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兵團建工集團蘭新鐵路第二雙線項目部四工區 路基施工測量方案路基施工測量方案1. 編制目的:明確路基工程測量的施工工藝流程、操作要點和相應的工藝標準,指導、規范路基測量施工。2. 編制依據:(1)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601-2009。(2)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12897-2006。(3)客運專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4) 蘭新鐵路第二雙線LXTJ9標 段路基設計文件。3. 適用范圍:蘭新鐵路第二雙線LXTJ9標段四工區路基及附屬工程(DK1821+694.8DK1822+419.91)。4、測量人員、儀器準備 為了滿足工區路基測量工作的需要,保
2、證施工放樣的精度及準確性,我工區設置精測隊以進行全區段的放樣測量工作。路基中樁的施工放樣由工區精測隊進行,為滿足區段內路基施工放樣需求配備測量儀器:徠卡TS062全站儀一臺; C32-型索佳水準儀一臺。5、路線平面、高程控制點的復測及加密點的測量5.1路線平面、高程控制點的復測由工區測量人員配合指揮部精測隊完成, 平面控制點復測采用GPS靜態觀測法觀測、高程復測采用二等水準測量,各項技術指標及精度要求符合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范。5.2 平面、高程加密點的布設5.2.1根據設計CPI、CPII控制點,并結合工區路基施工現場情況,布設加密點,點位選擇在視野開闊,地基穩固且不易被破壞處,其點間距離按照
3、規范要求不小于300m,以方便施工放樣為原則,選點完成后填寫點位說明做好點之記。5.2.2平面控制加密點標石埋設符合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范,控制點標石根據點位所在地區土質、地質構造采用普通標石埋設,凍土地區標石底部埋設在凍土深度線下不少于0.3米。5.2.3 控制點標石采用不銹鋼標志,直徑為12-20mm,長度為20-30mm不銹鋼材料,下部采用普通鋼筋焊接而成,現場澆筑混泥土埋設不銹鋼標石,并在混泥土蓋板上用紅色自噴漆編號標識。5.2.4 平面加密點埋石完成后由指揮部精測隊進行測量,工區測量人員配合施測,加密點測量采用GPS靜態觀測法施測,施測量精度符合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范有關規定。6.3路線
4、加密水準點測量6.3.1 路線加密點水準測量采用二等水準測量方法施測,由工區精測隊進行測量,采用徠卡DNA03型電子水準儀、銦瓦尺兩把編號為:(24657,24658),2.5kg尺墊及竹竿尺撐。加密水準點測量工作開始前對使用的電子水準儀、銦瓦尺進行檢校,經校驗合格后方才進行測量工作。6.3.2加密點水準測量采用與設計同精度二等水準進行測量,測量施測按往返觀測進行,觀測順序為:往測:奇數站后前前后,偶數站前后后前;返測:奇數站前后后前,偶數站后前前后。測量過程中儀器腳架架設必須穩固、測量讀數前精確調焦,使用50m鋼尺丈量距離使前后視距盡可能相等,前后視距差滿足規范要求。尺墊必須踏實防止下沉,水
5、準尺立直圓氣泡必須居中,為防止水準尺晃動用竹竿支撐以穩定。如遇見風大不能穩定水準尺,停止觀測避開不利天氣和其它干擾。6.3.3 加密點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如下:水準觀測主要技術要求 表一等級水準尺類型水準儀等級視距(m)前后視距差(m)測段的前后視距累積差(m)視線高度(m)二等銦瓦DS05601.56.02.8且0.55DS13且50讀數和記錄取位:采用DS05 或DS1級儀器時,應讀記至0.05mm或0.1mm;二等水準測量精度要求 單位:mm 表二水準測量等 級每千米水準測量偶然中誤差M每千米水準測量全中誤差MW限 差檢測已測測段高差之差往返測不符值附合路線或環線閉合差左右路線高差不符
6、值二等水準1.02.0644 注:表中L為往返測程,附合或環線的水準路線長度,單位為km。二等水準測量的技術標準 表三等級每千米高差全中誤差(mm)路線長度(km)水準儀等級水準尺觀 測 次 數往返較差或閉合差(mm)與已知點聯測附合或環線二等2400DS1 銦瓦往返往返4注:表中L為往返測段、附合或環線的水準路線長度,單位km。水準測量計算取位 表四等級往(返)測距離總和(km)往(返)測距離中數(km)各測站高差(mm)往(返)測高差總和(mm)往(返)測高差中數(mm)高程(mm)二等、精密水準0.010.10.010.010.10.1觀測作業過程中嚴格按照表一要求控制各項限差,計算過程
7、中,嚴格按照表二、表三、表四要求執行,如有不符之處,立即進行補測,直至滿足要求為止。6.3.4 加密點二等水準測量數據處理二等水準測量野外作業結束后,對所有的觀測數據進行平差前檢查,對于觀測遺漏或觀測錯誤的數據應該及時補測或者重測。嚴格按照以下精度指標計算:(1)首先按照表二、表三計算往返較差或閉合差、檢測已測測段高差之差(2)每條水準路線按測段往返測高差不符值計算每公里高差偶然中誤差M。7、路基施工放樣工藝流程7.1路基施工放樣工作根據路基施工實際進度,按現場施工要求進行路線中樁的放樣工作,路基中樁放樣采用徠卡TS062全站儀進行,高程測量采用C32-型索佳水準儀進行測量。7.2路基中樁放樣
8、流程如下:審核路基設計圖紙和技術文件 計算路基中、邊樁放樣數據 檢核計算的放樣數據 測站點測 量 路基中樁放樣 檢核中樁放樣點 路基中樁放樣資料簽字整理 測量放樣資料歸檔。路基中樁放樣具體方法如下:(1)首先在控制點上架設全站儀,儀器進行對中整平檢查儀器設置:溫度、氣壓、海拔高程、棱鏡常數、棱鏡類型;輸入(調出)測站點坐標,輸入(調出)后視點坐標,照準后視點進行定向,輸入棱鏡高,測量后視點的坐標和高程與已知數據進行核對。(2)照準另一控制點檢查方位角和坐標。(3)輸入(調出)路基中樁需放樣點坐標,按照儀器顯示的水平角度轉動儀器至放樣點方位角,指揮立棱鏡人員移動棱鏡到儀器視線方向上,測量測站點至
9、放樣點的水平距離,根據實測距離與理論距離的差值,指揮立鏡人員移動棱鏡在視線方向上前進或后退,直到儀器顯示距離達到放樣要求。(4)測量并記錄現場放樣點的坐標,與理論值進行比較核對,確認無誤后定樁標記。(5)重復(3)到(4)的過程放出所需放樣的點。(6)如果一站不能放樣完所需放樣點,可以轉點或在其它測站點上繼續放樣,方法同上。(7)路基中樁放樣在直線上中樁間距不大于50m,在曲線上中樁間距不大于20m,在施工現場需要時設加樁。(8)中樁樁位檢測限差滿足S/2000+0.1(S為相鄰中樁間距以米記)、橫向10cm的要求。8、路基中樁的高程測量由路基架子隊現場施工技術人員進行測量,工區精測隊進行復核抽檢。9、路基施工放樣精度、質量保證措施(1)測量放樣計算資料換手復核,保證測量放樣資料的準確性,對路線范圍內的控制點定期進行復測檢查。(2)使用的測量儀器定期送到專業鑒定機構進行檢校,在取得鑒定證書后方可使用。(3)路基施工圖、線路控制點,經過效驗合格才能作為測量放樣依據。(4)所有路基放樣作業完成后首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上報質檢工程師核驗,核驗合格后再向測量監理工程師報驗。- 6 -