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 錄1、編制依據22、工程概況23、施工準備23.1技術準備23.2材料、機具準備33.3現場準備工作44、施工安排44.1降水井施工進度44.2降水施工人員組織與管理45、施工工藝55.1降水井施工工藝:55.2系統設備55.3井點埋設及使用55.4使用注意事頂65.5封井處理66、質量保證措施67、安全保證措施7附圖一:降水井平面布置圖5#樓基坑降水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1.1太原名都一期工程地質勘察報告1.2施工現場基坑試挖實際情況2、工程概況太原名都一期工程位于太原市解放路以西,澗河北側,原山西化學廠院內。5#樓高度32層,自然地坪標高約為-1.72.0m,設計基坑深度-5.7m,開
2、挖深度約4米。2.1現場地質情況:(1)地形地貌:擬建場地地形平坦,地貌單元屬汾河東岸級階地。(2)在勘探深度內,場地地基土由第四系全新統近期填土、早期的粉土及晚更新統細砂等構成。(3)地下水:場地地下水位埋深為地面以下0.54.5米,為孔隙潛水,勘察期間為平水期,地下水由東向西逕流,主要受大氣降水補發,年水位變幅為0.5米。2.2現場實際情況在基坑開挖前,基坑場地內用挖掘機試探開挖兩個約3m深基坑,并與業主現場共同查看,發現在地面以下約2.5m(距離基底約有1.5m)土層含水量飽和、液化嚴重,經過12h留置,地下水滲出,基本與地勘報告相符。另外由于地基上部為雜填土,土質疏松,邊坡坍塌嚴重(試
3、挖前未考慮放坡),土方開挖時需要注意放坡角度。根據以上情況,地下水位影響土方開挖,需要在土方開挖前進行基坑降水,將水位降至-6.7m左右,方能保證正常施工。3、施工準備3.1技術準備3.1.1降水方案選擇根據地基勘察資料提供的基坑地層情況及現場試挖情況,5#樓地下水靜止水位埋深為地坪以下2.5米,鑒于基坑開挖深度4米左右,該范圍內主要為雜填土、粉土。故應采用管井降水法,由于場地周邊未做止水帷幕,采用強降水方式。決定采用多布點的方式,共設10口降水井,井深20m。為快速、有效降低地下水位,根據5#樓樁-承臺的結構基礎情況,擬將降水井布置在5#樓基坑內部,避開承臺梁位置,進行降水。3.1.2合理降
4、水井井距在整個降水過程中,因干擾井群中心水位降深最小。因此,干擾井群中心水位降深可以滿足降深至7.5m要求,是本方案的設計依據,經計算并結合當地經驗,判定合理井距為1015米。降水井具體位置見附圖一。3.1.3技術準備工作.開工前應做好定位測量工作,井位要求避開各種柱及梁,現場放完后由監理工程師再做一次復核,確認無誤簽字后方可開工。.開工前應對施工班組進行書面施工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 .開工前應將有關單位企業資質和主要管理人員及特殊工種上崗證報送監理單位審查。3.2材料、機具準備.施工前所需材料必須一次進場,經進場驗收合格并經檢測單位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認真做好施工管井上口外露部分的保護工作
5、,設置醒目的標牌,必要時加以強行保護。 .主要材料一覽表序 號名 稱規 格單 位數 量備 注1無砂管400m200長1.0米2濾 網60目m210001203濾 料38mmm31004綁 片1.0mm100m機具設備準備工作a.機具設備必須配備專業的修理工和保養員。b.施工所需機具設備儀器一覽表名 稱型 號數 量功 率備 注旋挖鉆機2套成 孔污水泵QW40-2515臺1.2KW抽 水電焊機BX-3002臺22KW電 纜若干配電柜3個膠 管2寸1000m發電機45KW1臺備 用碘鎢燈1KW 若干手推車若干上 料全站儀1臺觀測3.3現場準備工作.做好現場“三通一平”工作。.合理布置好泥漿和排水管溝
