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多層建筑增加電梯與適老建筑的研究(2頁).docx
-
資源ID:438145
資源大小:38.57KB
全文頁數:2頁
-
資源格式:
DOCX
下載:注冊后免費下載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驗證碼下載
賬號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探討多層建筑增加電梯與適老建筑的研究(2頁).docx
1、探討多層建筑增加電梯與適老建筑的研究摘要隨著老齡化社會的逐步發展,養老設施不完善,功能不配套,設備不齊全,成為中國落后的養老條件與日益增長的中高端老年群體養老需求之間的矛盾。因此,本文為探究適老住宅的建設提出了建筑設計的新理念,以供參考。 關鍵詞老齡化;舊樓改造;新理念 文章編號:2095-4085(2016)01-0077-02我國人口老齡化持續加重。“十二五”時期,我國第一個老年人口增長高峰到來,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萬。2011-2015年底,預計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增加到2.21億,老年人口比重將增加到16%。在未來20年將成為全球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1 老人空巢化問題突出隨
2、著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預期壽命大大延長,“空巢”老人迅速增加,在當前養老機制遠不完善,而老齡化浪潮迅速到來的大環境之下,以多元化老齡社會、社區以及居家式養老為主的養老方式成為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2 住宅老舊居家養老無力解決我國每年都有大量的樓房竣工,隨著新的設計理念,新的生活模式地變化,傳統社區及多層住宅,已無法滿足老年人的居家養老,上下樓及其不便,即使當前開發的新型住宅也對老年人的養老居住考慮不全面,高速地開發模式,并沒有帶來高品質的住宅,住宅性能的多元化仍舊落后于時代地發展。3 國內舊樓改造的研究與實踐目前國內很多機構已經開始了對老年住宅的研究與實施,在舊樓改造方面也
3、積累了一定經驗。上海作為老齡化比例最高的城市,人口結構地改變直接影響到社區使用功能定位,對于老年人來說,出行無障礙已經是必須關注的需求。4 多層住宅增加電梯的設計方法4.1 原有住宅存在的問題現在的老舊住宅一般存在以下問題:(1)建筑功能簡單。建筑結構單一,缺乏無障礙設計,沒有電梯,樓道空間狹小,樓梯踏步臺面過小,樓梯坡度過高;老舊居民房年代久遠,抗震能力差;建筑材料不節能,小區面貌破爛陳舊,屋檐、臺階、樓梯扶手破損嚴重。(2)基礎設施陳舊。老舊居住小區路面不平整,路牙破損殘缺,道路不暢通;水暖電各種管線,互相交織,錯綜復雜;大部分老舊居民區沒有設置物業管理或物業管理形同虛設。4.2 住宅分類
4、處理借鑒國內外成熟地設計方式,提出住宅分類化處理,將老舊住宅樓分為不同層次,綜合考慮不同電梯布局,制定不同電梯標準。增加電梯是為了更好的解決老年人出入樓房,但也要考慮到整個樓的建筑結構,根據人群的行為特征、戶型比例、樓梯間的布置情況等,提高設計自由度。4.3 舊樓增加電梯的設計方案目前在舊樓增加電梯中,最成熟的模式是在不改變主體的情況下將電梯增加在建筑外面,入戶方式多為兩種:平層入戶和半層入戶,平層入戶是指電梯停留位置正好是樓層位置,而半層入戶是指電梯停留位置正好是樓梯休息平臺位置,需要用戶向上或向下走半層才能到達所在樓層。雖然半層入戶不能直接到達所在樓層,但由于其施工方便、電梯選址容易、增加
5、的結構簡單等被大量采用。平層入戶電梯可以直接到達所在樓層,為老年人出入提供了極大便利,但是這種入戶方式對整棟建筑及戶型要求非常高,且工藝復雜,施工難度大,因此必須根據情況,因地制宜的解決電梯的設置方式。4.4 政策扶持,良好的運營模式以政策扶持、社區參與、居委會監督、物業管理、業主委員會發起、總承包公司操作及后期服務的維護效益期管理方式,為成功推進老舊社區軟硬設施升級更新創造了條件。探索適應本地發展模式,良性發展循環,摒棄短期利益化及惡意商業行為模式。4.5 總體與局部的利益調整老舊小區改造是很多城市發展中遇到的難題,一方面城市快速發展,很多老舊小區所處位置由原來的偏遠地區變為城市核心功能區;另一方面近幾年土地成本不斷提高,為拆改工作帶來難度,牽涉到個體利益在所難免。實驗發現,單個建筑增加電梯的成本會有所升高,但如果將整個小區統一改造,成本的控制相對呈下降趨勢,整體維護與管理更容易、更系統化。5 結語住宅應該是全面的、有周期的,滿足從年輕到年老均適宜居住的要求,住宅建筑設計是整個建筑業的主力,將建筑的適老化加以考慮成為未來建筑設計發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