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輕型木結構房屋建筑的特點及優勢 輕型木結構建筑建造方式和技術特點輕型木結構建筑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基礎和上部結構。基礎一般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形式,上部采用木結構形式,通過混凝土基礎預埋的連接構件將上下結構連為一體。上部結構部分有木結構框架、板壁填充料、框架覆面和裝修材料三大部分組成。 木結構框架,是由小截面規格材構件按照一定的間距拼裝成板型組合構件,如墻板、屋架等,每層墻體安裝后,施工樓板結構,形成上層結構的施工操作平臺。在屋面部分的施工,屋架代替樓板梁,屋架上鋪覆屋面板,形成整個房屋的木結構框架。木結構框架形成后,在框架內布設水、電、氣等管線,外墻面一側采用OSB防水結構板材、透氣防水膜等
2、外墻材料包覆,根據設計要求填充保溫隔熱棉以及內墻面一側包覆防火石膏板等,形成由墻體、樓蓋和屋蓋等基本構件構成的箱形結構體系。作為一次超靜定的結構體系,其結構強度主要通過結構構件(框架)和次要結構構件(墻面板、樓面板和屋面板)的共同作用得到。輕型木結構使用的材料主要有,規格材、結構復合木材、膠合木、工字木擱柵、輕型木絎架、木基結構板材等。規格材是按照一定的尺寸和模數制成的實心鋸材,用于結構框架的組裝,包括墻骨柱、樓蓋擱柵、屋蓋椽條等。結構復合木材、膠合木、工字木擱柵主要用做結構梁構件,這些材料的共同特點是將木材用結構膠根據使用需要進行加工粘合,形成比原木材性能有顯著提高的結構構件,如工字木擱柵梁
3、單跨可以達到18米,是實木規格材難以作到的。輕型木絎架是由規格材拼裝用于樓蓋和屋蓋的絎架梁,絎架接點采用鍍鋅齒板連接。木基結構板材(OSB板等)用作墻體、樓蓋包覆板材,除包覆和承受壓力作用外,還傳遞和承受風載、地震荷載等橫向剪力。 輕型木結構建筑具有突出的技術特點,產品、構件工業化程度高、規格系列齊全,施工技術簡單、施工質量易于控制、現場干法施工、建造速度快,結構整體性好,抗震優良,建筑造型容易實施,使建筑效果更加豐富多樣,能源利用節約高效,建筑材料生態環保,可回收利用等。 輕型木結構房屋的建造方面,聯眾木業在業界也有極好的口碑,其生產的輕型木結構房屋具有以下四個優勢:1、安全可靠輕型結構系統具有很強的能量吸收能力,可以抵御強烈的地震,颶風,雪災等各種自然災害;2、保溫節能與磚混復合保溫墻體相比,先進的外圍護結構采暖耗熱量可節省40%至50%,15mm以上的空氣層更是提高了房屋的隔熱效果;3、設計靈活特別是輕型結構建筑,為屋頂增加更有吸引力的外觀,使得復雜造型成為可能。這是磚混結構無法比擬的4、建造快速重量輕,強度高,使得設計和施工變得簡單、快捷。減少施工時間,節約施工成本,噪音小,現場潔凈,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