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東方海港國際大廈上海綠色建筑三星級標識開發單位 上海展鵬實業有限公司榮獲獎項 2011年度第九批綠色建筑設計評價標識 綠色建筑三星級咨詢單位 建研院上海分院- 綠色建筑與生態城研究中心項目概述東方海港國際大廈位于上海市北外灘虹口區東大名路1080號,西臨中房基地的臨江小區居民住宅和虹口區東余杭路幼兒園以及一些商店,南側為空地(待開發的辦公及商業用地),北側為東大名路。本項目地下2層,地上26層,總建筑面積39832.6m2。項目總用地面積8826m2,其中建筑占地面積2060m2,綠化面積3377m2,功能包括辦公、餐飲、會議、游泳池等。技術體系本項目綠色建筑技術主要特點是關注節能減排、健康舒
2、適和人性科技,關鍵技術1)圍護結構保溫本項目全面考慮的節能措施,在建筑玻璃幕墻外立面設置水平百葉可調節外遮陽。建筑外墻采用50mm巖棉保溫;屋頂采用40mmXPS保溫;玻璃幕墻采用斷熱鋁合金低輻射中空玻璃窗6+12A+6遮陽型,傳熱系數2.8W/m2k,遮陽系數0.45,經節能計算,均滿足相關規范要求。2)地源熱泵本項目冷熱源采用復合式土壤熱泵系統,按照冬季熱負荷配置土壤熱泵及地下換熱器,冬季采暖所需熱量全部由土壤熱泵提供,夏季供冷所需冷量,基載部分由土壤熱泵提供,不足部分由螺桿式冷水機組補充。建筑物夏季由集中冷源承擔的峰值冷負荷為2694kw,其中2臺土壤熱泵機組承擔峰值負荷的39%;1臺螺
3、桿式冷水機組承擔峰值負荷的27%;冬季峰值熱負荷為1545kw, 2臺土壤熱泵機組承擔74%。地下換熱器系統采用豎直埋管中的雙U型管,管材PE100,d32,承壓1.6MPa。綜合考慮換熱器的換熱效率及經濟性,垂直地下換熱器的有效埋管深度為100m。地下換熱器的數量為175個,需要打井面積約5000m2。3)排風熱回收本項目建筑形式為高層辦公樓,由于新風采用單獨處理方式,全年新風負荷較大,采用排風熱回收式新風機組可以有效節約新風處理能量。本項目新風機組采用熱回收熱泵式新風機組。新風機組共選用12臺,型號分別為RQF-B60L和RQF-B80L。機組的全熱回收效率為夏季62%,冬季64%。通過熱
4、回收經濟性分析,夏季可回收熱量121.07kW,冬季可回收熱量67.52kW,全年節省電費132974.34元,投資回收期4.16年。4)VAV+獨立新風系統本項目5-26層采用熱濕分控的獨立新風+VAV空調系統,空調顯熱部分的冷熱源由地源熱泵機組和冷水機組提供,潛熱和新風的冷熱源由12臺熱回收熱泵式新風機組提供。標準層新風送到各層后,采用地板送風的送風方式獨立送新風。新風管沿樓板(架空地板下)敷設,送到各房間的地板新風送風口。每層樓的新風引入口設置一臺風機動力型末端(CAV-BOX),并連帶6臺CAV風閥向相應區域按照需求風量進行送風,CAV風閥與該區域的VAV-BOX聯動,當該區域內任何一
5、臺VAV-BOX開啟,就開啟該區域內的CAV風閥。每層樓CAV風閥的送風量累加來決定樓層CAV-BOX的開啟速度,即高、中、低三速。負責新風的新風機組根據樓層CAV的運行情況進行臺數和頻率調節。熱濕分開處理+VAV變風量系統在保證室內舒適度的情況下同時實現節能的目的。5)二氧化碳監測在每個新風區域上安裝一個壁掛式CO2傳感器,根據CO2傳感器檢測的濃度調節送入該區域內的新風量。室內空氣CO2濃度合理控制范圍在1000-15000ppm,CAV新風閥維持在最小新風量位置上。當新風區域CO2濃度大于等于15000ppm,且維持在5min以上,CAV風閥從最低新風量逐漸加大,直到最大新風量;新風區域
6、CO2濃度逐漸降低,逐漸的關小CAV風閥閥門。當新風區域CO2濃度小于等于1000ppm,且維持在5min以上,減少新風量,維持到最低新風量。6)改善地下室自然采光本項目在地下車庫布置了13個索樂圖導光筒,導光筒光輸出量為13500流明,直徑為550 mm,對地下車庫的采光模擬結果表明,添加導光筒之后,有約927 m2的采光系數達到了建筑采光設計標準GB 500332001中相關房間的最小采光系數要求,占地下1層停車庫的30.97 %。7)屋頂綠化本項目在辦公副樓屋頂4層以及主樓機房層屋頂種植屋頂綠化,主要種植植物為果嶺草。屋頂綠化形式為草坪式,種植區構造層由上至下分別由植被層、基質層、隔離過
7、濾層、排(蓄)水層、隔根層等組成。綠化基質層采用改良土(輕砂壤土、腐殖土、珍珠巖、蛭石 2.5:5:2:0.5)。屋頂綠化面積達到451m2,占屋頂可綠化面積的33.3%。8)雨水收集利用本項目對屋面、場地以及綠化的雨水進行收集,處理后回用于場地綠化、道路澆灑以及地下車庫沖洗。雨水收集池及機房位于地下一層北側,收集池大小180m3。系統年收集雨水量4156.77t,經過逐月平衡計算,年利雨水量為3874t,非傳統水源利用率達到20.94%。項目感言本項目評綠色建筑三星級公共建筑,在各專業領域都運用了相當先進以及成熟的技術,是個相對較復雜且具有挑戰性的項目,在與設計院溝通的過程中,也學到了很多相關專業性的知識,所以說在任何一個項目操作的過程中,其實也是在讓我們不斷的學習與進步。5本文件來源于: 建研院上海分院- 綠色建筑與生態城研究中心LEED認證:http:/www.gb- 綠色建筑認證:http:/www.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