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談土木建筑中樁基礎的廣泛應用樁基礎,是由基樁和聯接于樁頂的承臺共同組成。樁身全部埋于土中而承臺底面與土體接觸叫低承臺樁基;樁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臺底位于地面以上則叫高承臺樁基。建筑樁基通常為低承臺樁基礎。高層和大跨度的建筑中,樁基礎應用廣泛。常用的樁型主要有預制樁和灌注樁兩大類。樁基工程的施工現場條件復雜,工序繁多,工藝要求高,樁基的質量主要取決于勘察、設計、施工等諸多方面。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的是否詳細準確、設計取值是否合理以及施工中的材料、工藝、設備等等都是影響樁基礎工程質量的因素,稍有不慎,便會造成質量問題或事故。若處理不及或不當,就會給工程留下隱患。所以,對質量問題(或事故)的分析與處理是否
2、正確得當,通常都會影響到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工程造價以及工期。為了防止類似的問題發生,能否在樁基工程施工中對質量問題及隱患進行正確的分析與妥善的處理,就顯得尤為重要。現在筆者開始對本文題目進行相關的探討。1 常見的質量問題1.1 測量放線錯誤,使整個建筑物錯位或樁位偏差過大。1.2 單樁承載力低于設計值。1.3 樁傾斜過大。1.4 預制樁接頭斷離。1.5 斷樁。灌注混凝土施工質量失控,發生斷樁事故。1.6 樁基驗收時出現的樁位偏差過大。1.7 離析、樁身夾泥、混凝土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鋼筋錯位變形嚴重等。1.8 灌注樁頂標高不足。常見的有兩種,一是施工控制不嚴,在未達到設計標高時混凝土停澆;另一
3、種雖然標高達到設計值,因樁頂混凝土浮漿層較厚,鑿出后出現樁頂標高不足。2 質量問題的原因剖析下面主要就單樁承載力低于設計值、樁傾斜過大、斷樁、樁接頭斷離、樁位偏差過大等問題進行詳細地剖析。2.1 樁承載力低于設計要求的常見原因2.1.1 樁沉入深度不足。2.1.2 樁端未進入設計規定的持力層,但樁深已達設計值。2.1.3 最終貫入度過大。2.1.4 其他,諸如樁傾斜過大、斷裂等原因導致?巫?承載力下降。2.1.5 勘察報告所提供的地層剖面、地基承載力等有關數據與實際情況不符。2.2 傾抖過大的常見原因2.2.1 預制樁質量差,其中樁頂面傾斜和樁尖位置不正或變形,最易造成樁傾斜。2.2.2 樁機
4、安裝不正,樁架與地面不垂直。2.2.3 樁錘、樁帽、樁身的中心線不重合,產生錘擊偏心。2.2.4 端遇石塊或堅硬的障礙物。2.2.5 樁距過小,打樁順序不當而產生強烈的擠土效應。2.2.6 基坑土方開挖不當。2.3 出現斷樁的常見原因除了樁傾斜過大可能產生樁斷裂外,其他原因還有三種:2.3.1 樁堆放、起吊、運輸的支點或吊點位置不當。2.3.2 沉樁過程中,樁身彎曲過大而斷裂。如樁制作質量造成的彎曲,或樁細長又遇到較硬土層時,錘擊產生的彎曲等。2.3.3 錘擊次數過多。如有的設計要求的樁錘擊過重,設計貫入度過小,以致于施工時,錘擊過度而導致樁斷裂。2.4 樁接頭斷離的常見原因當設計樁較長時,因
5、施工工藝的需要,樁需要分段預制,分段沉人,各段之間常用鋼制焊接連接件做樁接頭。這種樁接頭的斷離現象較為常見。其原因除了2.2中(1)至(5),還有上下節樁中心線不重合樁接頭施工質量差,如焊縫尺寸不足等原因。2.5 樁位偏差過大的常見原因測量放線差錯沉樁工藝不良,如樁身傾斜造成竣工樁位出現較大的偏差等。3 常見質量問題的處理措施打(壓)樁的過程中,如果發現質量問題,施工單位切忌自行處理,必須報監理、業主,然后會同設計、勘察等相關部門分析、研究,做出正確處理方案,由設計部門出具修改設計通知。對事故處理方案要求安全可靠,經濟合理,施工期短,并對未施工部分應提出預防和改進措施。還應考慮事故處理對已完工
6、程質量和后續工程方式的影響,比如在事故處理中采取補樁時,會不會損壞混凝土強度還較低的鄰近樁等。事故應及時處理,防止留下隱患,避免事故的再次發生。樁基事故處理方法較多,但要對方案進行技術經濟比較,選擇安全可靠,經濟合理和施工方便的方案。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選用最佳的處理方案。一般處理方法有補沉法、補樁法、送補結合法、糾偏法、擴大承臺法、復合地基法等。下面分別作簡要介紹:3.1 補沉法預制樁入土深度不足時,或打入樁因土體隆起將樁上抬時,均可采用此法。3.2 補樁法補樁法就是在會同設計、監理以及業主的意見,根據設計單位出具的補樁方案進行補打,但此種方法投資大、工期長,很難被各方共同認可。3.3 補送結
7、合法當打入樁采用分節連接,逐根沉人時,差的接樁可能發生連接節點脫開的情況,此時可采用送補結合法。首先是對有疑點的樁復打,使其下沉,把松開的接頭再頂緊,使之具有一定的豎向承載力。其次,適當補些全長完整的樁,一方面補足整個基礎豎向承載力的不足,另一方面補打的整樁可承受地震荷載。3.4 糾偏法樁身傾斜,但未斷裂,且樁長較短,或因基坑開挖造成樁身傾斜,而未斷裂,可采用局部開挖后用千斤頂糾偏復位法處理。3.5 擴大承臺法3.5.1 樁位偏差大。原設計的承臺平面尺寸滿足不了規范規定的構造要求,可用擴大承臺法處理。3.5.2 考慮樁土共同作用。當單樁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需要擴大承臺并考慮樁與天然地基共同分
8、擔上部結構荷載。3.5.3 樁基質量不均勻,防止獨立承臺出現不均勻沉降,或為提高抗震能力,可采用把獨立的樁基承臺連成整塊,提高基礎整體性,或設抗震地梁。3.6 復合地基法此法是利用樁土共同作用的原理,對地基作適當處理,提高地基承載力,更有效的分擔樁基的荷載。常用方法有以下幾種。3.6.1 承臺下做換土地基。在樁基承臺施工前,挖除一定深度的土,換成砂石填層分層夯填然后再在人工地基和樁基上施工承臺。3.6.2 樁間增設水泥土樁。當樁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時,可采用在樁間土中干噴水泥形成水泥土樁的方法,形成復合地基基礎。4 結束語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建筑業取得了驚人的成績,為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建筑工程質量也成為了建筑業和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有些工程給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我們只有引以為誡,防微杜漸,從點滴做起,嚴格把握從設計到施工質量控制當中的每一個環節,消除質量隱患,就能夠杜絕質量事故,保證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