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談金融危機下建筑企業的應對策略摘要:金融危機形勢下,建筑企業既面臨著加快發展的全新戰略機遇,又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競爭的考驗。建筑企業要增強信心,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提升綜合實力;要在危機中找先機,把握發展主動權;要敢向管理要效益,強化管理挖內潛;要加大市場開拓多元化之路,形成建筑業的整體合力;要加大資金回收和融資力度,提高抵御風險的能力;要堅持科技創新,實施品牌戰略、人才戰略。建筑企業采取以上有效積極的應對策略,化解不利因素,趨利避害,揚長避短,順應市場,謀求發展。 關鍵詞:金融危機;建筑企業;戰略機遇在金融危機陰霾的籠罩下,世界經濟加速下滑,對我國實體經濟的負面影響日益顯現。由于全球經濟增
2、長明顯放緩,經濟環境中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國內經濟運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對以投資性拉動為主的建筑業發展也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主要表現在:一是在社會資金短缺的情況下,開發商、投資商投資能力明顯下降,新開工項目明顯減少,有的在建工程甚至已經停工停產,市場萎縮,使本來就已經僧多粥少的建筑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進而使工程壓價中標的現象繼續加劇,主要建筑材料價格頻繁上下波動,項目成本可控性變差;二是由于在建項目資金的支付、理賠遭遇瓶頸,施工企業的資金鏈愈發脆弱,存在著斷鏈的風險,企業的財務資金風險必然加劇。這些給建筑企業發展帶來更多困難,讓企業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和考驗。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面
3、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急劇變化,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緊急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平穩增長的調控措施,國家將宏觀調控任務由“雙防”調整為“一保一控”,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國務院研究部署擴大內需、促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確定4萬億投資計劃,隨后交通部5萬億投資規劃出爐,鐵道部發布國務院已批復的鐵路建設項目投資規模已達到2萬億元,這些舉措的推行展開,必將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好轉,給建筑企業的發展帶來良好的機遇。鑒于國內經濟形勢多變,宏觀經濟調控的形勢下,建筑業受國家宏觀經濟的影響和沖擊最為直接,建筑企業既面臨著加快發展的全新戰略機遇,又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競爭的考驗。建筑企
4、業要進一步增強對經濟形勢多變的敏銳性和長遠發展的前瞻性,深入分析國內產業政策走向,敏銳把握國家新的產業調整與發展趨勢,提前布局有投資增長潛力的區域和行業領域。要繼續加快企業戰略性調整,從戰略層面分散經營風險,采取積極的應對策略,化解不利因素,趨利避害,揚長避短,順應市場,謀求發展。一、增強信心,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提升綜合實力信心就是黃金,特別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信心尤為重要。建筑企業要在培育工程總承包能力上下工夫,走科研、設計、投資、施工一體化的工程總承包的路子,搭建一個更高層次的競爭平臺,擺脫在一般房建項目單純施工的低層次競爭局面。圍繞行業發展方向,實施建筑、房地產及特色專業、海外業務、
5、項目投資等多板塊多元化經營,延伸產業鏈條,并向關聯度比較緊密的行業滲透,緊跟政策投資走向,抓住當前國家拉動內需建設的機遇,圍繞國家投資重點,培育新型市場,探索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集中力量承接大項目,進入科技含量高的高端市場。二、在危機中找先機,把握發展主動權首先,抓訂單,慎選企業市場。要保證有訂單、保證有現金流、保證生存,這是至關重要的,哪怕是訂單收益低一點也要做,所以必須加大力度抓訂單。這需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重點抓政府訂單、國有企業大訂單和無風險訂單;二是原則上不做貸資、墊資的項目,寧愿效益少一點、也要抓資金好一點、風險小一點的訂單。其次,抓結算,抓清欠,加強賬款催收,努力增加企業的現金流。清欠的前提條件是抓好工程結算,建筑企業要明確每個項目的結算負責人,哪個時期完成什么內容都要有明確的目標。企業要對清欠工作高度重視,采取一切有效的方法,如果錯過時間,那么對方企業就可能倒閉了,當資產一轉移,錢就回收不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