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淺議快速疏散高層建筑受災人員對策摘要:高層建筑物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場合之一,如何在高 層建筑物發(fā)生火災時快速疏散受災人員日益成為了人們關 注的焦點。本文通過分析高層建筑的自身特點、以及受災人 員在特定場合下的生理、心理反應等影響人員快速疏散的因 素,進一步提出了如何快速疏散受災人員的具體對策。關鍵詞:高層建筑快速疏散受災人員1、前言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各種大型商場不斷出 現(xiàn),特別是城市中各種功能的高層建筑,疏散路線錯綜復雜, 一旦發(fā)生火災,作為專業(yè)搶險救援隊伍的消防人員也會感到 力不從心。如何組織被困人員高效、安全地疏散就成了熱門 課題,國內(nèi)、外許多專家利用各種人員疏散軟件,如Bexod
2、us. vrexodus等軟件來研究人員疏散問題,取得了一定進展,引 起了越多越多的廣泛關注。本文系統(tǒng)地分析了高層建筑消防 安全疏散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2、影響人員疏散的各種因素2.1建筑物本身的因素建筑物本身影響安全疏散的因素為:(1) 建筑物的耐火等級。建筑物耐火等級的高低決定 著可燃物火災蔓延的速度,建筑耐火等級高的,一旦發(fā)生火 災,由于建筑物多是由不燃物、難燃物組成,燃燒蔓延的速 度慢,允許的疏散時間就越長,反之則短。(2) 人員疏散時間。具體疏散包括從房間內(nèi)到房間外 的疏散時間和從房間外到安全出口的疏散,疏散時間隨性 別、年齡等不同而存在差異。(3) 建筑內(nèi)的消防設施。消防設施
3、包括疏散指示標志、 應急照明燈、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自動報警系統(tǒng)、防、排煙 設施等。(4) 火災的探測時間。此因素主要受火災自動報警設 施的制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及時、高效報警是人員安全 疏散的關鍵。(5) 建筑物內(nèi)的消防設施。建筑如能嚴格按照建筑 設計防火規(guī)范的規(guī)定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火災情況下, 系統(tǒng)及時發(fā)揮作用,就能為人員疏散贏得寶貴的自救機會。2.2管理因素火災中,影響人員疏散的管理因素包括日常安全管理和 防火安全教育。對人員進行防火安全教育,組織學習疏散預 案,讓他們熟悉建筑內(nèi)部情況,一旦發(fā)生意外能盡快疏散, 在自救的同時也能對他人的疏散進行幫助,同時對管理人員 還應進行職業(yè)道德教
4、育,使他們成為火災情況下強有力的領 導者和指揮者。2. 3人的因素人員在火災中的行為已成為火災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 領域。而人員行為又受人員心理、反應時間和人員特征等因 素的影響。2. 3. 1人員心理處于火災情況下的人員的心理和行為特征相當復雜,既 與建筑物中人員的占用特性、反應特性等密切相關,也受到 火災發(fā)展和火災產(chǎn)物的影響,還與建筑結構、安全疏散通道 和設施有關。因人員心理引起的典型行為恐慌行為,這種行 為是非適應行為的反應,可定義為飛速逃離類型的行為反 應,包括某些多余的和不當?shù)囊鈭D。恐慌引起的擁擠、從重、 趨光和歸巢是造成人員傷亡的重大原因。2. 3. 2反應時間3、高層建筑安全疏散的
5、若干對策3. 1合理布置安全疏散路線安全出口應分散布置,每個防火分區(qū)一個防火分區(qū)的每 個樓層,其相鄰2個安全出口最近邊緣之間的水平距離不應 小于5米。在布置疏散路線時,既要力求簡捷明了,便于尋 找辨別;又要不致因受某種阻礙反向而行,并要特別注意疏 散樓梯的位置,一般地說,疏散樓梯靠近電梯布置是恰當?shù)摹?但由于高層建筑人員眾多,疏散困難在撤離疏散時可以考慮 在著火層的鄰近區(qū)域采取上、下同時疏散的方案,向下疏散 到建筑外部,向上疏散到“火災安全區(qū)”,使疏散工作更為 有效。3. 2合理布置疏散樓梯為保證在火災時人們能迅速安全疏散,對于旅館、辦公 建筑、教學建筑、科研建筑、醫(yī)院、商業(yè)建筑、郵政建筑、
6、電力調度建筑、廣播電視建筑、通廊式住宅等或其每個防火 分區(qū),應設有兩個不同疏散方向的疏散樓梯。只設有一個疏 散方向的安全疏散出口是不夠安全的,而在建筑物或其每個 防火分區(qū)的走道端部或走道端部的附近,設置樓梯,形成不 同方向的安全疏散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建筑物類型的不 同,標準層面積和性質不同,采用一刀切,不論什么形式的 高層建筑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雙向安全出口,實際上對一 些塔式建筑和單元式高層住宅的每個單元設置兩個安全出 口就有困難因此,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對此作了 規(guī)定,對于那些平面面積較小的高層建筑,設置室內(nèi)樓梯有 困難,可設置一座室外疏散樓梯或在面積較大的其他公共建 筑設置兩座及兩座以上的室外疏散樓梯。4、結語在火災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將人員傷亡降到最低限度, 安全疏散的相關研究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由于近年來超 高層公共建筑的出現(xiàn),其功能的復雜化不斷帶來新的問題, 特別是建筑消防安全性能設計的發(fā)展與應用,還有待建筑設 計人員和消防專業(yè)人士,作進一步地研究和探討。參考文獻:1 李引擎,季廣其,肖澤南,毛小雷城市建筑火災損 失與防火安全水平的評價J.建筑科學,1998, 14 (6): 9 15.2 霍然,胡源,李元洲建筑火災安全工程導論M.合 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