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航國際交流中心項目B標段錨桿施工臨時用電施工方案編 制: 審 核: 審 批: 中建六局中航國際交流中心項目B標段項目部 2011年12月12日目 錄1、編制依據12、工程概況及工程特點13、主要施工機具用電設備負荷34、用電負荷計算35、現場臨電規劃66、負荷計算及設備選擇77、接地和接零保護98、安全用電措施及注意事項109、電氣防火措施1410、觸電應急預案15錨桿施工臨時用電方案1、編制依據(1)施工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 JGJ46-2005(2)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電安全規范 GB5019493(3)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 JGJ33-2001(4)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標準 JGJ5
2、9-99(5)中建股份、中建六局安全生產的各種規章制度2、工程概況及工程特點2.1、工程概況:中航國際交流中心項目位于成都市高新區金融總部商務區,益州大道以東,泰來路以西,裕民路以北,民貴西一街以南。本工程B標段建筑面積為152856平方米,地下建筑為三層建筑面積為42561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積為110295平方米,建筑高度最高約99.8米;其中:1#住宅樓31層,建筑面積為29206平方米,2#住宅樓32層,面積為15996平方米,1#辦公樓26層面積為42513平方米。結構設計要求抗浮力標準值為50KN/m2、55 KN/m2、65 KN/m2、75 KN/m2和80 KN/m2,計算抗浮
3、力設計值分別為65 KN/m2、71.5 KN/m2、84.5 KN/m2、97.5 KN/m2和104 KN/m2。地下室底板基底下為1.0m左右的砂卵石,其下為薄層強風化泥巖和厚層中風化泥巖,根據類似地層施工經驗,單根錨桿抗拔力設計值按260KN進行計算。錨桿體均采用級熱軋鋼筋,鋼筋由水泥漿外裹封閉防腐,錨入基礎(筏板)不小于35d,按0.9m預留。錨桿成孔直徑為150mm,錨桿錨固段為8.1m,錨桿體總長度9.0m(含錨入底板0.9m長鋼筋)。2.2、工程特點:本工程主體施工量比較大,工期比較緊張,電氣設備使用較多。2.3、施工部署:本工程臨電系統采用三相五線供電方式,TNS保護接零系統
4、。用電設備位置及現場環境,詳見施工用電平面圖。組長:賃常富副組長:李成斌 譚世勇 副組長:居繼良 吳建有組 員:董仕浩組員:王文良組員:劉浩組員:易帥現場成立安全用電領導小組2.4、本工程現場配電系統分為三級,即一級配電箱、二級配電箱、三級配電箱。本設計包括:現場內由甲方配電柜出線至施工方一級配電箱,及其之間的連接導線,不考慮工地流動配電箱。工地流動配電箱及三級配電箱由土建項目部根據現場情況自行考慮,但要保證直接分斷設備的最后一級開關為漏電保護開關。2.5、現場臨時用電工作由公司技術部和公司安全部共同監督實施。現場臨電工程按照本施工方案施工完畢,項目部自檢合格(需填寫檢查復查表)后,由公司技術
5、部、安全部共同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主要施工機具用電設備負荷:序號名稱數量型號及技術數據設備容量備注1空壓機2165KW 380V330KW2鉆機230KW 380V60KW3鉆機228.5KW 380V57KW4電焊機BX1330221KVA 380V JC=0.6 =0.5842KVA5壓漿泵111KW 380V11KW6平式攪拌機13KW 380V3KW7生活及照明20KW4、用電負荷計算:根據施工現場各用電設備使用情況,采用需要系數(Kx)法,將用電設備分組進行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Pj= Kx *Pe 有功功率 Qj= Pj * tg無功功率 Sj= 視在功率a、分組負荷計算
