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火隔離帶施工專項方案 防火隔離帶施工專項方案目 錄一、編制依據2二、工程概況32.1工程總體概況32.2與防火隔離帶相關的內容3三、施工工藝43.1材料要求43.2主要機具準備43.3施工工藝4四、重點部位控制74.1前期控制74.2中期控制74.3后期控制8一、編制依據1.1、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及圖紙1.2、本工程安全預案及安全應急措施1.3、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1.4、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005)GB50045-951.5、公安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件公通字【2009】46號:關于印發民用建筑外保溫系統及外墻裝飾防火暫行規定的通知。1.6、外墻外保溫施工技術規程
2、DBJ/T01-50-20001.7、綠色施工管理規程DB11/513-20081.8、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1.9、建筑工程現場安全資料管理規程DB11/383-2006 二、工程概況2.1工程總體概況表2-1序號項 目內 容1工程名稱 2建設單位 3設計單位 4監理單位 5勘察單位 6總包施工單位 2.2與防火隔離帶相關的內容2.2.1住宅建筑其外墻外保溫體系中應設置A級(不燃)防火隔離帶。2.2.2設置高度:建筑物高度低于60米的,每兩層設置寬度不小于300mm的阻燃隔離帶。三、施工工藝3.1材料要求3.1.1選用質量密度為120Kg/m3的巖棉保溫板,厚度為80m
3、m,寬度為400mm,六面涂刷界面劑。3.1.2巖棉板的體積吸水率1%;燃燒等級為A級。3.1.3巖棉板導熱系數巖0.036.3.1.4熱鍍鋅鋼絲網,網孔40mmX40mm,網寬400mm,網絲直徑為4mm。3.1.5脹管錨栓直徑為6,長度為150mm,尾端墊片直徑為50mm。材料進場廠家應提供產品檢測報告、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合格證等,每式4份。且材料進場后需做原材復試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3.2主要機具準備3.2.1機具準備:手鋸、滾刷、小線、電鉆、電錘、8鉆頭、鋼卷尺、切割機、墨斗、螺絲刀、錘子、鉗子3.2.2勞動保護用具:軟質膠手套、防塵口罩、封裹嚴密的工作服3.3施工工藝3.3.1施工
4、部位:各個棟號的偶數層,安裝部位如下圖:3.3.2外側墻體鋼筋綁扎完畢加水泥砂漿墊塊固定巖棉板、插接栓和內側模板和外側模板澆筑混凝土3.3.3施工條件:巖棉板外側的鋼網進場。按圖紙和設計變更要求,墻體鋼筋綁扎完畢,且在鋼筋上需要固定巖棉板的位置,按照巖棉板上口標高用紅漆做好標記。墻體外側(即:貼巖棉板一側)水泥砂漿墊塊每平米放置4個,墊塊厚度要求15mm,成梅花形分布。預約監理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可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3.3.4固定巖棉板、插接栓(大模內置型):本工程中,從結構大角軸線的控制線(50線)為準,向外反680mm,即為角點,從角點開始安裝巖棉板。安裝巖棉板之前,應將下層聚苯板的上
