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索宗教信仰對廣西舊民居建筑的影響摘 要: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觀念,崇拜祖先及各種自然神。他們善于將本民族固有的宗教信仰溶于后期傳入的道教、佛教之中,使之自然成為改教的組成部分。“風水”與宗教信仰也是影響各個民族民居的重要因素,這不同程度地反應了人們渴望順應自然,以求平安的樸素欲望。這種宗教觀直接影響建筑位置的選擇,依據伏羲八卦,由人的生辰八字推算出房屋的地基、朝向、高度、開間尺寸、大門位置等。宗教觀念對各族民居有著重大的影響,在許多方面制約著民間建筑。 關鍵詞:宗教信仰;風水;民居建筑一、宗教背景(一)歷史事實:中國古代是屬于沒有宗教的民族。中國古代本來是沒有宗教的,東漢明帝時佛教傳入,后來
2、產生了道教,西方原始宗教匯聚集中人力的力量所在,屬于神權。東方原始信仰皇權集中人力的力量所在,屬于強權。(二)宗教的三大條件:教義、宗教組織、宗教儀式。(三)宗教的基本:是奉獻、是苦修;信神的教誨、多做奉獻、多做善事,行善積德;屬于一種教育式的宗教。而不是去求神給什么好處。(四)宗教都有一種相通的道德因素:對人的約束,叫人從善,要做善事,不要行惡。(五)宗教的本質是“一神”:信了這個神靈就不能信其他的神靈了,比如信了佛教的如來佛、觀音就不能信道教的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在老百姓心中不存在“一神”的說法,見神就拜。一般老百姓,如農村廟里供奉有佛教、道教、甚至領袖都有。觀念存在純粹的迷信。二、宗教信
3、仰對民居的影響民居發展經過了千百年的歷史沉淀,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底蘊和藝術風格。廣西民居建筑所代表的土木建筑結構有吊腳樓、干欄式木樓等(1)道教、佛教屬于外來宗教,起源于印度。老子創造的是,道家哲學道教的教義。道教的陰陽八卦,雖然包含一定的天文、地理、自然等哲理,但在廣泛流行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充斥玄虛的理論。道教中對建筑位置選擇,平面布局、朝向及建筑與天道人命的關系,都有講究。擯棄其迷信成分,風水的基本思想可以認為是因地制宜和巧于因借,要求人不為而奉天時,人們賴以生活的建筑應該與自然風水協調一致。(2)就擇地而言,背上面水的布局形式,在傳統“風水”觀念中,是一“吉形”。各民族地區的集鎮和村寨以
4、及單棟建筑的布局,無不遵循和體現這一“吉形”。建筑的朝向,以及大門的開設方位,都要看過“風水”,擇地而建。(3)壯族原始供奉“天國”中的天帝,認為天帝既是天上的神界,又是人間的主宰。人們的愿望風調雨順、丁興畜旺、除妖免災等,都要聽從他的教示,取得他的恩賜。民居也為“占卜”和“祭祀”等原始信仰專門設置神龕。壯族民居,神龕作為“樓井”形式直通屋頂,屋頂四周設置欄桿。四周圍墻開窗很小,光線從屋頂亮瓦直接照到樓井,更加渲染了“神”的形象。在三江境內,侗族則利用凹廊設置神位,形成空間的緩沖。(4)侗族源于古“百越族系,由秦漢時期一支系發展而來,自稱“甘”。侗族民間有一種“款”,“款”在侗語中的含義即法律
5、條款,指侗族的民族法典。村寨中則有以地獄為紐?哂小安柯淞?盟”性質的“合款”侗族逢村必有鼓樓,它不僅是“合款”集會議事的場所,也是族姓和村寨的標志及公共休憩,娛樂的場所。鼓樓的外形是照“杉木王”的樣子建造,這是侗族大樹崇拜的觀念的體現。一般位于寨子的中間,在建筑群中海拔最高,一個姓氏一座鼓樓。(二)風水布局廣西桂北民間民民居土木結構民居,基本為三進三空的建筑模式,第一進為天井、地井、偏房、廂房;第二進為正堂、左右為主人房屋;第三進為后堂、后房。三空即為左、中、右三個排列。在易經中,一、三、五、七、九等單數為“陽”數,表示“陽宅”。廣西桂北民間民民居位于地形平曠的情況下大體都是坐北朝南,除山區里
6、因地制宜。依據八卦而建,在天井、地井的配置,基本遵循西方為假山或水池,東方為木為花草這一自然規律。其次就是左為大“左青龍,右白虎”的原則,左正房一般為主人房,如有小孩成人后,老人則退入后房,左正房一定為長子,依此類推。民居三進又分為三層,每一進都必須比前一進高一個臺階,從而形成“步步高”的格局。按易學風水理論“高一寸為山,低一寸為水”排列,一座房屋的最高點則在后門。其次,桂北民居必須遵循的一個原則,工匠們在下線打地基時,房屋的正前方必須收縮一至二公分,名曰“撮箕屋”預示主人五谷豐登,日進斗金。切不可前寬后窄,此為大忌,名曰“斛斗屋”家財萬貫都會敗光,工匠不會為其施工。總結在佛教傳入以前,中國只有傳統煩人祭祀和一般的迷信。中國傳統祭祀是祭天地日月山川、祭人物、祭孔子關帝、祭祖宗。不屬于宗教,沒有滿足宗教三大條件。自從宗教傳入后與中國的傳統祭祀迷信相融合成了一種復雜的概念狀況,產生了很多矛盾與沖突。西方的人是去聽神的教誨,去做善事。而中國是求神給予自己好處,這是存在錯誤的普遍宗教概念。信神信鬼的迷信,也不屬于宗教。這些民居建筑全然不同于普通建筑,它蘊含著某種特殊的精神力量,是時間與空間的融合,信仰與藝術的升華。(:廣西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