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聲波透射法在建筑工程樁基質量檢測應用摘要:介紹了聲波透射法檢測樁基的基本原理,對聲波透射法檢測技術檢測數據的處理與判定進行了介紹和分析,并結合工程實例說明聲波透射法能夠缺陷樁的補強提供依據。是檢測樁基質量的一種較好方法。 /2/view-13088937.htm關鍵詞:聲波透射法;基本原理;樁基檢測;質量;補強1前言 樁基是各種建筑物的基礎形式之一,屬于隱蔽工程,起著將結構上部荷載傳遞到較深和較好地層中的作用,是構筑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工程結構質量和安全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它是建筑物的基礎,一旦基礎失穩,勢必造成整體建筑物破壞。 聲波透射法檢測樁基是評價樁基工程是否合格的依據,同時也是對不合格
2、樁進行補強的基礎。本文結合工程實例應用聲波透射法進行樁基質量檢測,通過此實例,說明聲波透射法在工程樁檢查中的實用性。2聲波透射法的基本原理 混凝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受其內部結構特性與外部環境條件等諸種因素制約,其聲波傳播特性反映了混凝土的應力應變關系,根據彈塑性介質中波動理論,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波速為: (1)式中: E介質中的動態彈性模量; 密度; 泊松比。彈性模量與介質的強度之間存在相關性,聲波在混凝土中的傳播參數(聲時值、聲速、波幅等)與混凝土介質的物理力學指標(動彈模、密度、強度等)之間的相關關系就是聲波在基樁中傳播參數的理論依據。當混凝土介質的構成材料、均勻度、施工條件等內、外因素等基本一
3、致時,聲波波速在其中的傳播參數應基本一致。若介質中存在缺陷,則聲波波速在傳播的途徑中產生饒射、反射等現象,使其聲時、聲速、聲幅等產生變化,從而判定樁身混凝土的內在質量問題。 對被檢測樁預埋A、B、C三管,從樁底開始沿樁長每隔2030cm分別進行A-B、B-C、A-C三個剖面在同高程對測(平測),一般各測點發射與接收換能器累計相對高差不大于2cm,并隨時校正(見圖1)。3工程實例3.1概況 江門某大樓23層,裙樓4層,均為框架結構。擬建場地地層結構自上而下為:雜填土(淤泥質土),黃色灰黑色,軟塑流塑狀態,層厚2.54.2m;粉質粘土,灰黃色,可塑狀態。層厚0.001.90m。fk=160kPa,
4、Es=7.0MPa;粘土,灰黃色褐黃色,可塑硬塑狀態,層厚0.004.50m,fk=230kPa,Es=11.0MPa;粘土,褐黃黃色,硬塑堅硬狀態,層厚3.807.80m,fk=280kPa,Es=14.0MPa;強風化泥質砂巖,棕紅色,中密密實狀態,層厚4.7013.4m,fk=350kPa,Es=18.0MPa;中風化泥質砂巖,棕紅色,巖質較堅硬致密,層厚大于30m,fk900kPa,壓縮性微小。 該樓采用人工挖孔擴底灌注樁基礎,共183根,主樓的樁徑為1.15m1.8m,擴大到2.80m3.5m,樁長因地質條件而定為12.0m16.3m,樁身砼C35并配鋼筋,共設置聲波透射法檢查的工程
5、樁29根。3.2測管埋設 根據聲波透射法的測試要求,在擬測的29根工程樁埋設測管,每根樁均按等腰三角布測管A,B,C三根,AB=AC=BC=87cm。測管采用鋼管,外徑40mm,內徑35mm,測管直達樁底。3.3第一次檢測 按聲波透射法的檢測規劃和方法,分別對29根進行檢測,獲得結果為:除75#樁之外,其余28根樁均正常,沒發現重大缺陷,判為類和類樁,可作工程樁使用。但75#樁于12.112.6m處存在嚴重離析,AB,AC和BC三個剖面均超判據,實測波形見圖2。經加密測試,表明是整段式的嚴重離析,75#樁判為類樁,不能直接使用。3.4補強與第二次檢測 根據75#樁的聲波透射法的檢測結果,設計、
6、施工、監理和業主多方協商決定對75#樁進行抽蕊驗證。在75#樁呈三角形布置三個孔進行鉆孔取蕊。三個鉆孔的取蕊均發現于12.212.6m處存在嚴重離析,隨后采用高壓注漿進行后期補強。經補強滿凝期后,對75#樁進行第二次聲波透射法復測,即在第一次聲波透射發現異常處再次復測,波形見圖3。第二次檢測表明,補強后的75#有明顯改善,三個剖面的聲時、聲波不超判據,僅BC剖面上的聲幅,略有輕微超判據的現象,判為類樁。同時采用低應變錘擊法進行復查,補強后的75#樁樁身質量也未發現嚴重缺陷,故建議補強后的75#可作工程樁使用。4結語 聲波透射法在樁基質量檢測中是比較準確可靠的,其檢測結果,可對有缺陷的部位實施處理措施時進行補強。正是因為樁基是隱蔽工程,其檢測和事故后的處理均較困難,因此,在樁基設計前和施工后都需要進行必要的試驗和檢測,以保證樁基工程的質量。在檢測時,對有缺陷的樁應持慎重的態度,不要漏判缺陷,也不要夸大缺陷的嚴重程度。參考文獻1 萬凌輝 柯燕,聲波透射法在樁基檢測中的應用J江西煤炭科技,2010.052 王述紅 張鑫 趙振東 于志華,聲波透射法檢測大直徑灌注樁試驗研究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6注:文章內所有公式及圖表請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