6、:(1)空壓機: 取 Kx=0.7 =0.7 即tg =1.1Pj1= KPe1=0.72165=231KW Qj1= Pj1tg=2311.1=254.1KVR Sj1=343.41KVA (2)電焊機: 將焊機負荷由暫載率60%換算成100%的負荷為 Pe2=Se =212=32.53KW 取 Kx =0.45 =0.45 即tg=1.98 Pj2=0.4532.53=14.64KW Qj2=14.641.98=28.99KVR Sj2= =32.48KVA(3)鉆機:取 Kx=0.7 =0.7 即tg =1.1Pj1= KPe3=0.7(230+228.5)=81.9KW Qj1=1.1
7、81.9=90.09KVR Sj3= =121.75KVA(4)平式攪拌機:取K=0.7,cos=0.68,tg=1.08Pj4= KPe4=0.73=2.1KWQj4= Pj4tg=2.11.08=2.27KVRSj4=3.09KVA (5)壓漿泵 取 Kx =0.8 =0.8 即tg=0.75 Pj5=0.811=8.8KW Qj5=8.80.75=6.6KVR Sj5=11KVA (6)生活用電及照明負荷組: 取現場總負荷量取20KW 施工現場多為露天作業,且經常夜間施工 取 Kx=1 =1 即tg =0 Pj6=120=20KW Qj6= 0 KVR Sj6=20KVAb、現場總負荷:
8、 取同期系數 Kp=Kq=0.9 A.有功功率: Pj=KpPj1=0.9(231+14.64+81.9+2.1+8.8+20) =0.9358.44 =322.6KW B.無功功率: Qj=Kq Qj1 =0.9(254.1+28.99+90.09+2.27+6.6+0) =0.9382.05 =343.85KVR C.整個施工現場的計算容量: Sj=471.5 KVA甲方提供電源容量單臺630 KVA箱變滿足錨桿施工臨時用電需求。需要現場臨電負責人嚴格調配和控制用電設備的使用,保證每條配電支路負荷平衡,盡量避免用電高峰出現。5、現場臨電規劃(1)、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設備用電需求,采用從箱變
9、接出二個一級箱,一個一級箱供應空壓機組,其二級箱采用分二路出線開關,分別供應兩臺空壓機;另一個一級箱供其余機械設備及照明,其二級配電箱采用五路出線開關,其中四路分別供應4臺鉆機。配電箱位置及線路布置、走向,詳見施工用電平面圖。(2)、由一級箱出線至各固定配電箱全部采用鎧裝電纜,全部按照規范要求直埋地下0.6M敷設,并做好相應防護措施。所有過路埋設的電源電纜一律采用穿鋼管保護。電纜穿過道路和易受機械損傷的場所以及引出地面由2M高度至地下0.2M處,都必須加設防護套管。室內配線嚴禁拖地,要采取保護措施。(3)、搖測檢查變壓器處工作接地裝置,接地電阻值4。由一級箱二次側出線至各二級配電箱為TNS保護
10、接零系統。現場內所有配電箱均要設重復接地裝置,接地電阻值10。(4)、電纜埋設處及拐彎處,要做相應標示牌,警示。標示牌距地20cm,上面要寫清此處所埋電纜規格、型號、截面,并注明是由哪里引出、引至何處。6、負荷計算及設備選擇:第一配電:(P1-1配電箱) 主要負荷有:序號名稱數量設備容量備注1空壓機2165KW 380VA:總負荷:取 Kx=0.7 =0.7 即tg =1.1Pj1= KPe=0.72165=231KW Qj1=1.1231=254.1KVR Sj1=343.41KVAIj=Sj/(*U)=343.41/(*0.38)=521.76AIz=1.2*Ij=1.2*521.76=6
11、26.11A根據上述計算結果及電力電纜直埋地敷設的載流量表,第一路配電:箱變至一級配電箱P1-1選用二根VLV223*240+2*120型聚氯乙烯絕緣鋼帶鎧裝電力電纜進入,一級箱內整定值630A的自動空氣開關控制,P1-1配電箱至二級箱選用二根VLV223*240+2*120型聚氯乙烯絕緣鋼帶鎧裝電力電纜,埋地敷設至P2-1配電箱,并做好防護措施及走向標志牌,至三級箱分二路采用VLV223*185+2*95電力電纜。(2)第二配電線路:(P1-2配電箱) 主要負荷有:序號名稱數量設備容量備注1鉆機230KW 380V2鉆機228.5KW 380V3電焊機BX1330221KVA 380V JC
