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淺議高職院校建筑工程專業學生的發展培養摘 要:為了將高職院校建筑工程專業學生的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巧妙的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親自動手,我們在對建筑工程專業學生培養的模式與方法上進行了潛心的研究。關鍵詞:培養 研究 實踐 改革高職教育雖然是新型的教育領域,但近幾年迅猛發展,已成為了高等教育的主體。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職業技能培養為宗旨,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特色。進入21世紀以后,建筑工程專業漸漸在相關院校中的專業中占據了主導地位。為了將其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巧妙的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親自動手,我們在對建筑工程專業學生培養的模式與方法上進行了潛心的研究。就目前
2、社會的發展來看,建筑工程專業的前景是不容忽視的。但是在高職院校建筑工程專業學生的培養上依然存在明顯的不足與矛盾。首先,我國一些高校在對學生進行學習教育時,大多數的目的是想要把學生培養成為科研型、學術型的人才,所以對學生的教育基本上鎖定在了書本知識上,而學生通常是在學習書本知識非常穩固的情況下卻對實踐性的操作毫無概念。第二,部分高職院校往往只注重訓練學生的操作技能,一心培養測量員、預算員等職業類人才,卻忽視了高職教育的關鍵何在。第三,高職院校的課程體系設置不完善,不能很好的將理論課的學習與實習實訓課的鍛煉結合在一起。針對現階段的情況,結合我院課程設計的實際情況,我們對建筑工程專業學生的發展開展了
3、一些研究探討。我院工程專業為主要專業,所以對于工程專業的學生在學習及就業等方面我們做了很多功課。目前,我院建筑工程專業學生學習的課程大體上分為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三大類。而在這其中,我們對于專業基礎課的學習和專業課的學習對學生要求尤為嚴格,不僅要求學生學通書本上的知識,同時利用學院現有教學工具、教學儀器以及在學院附近工地或其他建筑場所進行實習實踐鍛煉,最終希望學生在畢業時能夠德才兼備,可以勝任任何相關工作。在這樣的目標努力下,首先我們對學院的師資隊伍進行了改制。專業科鼓勵青年教師參與編寫教材、教學文件、教學補充講義,發表高質量的教研論文。同時,每年舉辦教師講課比賽,提升教師本身素質及教學
4、質量。根據職教類的應用型教學特色,進行課程體系的研究和改革,開發多媒體課件,提高教學團隊的整體授課水平。注重中青年教師“雙師素質”的培養,鼓勵中青年教師承接科研項目或試驗生產項目。重視中青年教師、實驗技術人員的進修工作,改善教師的知識結構,提高教師的學位、學歷層次。安排青年教師擔任學生實習和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其次,改進教學方法。(1)案例教學。工程材料理論是隨著工程實踐的發展而發展的,其工程應用性極強,若能結合工程實例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工程案例的講授中,采用啟發式教學,培養學生工程意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討論式教學。注重課堂教學整體設計,通過引入實驗
5、現象、工程現象,組織學生通過討論尋找答案,最后進行總結和歸納;(3)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高職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實踐性、應型人才,通過實踐性應用環節,讓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鞏固所學的材料理論知識。通過實訓基地的實習鍛煉,給課程教學提供良好的實踐性教學環境,以提升教學實驗水平,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教學中,我們還通過試驗和綜合練習這兩個環節來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試驗練習中,讓學生從取樣到試驗操作以及試驗成果的整理分析等做系統訓練。在綜合練習中,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主要是對各種組成材料進行正確的選擇,如評定砂、石的顆粒級配,混凝土與砂漿、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通過實踐性教學環節,使枯燥
6、的文字內容變得豐富起來,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進一步提高,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及職業應用能力水平。最后,建筑課程理論內容相對較多,知識點比較分散,文字性敘述所占比例較大,計算部分相對較少。課程內容包括石灰、水泥、混凝土、砂漿、鋼材等多種主要材料的技術性能、特性和應用的基本知識,合理選用材料和制品的方法,常用的質量檢驗的基本方法,以及相關的國家標準及技術規范。建筑力學,識圖,材料,測量,鋼結構,混凝土力學等專業基礎課課程的學習是建筑結構、建筑施工技術、概預算等專業課課程學習的基礎。雖然剛開始學習時學生因對其好奇性而具一定的學習動力,但在隨后的教學中,這種熱情逐漸
7、消減,知識點的繁多使得學生無法融會貫通。如何改變這種現狀,使建筑工程課程教學適應職業技術教育發展需要成為當務之急。多年以來,我們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以培養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不斷完善、不斷進取,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科學的教學體系。在課程教學中,理論部分以“精、簡”為度,對課程內容進行調整,并及時把學科技術最新發展成果引入到教學中來;增加實踐性環節,讓學生參與生產、性能檢驗等試驗項目,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實踐能力,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不論是教學方法的改革還是教師隊伍的建設,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將我們高職院校建筑工程專業的學生培養為學習性、實踐性、專業性、技術性于一身的素質隊伍。使其在以后畢業后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游刃有余,在學校學業完成后可以真正對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掌握到隨時、隨處只要有需要就可以合理利用的程度。只有在這樣的培養下,我們才可以將高職院校建筑工程專業的學生鍛煉成真正為社會有用的實用性人才。參考文獻1張衛民,陳蘭云,金俊炎.高職建筑工程技術教育的若干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8(6).2姚勇.土木工程專業畢業實踐環節教學管理探討d.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學,2006(1).3徐勇.建筑工程施工計劃管理j.科技創新導報,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