6、的走向及沉淀池的地點。4、施工安排4.1降水井施工進度為保證5#樓施工進度,降水井施工擬在甲方批復報價后5天內安裝完畢,達到抽水條件,并開始進行降水。按照24h不間斷降水,并在觀察井的降水深度達到要求后再開始開挖。4.2降水施工人員組織與管理 項目總工:李勝兵 職責:全面負責項目技術及質量管理工作技 術 員:王燕冬 職責:現場技術指導質 檢 員:甘仕剛 職責:現場施工質量工程經理:高亮權 職責:現場進度安全協調材料主任:姬鵬浩 職責:現場施工材料供應電氣技術:鄭鵬飛 職責:現場臨時用電管理降水井施工單位:現場設置一個安裝班組,并設有負責人。配合單位:5#樓主體、臨水、臨電施工單位配合進行將降水
7、施工。5、施工工藝5.1降水井施工工藝:井點定位測量挖井口、埋設護筒鉆機就位鉆孔井底砂石墊層吊放井管回填井管與井壁間的碎石濾料洗井設水泵、安裝控制電路試抽水降水正常工作降水完畢封井。5.2系統設備(1)水泵每一口井用一臺QW40-25型污水泵,在井口安裝75mm的閥門,以便調節流量的大小,并配備5臺備用泵。(2)沉淀池抽出的水經過沉淀池過濾后,再用水管與附近的下水管道接通。5.3井點埋設及使用成孔可根據土質情況,采用旋挖機,成孔直徑600mm ,孔口埋設護筒以防井口坍方,并在一側設排泥溝,孔徑應較井管直徑每側大150mm200mm,鉆孔深度可適當加深500mm,成孔后立即安裝井管,井管內徑30
8、0mm,外側用濾網包裹。井管沉放前先清孔,井管下放時將預先制作好的井管分段下放,分段綁扎牢固,井管接頭采用4根1000mm的長竹片固定,接頭上下各500mm,用12#鐵絲綁扎牢固,直下到井底。井管安放應力求垂直并位于井孔中間;管頂部比自然地面高500mm左右。井管下入后,及時在井管壁與孔壁之間填充砂礫濾料。粒徑應大于濾網的孔徑,一般為38mm的細礫石。砂濾料必須符合級配要求,將設計砂礫規格上、下限以外的顆粒篩除,合格率要大于90,雜質含量不大于3;不得用裝載機直接填料,應用鐵鍬下料,以防分層不均勻和沖擊井管。填濾料要一次完成,從底填卸到口下l.0m左右,上部采用不含砂石的粘土封口。管周圍填砂濾
9、料后,安設水泵前應按規定先洗井,洗井分幾次進行,直到洗凈為止,沖除沉渣。洗井應在下完井管,填好濾料,封口后8小時內進行,一氣呵成,以免時間過長,護壁泥皮逐漸老化,難以破壞,影響滲水效果。潛水泵在安裝前,應對水泵本身和控制系統作一次全面細致的檢查;檢驗電動機的放置方向,各部位的螺栓是否擰緊,潤滑油是否加足,電纜接頭的封口有無松動,電纜線有無破壞折斷等情況,然后在地面上轉35秒,如無問題,始可放入井內。深井內安裝潛水電泵,可用繩索吊入濾水層部位,上部與井管口固定。潛水泵電機、電纜及接頭應有可靠的絕緣,每臺泵應配制一個控制開關,安裝完畢后應進行試抽水,滿足要求后轉入正常工作。5.4使用注意事頂a.井
10、點使用時,基坑周圍井點應對稱并同時進行抽水,使水位控制在基底下1m。b.靠近建筑物的深井應使建筑物下的水位與附近水位之差保持不大于1m,以免造成建筑物的不均勻沉降而出現裂縫,為此要加強水位觀測,需要時應及時回灌。c.井點供電系統應設置能滿足施工要求的備用發電機,以防止突然停電,造成水淹基坑。d.潛水泵安裝在距井底3.0m左右,在運行時應經常觀測水位變化情況,檢驗電纜線是否和井壁相碰,以防磨損后水沿電纜滲入電動機內,同時還需定期檢查密封的可靠性,以保證正常運轉。5.5封井處理降水作業完成后,對降水井做封井處理,井口裝置為:用厚4毫米的鐵板卷成鐵筒,筒直徑400毫米,筒外焊止水環,環寬度80毫米,
