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標題:實現建筑工業化的措施建筑工業化,首先應從設計開始,從結構入手,建立新型結構體系,包括鋼結構體系、預制裝配式結構體系,要讓大部分的建筑構件,包括成品、半成品,實行工廠化作業。一是要建立新型結構體系,減少施工現場作業。多層建筑應由傳統的磚混結構向預制框架結構發展;高層及小高層建筑應由框架向剪力墻或鋼結構方向發展;施工上應從現場澆筑向預制構件、裝配式方向發展;建筑構件、成品、半成品以后場化、工廠化生產制作為主。二是要加快施工新技術的研發力度,主要是在模板、支撐及腳手架施工方向有所創新,減少施工現場的濕作業。在清水混凝土施工、新型模板支撐和懸挑腳手架有所突破;在新型圍護結構體系上,大力發展和應用
2、新型墻體材料。三是要加快“四新”成果的推廣應用力度,減少施工現場手工操作。在積極推廣建設部十項新技術的基礎上,加快這十項新技術的轉化和提升力度,其中包括提高部品件的裝配化、施工的機械化能力。在新型結構體系中,應盡快推廣建設鋼結構建筑,應用預制混凝土裝配式結構建筑,研發復合木結構建筑。在我國,進行鋼結構建設的時機已比較成熟,我國已連續8年世界鋼產量第一,一批鋼結構建筑已陸續建成,相應的設計標準、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已出臺;同時,鋼結構以其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結構安全度高等特點,在建筑中應用的優勢日顯突出;鋼結構使用面積比鋼筋混凝土結構增加面積4%以上,工期大大縮短;在工程建設中采用鋼結構技術有利
3、于建筑工業化生產,促進冶金、建材、裝飾等行業的發展,促進防火、防腐、保溫、墻材和整體廚衛產品與技術的提高,況且鋼結構可以回收,再利用,節能、環保,符合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預制裝配式結構應積極提倡。目前,大量的混凝土結構都是現場澆筑的,不僅污染環境,制造噪聲,還增加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又難以保證工程質量。南京大地建筑公司從法國引進的預制裝配式結構體系(簡稱“世構體系”),是采用預制鋼筋混凝土柱,預制預應力混凝土梁、板,通過鋼筋混凝土后澆部分將梁、板、柱及節點連成整體的框架結構體系。具有減少構件截面,減輕結構自重,便于工廠化作業、施工速度快等優點,是替代磚混結構的一種新型多層裝配式結構體系。該
4、結構體系已在南京多個工程中應用,效果明顯。復合木結構應盡快研發。復合木結構不僅適用于大跨度的建筑中,還可適用于廣大村鎮建筑和二至三層的別墅中。應該說,與混凝土結構不同,復合木結構作為今后新型結構形式之一,極具有人性化和環保的特點。針對楊樹快速生長和再生的特點,應著力開發楊樹木材的深加工技術,包括木材的處理、復合、成型等,制作成建筑用的柱、梁、板等構件,并使其具有防蟲、防火、易組合的能力。大量使用復合木結構,可減少對鋼材、水泥、石子等建材的需求,這對資源是一種保護;同時,也為廣大種植楊樹的農民提供了一個優越的市場,不僅提升了楊樹的使用價值,而且還為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尋找到一個新途徑。可謂是一舉多得。可以預見,復合木結構的潛在能量將隨著技術的成熟日益顯現出來,必將會對我國的建筑業帶來一場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