12、=0.6 =0.584壓漿泵111KW 380V5平式攪拌機13KW 380V6生活及照明20KWB.P1-2配電箱: 取Kx=0.7 =0.7 即tg=1.1Pj=0.7(14.64+81.9+2.1+8.8+20) =89.21KWQj=89.211.1=98.13KVRSj=132.62KVAIj=Sj/(U)=132.62 /(0.38)=201.5AIz=1.2Ij=1.2201.5=241.8A根據上述計算結果及電力電纜直埋地敷設的載流量表,第二路配電:箱變至一級配電箱P1-2選用一根VLV223*240+2*120型聚氯乙烯絕緣鋼帶鎧裝電力電纜進入,由一級箱內整定值400A的自動
13、空氣開關控制,P1-2配電箱的一次電源線選用一根VLV223*185+2*95型聚氯乙烯絕緣鋼帶鎧裝電力電纜,埋地敷設至P2-3配電箱,并做好防護措施及走向標志牌,至三級箱分五路采用VV223*50+2*25銅芯電力電纜,其中四路分別供四臺鉆機使用,一路供現場照明。7、接地和接零保護:(1)、本工程施工用電設專用保護零線,采用三相五線TNS供電系統,現場達到三級配電,兩級以上漏電保護。(2)、對甲方變壓器工作接地裝置,進行斷電搖測接地電阻值的檢驗,作好記錄,接地電阻R4。自一級箱二次側以下均設專用保護零線。(3)、本現場內所有二級配電箱均設重復接地,接地電阻不得大于10。(4)、配電箱、開關箱
14、內均分設工作零線端子和保護零線端子,工作零與保護零要分開。(5)配電箱和開關箱的金屬箱體,金屬電器安裝板以及箱內電器的不應帶電金屬底座外殼等必須作保護接零。現場配電箱必須按照公司安全監督部要求設圍欄,圍欄也要做保護接零。保護零線應通過接線端子板連接。(6)、與電氣設備相連的保護零線截面,應為不小于2.5mm2的多股絕緣銅線。手持用電設備的保護零線,應在絕緣良好的多股銅芯橡皮電纜內,截面不小于1.5mm2,顏色為黃/綠雙色線。保護零線截面應不小于相線截面的1/2。相線截面小于16mm2時,保護零線截面與相線相同;相線截面大于16mm2小于35mm2時,保護零線截面為16mm2;相線截面大于35m
15、m2時,保護零線截面為相線截面的1/2。(7)、保護零線不得經過開關、熔斷器,不得做工作零線用,要做到專線專用。正常情況下,保護零線不得有工作電流通過。(8)、對產生振動較大的設備,其保護零線連接點不得少于兩處。(9)、從一級箱出線到各二級配電箱的電纜均采用三相五芯電纜,凡是穿過大門口等車輛較多的路段要加套鋼管保護。現場電動機具的電源線嚴禁拖地,明設時要做好防護。8、安全用電措施和注意事項:(1)、施工現場的臨時用電一定要按電氣施工驗收規程認真施工,不能因其是臨時用電就敷衍了事。它關系到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要給予足夠的重視。(2)、保證接地裝置的可靠性,正確處理工作零線和保護零線,嚴禁混用。所
16、有需要接地處,必須與保護零線作可靠的電氣連接。保護零線必須采用黃/綠雙色線,嚴格與相線、工作零線相區別,杜絕混用。現場內采用接零保護方式,不得有一部分電氣設備接零保護,而另一部分設備接地保護。保護零線不得經過開關、熔斷器,正常情況下保護零線不得有電流通過。(3)、所有電氣設備除做保護接零外,還必須實現兩級以上漏電保護,且要保證漏電開關使用靈敏可靠。所有開關箱內直接分斷設備電源的開關必須用漏電保護開關。(4)、配電箱或配電線路維修時,應懸掛停電檢修標志牌,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停、送電必須有專人負責。停、送電操作順序如下:、停電操作順序為:用電設備三級配電箱二級配電箱一級配電箱、送電操作順序為:
17、一級配電箱二級配電箱三級配電箱用電設備(5)、二級配電箱、三級配電箱內所有電器均要有明顯標志,進出線口均在下底面,進出線口加套管。分路敷設,排列整齊不得受力。二級配電箱、三級配電箱應作名稱、用途和分路標記并應加鎖,設專人負責。三級箱實行一機一閘制。(6)、施工現場停止作業1小時以上時,應將二級配電箱、三級配電箱斷電上鎖。(7)、二級配電箱、三級配電箱內的電器必須可靠完好,不準使用破損的電器。電器設備之間距離應不小于安全用電距離。所有臨時用電的材料,不允許用不合格產品。(8)、帶電導體必須絕緣良好,其上嚴禁搭、掛、壓其它物體。保持與外電的安全距離或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9)、配電箱圍護欄內嚴禁堆
