) = 45.05 平面內穩定計算最大應力比 = 0.

38、145 平面外穩定計算最大應力對應組合號: 49, M= 5778.84, N= 1905.00, M= 0.00, N= -1500.00 平面外穩定計算最大應力 (N/mm*mm) = 43.78 平面外穩定計算最大應力比 = 0.141 左肢穩定計算最大應力對應組合號: 51, M= -4411.33, N= 1500.00, M= -1019.40, N= -1905.00 左肢穩定計算最大應力 (N/mm*mm) = 33.80 右肢穩定計算最大應力對應組合號: 17, M= 3247.80, N= 2445.00, M= 0.00, N= -1500.00 右肢穩定計算最大應力 (

39、N/mm*mm) = 40.20 容許圓管外徑與壁厚之比 D/T = 68.12 綴條穩定計算最大應力對應組合號: 1, M= 95.25, V= 9.52, M= 0.00, V= 0.00 斜向綴條穩定計算最大應力 (N/mm*mm) = 65.75 水平綴條穩定計算最大應力 (N/mm*mm) = 41.69 強度計算最大應力 f= 310.00 平面內穩定計算最大應力 f= 310.00 平面外穩定計算最大應力 f= 310.00 左肢穩定計算最大應力 f= 310.00 右肢穩定計算最大應力 f= 310.00 斜向綴條穩定計算最大應力 f= 215.00 水平綴條穩定計算最大應力

40、f= 215.00 圓管外徑與壁厚之比 D/T= 37.50 D/T= 68.12 壓桿,平面內長細比 = 32. = 100 壓桿,平面外長細比 = 22. = 100 左肢長細比 = 15. = 100 右肢長細比 = 15. = 100 斜綴條長細比 = 64. = 150 水平綴條長細比 = 45. = 150 構件重量(含綴材,單位:Kg)= 29180.40- 風荷載作用下柱頂最大水平(X 向)位移: 節點( 1), 水平位移 dx= 0.136(mm) = H / 146796. 風載作用下柱頂最大水平位移: H/ 146796Asx=15000mm2 滿足 Y向主筋配置: D2

41、5160 (15217mm2,0.152%)Asy=15000mm2 滿足 抗沖切 : 滿足 抗剪切 : 滿足局部受壓 : 滿足3. 非工作狀態下格構柱驗算1)計算簡圖及荷載簡圖圖5 計算簡圖及荷載簡圖 工程名: 3 * PK11.EXE * 日期: 5/15/2015 時間:14:49:29 設計主要依據: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12);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 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 結果輸出 - 總信息 - 結構形式: 鋼框架結構 設計規范: 按鋼結構設計規范計算 結構重要性系數: 1.00 節點總數: 2 柱數: 1

42、梁數: 0 支座約束數: 1 標準截面總數: 1 活荷載計算信息: 考慮活荷載不利布置 風荷載計算信息: 計算風荷載 鋼材: Q345 梁柱自重計算信息: 柱梁自重都不計算 恒載作用下柱的軸向變形: 不考慮 梁柱自重計算增大系數: 1.20 基礎計算信息: 不計算基礎 梁剛度增大系數: 0.00 鋼結構凈截面面積與毛截面面積比: 0.85 鋼柱計算長度系數計算方法: 有側移 鋼結構階形柱的計算長度折減系數: 0.000 鋼結構受拉柱容許長細比: 100 鋼結構受壓柱容許長細比: 100 鋼梁(恒+活)容許撓跨比: l / 250 鋼梁(活)容許撓跨比: l / 300 柱頂容許水平位移/柱高:

43、 l / 500 地震作用計算: 計算水平地震作用 計算振型數: 3 地震烈度: 8.00 場地土類別:類 附加重量節點數: 0 設計地震分組:第一組 周期折減系數:1.00 地震力計算方法:振型分解法 結構阻尼比:0.040 按GB50011-2010 地震效應增大系數 1.000 寬行輸出柱、梁控制組合內力與配筋 - 節點坐標 - 節點號 X Y 節點號 X Y 節點號 X Y 節點號 X Y ( 1) 0.00 20.00 ( 2) 0.00 0.00 - 柱關聯號 - 柱號 節點 節點 柱號 節點 節點 柱號 節點 節點 柱號 節點 節點 ( 1) 2 1 - 梁關聯號 - 梁號 節點