11、將鐵筒、止水環與混凝土底板澆注到一起。鐵筒頂高出建筑物底板10毫米,鐵筒底與管井井管相連。降水結束后,井管內填入混凝土搗實,鐵筒內填C20速凝混凝土,井口用4毫米厚鐵板焊死。6、質量保證措施降水開始之前,需在基坑邊建好沉淀排水系統,基坑內各井抽出的水先匯集到沉淀池內澄清后,再通過排水管道或其他排水。6.1降水開始前,先測量各井的自然水位,在抽水開始的2天內,要每日早晚各測一次水位、流量,以后改為每天一次,并做好記錄。6.2對觀測記錄要及時整理,繪制Qt(抽水量與時間)與St(水位下降值與時間)關系曲線圖,分析水位下降的趨勢與流量變化,預測水位下降到設計值所需要的時間,研究降水設計的可靠程度或提
12、出調整措施。6.3對抽水設備應建立定期檢修保養制度,保持設備的正常運行,降水期間不能停泵,為預防停電,配備20Kw發電機組1臺套。6.4基坑開挖時降水管理人員要24小時不離現場,保護降水系統不受損壞,砼管井隨著挖土的深度逐節進行拆除,當挖土挖至設計要求的基底標高時,井管要保留至少在基底標高以上1米。6.5基礎施工過程中,降水要連續進行,直至基礎至0.00m。周邊土方回填完畢以及有關的后澆帶部分完畢后視情況方可逐步停止抽水。6.6基坑開挖時,隨時拆除剩余井壁,并不得影響土方開挖。7、安全保證措施7.1施工現場電器、設備防火措施。為確保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根據有關規定要求制定電氣防火措施如下:(
13、1)經常教育用電人員正確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避免作業不當造成火災。(2)電器操作人員認真執行規范,正確連接導線,接線柱壓牢、壓實。各種開關觸頭壓接牢固,銅鋁連接時有過渡端子,多股導線用端子或刷錫后再與設備安裝,以防加大電阻引起火災。(3)施工現場內嚴禁使用電爐子。使用碘鎢燈時,燈與易燃物間距大于300mm 。(4)配電箱、開關箱內嚴禁存放雜物及易燃物體,并派專人防止定期清掃。(5)現場一旦發生電器火災時,撲滅電器火災,按以下方法撲救:a.迅速切斷電源,以免事態擴大;切斷電源人員戴絕緣手套,使用戴絕緣柄的工具。當火災現場離開關較遠需剪斷電線時,火線和零線分開錯位切斷,以防在鉗口處造成短路,并防止電
14、源線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員觸電。b.當電源線因其它原因不能及時切斷時,一方面派人去供電端拉閘;另一方面滅火時,人體的各部位與帶電體保持安全距離,同時穿戴絕緣用品。c.撲滅電器火災用絕緣性能好的滅火劑(干粉、二氧化碳、1211滅火器)或干燥的黃砂。嚴禁使用導電滅火劑進行撲救。7.2施工現場施工機械安全防護措施和保養措施(1)、各種機械設備有專人負責,實行定人、定機、定崗位責任制。防護裝置齊全,牢固有效。(2)、特種工種、機械工必須經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3)、電動工具應設專人管理。管理者應熟知手持電動工具的安全技術知識,并認真進行維護保養和檢查。(4)、電、氣焊作業人員必須穿戴絕緣鞋、絕緣手套和防護眼鏡等,不得穿硬底鞋,帶釘和易滑的鞋子高空作業,更不得穿拖鞋、高跟鞋進入現場;不準酒后上班作業。(5)、所有機械設備停機1小時或下班后,必須拉閘斷電,鎖好電箱。(6)、各施工人員嚴格執行操作規程,保養規程,做好交接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