18、放物品,應有兩人同時工作的空間和道路,不得堆放妨礙操作和維修的物品。移動式配電箱、開關箱應裝設在固定的支架上,下底與地面的垂直距離應在之間。固定式配電箱的下底與地面的垂直距離應在之間。(10)、二級配電箱和三級配電箱內裝有漏電開關,其額定動作電流應符合安全規定,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小于0.1s,由安全部門統一采購。(11)、接地裝置敷設時,接地體采用505的鍍鋅角鋼(或50的鍍鋅鋼管)和404的鍍鋅扁鋼。當接地電阻達不到要求時,應增加接地極。(12)、行燈電壓不得超過36V;導電灰塵或燈具離地面高度低于2.4M等場所的照明電壓不大于36V;潮濕、易觸及帶電體場所照明電壓不大于24V;特別潮濕的場
19、所、導電良好的地面或金屬容器內照明電壓不大于12V。(13)、二級配電箱與三級配電箱分開設置,二級配電箱內嚴禁直接接設備。機具電源線進出地面做好防護,進入接線盒也要有保護。電機鐵殼開關都要接保護零,照明回路要單獨設置。(14)、建立臨電工程設備、材料安全檢測和材質把關制度,凡是不合格的設備材料一律不得使用。臨電工程設備材料的合格證、說明書、材質證明等要建立技術檔案,妥善保存。導線、漏電保護開關等設備材料器具要進行測試,并記錄測試結果,不符合安全要求堅決不用。(15)、建立安全技術交底制度。向專業電工及各類用電人員介紹臨時用電施工方案和安全用電技術措施的總體意圖、技術內容和注意事項,并應在技術交
20、底文字資料上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簽字手續,注明交底日期。(16)、建立安全檢測制度。從臨時用電工程完成開始,定期對臨時用電設施進行檢測,主要內容有:電纜導線絕緣電阻值、接地電阻值、電氣設備絕緣電阻值、漏電保護器動作參數等,并作好檢測記錄,以監視臨時用電工程是否安全可靠,發現問題立即檢修。(17)、建立電氣維修制度。加強日常和定期維修工作,及時發現和消除隱患,并建立維修工作記錄,記載維修時間、地點、設備、內容、技術措施、處理結果、維修人員、驗收人員等。(18)、建筑工程完工后,臨時用電設施的拆除,應有統一的組織和指揮,制定周密的拆除計劃。要規定拆除時間、人員、程序、方法、注意事項和防護措施等。
21、(19)、建立用電安全責任制。對臨時用電工程各部位的操作、監護、維修,分片、分塊、分機落實到人,并輔以必要的獎懲。(20)、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訓制度。定期對專業電工和各類用電人員進行用電安全教育和培訓,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嚴禁無證上崗或隨意串崗。(21)、安裝、維修或拆除臨時用電工程,必須由電工完成,嚴禁非電工操作。電工等級應與工程難易程度和技術復雜性相適應。(22)、對現場用電設備及電氣裝置、線路要設置防護設施,現場用電設施必須定期進行檢查且要及時維修。電氣設備的設置、安裝、防護、使用、維修、操作及維修人員,必須符合JGJ46-200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23)、建立安全檢
22、查制度和評估制度。按照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標準定期對現場用電安全情況進行檢查評估。(24)、外電防護,應按JGJ46-200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保證和外電線路的安全距離或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25)、高壓電氣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具有高壓電工操作本。(26)、強化安全用電領導體制,提高電氣技術隊伍素質。(27)、現場人員必須按照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制定各項管理制度,盡職盡責的落實,切實保障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的安全。9、電氣防火措施:(1)、按設計合理配置、整定各種電氣設備,對電路和設備的過載、短路故障進行可靠的保護。電氣設備損壞后,應及時更換,嚴禁帶