44、 節點 梁號 節點 節點 梁號 節點 節點 梁號 節點 節點 - 柱上下節點偏心 - 節點號 柱偏心值 節點號 柱偏心值 節點號 柱偏心值 節點號 柱偏心值 節點號 柱偏心值 節點號 柱偏心值 ( 1) 0.00 ( 2) 0.00 - 標準截面信息 -1、標準截面類型 ( 1) 58, 4, 600, 16.0, 600, 16.0, 3000, 3000, 5 4,200*12.0 200*12.0 3000, - 柱布置截面號,鉸接信息,截面布置角度 - 柱號 標準截 鉸接 截面布 柱號 標準截 鉸接 截面布 面 號 信息 置角度 面 號 信息 置角度 ( 1) 1 0 0 - 梁布置截

45、面號,鉸接信息,截面布置角度 - 梁號 標準截 鉸接 截面布 梁號 標準截 鉸接 截面布 面 號 信息 置角度 面 號 信息 置角度2、標準截面特性 截面號 Xc Yc Ix Iy A 1 1.50000 1.50000 0.26920E+00 0.26920E+00 0.11742E+00 截面號 ix iy W1x W2x W1y W2y 1 0.15142E+01 0.15142E+01 0.14956E+00 0.14956E+00 0.14956E+00 0.14956E+003、格構柱分肢截面特性 (1) 左肢 截面號 Ix Iy A ix iy YC 1 0.125E-02 0.

46、125E-02 0.294E-01 0.207E+00 0.207E+00 0.000E+00 (2) 右肢 截面號 Ix Iy A ix iy YC 1 0.125E-02 0.125E-02 0.294E-01 0.207E+00 0.207E+00 0.000E+00 荷載效應組合計算. - 荷載效應組合及強度、穩定、配筋計算 - 鋼 柱 1 截面類型= 58; 布置角度= 0; 計算長度:Lx= 40.67, Ly= 20.00; 長細比:x= 32.4,y= 22.5 構件長度= 20.00; 計算長度系數: Ux= 2.03 Uy= 1.00 抗震等級: 三級 鋼管組合截面: N=

47、 4, D1= 600, T1= 16.0, D2= 600, T2= 16.0, DX=3000, DY=3000 軸壓截面分類:X軸:b類, Y軸:b類; 左分肢: X軸:b類, Y軸:b類; 右分肢:X軸:b類, Y軸:b類 構件鋼號:Q345 綴材:第 4 類, 橫綴條:200*12.0 , 斜綴條:200*12.0 , 綴條間距:3000 綴材鋼號:Q235 驗算規范: 普鋼規范GB50017-2003 強度計算最大應力對應組合號: 17, M= 5193.79, N= 2305.00, M= 0.00, N= -1500.00 強度計算最大應力 (N/mm*mm) = 63.95

48、強度計算最大應力比 = 0.206 平面內穩定計算最大應力 (N/mm*mm) = 56.86 平面內穩定計算最大應力比 = 0.183 平面外穩定計算最大應力 (N/mm*mm) = 55.49 平面外穩定計算最大應力比 = 0.179 左肢穩定計算最大應力對應組合號: 51, M= -4335.65, N= 1500.00, M= -1373.40, N= -1845.00 左肢穩定計算最大應力 (N/mm*mm) = 33.03 右肢穩定計算最大應力對應組合號: 17, M= 5193.79, N= 2305.00, M= 0.00, N= -1500.00 右肢穩定計算最大應力 (N/

49、mm*mm) = 50.29 容許圓管外徑與壁厚之比 D/T = 68.12 綴條穩定計算最大應力對應組合號: 1, M= 95.25, V= 9.52, M= 0.00, V= 0.00 斜向綴條穩定計算最大應力 (N/mm*mm) = 65.75 水平綴條穩定計算最大應力 (N/mm*mm) = 41.69 強度計算最大應力 f= 310.00 平面內穩定計算最大應力 f= 310.00 平面外穩定計算最大應力 f= 310.00 左肢穩定計算最大應力 f= 310.00 右肢穩定計算最大應力 f= 310.00 斜向綴條穩定計算最大應力 f= 215.00 水平綴條穩定計算最大應力 f=

50、 215.00 圓管外徑與壁厚之比 D/T= 37.50 D/T= 68.12 壓桿,平面內長細比 = 32. = 100 壓桿,平面外長細比 = 22. = 100 左肢長細比 = 15. = 100 右肢長細比 = 15. = 100 斜綴條長細比 = 64. = 150 水平綴條長細比 = 45. = 150 構件重量(含綴材,單位:Kg)= 29180.40- 風荷載作用下柱頂最大水平(X 向)位移: 節點( 1), 水平位移 dx= 0.136(mm) = H / 146796. 風載作用下柱頂最大水平位移: H/ 146796 柱頂位移容許值: H/ 500 所有鋼柱的總重量 (K

