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談職業模擬教學法在建筑結構基礎與識圖教學中的應用【摘 要】 把職業模擬教學法應用到建筑結構基礎與識圖課程的教學中,通過任務驅動、情境教學、角色扮演等方法來組織課堂教學,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職業色彩,讓學生們全方位感受到職業要求和崗位精神,把培養學生的職業生產能力、主動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融入到整個的教學過程,以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 /1/view-12293363.htm【關鍵詞】 模擬教學法;工作崗位;職業精神;項目團隊職業教育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它們之間因學校類型不同、培養目標不同、人才定位不同,而在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上存在不同。傳統大學課程教學以學科為導向、以知識
2、為目標、以教師為主體、以應試為基礎、以邏輯為載體、可以開設理論和實踐分離的課程。但職業教育不同,職業教育課程必須以職業生產活動(工作過程)為導向、以能力(生產能力)為目標、以學生為主體、以素質為基礎、以項目或崗位任務為載體,以實訓為手段,設計出知識、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課程。因此職業教育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把培養學生的“崗位工作能力、自我學習能力”等放在突出的位置,使學生們樹立“自我學習、崗位學習、終生學習”的現代學習觀和職業觀,以保證學生走向社會之后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建筑結構基礎與識圖課程是建工技術、工程管理和工程造價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是培養施工員、造價員、資料員、安全員、監理員、測量
3、員等職業崗位人員的技術基礎課,非常適合采用職業模擬教學法進行教學。職業模擬教學法是讓職業的角色融入到課堂中的一種新的培養模式讓學生們提前成為一名“工程師”。當然,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我也穿插采用了“任務驅動法”、“項目導向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學法”等,以達到更佳的教學效果。一、職業模擬團隊的組建(一)對學生情況的分析建筑結構基礎與識圖是我院建工技術、工程管理專業和工程造價專業大一年級第二學期的課程。經過一學期的大學學習,學生們基本上已經能從高中階段的知識性學習過度到大學尤其是高職院校的技能型學習。學生們有要求學習專業知識、憧憬崗位成才的強烈愿望這體現在不斷有學生問老師:施工員是干什么的、
4、造價員是干什么的、畢業以后能從事什么工作、畢業以后干什么好等等。在本課程的學習之前,學生們已經在第一學期學完了建筑構造與識圖、建筑材料等專業基礎課和部分公共基礎課的學習,開始進入專業課階段的學習。建筑結構基礎與識圖是一門動手性(手工制圖)和應用性很強的專業課,任課老師對學生已有知識的了解和預測未來實際工作需求的把握,是有效組織教學的前提。(二)團隊(項目部)的組建先根據每個班的學生人數,將學生按大約7人為一組進行分組,若余數少于5人則重新安排人數,盡量讓每一組的數量相同或接近。每組設組長一名、副組長一名、義務輔導員一名。組長由老師直接指定,也可由小組成員推選。義務輔導員由學生自愿出任,也可由老
5、師指定。然后以每個小組為單位,模擬組建項目經理部。組長任項目經理,全面管理本組(項目部)的一切工作事務。副組長任項目副經理,按學生本人的興趣愛好,若偏向技術的即稱技術經理,若偏向管理、談判和溝通的則稱商務經理。項目副經理和義務輔導員配合項目經理,共同管理本組的工作。二、職業模擬教學的過程管理教學過程遵循認知規律、強調知行合一,讓學生們先知道方法,然后自覺地執行。重視學生職業能力的養成,促進職業技能的全面發展。同時,在實踐中嘗試新的思維和激勵方法,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新能力,進而從一般的制圖,到自己設計和創新,培養廣泛的適應能力,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結合自己多年的結構工程設計經驗和常用建筑結構構造
6、做法,再增加規范、通用圖集、圖塊、模塊等,讓學生不但學會制圖,而且還能懂得簡單的初步設計,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從而使得學生們能夠盡早進入職業角色。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鍛煉團隊精神、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主要采用以下的各種方法,來組織課堂學習、安排學生們的課堂訓練、課后自學。(一)、任務驅動法按照任務與技能相吻合的原則,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任務驅動法,根據崗位的需求和教學目的下達任務,驅動學生們進行學習和訓練,將學習任務和教學目的統一起來,由教師安排教學任務并創設學習和實踐機會。例如,給定畫某個建筑細部構件的任務,由學生分組完成,再由各組進行討論、練習、比賽完成速度等,最后老
7、師點評總結。(二)、項目導向法整門課的教學以某實際辦公樓工程為線索,把整套完整的圖紙(含建筑圖和結構圖)分發給每一個學生,將對整個工程圖紙的識讀貫穿到整學期的教學過程中,分為以下的六個項目。項目一:某辦公樓建筑平面圖的識圖與繪制,主要是承接第一學期建筑構造與識圖課程,安排學生學會看建筑圖,并通過畫出其中某一層的平面圖的形式,讓學生掌握識讀建筑圖的能力。項目二:某辦公樓(如二層等)樓板的結構配筋圖的繪制。通過繪制板的配筋,讓學生們既知道板的配筋構造,又能看懂板的配筋圖。項目三:某辦公樓天然基礎(如ZJ5等)結構施工圖的繪制。既讓學生們通過基礎表讀懂天然基礎分臺階的情況、基礎墊層、基礎的具體配筋和
8、柱的插筋等。項目四:某辦公樓樓梯結構施工圖的繪制。讓學生們明白樓梯按結構形式的分類、鋼筋的配置和錨固等。項目五:某辦公樓梁配筋圖的繪制,讓學生們了解梁的配筋情況。項目六:某辦公樓柱子配筋圖的繪制,讓學生們了柱子的配筋情況。(三)、角色扮演法把學生分成幾個組,讓學生扮演各種角色進行溝通和學習。如每一組選出一位學得最好的學生到其他組當老師,也選出一個學得最慢的學生到其他組當學生等,通過各自角色的扮演,既讓學生學到知識又可以進行充分地溝通,鍛煉協作能力。(四)情境教學法在學生繪制圖紙的過程中,我讓男女生搭配分組,讓他們互相學習,互相比拼誰畫的又好又快,畫的好的同學必須幫畫得差的同學。以小組為單位,小
9、組最后一名的成績計為小組成績,從而讓整個小組“同舟共濟”,為共同的目的而努力。 這樣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的認知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的發揮達到最佳狀態。除了采用以上的教學方法,我還給學生們看看一些設計院的結構工程師的設計作品,講解結構設計的大概過程以及CAD的繪圖方法,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和職業愛好。三、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對于既學理論又注重實際繪圖能力訓練的課程,我們通常采用多元評價、全方位評價等方式進行評學。傳統教學對學生的評價是考試期末考、期中考試、單元測試等。而職業模擬教學法不以考試分數為唯一的評價、試卷上的分數并不能代表學生的真實水平。學生的學習效果應該體現在整個的學習和職業體驗過程中,由老師全程記錄、分階段考核。為了能更全面、更客觀地的評估學生的水平,我采用了老師評價、學生互評、綜合評估并結合實際操作等評估方式,力爭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四、教學效果通過對本學期工程管理專業3個班和工程造價專業1個班的學生的抽樣調查,學生的普遍的反映是:在繪圖的過程中能體驗到崗位的要求,既能學習知識又能提高職業素養,使學習苦中有樂,感覺收獲很大。五、結束通過把職業模擬的方法引進具體課堂的教學中,讓學生們盡快體驗到工作崗位對學習提出的要求,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希望能與同行共勉,共同推動我國的職業教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