23、病運行。(2)、在電氣裝置和線路周圍,不準堆放易燃、易爆和強腐蝕介質。建立易燃易爆物品和強腐蝕介質管理制度。(3)、加強電氣設備相間和相地間絕緣,防止閃爍。(4)、加強電氣防火教育,建立電氣防火檢查制度。(5)、建立電氣防火責任制,加強電氣防火重點場所煙火管制,并設置禁止煙火標志。(6)、施工現場配電室、固定配電箱、固定開關箱、電氣設施及電氣材料處,須配備一到兩支干粉滅火器等消防器材,并設專人負責。(7)、強化電氣防火領導制度,建立電氣防火隊伍。10、觸電應急預案10.1編制目的及編制依據 10.1.1編制目的在本工程錨桿施工臨時用電中,由于電器設備、電纜反復移動,臨時用電的作業人員多、環境在
24、不斷變化,工地觸電事故隨時可能發生。為此,本著為工程服務,對人民負責的精神,為了防止觸電事故的發生,完善應急工作機制,提高在本工程發生觸電事故時的快速反應能力,防止衍生事故,迅速有序地開展觸電事故的應急搶救工作,將事故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制定本“觸電事故應急預案”。10.1.2編制依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四川省安全生產條例、成都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施工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電安全規范編制此預案。10.2應急準備10.2.1 應急組織及職責(1)應急組織應急領導小組:下設現場搶救組、醫療救治組
25、、后勤服務組、保安組:應急領導小組:項目經理為該小組組長,主管安全生產的項目副經理、技術負責人為副組長; 現場搶救組:項目部安全部負責人為組長,專職電氣工程師為副組長,安全部全體人員及工地所有電工為現場搶救組成員;醫療救治組:項目部醫務室負責人為組長,醫務室全體人員為醫療救治組成員; 后勤服務組:項目部后勤部負責人為組長,后勤部全體人員為后勤服務組成員; 保安組:項目部保安部負責人為組長,全體保安員為組員。 應急組織的分工及人數應根據事故現場需要靈活調配。(2)應急領導小組職責現場搶救組職責:采取緊急措施,盡一切可能搶救傷員及被困人員,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醫療救治組職責:對搶救出的傷員,視情
26、況采取急救處置措施,盡快送醫院搶救。 后勤服務組職責:負責交通車輛的調配,緊急救援物資的征集及人員的餐飲供應。 保安組職責:負責工地的安全保衛,支援其他搶救組的工作,保護現場。10.2.2 搶救備用器材: (1)5m絕緣桿 1根(2)備一根20綜繩長 30m。(3)備一根12尼龍繩長 30m(存項目部)。(4)急救藥箱2個(5)手電 7個(電工、現場搶救組、醫療救治組、后勤服務組、保安組、經理、副經理各1個)。符合安全的電工工具由電工自帶。10.2.3應急聯系電話市急救中心:120高新區供電局調度電話:028-8531611010.3、事故險情內部快速通報如遇觸電事故時,在現場的項目人員如有可
27、能,要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迅速搶救觸電者脫離電源,并立即用對講機或移動電話向項目經理匯報險情。項目經理立即帶領現場搶救組成員趕赴出事現場。搶救、救護、保安組成員攜帶著各自的搶險工具,趕赴出事現場。10.4、搶救組到達出事地點,在項目經理指揮下分頭進行工作。10.4.1首先搶救組和項目經理一起查明險情:確定觸電者的電源是高壓電還是低壓電?觸電電源是否被切斷?是否還有發生觸電的可能和危險物?搶救組提出救護方案 ;項目經理主持商定搶救方案。對低壓觸電事故的處理,采取邊搶救邊匯報的處理方式。對高壓觸電事故采取邊準備邊匯報的處理方式,項目經理向公司主管副總經理請示匯報批準后組織實施。10.4.2.保
28、安組負責把出事地點附近的作業人員疏散到安全地帶,并進行警戒不準閑人靠近,對外注意禮貌用語。10.4.3 搶救組電工負責快速使觸電者脫離低壓電氣線路的電源。其方法:如果事故離電源開關較近,應立即切斷電源開關;如果事故離電源開關太遠,不即立即斷開,救護人員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絕緣桿等絕緣物作為工具,拉開觸電者或挑開電源線使之脫離電源;如果觸電者因抽筋而緊握電線,可用干燥的木柄斧、膠把鉗等工具切斷電線;或用干木板、干膠木板等絕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以隔斷電流。10.4.4.脫離電源后的救護。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應盡量在現場救護,先救后搬;搬運中也要注意觸電者的變化,按傷勢輕重采取不