51、g)= 29180. 鋼梁與鋼柱重量之和 (Kg)= 29180. -PK11 計算結束-(五) 八號塔吊獨立基礎驗算現澆獨立柱基礎設計(DJ-1(非工作狀態)項目名稱構件編號日期設計校對審核執行規范: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 本文簡稱混凝土規范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 本文簡稱地基規范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 本文簡稱抗震規范鋼筋:d - HPB300; D - HRB335; E - HRB400; F - RRB400; G - HRB500; P - HRBF335; Q - HRBF400; R - HRB

52、F500-1 設計資料:1.1 已知條件: 類型:階梯形 柱數:單柱 階數:1 基礎尺寸(單位mm): b1=6000, b11=3000, a1=6000, a11=3000, h1=2000 柱:方柱, A=1700mm, B=1700mm 設計值:N=776.25kN, Mx=3090.15kN.m, Vx=0.00kN, My=0.00kN.m, Vy=101.25kN 標準值:Nk=575.00kN, Mxk=2289.00kN.m, Vxk=0.00kN, Myk=0.00kN.m, Vyk=75.00kN 混凝土強度等級:C35, fc=16.70N/mm2 鋼筋級別:HRBF4

53、00, fy=360N/mm2 縱筋最小配筋: 0.20 配筋調整系數: 1.0 配筋計算方法: 通用法 基礎混凝土縱筋保護層厚度:40mm 基礎與覆土的平均容重:20.00kN/m3 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150kPa 基礎埋深:4.00m 作用力位置標高:-2.000m 剪力作用附加彎矩M=V*h(力臂h=2.000m):圖6 基礎簡圖布置1.2計算要求: (1)基礎抗彎計算 (2)基礎抗剪驗算 (3)基礎抗沖切驗算 (4)地基承載力驗算 單位說明: 力:kN, 力矩:kN.m, 應力:kPa2 計算過程和計算結果2.1 基底反力計算:2.1.1 統計到基底的荷載 標準值:Nk = 5

54、75.00, Mkx = 2139.00, Mky = 0.00 設計值:N = 776.25, Mx = 2887.65, My = 0.002.1.2 承載力驗算時,底板總反力標準值(kPa): 相應于荷載效應標準組合 pkmax = (Nk + Gk)/A + |Mxk|/Wx + |Myk|/Wy = 155.39 kPa pkmin = (Nk + Gk)/A - |Mxk|/Wx - |Myk|/Wy = 36.56 kPa pk = (Nk + Gk)/A = 95.97 kPa 各角點反力 p1=155.39 kPa, p2=155.39 kPa, p3=36.56 kPa,

55、p4=36.56 kPa2.1.3 強度計算時,底板凈反力設計值(kPa): 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 pmax = N/A + |Mx|/Wx + |My|/Wy = 101.78 kPa pmin = N/A - |Mx|/Wx - |My|/Wy = -58.65 kPa p = N/A = 21.56 kPa 各角點反力 p1=101.78 kPa, p2=101.78 kPa, p3=-58.65 kPa, p4=-58.65 kPa pmin=-58.65kPa 0, 覆土產生的拉應力遠小于壓應力,基礎頂部受拉鋼筋采用同基礎底部雙向配筋,滿足要求。2.2 地基承載力驗算: pk=95

56、.97 fa=150.00kPa, 滿足 pkmax=155.39 1.2*fa=180.00kPa, 滿足2.3 基礎抗剪驗算: 抗剪驗算公式 V=0.7*hs*ft*Ac 地基規范第條 (剪力V根據最大凈反力pmax計算) 第1階(kN): V下=1312.90, V右=1312.90, V上=1312.90, V左=1312.90 砼抗剪面積(m2): Ac下=11.73, Ac右=11.73, Ac上=11.73, Ac左=11.73 抗剪滿足.2.4 基礎抗沖切驗算: 抗沖切驗算公式 Fl= As=4000mm2/m Y向實配 Q25120(4091mm2/m,0.205%) = A

57、s=4000mm2/m。圖7 配筋簡圖-【理正結構設計工具箱軟件 6.5PB3】 計算日期: 2015-05-15 10:53:56-現澆獨立柱基礎設計(DJ-2(工作狀態)項目名稱構件編號日期設計校對審核執行規范: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 本文簡稱混凝土規范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11), 本文簡稱地基規范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 本文簡稱抗震規范鋼筋:d - HPB300; D - HRB335; E - HRB400; F - RRB400; G - HRB500; P - HRBF335; Q - HRBF400;

