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生命周期評價在我國綠色建筑中的應用郭輝 200720113565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都發展了各種不同類型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為綠色建 筑的實踐和推廣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如英國的BREEM評價體系(1990)、美國LEED綠色建 筑評價體系(1995)、加拿大等多國GBTool(1996)、日木的CASEBEE建筑物綜合環境性能 評價體系、澳大利亞的NABERS建筑環境評價體系(2003 )、挪威的EcoProfile.法國的ESCA LE等。中國臺灣省、香港地區也相繼推出了針對綠色建筑設計的評價體系。我國綠色奧運 建筑評估體系(2002年)在參照日本CASBEE的基礎上,按照全過程監
2、控、分階段評估的指 導思想,分為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施工階段和驗收與運行管理階段建立評估指標體系。綠色建筑的評價是綠色建筑發展的關鍵問題,倡導有益環境的綠色建筑,有必要建立綠 色建筑的評估體系。從全生命周期評價的宏觀視角上觀察問題,更有利于指導綠色評價,有 效地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統。本文引進了全生命周期評價方法,通過研究 其在國外的發展情況,結合綠色建筑,指出我國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促進我國綠色建 筑評價方法的發展。一、全生命周期評價主要內容全生命周期評價(whole Life Appraisal, WLA)是指系統地評價與一項資產有關的并在其 生命期內從獲収直到處置所發生
3、的所有相關費用的一種評價方法。共分為四個發展階段:使 用成本(costinuse)生命周期成本Oife cycle cost一LCC)全生命周期成本(whole life cos ting一WLC) 全生命周期評價(whole life appraisal)(圖 1)。使用成本 生命周期成本全生命周期成本全生命周期評價r+一I, ” AIIIII19701980199020002005圖1全生命周期評價發展歷程WLA系統考慮了所有的相關成本,在明確的目標下能做出有效的選擇,并力圖使設備在整 個生命期屮發生的總成本最小化。WLA同時考慮一項設備整個生命期的成本與功能表現, 并且能使初始資金成本與
4、未來運營維護成本相平衡。最主要的是WLA是分階段應用于建筑 上的,能在各個不同階段實施WL A方法,達到總成本最低的目標。由于綠色時代的到來,應該更長遠、更深入、更全面地探索綠色建筑的經濟價值,不僅顧及 局部的效益,而且更大限度地尋求整體效益;不僅著眼于短期利益的獲得,而且保證長遠利 益的持續獲得。WLA更重要的是一種評價理念,它有兩方面的特點:一是在分階段的基礎 上進行評價;二是充分考慮全生命周期成本。二、分階段實施WL A由于全生命周期評價貫穿建設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吋I可跨度非常長,而且各個階段 的內容也不盡相同。因此,我們必須首先對全生命周期成本進行階段劃分,然后,分別討論 各個階段全
5、生命周期成本的內容。為了順利實施WLA,將全生命周期分為四個階段:決策 階段、設計階段、施工階段和運營維護階段。(一) 決策階段在決策階段,從多個可行性方案中,選擇全生命周期費用最小化的投資方案,實現科學 合理的投資決策。資金時間價值理論、成本效益分析、規劃理論在投資項目評價時起著重要 作用,這些構成了項目投資決策分析的基礎理論,并在實際中得到了普遍運用。另外,論證 和研究者的知識和經驗、主觀的判斷還是客觀的論證、信息源的廣泛性、數據的可靠性、論 證和研究的深入程度、論證和研究的科學性等都直接影響決策的結果。(二)設計階段建筑設計是一個綜合性強、復雜程度大的工作,在設計階段早期,設計團隊需要考
6、慮設 計方案在功能,質量,成本等方面能否滿足利益相關者的要求。設計階段的內容包括室外工 程、建筑設計、材料與資源、能源消耗及其對環境的影響、水環境系統、室內空氣質量。 實質上在建筑物的整個壽命期屮,要考慮環境和經濟因素,以證明在綠色建筑設計策略屮額 外增加的投資。要在設計階段有效地控制成本,需耍從組織、技術、經濟、合同等各方面采 取措施,隨時糾正發生的投資偏差。(三)施工階段在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思想和方法的指導下,綜合考慮建設項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使工 程合同的總體策劃和工程施工方案的確定更加科學合理。施工階段既是其規劃設計的實現過 程,又是大規模的改變自然生態壞境、消耗自然資源的過程。選擇適當
7、的建筑產品和材料 是關鍵的,因此需要選擇能循環使用、減少廢物和污染排放的材料。此階段包括有場地保護、 環境影響控制、材料與資源、節能與節水、人員安全與健康。(四)運營和維護階段在運營和維護階段,要制定合理的運營和維護方案,分為長期方案和短期方案。運營和 維護方案的制定要以成本最低為目標,以提高設施的經濟價值和實用價值,降低運營和維護 成木。在建筑物運營階段,業主能夠知道與最初WLA預測時相比較的建筑物的經濟表現是 怎樣的。在WLAP,運用現代經營手段和修繕技術,按合同對已投入使用的各類設施實施 多功能、全方位的統一管理,為設施的產權和使用人提供高效、周到的服務,以提高設施的 經濟價值和實用價值
8、。此階段包括室外環境、室內環境、能源消耗、水環境、綠色管理。通 過在建設項目的各個生命周期階段中實施全生命周期評價,可以極大地降低項FI的各階段成 本,而且越早實施WLA,其得到得益處越大。三、WLA技術方法在進行綠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評價研究吋,需要引入全生命成本(Whole Life Costing, WLC) 等技術工具,以達到評價綠色建筑的目的。并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綠 色建筑評價體系,從而有力地促進我國綠色建筑事業的健康發展。WLC是一種技術工具, 是利用多種模型進行成本核算的一種計算方法。所以在使用WLA時,只有以WLC作為技 術手段,才能更具體地利用一些數學方法進行
9、成本核算。ISO 156861(2000)認為,WLC 是幫助評價建筑成本的工具。WLC是一個技術方法,能夠在一個特定的期間進行成本估計, 并考慮了所有相關的經濟因素,包括有初始資金成本和未來運營成本。一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是通過把每種成本的現值匯總,并且減去例如轉售價值等的 現金流入的現值。簡單的通用公式如下圖:全生命周期成本二初始化建設成本+運行+維護+ 修理+能源+水+替換一拆余值,也可以把上述公式表示為以下數學模型:TT2WCXC + 工 OxPV _+ 工 Mxpy -SxPV ;其中:=-; PV=!1 01B 0r(+r)(1+r)Co:初始化建設成本(即建設投資或工程造價,包
10、括征地成本、設計成本、建筑成本 等);O:運營成本(年度成本包括能源、清潔等);M:維護成本(年度成本和替換、修繕成 本);M:殘值;PVsum:現值和;T:生命周期;t :吋間變量;r:折圖2吋間與全生命 周期成本節省的關系現率;P :折現系數。WLC實施步驟:按明確目標與困難一一制定目 標和明確標準一一建立分析WLC過程一一建立數據收集系統一一計算WLC比較結果 不確定性分析和風險分析一一得出WLC結論。四、結論從全生命周期評價的宏觀視角上觀察問題,更有利于指導綠色評價,有效地保護人類賴 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統。從綠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目標岀發,分為決策、設計、施 工、運營和維護四個階段進行評價,有利于整個過程的控制,并可及時發現問理、解決問 題。因此在運用WLA的基礎上,使我國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更好地走向基于建筑物全生命 周期理念的評價,使綠色建筑全生命評價在中國盡快發展起來,才能有效地保護人類賴以生 存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統,更好的發展我國的綠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