29、同的救護方法:如觸電者呈一定的昏迷狀態,還未失去知覺,或觸電時間較長,則應讓他靜臥,保持安靜,再旁看護,并迅速請醫生診治醫生。如觸電者已失去知覺,但還有呼吸和心臟跳動,應使他舒適地靜臥解開衣服,讓他聞些氨水,或在他身上灑些冷水,摩擦全身,使他發熱,如天冷還要注意保溫,同時,迅速請醫生診治。如發現呼吸困難,或逐漸衰弱,并有痙攣現象,則應立即進行人工氧合-即用人工的方法,以起到恢復心臟跳動和人工呼吸互相配合的作用。如觸電者呼吸、脈搏、心臟均已停止,也不能認為已經死亡必須立即進行人工氧合,進行緊急救護。同時迅速請醫生搶救。10.4.5.人工氧合基本內容和步驟人工氧合是觸電急救行之有效的科學方法。人工
30、氧合包括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即心臟按摩兩種方法)。根據觸電者的具體情況,這兩種方法可單獨應用,也可以配合應用。10.4.5.1.口對口(鼻)式人工呼吸法的步驟:使觸電者仰臥,頭部盡量后仰鼻孔朝天,下鄂尖部與前胸大體保持在一條水平線上;觸電者頸部下方可以墊起,但不可在觸電者頭部下方墊枕頭或其他物品,以免堵塞呼吸道。使觸電者鼻孔(或口)緊閉,救護人深吸一口氣后緊靠觸電者的口(鼻)向內吹氣,為時約S。吹氣完畢,立即離開觸電者的口(鼻),并松開觸電者的口(或鼻),讓他自行呼氣,為時S。 10.4.5.2心臟擠壓的操作方法、步驟:如果觸電者呼吸沒停而心臟跳動停止了,則應進行心臟擠壓。施行胸外擠壓是使觸電
31、者仰臥在比較堅實的地或地板上,仰臥姿勢與口對口(鼻)人工呼吸的姿勢同。操作方法如下: (1)救護者脆在觸電者腰部一側,或者騎跪在他的身上,兩手相疊,手掌根部放在心窩稍高一點的地方,即兩乳頭間略下一點,胸骨下三分之一處。 (2)掌根用力向下(脊背方向)擠壓,壓出心臟里面的血液。對成人應壓陷34cm。以每秒擠壓一次,每分擠壓60次為宜。 (3)擠壓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讓觸電者胸廓自動復原,血液充滿心臟。放松時掌根不必完全離開胸廓。觸電者如系兒童,只用一只手擠壓,用力要輕一些,以免損傷胸骨,而且每分鐘擠壓100次。應當指出,心臟跳動和呼吸是互相聯系的,心臟跳動停止了,呼吸很快就會停止;呼吸停止了,
32、心臟跳動也維持不了多久。一旦呼吸和心臟跳動都停止了,則應當同時進行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如果現場僅一個人搶救,則兩種方法交替進行,每吸氣23次,再擠壓1015次。急救過程中,如果觸電者身上出現尸班或身體僵硬,經醫生做出無法救活的診斷后方可停止人工氧合。 10.4.6 對特殊的觸電險情工地無法搶救時,工地只能經領導同意后向高新供電局調度室報警求救。請供電局搶險隊處理,工地進行配合。 10.4.7救護組在搶救觸電者恢復清醒的情況下,聯系救護車,用擔架將傷員抬到車上,送往醫院繼續救護。10.4.8對發生觸電事故的電氣線路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和修復工作。10.5、觸電事故應急搶險完畢后,項目經理立即召集土建隊長、安全員、電氣工程師、電工和有關班組的全體同志進行事故調查,找出事故原因、責任人以及制訂防止再次發生類似的整改措施,并對應急預案的有效性進行評審、修訂。10.6、應急預案管理 10.6.1 培訓(1)根據受訓人員和工作崗位的不同,選擇培訓內容,制定培訓計劃。(2)培訓內容:鑒別異常情況并及時上報的能力與意識;如何正確處理觸電事故;自救與互救能力;各種救援器材和工具使用知識;與上下級聯系的方法和各種信號的含義;工作崗位存在哪些觸電危險隱患;緊急狀態下如何行動。10.6.2 演練項目部按照假設的事故情景,每季度至少組織一次現場實際演練,將演練方案及經過記錄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