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壓注漿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況二、 施工工藝1、 前期施工步驟A、 尋找裂縫:對于潮濕基層,先清掃積水,待基層全部清理干凈、表面稍干時,仔細尋找裂縫,用記號筆標記;對于干燥基層,清理后可用氣泵或風機吹去表面灰塵。B、 鉆孔:按混凝土結構厚度,距離裂縫50-150mm,沿裂縫方向兩側交叉鉆孔。孔距按現場實際情況而定,以兩孔注漿后漿液中裂縫處能交匯為原則,一般剛開始時孔距100-300mm為宜;孔徑的大小應按配套的止水針頭大小而定,采用14mm鉆頭??着c裂縫斷面應呈45-60度角交叉,并交叉在混凝土結構的中部1/3范圍。C、 埋止水針頭:止水針頭為配套部件,是注漿液注入裂縫內的連接件,埋設時須用工
2、具堅固,并保證針頭的橡膠部分及孔壁在未使用前干燥,否則容易打滑。2、 前期施工應注意的問題A、 在尋找裂縫前,首先應對裂縫進行分析,并按裂縫的寬度、長度的不同分別分析,以確定裂縫深度發展規律。如非貫穿裂縫且深度較淺,可以做表面處理。B、 尋找裂縫是一項管繁瑣且細致的工作,如表面不易干燥,可用噴燈烘干,裂縫因含水而可立即發現,以提高工作效率,每一施工區塊須確保無遺漏。3、 裂縫修補A、 灌注漿液時應從第一枚針頭開始,當漿液從裂縫處冒出。應立即停止,移動第二枚繼續灌注,依次向前進行。在灌注過程中,如果漿液已灌滿相鄰針頭位置,可以跳過;如注漿后發現裂縫兩端仍有裂縫延伸,或有裂縫與其交叉,須知該位置補
3、孔,重新注漿。B、 為使裂縫完全注滿漿液,應進行二次注漿。第二次灌注要與第一次灌注間隔一段時間,但須在漿液凝結前完成。如二次灌注后,漿液仍不能愈合,應在該位置重新鉆孔注漿。4、 注漿時應注意的問題A、 當一枚針頭灌注較長時間后(約3-5分鐘),漿液仍然未裂縫內冒出,稍有停止灌注,間距一段時間再進行,若仍未注滿,應檢查鉆孔是否與埋線交叉、結構是否有空洞等情況,查明原因后再進行。B、 灌注時應嚴密注視灌漿機工作壓力表,若超過額定壓力,應停機待壓力降低后再進行,若壓力始終居高不下,應檢查鉆孔是否與裂縫交叉。C、 漿液是遇水膨脹材料,作業時須穿好防護器具,如手套、護目鏡等,若不慎濺入眼睛,應立即送往醫院。三、 裂縫修補檢測對已修補完成的裂縫,應該是混凝土表面光滑、密實,漿液完全注滿裂縫,以達到原設計值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