58、R - HRBF500-1 設計資料:1.1 已知條件: 類型:階梯形 柱數:單柱 階數:1 基礎尺寸(單位mm): b1=6000, b11=3000, a1=6000, a11=3000, h1=2000 柱:方柱, A=1700mm, B=1700mm 設計值:N=911.25kN, Mx=2295.00kN.m, Vx=0.00kN, My=0.00kN.m, Vy=39.15kN 標準值:Nk=675.00kN, Mxk=1700.00kN.m, Vxk=0.00kN, Myk=0.00kN.m, Vyk=29.00kN 混凝土強度等級:C35, fc=16.70N/mm2 鋼筋級別

59、:HRBF400, fy=360N/mm2 縱筋最小配筋: 0.20 配筋調整系數: 1.0 配筋計算方法: 通用法 基礎混凝土縱筋保護層厚度:40mm 基礎與覆土的平均容重:20.00kN/m3 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150kPa 基礎埋深:1.50m 作用力位置標高:-2.000m 剪力作用附加彎矩M=V*h(力臂h=-0.500m):圖8 平面布置圖1.2計算要求: (1)基礎抗彎計算 (2)基礎抗剪驗算 (3)基礎抗沖切驗算 (4)地基承載力驗算 單位說明: 力:kN, 力矩:kN.m, 應力:kPa2 計算過程和計算結果2.1 基底反力計算:2.1.1 統計到基底的荷載 標準值:

60、Nk = 675.00, Mkx = 1700.00, Mky = 0.00 設計值:N = 911.25, Mx = 2295.00, My = 0.002.1.2 承載力驗算時,底板總反力標準值(kPa): 相應于荷載效應標準組合 pkmax = (Nk + Gk)/A + |Mxk|/Wx + |Myk|/Wy = 95.97 kPa pkmin = (Nk + Gk)/A - |Mxk|/Wx - |Myk|/Wy = 1.53 kPa pk = (Nk + Gk)/A = 48.75 kPa 各角點反力 p1=95.97 kPa, p2=95.97 kPa, p3=1.53 kPa,

61、 p4=1.53 kPa2.1.3 強度計算時,底板凈反力設計值(kPa): 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 pmax = N/A + |Mx|/Wx + |My|/Wy = 89.06 kPa pmin = N/A - |Mx|/Wx - |My|/Wy = -38.44 kPa p = N/A = 25.31 kPa 各角點反力 p1=89.06 kPa, p2=89.06 kPa, p3=-38.44 kPa, p4=-38.44 kPa pmin=-38.44kPa 0, 覆土產生的拉應力遠小于壓應力,基礎頂部受拉鋼筋采用同基礎底部雙向配筋,滿足要求。2.2 地基承載力驗算: pk=48.75

62、 fa=150.00kPa, 滿足 pkmax=95.97 1.2*fa=180.00kPa, 滿足2.3 基礎抗剪驗算: 抗剪驗算公式 V=0.7*hs*ft*Ac 地基規范第條 (剪力V根據最大凈反力pmax計算) 第1階(kN): V下=1148.91, V右=1148.91, V上=1148.91, V左=1148.91 砼抗剪面積(m2): Ac下=11.73, Ac右=11.73, Ac上=11.73, Ac左=11.73 抗剪滿足.2.4 基礎抗沖切驗算: 抗沖切驗算公式 Fl= As=4000mm2/m Y向實配 Q25120(4091mm2/m,0.205%) = As=4000mm2/m圖9 配筋簡圖-【理正結構設計工具箱軟件 6.5PB3】 計算日期: 2015-05-15 11:12:57-


注意事項

本文(地鐵明挖車站組合式塔吊基礎施工安全專項方案(50頁).docx)為本站會員(故事)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自县| 扎赉特旗| 石首市| 竹溪县| 上饶市| 神木县| 沿河| 晋州市| 武川县| 沙田区| 沛县| 姜堰市| 海宁市| 砚山县| 治县。| 禹州市| 阳江市| 兴国县| 穆棱市| 皮山县| 苍梧县| 当阳市| 景宁| 定西市| 临西县| 肃宁县| 祥云县| 保康县| 宜君县| 绥棱县| 无锡市| 安新县| 黄平县| 灵寿县| 惠来县| 临沂市| 岱山县| 墨玉县| 五大连池市| 柘荣县| 神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