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淺析頤和園建筑藝術特色今天觀看了觀看了紀錄“頤和園”,讓我感觸頗深,在感嘆頤和園壯麗的宏偉的同時,為它被毀滅感到氣憤與惋惜,但在這里拋開它的建設歷史和政治地位不談,只想分析一下這座皇家園林的建筑風格。在中國,園林建筑藝術有悠久的傳統,在世界造園藝術中獨樹一幟,有重大的成就。頤和園更是皇家園林佳作,它凝聚了我國古代造園工匠辛勤的勞動和智慧,創造了具有高度藝術成就的園林。一、與環境相協調建筑與環境的結合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就是把建筑與地形、地勢、地貌相結合,做到天人合一。有時為配合自然界中的各種環境,還創造出了各種不同的造型的建筑類型,而每一種類型又富于變化。做到總體布局依形就勢,充分利用自然地形、
2、地貌。 頤和園的園林建筑就利用了這個良好的自然環境。建筑布局、景點的安排多是依山之勢、依水之形。依山多是高山崇閣,依次排列,層層向上,形成了高聳突兀之勢。而臨水為長廊小榭,給人以幽遠縱深的感覺。二、風格含蓄,精巧雅致 “含蓄”是中國古典園林重要的建筑風格之一。在園林中強調曲折多變,含蓄莫測。中國園林建筑的“巧”主要是木構架的靈活性,同時在布局上又很注意以“巧”取勝。欲揚先抑是常用的一種造園手法,也是表現含蓄的一種體現。整個園林的建筑從整體到部分不僅注意總體造型上的美,而且注意裝修、裝飾的美,注意陳設的美。萬壽山南麓陡坡直抵昆明湖邊,山水之間的狹長地帶,通常就是修一條環湖路。然而園林藝術講究含蓄
3、,現在有一條雕梁畫棟的長廊橫貫于山水之間,猶如山之彩屏,水之錦帳,巧奪天工,妙不可言。三、強調意境 中國古典園林追求“意境”,意境是人們對園林建筑形象、色彩、氣氛的一種感受。一般來說,園林要突出“幽雅”,以人工的巧奇,創造“宛自天開”的景色,然后將精巧的建筑融化在自然的懷抱之中,便營造出幽雅的意境。頤和園的北部萬壽山聳立如翠屏,各種建筑物和風景點布滿其間,而南部卻是碧波粼粼的昆明湖。湖中有幾處島嶼浮現水面,又以長堤、石橋加以聯系。西堤六橋是仿照杭州西湖中的蘇堤修筑的,垂楊拂水,碧柳含煙,人們漫步堤上,胸襟倍覺輕松舒暢。四、色彩明快,裝飾精巧在中國古典園林中,無論是北方的皇家園林還是江南的私園以及其他風格的建筑,其色彩都極鮮明。頤和園建筑色彩多鮮艷華麗。琉璃瓦、紅柱、彩繪,放映出皇家園林的大氣。 從頤和園的建筑發展過程,我們可以看到,表現在皇家園林中的這種具有古代中國人審美特征的園林觀,絕不僅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視覺感受以及一般意義上的對人類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還是文化發展的必然產物。 圓明園園林建筑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形成了獨特風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