5、口切割平整,使巖棉板能夠與聚苯板接茬平齊。按照鋼筋上事先做好的標記,把巖棉板上口與之對齊,用20#綁絲與鋼筋綁扎、固定。再把鋼板網和巖棉板貼嚴,用電鉆按墻體豎向鋼筋的位置打孔,安裝錨栓和錨筋,錨栓和錨筋與墻體鋼筋綁扎牢固,固定點每平米不少于5個。3.3.5細部位置的做法(1)防火隔離帶遇窗洞口時的做法:隔離帶遇有窗洞口時,此處巖棉板與窗洞口貼平齊,但鋼板網需長出80mm,向窗洞口內側折成“L”型,固定于洞口內側。(2)后期補做防火隔離帶的部位: 將補做部分的聚苯保溫板全部割下、鏟平,清理干凈殘存在混凝土表面上的聚苯顆粒以及其他雜物。有聚苯板插接栓的部位用切割機貼混凝土外表面切割整齊。混凝土表面
6、清理干凈后,均勻涂刷界面劑,待干燥后安裝巖棉板。安裝時錨栓的孔位盡量選在鋼板網的交點處,有利于鋼板網和巖棉板的固定。靠墻體表面的一側的巖棉板必須滿刷粘結劑。(3)轉角處的做法:陰角部位的巖棉板的安裝,按照凸壓凹的原則,相接處縫隙擠緊、嚴密。陽角處的做法按照短面壓長面的原則,此部位的接縫必須用脹栓固定。(4)接縫處的做法:巖棉板與上下層聚苯板接縫處做法:巖棉板與樓層外墻上下層的保溫板相接時,聚苯板為巖棉板預留380mm縫隙,將400mm的巖棉板擠進縫隙。可保證此部位縫隙的嚴密。巖棉板之間的縫隙:兩板件的縫隙,在相接前可在邊側涂抹粘結劑,再用力擠緊,直到粘結劑稍有外溢,刮平。起到粘結緊密和隔斷橋接
7、的作用。(5)遇大模板螺栓孔時的做法:用電鉆安裝32開孔器,進行打孔安裝。杜絕剔鑿成孔。3.3.6合模板,澆筑混凝土按照內墻控制線校正模板,擰緊螺絲,再次進行校正,檢查垂直度,澆筑混凝土。四、重點部位控制4.1前期控制巖棉阻燃隔離帶的外立面垂直度,根據結構類型,阻燃隔離帶的位置處于層與層相接的部位。此部位控制的重點是:保證設置的隔離帶在同一豎向垂直面上。主要方法是:以結構內控點為依據,使用鉛垂儀通過投測內控點到施工層隔離帶部位,用盒尺實測調整尺寸偏差,使各樓層間此部位的垂直度控制在5mm以內。4.2中期控制4.2.1重點控制巖棉板和聚苯板之間的接縫:受施工位置的限制,大部分的部位都處于巖棉材料
8、和聚苯材料上下交接的現象。還有巖棉板一側與聚苯板相接,一側與窗口上側平齊的部位。針對以上情況,首先要控制巖留置在棉板和聚苯板之間的縫隙,在10mm15mm。選用導熱系數較低的膠粉聚苯顆粒進行分層填補平整,使外保溫達到要求的保溫效果。巖棉板遇窗口部位的做法,按本方案3.3.5細部做法中(1)所示施工。4.2.2控制巖棉板之間的縫隙的處理,因巖棉板的施工做法和大模內置保溫板的做法基本一致,可用固定件將其固定在墻體鋼筋上。要求固定第一塊巖棉板時的固定點比其他板塊多處1-2點。安裝其他板塊時用力和第一塊巖棉板擠緊。4.2.3控制窗上口巖棉板斷面的高度,安裝完成后的巖棉板底面略高于結構窗洞上口標高10m
9、m,鋼板網做成“L”型,如3.3.5中所示,鋼板網的底面和巖棉板的底面平齊,以便于后期裝修基層的處理。4.2.4巖棉板外露面的處理:此部位應重點控制,因巖棉板屬于易吸材料,雖加憎水劑,但在施工過程中應給以注意。要求巖棉板的6個面全部噴涂界面劑,界面劑的厚度不小于1mm。對于切割外露的部分,現場使用界面劑進行噴涂。4.2.5混凝土養護期間的控制:雖然選用的巖棉板防火材料要求其憎水性達到98%以上,但在混凝土養護期間需要不了澆水,所以此部分混凝土的養護采用專用養護劑,避免因過多的澆水而導致材料的損壞。4.3后期控制4.3.1外裝修時的鋼網,按設計要求選用0.8mm厚,網孔為12mmX12mm。當鋪掛鋼網到隔離帶部位時,不得斷開,直接繼續向下,形成整體,以增強隔離帶部位的抗裂能力。4.3.2抹抗裂砂漿:厚度15mm。第一遍底層抗裂砂漿要求水平方向抹平,厚度控制在10mm,使抗裂砂漿和巖棉板上界面劑很好結合。第二遍面層抗裂砂漿和鋼網一同沿豎向抹平。使上下形成橫向和豎向兩層加強。4.3.3貼面磚前控制:按設計要求,在巖棉板與聚苯板接茬部位彈出一道水平線,然后下反400mm彈第二道水平線,貼磚時先貼此部位的瓷磚,既是分色帶又是樣磚。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